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五抓五着力筑牢搬迁后续保障论文

五问五抓五着力 筑牢搬迁后续保障

文_李文书

台江县围绕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内生动力、社会融入等“最后一公里”问题靶向精准施策,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的一块“硬骨头”。

在不舍什么呢?小伊自嘲,不是好几次都想推开那扇代表E的门,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吗?这或许是18年来上天第一次给你选择命运的机会,继续享受着作为DJ的日子,那不是这么久以来你的梦想吗?不是不想拥有平凡而腐朽的生命吗?不是早已经决定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只为自己而活吗?

随着搬迁建设任务进入收尾阶段,台江县及时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后续扶持工作上来,围绕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内生动力、社会融入等“最后一公里”问题靶向精准施策,打出“组合拳”、下足“绣花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问需于民让搬迁群众住得顺心

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是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台江县问需于民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对照搬迁群众需求找差距,缓解他们搬迁进城后遇到的困难和矛盾,着力让搬迁群众住得顺心。

打造便民利民“六个一”服务工程。在移民搬迁社区同步设立了卫生室、社区服务大厅、消防室、就业服务室、职工之家、群团之家、四点半学校等功能室,以及乡愁馆、文化服务中心、购物中心等。社区秩序井然、设施齐全、功能多样,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选优配强安置点工作力量。力争做到组织领导、机构人员、经费保障、宣传引导、工作落实“五到位”。县委、县政府及时组建小香湾社区、方黎湾社区、北门湾社区,设立台拱街道北门湾社区服务中心、萃文街道方黎湾社区服务中心,并从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选派21人到安置点工作,由科级领导担任工作组组长。积极整合县扶贫专岗、西部计划志愿者等资源,在原选派的基础上增派53人到安置点社区开展服务。

调到省城工作,先是租房子;房子小,我和书同房,衣物家什可以削减,书却一本都不能扔掉。等终于有了大房子,书房足够大,一壁书柜也很是气派。这才拥有真正意义的书房。坐拥书城,饮茶诵读,翛然自得,看窗外明月皎洁,清风徐徐,疏影摇动,自谓“羲皇上人”。

建立群防群治组织。采取“居委会—楼栋—网格”模式,强化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员和楼长工作职责,将每户搬迁群众纳入有效管理。目前,全县安置点共划分网格组23个,明确网格员23人、楼栋长40人。建立社区义务巡逻队和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社区群防群治工作有序推进。

完善配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目前各安置点已完成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相关设施已投入使用。动员群团组织利用节假日开展文艺汇演、送春联等活动,向搬迁群众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问难于民让搬迁群众充满信心

社区文化建设是实现搬迁群众心理融合的主要条件。台江县问计于民抓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体活动,扶智扶志、寓教于乐,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搬迁群众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着力让搬迁群众过得舒心。

抓好全员培训。对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在安置点开展厨师、挖掘机、家政服务、刺绣、扶智感恩等培训4507人次,其中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87人次,扶智感恩培训3420人次。今年以来,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组织开展厨师、电工、家政服务、刺绣等技能培训418人,实现就业221人。

做好岗位推荐。协调余杭、肇庆、台江经济开发区等地的用工企业164家,分6批次为搬迁群众提供7885个就业岗位,累计促进就业2573人。做好县内就业扶贫专岗开发,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际,统筹安排96个扶贫专岗,每个岗位每月报酬不低于500元。针对因照顾家庭不能外出的妇女,在安置点引进“妈妈制造”扶贫工坊项目,就近提供就业岗位100个以上,每个岗位月收入800元至3000元,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问计于民让搬迁群众过得舒心

台江县方黎湾移民安置点一角。(杨晓波 / 摄 )

稳定就业是搬迁群众生计保障的根本。为解决易地搬迁贫困群众的就业难题,台江县问难于民抓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培育产业带动一批、推动创业扶持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等方式,确保搬迁户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实现搬迁群众生计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着力让搬迁群众充满信心。

以用户末端温度需求为主机功率输出依据。用户末端所需温度设定后,室内末端会因人流量增减而产生热源变化、出/回水管线长短、水管保温是否良好、水的流速和室外天气温度变化等因素,均会导致出现多种变量而造成负荷的不同。智能节电管理系统根据各种变量的变化,实时动态调节主机负载,以满足末端负荷的需求。使主机的能耗可以快速、准确、合理、适度加减载,直接与末端需求相适应。通过对中央空调系统末端的动态监测,并参考室外温湿度,室内环境温度需求,实现空调主机负载率跟随末端负荷需求而同步变化。从单纯生产变成以需定产实现节能目的。智能节电管理系统平台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建成社区综治中心。在每个移民搬迁社区建立了综治中心、警务室、调解室,落实了综治中心和调解人员,实现社区民警入驻。

抓实感恩教育。重点聚焦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四进社区”,增强文化引领力。开展感党恩教育宣讲等活动10余次,教育培训3420人。

开展菜单式、点单式文艺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先后在各安置点举办“搬新家、过新年、感党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文艺演出活动6次,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搬迁群众归属感和凝聚力。

问策于民让搬迁群众住得放心

社区治理离不开居民广泛协商和参与。台江县问策于民抓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通过不断拓深“网格化管理+居民自治”治理体系,将各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组,明确网格员和楼栋长,实现政府治理、居民自治与社区管理互补互助,着力让搬迁群众住得放心。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开展的好坏与否,将对学生们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至此,在实践教学中,为了促使有效教学的实现,并推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教师就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应用进来,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得以增强,将学科价值展现出来。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对该模式的应用路径加以探究,是尤为必要的。

提供“五心”服务。“五心”即情感上要暖心、行动上要贴心、服务上要热心、措施上要用心、机制上要细心。全县先后有2247位干部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结对帮扶工作,为搬迁群众引导解决就业等实事1200余件,在安置小区里营造出“干群心连心,大家一家亲”的氛围。

看着刘雁衡这个赤色嫌疑犯走出办公室,石警官并不担心他会逃跑。他把头仰在椅子上,两腿伸开,取了个舒服的姿势,准备欣赏由那管名贵古箫奏出的美妙乐音,可是等了一阵,并没有箫音传来,不禁笑着自语:“这个书呆子。”挑一个地方要这么长时间?说是说,做是做,古人那么吹箫,讲的是个境界和情调,其实无论在何处吹,箫音不会有多大变化的。当然不可否认,环境对演奏者的心情,绝对有影响。

全面实施“雪亮工程”。安装监控显示视频3个,安装监控探头41个。目前,各安置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扫黑除恶宣传、重大风险排查等相关工作正有序开展。

问效于民让搬迁群众搬得安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搬迁安置社区的领导核心。台江县问效于民抓基层党建体系建设,以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强化政治功能,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让党旗在每个安置点高高飘扬,着力让搬迁群众搬得安心。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县委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建立党建专班一周一调度协调机制,同步设立“易地搬迁社区党建体系建设群”微信群,畅通社区治理渠道,及时研究解决搬迁群众困难问题,有序推进安置点组织体系建设。

坚持“五好”标准,狠抓工作落实。台江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好、治理机制好、管理服务好、居住品质好、邻里关系好“五好”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做到议事有平台、有规则、常态化,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切实让社区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各项工作均围绕“五好”标准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由包片领导负责审核,实行“一周一调度一督查一反馈”工作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09株,均为需氧菌且为单一细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5株(68.8%),革兰阳性球菌32株(29.4%),白假丝酵母菌2株(1.8%)。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39.4%)和肺炎克雷伯菌(16.5%)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肠球菌(1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4%)为主。其余36例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杆菌,均为皮肤表面正常菌群。见表1。

(作者系台江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标签:;  ;  ;  ;  ;  ;  ;  ;  ;  ;  

五问五抓五着力筑牢搬迁后续保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