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经济论文,潜力论文,经济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概述
在我国5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年均7.9%的增长速度,其中,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8年)年均增长为6.5%,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9年GDP年均增长为9.6%,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而这一时期的增长速度不仅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3%的速度,而且比新兴国家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要长。“十五”时期是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为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就“十五”及2015年期间而言,在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之后,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还是进入低速增长区?其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多少?与实际增长速度的差距有多大?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机制和成因方面分析,经济的走势是处于高速度波动调整方式增长?还是处于中速增长的循环波动?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认为,未来5~15年中国经济要保持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是比较困难的,其原因:一是经济增长受需求约束越来越明显,而且通常要比资源约束型经济的增长慢;二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向以质量效益型为特征的集约增长转变,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长速度;三是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看,一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之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速趋势,是一个普遍规律。因此,无论从国内增长潜力看,还是从国际经验看,无论从经济增长的中长周期趋势看,还是从追求结构优化及增长质量的政策目标看,均难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因此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在“中速”区间内运行。
表1 日本、新加坡、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幅度及其时间
国家时期
GDP增长率
人均GDP(美元)变化
期初
期末
增长率
日本
1956~1973 9.8 268
3829
15.9
新加坡 1966~1984 9.9 710
6439
13.0
韩国 1963~1989 9.0 146
5000
14.1
中国 1978~1998 9.7 223
770 7.8
选择从高速转向具有“较快增长”为特征的中速,可借鉴的先例是同为亚裔并且有着曾与我们差不多高速度增长的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以此来看可供我们选择的发展路径。在高速增长之后,减速趋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本的经济减速后进入长期低速增长区;另一种是韩国在高速增长实现经济起飞后出现的调整期,但并未进入长期低增长区。这就说明一个国家由经济起飞到工业化完成,有一个相当长的较高速增长时期。表1列出了日本、新加坡、韩国从经济起步到基本完成工业化、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左右期间经济发展情况,即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经济长期的较高速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进一步分析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到1999年,我国人均GDP仅为800美元左右,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均GDP在400~2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在20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在10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我国人均GDP要从8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还需要增长2.5倍,以年均递增8%的速度计算,至少需要增长12年,即到2010年。而人均GDP从800美元到6400美元,以年均增长7.2%的速度,至少需要到30年,即到2030年实现;要达到人均GDP为12000美元,以年均递增7.0%的速度计算,至少需要40年,即到2040年才能达到目前韩国的水平,即使在2030年的基础上,10年中也要平均年增长6.5%;而我国要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即人均GDP为20000美元,则需要以年均达到6.6%的增长速度。即使我们保持前高后低的增长速度,在2015年之前也应达到7%~8%的增长速度,而在2015~2030年保持6.8%的增长速度,2030~2050年保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才能实现上述目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很低,许多研究表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产业结构、消费方式、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特别是效率提高和结构调整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市场空间,都将为推动中国经济较快增长作出贡献。因此,随着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启动,我国在“十五”~2015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应处在中高速增长阶段,而且有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新一轮周期变化,GDP增长率从1990年的波谷3.8%,迅速上升到1992年的波峰14.2%,以后逐年平稳回落,7年回落了7个百分点,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1%。就1999年下半年以来,出口回升,物价降幅缩小,这是否认为经济出现了拐点?从近几年的经济运行实际结果看,似乎没有证实出现拐点的判断。从长远来看,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表现出一种周期性波动的现象,这种周期性从根本上讲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的一种反映,而一些非经济因素比如政治运动、政治事件等的影响,又放大和加强了计划经济体制性的周期波动。但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虽没有摆脱周期性波动,但却出现了一种波动幅度逐渐缩小的趋势,特别是“九五”以来,经济增长率呈现逐年平衡回落。尽管近两年政府运用宏观政策刺激需求的力度相当大,但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并没有明显的跟进,人们所预期的拐点至今仍不明显,对此我们将在以下面进一步分析。出现这种新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已悄然发展变化,经济增长已由八九十年代的平均9%~10%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新世纪年均7%~8%之间波动幅度比较稳定的新阶段。作出上述判断,主要基于这么三点:一是我国的政局稳定、社会稳定,改革和发展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我们不仅已经争取到了和平的国际环境,而且在下世纪较长时期内仍能继续争取到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二是我国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市场需求约束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我胶有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具备的潜力巨大的市场;而新一轮结构调整,是以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难度要大得多,问题要复杂得多。三是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亚洲金融危机为转折点,国际金融进入一个大的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程度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为此,我们在分析今后若干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函数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十五”及2006~2015年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测算;利用经济周期理论,在季度周期模型以及在三次产业结构相互协调和三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分析的基础上,对2006~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作出趋势预测,并给出预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二、“十五”及2006~2015年经济增长潜力和实际增长预测分析
为了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把握有一个科学基础,我们以计量经济模型的预测为基础进行分析。这个预测模型分两个时间段,即“十五”计划(2001~2005年)和2006~2015年,在先不考虑外生性因素下,从模型中得出基本结论;然后将主要的外生性因素考虑进来,对模型结论作适当调整,得出最终的判断。
(一)我国未来15年经济增长潜力预测
我们假定“十五”期间,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过去20年基本相当,年均增长3%左右,在2006~2015年提高到年均增长4.5%~5%左右。利用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测算:在“十五”期间,我国潜在的GDP增长率将达9%,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到35%~40%以上;2006~2015年的GDP增长潜力达到8.5%,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到40%~45%以上。
(二)“十五”实际经济增长率在7.5%左右
在预测模型中,假定2000年增长速度为7%。按照低速增长路径,“十五”期间居民收入和投资需求年均递增分别为5%和10.7%,实际经济增长率为7.5%。按高速增长的路径,居民收入和投资需求年均递增分别为5.1%和14.6%,出口将增长8%左右,净出口增长将在3%~5%,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8%,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9%和8.5%,工业增加值增长率8.9%。如果将模型中难以反映的因素考虑进来,按照这两个增长路径得出的结论可以作适当调整。这些因素包括:一是“九五”末的速度有可能高于7%;二是1993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已经持续7年之久,从经济周期规律看,应在“十五”期间的前两年回升;三是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增长在经过连续几年调整后,普遍预计在21世纪初会有所加速。这就是说,上述两个增长路径都有可能被推高。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在7%和8%之间取一个中值,即“十五”期间年均实际经济增长7.5%左右。
(三)2006~2015年经济增长争取实现7%
根据上述模型结构,外推2006~2015年的增长趋势,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低速路径的经济增长年均为6.5%;高速路径的年均增速为7%。如果按照“十五”增长7.5%的模型结构对后10年进行趋势分析,经济增长年均递增7.4%,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8%和7.7%,工业增加值增长8.5%,人均消费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进、出口分别增长8%和6.5%,净出口增长保持持平或略有下降。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以及经济发展的中、长波趋势看,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后,有可能在“十二、五”的后期开始第二个增长的加速期。因此,2006~2015年争取实现7%的速度应是可以考虑的。
(四)2001~2015年期间,可实现7%或略高的较快增长
从国内需求看,我国城镇居民在解决了吃、穿和用以后,人均收入还比较低。虽然国内已出现了工业产品的买方市场,但不足以证明人们对生活资料没有需求。恰恰相反,无论是城镇居民对中高档商品的需求期望,还是农村居民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都是相当高的,这就说明我国的工业产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需求不足仅仅是暂时现象。“十五”时期仍处在积蓄阶段,以便形成新的购买力。到2006~2015年后城镇居民将在居住、行方面形成现实的消费,农村居民将追求80~90年代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从宏观角度看,从1993年以来,虽然我国经济持续下滑,1995~1999年分别为10.5%、9.7%、8.8%、7.8%、7.1%,但仍在相当高的水平。按经济周期理论分析,这一轮经济衰退在1999年达到谷底之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将推动整体经济向上回升,预计在“十五”的前两年处于经济恢复阶段,后三年进入下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并将持续到“十一、五”的前半期,直到“十一、五”末期完成这一轮周期波动。在进入“十二、五”时,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已达到中级阶段,宏观调控和市场作用的能力增强,在经过上一轮经济波动扁平化后,波动幅度缩小,周期拉长。尽管在2010~2015年期间经济将会出现向下走的趋势,但也不会下滑的厉害,预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其增长底线保持在7%以上。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前5年经济增长7.5%左右,后10%年争取实现7%,那么,2001~2015年就可以实现7%或略高一点的中速增长,这仍然是一个较快的增长。
对“十五”计划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发生了变化,由过去靠粗放型的数量扩展转变为效益增长型、由资源约束(供给型)转变为市场有效需求约束;二是中国具备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潜力,平均起来每年有1.5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三是速度过低,也会给解决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带来困难。有资料分析,第二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人员80~85万人,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增加就业120万人,这对解决我国每年新增加600~700万人的就业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十五”时期要争取实现年均7.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关键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如果未来1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处在6%以下的低速增长,则与经济增长潜力的差距太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不宜低于6%的心理防线,否则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因为“十五”和2006~2015年期间的劳动力分别以1.1%和0.8%的速度增长,要实现相对充分就业,必须要求国民经济有7%左右的较快增长来保证。因此,无论是从缩小实际增长和潜在增长的差距,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缓解失业风险,保证经济和社会稳定来看,还是从实现“三步走”战略来看,都要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速度。
根据以上分析,预测“十五”时期和2006~2015年实际GDP增长速度低于潜在的增长速度约1.5个百分点。物价将处于相对稳定和相对较低的水平,以GDP缩减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预计为3%左右;2006~2015年通货膨胀率预计为5%左右。主要指标预测结果详见表2。
表2 “十五”及2006~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亿元、%)
“九五”平均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1~2005 2006~2015
潜在GDP增长速度
8.4
8.6
9.0
9.3
9.7 9.08.5
实际GDP(90年价)
7.3
7.4
7.6
7.7
8.0 7.57.0
人均GDP(90年价) 8.9 9.96.5
第一产业增加值(90年价)
3.5
3.5
3.5
3.5
3.5 3.53.1
第二产业增加值(90年价)
8.3
8.7
8.9
9.4
9.7 9.08.0
工业增加值(90年价)
8.0
8.5
8.9
9.3
9.6 8.98.5
第三产业增加值(90年价)
7.3
7.4
7.5
7.6
7.7 8.57.7
人口增长率(‰)
10.6 10.5
9.5
9.0
8.7 9.38.5
物价指数(1990年=100)
197.5 203.4 209.5 215.8 222.3
最终消费(90年价)
6.6 7.1
7.4
7.6
7.7
7.8 7.3
7.5
居民消费(90年价)
6.2 7.4
7.9
8.3
8.4
8.5 7.2
8.1
人均消费(90年价)
6.2
7.2
政府消费(90年价)
8.5 5.0
5.0
5.0
5.4
5.8 7.7
5.2
固定资产投资(90年价)
11.5
9.2
9.7 10.5 11.2 12.1 10.2
8.1
农民人均纯收入(现) 8.3 5.4
5.4
5.5
5.5
5.6 5.5
5.5
城镇人均支配收入(现)
7.3 6.2
6.5
6.6
6.7
6.4 8.3
6.5
商品出口(现)
5.2 6.4
6.5
6.7
6.5
6.2 6.5
6.5
商品进口(现)
4.3 7.9
8.0
7.9
8.0
8.1 8.0
8.0
财政收入(现)
14.615.5 13.8 13.4 13.0 13.4 13.8 15.0
财政支出(现)
14.714.1 12.7 12.5 12.2 12.7 12.8 14.7
财政赤字(现)
1200 1200 1200 1200
经济活动人口 1.29
1.16 1.12 1.11 1.10 1.10 1.12
0.80
从业人员 0.85
0.89 0.89 0.87 0.87 0.860.88
0.90
我们利用模型除对2001~2015年的预测运算外,同时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经验方法以及经济结构的内在关系,在“十五”期间模型测算的基础上,对2006~2015年在以下方面作了测算:(1)根据经济周期理论和经验调整确定2006~2015年的GDP增长速度;(2)根据模型测算的“十五”期间三大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测算出2006~2015年三大产业结构;(3)根据模型测算的“十五”期间三大需求结构及其变动趋势测算出2006~2015年三大需求的结构比例。
对“十五”及2006~2015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实际经济增长率的研究,目前国内各研究机构的结论也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未来15~20年内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以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等利用一般均衡方法(CGE)得出的结果是:在2001~2010年的GDP年均增长7.9%,2011~2020年间的年均增长6.6%,总起来在2001~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3%。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博士的研究成果为:生产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明显的下降,但如果能够继续改革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提高投资效率,并加速人力资本的增长,改善资源配置,加速技术进步,改革制度环境,则今后15~20年的经济增长完全有可能保持在7%甚至更高的水平。
三、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的因素分析
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测算是示,1978~199年间,资本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约为55%,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占到30%,劳动力总量扩张的作用为15%左右,这说明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实物资本的快速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我国的投资率在1985年以后保持在38%左右,1993~1995年间则达到在40%以上。与此同时,1979~1999年间,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9%,外商直接投资已占总投资的10%以上,居民储蓄的快速增加和外资流入的增长是保证高投资率的两个主要源泉。而快速的工业化、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崛起、对外部经济依赖程度增加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促进了资源在部门间的合理流动,提高了配置效率,使企业追求利润的动机增强,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促进了国内企业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的竞争,推动了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为我国实物资本的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年来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效率较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和在部门间重新配置,也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中国未来5年乃至2006~2015年的经济增长潜力,取决于上述因素能否继续保持下去。在解决了吃、穿和用以后,“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正处在积蓄阶段,以便形成新的购买力进行住、行和服务的消费,居民的储蓄率将维持很高的水平,外国资本流入仍会保持增长的态势,我国仍将保持较高的投资率。根据我国人口增长和结构特点以及目前的失业和下岗的状况,劳动力资源仍会保持一定增长,随着教育的发展,劳动力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我国经历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总量关系从经常地供不应求向经常地供过于求的转变经历了复杂的过程,这使得在分析我国的供求总量关系时常常感到困惑。一般地说,总量关系的变化遵循从不平衡到平衡、再从平衡到新的运动过程,其中经济政策对改变严重的总量不平衡状态发挥着主要作用。而我国在发展阶段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双重过程中,经济运行是处于非常态的,因此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总量关系的变化,就是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发生的。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和方向也发生一定改变的情况下,需求增长率仍然在降低,这一现象已无法从经济调控政策方面得到解释。我们认为,恰恰这里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的某些深刻变化。
(一)从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趋势将会进一步保持下去,当然转移的速度会减慢;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上升,而且是吸纳转移出来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但就业比重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也低于很多中低收入国家。我国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关系的校正正在进行,与此同时进行的市场化改革,也推动了消费品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并拉动与之密切联系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最终使工业化过程迅速推进。从发展过程和发展道路可以看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正是拉动供给增长的巨大动力,也是我国消费品工业和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服务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看,90年代中期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标志着供求之间巨大差距的消除。因此,改变供求关系是今后经济能够保持较高增长的真正动力。
(二)从经济体制分析
随着发展阶段特点的变化,体制和机制本身也必然相应变化,并形成约束需求增长的机制。首先,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放权让利、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开始的,通过分配关系的调整,形成经济增长的激励机制;生产投资活动开始以企业为主体,依靠市场引导而进行。与一般的市场经济体制比较,这一运行机制和体制模式的重大不同是缺少风险责任约束机制,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在卖方市场环境下生产投资所形成的大量过剩、损失、不良资产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使生产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限制,并影响到生产本身的增长和经济增长。其次,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也影响到居民就业和收入的增长,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增长。正是在这种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需要刺激国内需求,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以不降低居民的生活标准为依据的。第三,我国当前绝大部分的产品生产都具备跟随需求增长快速扩大的能力,说明在随着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很大的。居民在积蓄下一个消费热点的能量,并将在“十五”期间表现出来,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增长的潜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第四,进一步的改革与开放,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组织方式的改进将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国有企业改革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也将更多地通过科技投入、科技手段改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政府部门的机构改革也会有助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知识经济、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也将提高经济构成中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今后一段时间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三)从三大需求因素分析
2001~2015年,中国经济实现7%左右的增长速度的根本原因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在需求方面,我国有12亿多人口,不仅低收入、低消费水平意味着城乡居民可开发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而且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向广度、深度伸延和拓展,需求容量增加。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居民消费层次呈多元化的格局,经济生活中出现阶段性需求不足和买方市场,并不等于说人们对生活资料没有需求,实际上,城镇居民对中高档商品和农村居民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潜在需求还很高,1997~1999年最终消费率下降到不足60%,储蓄率达到35%~40%,如果消费体制改革加快,加上我国的一些鼓励消费政策(如消费信贷)的实施,这些潜在消费需求都将逐步转化为现实需求,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增大。在供给方面,2001~2005年,我国潜在的GDP增长率将达9%左右,2006~2015年的增长潜力将达8.5%左右,较高的潜在生产能力为我国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体制、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升级的加快,变革消费模式,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提高生产率,促进有效供给加速增长。经济全球化会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进入一个新的相对快速时期,随着中国投资环境改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将获得较快的增长。
买方市场条件下,需求是制约经济增长、决定供求关系和经济运行特点的关键因素。分析需求的增长特点,首先要全面认识需求既独立于供给,又是供给活动的重要内容,例如生产和投资活动既形成当期需求,又形成未来供给;从GDP的使用看,无论是消费、出口还是投资,都是最终需求。因此,无论那种需求的增长,都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1.消费需求增长分析。判断消费需求的增长,关键要比较决定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一是收入预期。1997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约束的增强,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职工的稳定感降低,风险感加大,明显影响到居民的收入预期。二是支出预期。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都加大了居民对未来生活支出的预期。三是价格走势预期。四是供给结构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当消费政策的调整可能较快时,消费结构调整在长期内是平缓的。预计在“十五”中后期将形成一轮消费高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更加明显。
加快城市化、西部大开发进程,将使国内市场半径扩大。我国城市化率由1979年不足17.9%提高到1999年的30.9%(1996年,美、加、英、德、法、日的城市化率分别为76.3%、76.4%、89.3%、86.7%、74.9%、78.3%),如果2015年城市化率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46%),将有力提高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能力。如果加快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并且在恩格尔系数明显降低的同时加快农民消费结构升级,将会形成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在“十五”~2015年规划中将进一步明确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些都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带动作用。当然,由于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目前仍在45%左右,因此与人口增长联系起来,消费需求仍会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2.投资需求增长分析。决定投资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投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改革以来我国投资的激励机制主要建立在短期利益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特点的变化,投资利益将更多地表现为长远利益,此时投资激励机制的作用明显减弱。二是投资主体预期和投资主体的能力。目前我国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分散、多元化特征,而经济发展则进入了资金、技术密集的阶段,新兴产业的资金、技术壁垒较高,要求的企业规模较大,投资主体开始表现出能力不足。三是资金供给条件。我国目前储蓄率较高,社会资金总量供大于求,资金价格较低。但由于投资主体的规模都相对较小,而资信度较低。四是政府投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投资是依靠财政力量,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目标的投资。目前在财政资金主要是国债资金的支持下,政府投资能力是较强的,也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格局下,市场引导的自发投资活动将较长时间处于疲软之中,相应的,政府投资将较长时期担负推动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责任。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将促进非国有制经济特别是民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投资需求中民间投资需求的份额应有快速提高。预计今后投资增长率不会很高,增长率波动较小,总体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10%~12%左右。
3.出口需求增长分析。我国出口依存度在1994年达到22.3%以后出现下降并在18~20%上下波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长期出口增长一定呈下降趋势。从国际环境变化的趋势看,未来扩大出口需求还有空间。其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一步拓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更加密切。二是按照世贸组织协议,到2005年,各国非关税壁垒将基本拆除,发达国家的关税将降为零,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将大大降低,这将促进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重新组合,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三是我国在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不仅进口增长将加速,而且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政策导向,使出口和进口协调增长,以争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预计“十五”的外贸出口将逐渐恢复到调整前的正常增长状态,出口增长6.5%,净出口增长将在3%~5%;2006~2015年的出口将增长5%左右,净出口增长保持持平。
(四)从生产供给因素分析
1.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投入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影响经济增长快慢的最根本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即取决于包括资本和劳动力在内的体制、科技创新等要素效率的提高。20年改革期间,资本投入的增长对年均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3.8个百分点,比改革前加速了1.3个百分点(储蓄率、投资效率、外资投入分别带动了0.3、0.7、0.3个百分点)。今后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特别是改革金融体制,改变投资资源对某些国有企业的无效配置,提高投资效率,使投资结构与规模得到优化。高储蓄率提供较充裕的国内资金,预计储蓄率仍将保持在30%~35%之间,这说明,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等措施带动经济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大量利用内资,不仅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而且可以避开由国际资本市场波动造成的经济增长的损失,将有可能在储蓄率下降的情况下使资本形成率继续保持过去20年的较高水平,即使考虑到外资投入的增长速度可能放慢,预计今后15~20年的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将保持在3个百分点。中国有富裕的劳动力,“十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年均增长1.1%,后10年将以0.8%的速度递增,其中农业中将分离剩余劳动力在1亿人以上;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不会因劳动力成本的过快上升导致物价的大幅度上涨,这种趋势将成为“十五”时期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比较优势。但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将显著放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只有0.3个百分点,减少0.8个百分点,当然这也取决于人力资本增长率能否有较大的提高。假定人力资本增长率将由过去的6%提高到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个百分点,提高0.4个百分点。按照以上估计,今后15~20年间各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达到4.9个百分点。
2.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经济增长。在基准情况下,分析未来20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表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服务业比重的大幅上升,是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由于恩格尔效应和农业土地的制约,农业部门中的种植业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将有较大下降;轻工业部门中的食品和纺织品比较依赖于农产品,其比重也将有所下降;在中间投入品中,能源部门将会上升,而原材料部门要下降;资本品部门的电机、电子等的比重将会上升。
结构优化升级在中长期来看,有利于经济增长。其原因:一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增加市场容量;二是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将改变原来生产能力低水平过剩的格局,在减少无效供给的同时提高有效供给水平;三是区域结构调整加快,缩小东中西的差别和强化区域竞争,将带来新的增长潜力;四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供给能力、技术设备水平明显增强。目前,我国的能源、电力、钢材、水泥、乙烯等主要工业基础产品的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这些在80、90年代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因素,经过“八五”和“九五”时期的强化建设,其供给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按经济增长对电力等需求弹性系数分析,目前能源、电力、运输能力能够支持经济增长9%以上。
但是,产业结构中也存在低水平和缺乏竞争力。首先,在农业方面,农产品生产基本还是数量增长型的,产品加工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工业方面,盲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低水平的过剩生产能力,而装备工业、关键材料的生产能力则发展缓慢。从企业现状看,发展较快的是规模小、生产简单、资金技术密集度低的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大、资金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国有工业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其次,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对新的环境表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缺少开发市场的能力。从农村工业化到城市化,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优化配置的潜力已经不大。第三,对国内产业的贸易保护相对重视不够,加大了国内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压力。而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也给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造成更大的困难。
3.供给和需求的增长特点决定经济运行的特点。通过对供需增长的分析,得出我国的经济增长将出现增长率水平降低、波动幅度减小、周期性波动减弱等特点。预计“十五”时期经济增长率将从前20年的年均9.7%降低到7.5%,上下的波动幅度不大于1个百分点,周期性上升和回落的特征将十分微弱。
(五)从国际贸易和环境因素分析
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将进一步加强,为此,各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纷纷把提高本国的竞争力作为出发点和目标,市场争夺更加激烈,经济矛盾加剧;把国际贸易与相互投资密切结合起来,使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这一切会对我国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但综合考虑“十五”期间国际环境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国际经济的联系会更加密切。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重新组合,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将推动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会维持相应的增长。按照世界银行的预测,2001~2007年,世界经济仍会保持3.2%的增长速度,高于1991~1999年2.3%的速度,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会超过5%。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许多国家近年来经济不断改革和结构调整将使其经济状况不断改善,亚洲金融危机也将促使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制度,防范经济危机的能力加强。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会继续增加。其主要原因,一是劳动力成本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趋势在未来5~10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外资在我国投资的相对成本较低的优势仍将存在;二是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加快,对外商进行股权投资和其他投资的管制放松,外资进入的范围拓宽;三是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供给明显增强,法律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度提高,外商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大大改善,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2.新科技革命、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基本趋势。在这些趋势的影响下,竞争将更多地集中在新技术产业和产品方面,形成以新技术革命和市场开放为特征的国际竞争格局。这一变化对我国进出口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要加快从依靠成本价格转向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方面;另一方面,对国内新兴产业的必要保护要加快建立,如果国内产业竞争力不能较快提高,出口增长将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进口增长将加快,净出口将不断减少以致出现负值。
3.经济区域化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区域集团间的市场竞争加剧。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占本区域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将带动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带来21世纪全球生产和消费的现代化,出现经济、科技、教育的综合革命,而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如果我们的政策能做到顺势而为,至少在21世纪头一二十年就可创造较快增长的业绩,将为我国未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4.西方经济周期变动趋势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影响。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未来美国经济将以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形式减速,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制约美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经济泡沫对美国经济构成潜在威胁;二是资产泡沫即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三是企业并购带来的负效率。日本经济能否复苏,自从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形势不断恶化,为了削减财政赤字,日本政府还采取了增加税收和消减开支的政策,抑制了消费和投资,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润和信心,造成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破产。日本是美国的资本投资国之一,日本经济若持续恶化,美国经济增长必将受到拖累。欧元出台后,欧元对美元的比价一跌再跌,主要原因是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加快,其内在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显现出来,说明欧盟各国同一政治目标下的经济合作基础是相当脆弱的,各成员国的“磨合期也要延长较长一个时期”。综合以上分析,预示着我国净出口额将趋于减少,今后是以内需为主,而国内外市场环境和国内产业竞争力的状况会对净出口额产生影响。
(六)“十五”经济景气循环特征和走势分析
1.“十五”时期经济景气循环特征。始于1991年的第四次经济景气循环,走过了一个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到经济增长速度稳步回落,再到经济运行环境逐步改善的过程。从经济景气分析的角度看,“十五”时期的经济景气状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周期延长,振荡幅度缩小。到2000年5月第四次经济循环长度已超过105个月,其扩张期为40个月,与前几次周期波动相比扩张时间明显拉长;从振荡幅度来看,由于采取“软着陆”方式使经济降温,到1994年的10月份经济才开始进入收缩期,与经济增长的峰值相比,目前经济的回落幅度较小。这种周期延长、振幅缩小的特征在“十五”时期将保持下去,从积极的方面讲,避免了经济的大幅振荡,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经济增长的谷底相对较高。改革以来的前三个经济周期年度GDP增长的谷低一般在3%~5%之间。第四次循环经过4年多的调整,能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不容易的。三是经济增长的峰谷表现为一个区间。1989~1991年的经济收缩是以“硬着陆”方式来实现的,所以经济增长的峰谷非常明确,近期的经济收缩是以“软着陆”方式来实现,突出表现的峰谷不明显,而是一个区间。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的好转主要不在速度,而在质量、效益、结构等方面的体现。
2.展望第五次景气循环走势。1999年底中国进入第五次景气循环转换时期,经济运行的特点仍将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市场经济成熟的程度和国内外市场环境。首先,目前我国经济从景气循环看则处于大循环的扩张阶段,因此,新一轮景气循环将建立在适度增长水平上,从而决定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特点。其次,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市场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第三,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促进经济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了切实成效。这样的宏观政策,决定了未来经济运行将保持快速平衡发展的主调。总之,“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将处于第五次经济景气循环之中,新一轮景气循环将延续第四次循环的主要特征,年度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7%~8%的水平。在当前,经济已有初步进入回升期的迹象,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较脆弱,回升过程中还存在出现反复的可能,宏观上要密切关注经济景气变化趋势,并即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经济运行稳步回升。
四、“十五”及2006~2015年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困难与制约
虽然“十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有许多有利条件,但同改革开放的前20年相比,也存在相当的困难和矛盾。
(一)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难度加大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打破了高度垄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创新,“破旧”的经济潜能已基本释放出来。改革的深化将涉及到市场体系、国有企业、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职能转变和宏观调控体系等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其中国企改革带来就业问题和收入分配利益的调整引起的矛盾,将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难度加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相对减小。
(二)经济结构升级和解决就业的困难增加
经济结构的升级要求资源进一步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并导致单位资金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使下岗职工和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技术密集的服务业转移的速度减慢,对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需求的增长。加入WTO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推进经济结构升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消费结构升级困难和结构性投资过剩影响经济增长
到1999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6万亿元,部分高收入居民已具备了购买住、行和服务的条件。随着我国一些鼓励消费政策的实施,“十五”时期消费需求会有所回升,但速度不会太高;当前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下降,使人们不急于即期消费;在结构和体制双重转轨期,人们感到中短期收入增长的不稳定性增加。另外农村家电的消费量还非常低,1999年普及率只有20%~30%,与城市有10~13年的差距。市场潜力巨大的投资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巨大的约束。
民间资本对国民经济景气变化反映非常灵敏,而有些行业的准入方面对民间资本的限制还比较多,在民间投资难以有大幅度增长情况下,投资的增速会减慢,主要原因:一是投资能力不足,许多企业表现出对选择新的投资项目的能力非常弱;二是缺乏投资的动力,投资环境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主要是企业生产的内部、外部成本和规模扩张成本提高,利润率降低,必然将抑制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和消费,这一循环机制也正在弱化。
(四)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较弱;金融风险压力大,银行支持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2%下降到1999年的13%左右,其中预算内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5%左右。中央政府财政困难将进一步加大,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大大减弱。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坏帐比率已经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也超过了发生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的水平。近两年为了防范风险,建立了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对贷款企业的负债率、投资项目的资本金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这样做也使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难度增加,使经济增长受到制约。
(五)除了上述困难外,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制约
1.自然资源的制约。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比较低。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8公顷,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0.26公顷)的1/3,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自然资源存量下降,人均占有量(淡水、耕地、森林、草地和矿产资源等)持续下降。资源供给将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制约因素之一。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将位于世界前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废水排放量还在增加,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不采取必要的措施,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发展的成就就可能被生态环境的恶化所抵消,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难以得到改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投入更多的资金。
3.人口和劳动力。在未来10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仍会有大量劳动力从农村经济活动中转移出来,这就意味着必须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同时我们也面临老龄化的挑战,到2002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10%,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按国际通行的标准,在2015年前后也迈入老龄化社会,此时社会负担加重,对消费结构、社会发展都会有较大影响。
4.收入分配,区域差异和扶贫。由于地理区位、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人文、历史条件各异,从而形成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收入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仍呈扩大的趋势。缓解地区差异扩大的趋势、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一项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否则将放慢经济增长的速度。这是我们在考虑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着力消除和解决的问题。
标签:增长速度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周期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