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探析论文

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探析论文

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探析

杨 彩 胡军华

摘要: 赫伯特·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霍克海姆的支配理论,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角度论述和剖析了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的生存状态,展现了技术异化在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上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马尔库塞积极倡导通过新感性和爱欲解放、艺术革命与总体革命等途径摆脱技术异化,以期实现人的全面解放,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彰显了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同时丰富了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

关键词: 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探析

资本主义社会科技高速革新进步,而人的压抑也与日俱增,很多哲学家将研究的视野转移到对人的关注上。马尔库塞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科技从解放力量的身份异化为人们的对立物,无情地控制着世人,人们失去了自主判断的能力,不再抵抗和批判,完全屈从于利益集团操控的社会运作秩序。马尔库塞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技术理性的批判,同时也努力解决单向度的社会所产生的“病态社会”的问题,试图通过爱欲解放、意识革命、技术审美等手段来改变人们思维的单向性。国内学者对马尔库塞相关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功能和结果上都表现出否定的性质,所以学术界对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基本认同,但提出要防止对技术理性做过度的批判,应当只是对发生异化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而不能全盘否定科学技术。他们指出技术理性批判的归宿不在于对科学技术的否定,而是对价值的重申,重提技术理性所失去的价值内容。本文将对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思想进行探析,并剖析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去除的弊端及应对手段,帮助我们预防与缓解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为此,本文以硝酸铋和钼酸铵为反应原料,V2O5为掺杂源,采用水热法制备V5+掺杂钼酸铋光催化剂,以进一步促进钼酸铋光催化活性,确定最佳掺杂量,通过在可见光下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溶液及各种表征手段来考察掺杂量对光催化性能、产物物相、晶貌尺寸、结晶度的影响。

一、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真正把异化概念作为核心范畴加以普及。他首先注意到异化在黑格尔作品中的重要意义,并逐渐将异化理论引入现实社会。尤其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仅继承、批判和超越了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而且为卢卡奇及其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批判理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通过解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结构,来透视那个时代的工人的属性。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是一个靠榨取工人剩余价值而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人们自己创造的生产力成为一种异己的、控制自己的巨大异化力量的社会。因此,他认为在历史发展的这个阶段上,人,也就是工人、资本家,是处于异化状态的,人们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以异化劳动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揭露这种异化的实质,指出这种异化的发展趋向,以异化理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就是马克思异化劳动学说的宗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马克思天才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在这一文献中,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异化”一词来表述自己的理论观点,但却用其他词句表达了关于现实社会自我分裂和异化的意思。马克思指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1〕并且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本应体现人的自觉行为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失去了劳动本身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反而使人肉体上受到折磨,精神上受到摧残。〔2〕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异化理论中,马克思主要坚持对异化理论四个方面的论述:一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仍然处于对立的、异化的状态;二是工人与劳动过程相异化;三是工人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四是人同人相异化。对此,马克思曾举出一个鲜活的例子:“忧虑的贫穷者毫无心情看那美丽的景色,经营矿物的商人只能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看不到矿物的美感与独特性。”〔3〕

马尔库塞在其1932年发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这一著作中,就力图说明:马克思批判的基本概念(外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开始就并不是简单地作为经济学概念,而是作为在人的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过程的概念被接受过来和加以批判的,所以通过对人的现实的真正的占有来实现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将使整个人类历史革命化。根据马尔库塞的解读,在马克思这里,劳动概念更应该被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的真正实现”,因此,必须把劳动概念从它与人是自然的和感性的存在物这一定义的内在联系中加以说明。马尔库塞认为,在现代社会,异化已经从马克思批判的劳动时间的异化蔓延到了闲暇时间,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连工作以外的自由时间也已被异化和管制侵占了。马尔库塞指出,在后工业文明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很可能要冲破压抑统治规定的限度。马尔库塞从社会批判的高度概括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异化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商品、消费、生活享受已经“潜化”为一种强大意识形态,阻止社会“质变”的发生。

72例患者中,缺血性病灶检出总数为102个,26个由T1WI检出,包括8个皮质病灶,7个基底节病灶,11个白质病灶;36个由T2WI检出,包括12个皮质病灶,10个基底节病灶,14个白质病灶;40个由DWI检出,包括19个皮质病灶,11个基底节病灶,10个白质病灶;三者检出率分别是25.49%、35.29%和39.22%,DWI的检出率要比T2WI和T1WI高出许多,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详情如下表1:

2.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的辩证法》为分析科学技术问题扩展了新的研究路径,工具理性成为讨论的焦点,由于工具理性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关系,生产力不再仅是中立的工具,科学技术也开始丧失其解放的功能而颠倒为统治的角色。此外,霍克海默还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确立了对自然的完全控制权,科学技术使人把从内部和外部支配自然界变成了他们的绝对的生活目的。征服自然本身就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支配意识,在征服自然过程中,一切都必须从制造和支配的角度来加以理解,形成一种控制和支配的思维逻辑,结果导致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理性、技术转化为了破坏自然的力量,人类的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都面临着被支配的困境。

在政治方面,首先,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作为被剥削者的劳动者由于工作环境的日益改善和体力耗费的减少,其态度也迅速转变,所要求的只是舒适的生活条件与物质享受,而不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科学技术掩盖了阶级间的对立与矛盾,否定性的力量一再被遏制。其次,不同的政治派别为共同利益的扩大而加强了合作,各政党的政治纲领趋向同一性,资本主义一体化程度随之增强。虽然麦肯锡时代的终结,使恐怖的政治统治随之消失,但随着“富裕社会”的来临,极权主义的统治只不过是改头换面,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加强了对社会的操控。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就此在政治上成为了新型极权主义社会。

卢卡奇认为,物化结构带给人最持久的危害还是造成了人的意识的物化,物化渗透到政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物化意识”也就成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资本主义物化社会结构的反映。马尔库塞正是在卢卡奇“物化结构”和“物化意识”的理论基础之上,更加深刻地分析了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侵占到社会生活和私人领域的各方面,对人实行全面奴役和控制的。

4例病人因肢体活动受限,日常生活不能独立完成,需家人照顾,造成病人心理负担增重。病人E:“本来经济就不宽裕,这次车祸后又将父母的积蓄用完了,现在还得留下一个人来照顾我,我一个男人脸面何在?”

圆滚滚的身体,一身卷曲的长毛,小小的脑袋上,一对三角形的耳朵向前伸着。这个看起来似羊非羊、似猪非猪的家伙是谁呢?原来,这就是被称为“绵羊猪”的曼加利察猪。

一直以来,供水工作的重点是国家投资建设集中的城市供水工程。城乡分治的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当前,将城乡建设进行统筹协调的区域性规划主要有城镇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等,但一般仍是以各级城镇为中心,忽视农村地区发展。乡镇居民生活用水大部分都是由当地乡镇小水厂供水,水源条件差,企业规模小,管理和技术基础薄弱,生产设施陈旧,成本高,水质、水压不达标,管网漏失率高,农村供水普及率低。我国的供水工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已经逐步进入老化阶段,长期以来工程维修费用不足,供水工程老化失修情况严重,目前现有工程普遍达不到原有设计能力,严重影响了工程供水效益的发挥。

3.霍克海默的支配理论

马尔库塞的“艺术革命论”是很有特色的。马尔库塞是在晚年才开始系统地研究美学、艺术的。但他在美学、艺术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观点,并独具匠心地设置了艺术的性质、功能和作用,这些都是与他改造社会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子项目教学方案不再突出知识目标,而是突出能力目标,兼顾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基于单片机流水灯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项目的培养目标见表1。

在黑格尔和马克思之后,卢卡奇是第一个将异化带回到哲学领域并使之真正复兴的人,也正因此,卢卡奇成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奠基人。他在主客观辩证法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将“物质化”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核心,在西方理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他将唯物主义批评推到社会生活批评中,明确指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从生产到制度到意识形态的具体化,从而打开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评的大门。

首先,马尔库塞既反对改良主义,又不主张暴力革命,他认为非暴力抵抗才是西方文明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因素。马尔库塞所说的“非暴力抵抗”是一种“大拒绝”:拒绝做所有的工作,拒绝充当帮凶,拒绝服从暴君式的统治。他还将这种大拒绝称为“总体革命”,即对现行制度的斗争。他认为,革命必须是总体的、全面的,包含了从政治革命到经济革命,从文化革命到人的本能结构革命。应该把现实社会中的一切斗争通通结合起来共同形成反抗资本主义的全面的总体的抗议运动。如科技革命、生态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少数民族运动,等等。因此,只要压抑和控制无所不在,那么反抗和斗争也就可以随处进行。

二、技术异化的表现形式

1.单向度的社会

1949年之后,法兰克福研究所大部分成员回到了德国,马尔库塞则选择留在美国从事理论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经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在文化和政治上,却并没有太大突破,显得极为陈旧和保守。马尔库塞深入思考后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科技和意识形态的结合所导致的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因此,他以精神分析为切入点,继而扩展到现实社会中的人类意识层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思想的单向度、社会发展的同一性进行猛烈抨击。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本质上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批判,通过这种批判马尔库塞一步步揭示出当代西方社会借助科技控制了人的内心向度,进而消解了西方思想传统中的否定向度,当代西方社会成为了一个政治上没有对立面的单向度的社会。

从生活领域来看,消费的社会代替了生产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借助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物质财富,通过广告等传播媒介大肆构造“虚假需求”,将这些虚假的需要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让人们接受广告宣传的灌输来处世和消费。商品的附加意义超过了商品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了一种彰显身份的符号。商品变为人们信仰的象征,支配着人们的消费动机和欲望,人们被困在了这种消费牢笼中,忘记了思考社会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生存状态。

“物化”是卢卡奇早期理论建构的核心话语,卢卡奇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了“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涉及与异化相联系的物化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物化意识,在他看来,“物化”是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的,物化与物化意识都只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是自然过程;物化和异化是同一个概念,这种与异化相一致的物化现象,使得社会存在得以以独立于人类行为的、类似于自然规律一样的力量支配和主宰人的行为,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历史中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的对立。〔4〕也就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人从事活动或劳动的结果变成某种反过来统治人和支配人的力量。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来解释:第一个层次是人类活动与人本身的对立。也就是说,在所谓的“科学管理模式”下,对机械化和生产规模的追求,使机器开始取代人类生产,剥夺了人们的劳动机会,而机械的合理性逐渐取代了人类价值的合理性。第二个层次是人的意识和心理的物化。劳动过程与人的对立变化不仅体现在客观实践过程中,也体现在人的心理水平上。由于人们别无选择,只能采取与合理化过程相一致的态度来面对劳动过程,这就注定了劳动与人格的对立。机械化劳动使人们越来越像机器运转中的一个齿轮,人们对待彼此的态度越来越物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依赖于机器的连接来完成。

从文化领域来看,一方面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兴起,哲学流于一种语言和逻辑的分析,不再触及现存现实,反而贬低不符合现实的思想和言论,从而起到了为社会现实辩护的功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通过削弱高级文化中的敌对的、越轨的、反抗性的因素,来消除文化与现实社会间的对抗性,文化和艺术中批判向度的减弱使它们失去了远离、指控社会的特征,文化艺术不再具有超越现实的本质特性,而同社会其他层面一样被世俗社会消费和娱乐。

2.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性异化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和“文化工业”,人成了机器,机器倒成了主人。科学和技术通过对人的管理和控制,发挥出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使人和社会完全一致起来,人们日益失去对社会的批判精神。由于科学技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能够更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被披上了“合理性”的外衣,成为了一种不带任何价值倾向的“工具”。但是科学技术和生产过程表面上看来似乎完全是中立的,与人的思想意识无关,然而它恰恰使得一种合理性的虚假意识潜进了人的意识里。

本文简单对钢混凝土叠合梁模板支架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考察。经过实践证明,采用自承式悬挑支架体系来开展混凝土模板的搭建最为契合钢结构本身的特性,因此其结构安全性最好,施工效率较高且外部感观亦相对完整,是实现钢混凝土叠合梁模板支架施工的良好途径。

在马尔库塞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但是它还在不断制造出新的需求,目的是使生存斗争成为人类社会的必要模式,从而使统治永恒化、权力永恒化。人们习惯于在生产过程中服从科学和技术的管理系统要求,技术的管理和技术的要求深入到人们的思维和习惯当中,进而甚至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情绪,至此人们形成了“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的控制下,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在马尔库塞看来,单向度的人在发达工业社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其一,人的消费发生异化。首先,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使得社会的物质财富非常丰富,才使得资产阶级实行“强迫性消费政策”,控制人的消费,使人成为需求的奴隶。其次,科技进步增加了人的需要和满足,但同时需要和满足本身也在支持着屈从和统治。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规模的增大给人造成了一种合理性的虚假意识,即这种技术控制是最有效率,最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的,这种高效又科学的生产方式让人们的物质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人们毫无疑惑地就接受了这种技术的统治。在现实追求中,人们习惯于从各种各样的商品中来认识自身、寻找自己的灵魂,将商品和消费作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和价值。

在马尔库塞看来,新感性是一种广义的非虐待,“它表现为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越,它将在社会中滋养出充满活力的需求,同时它也将促成生活标准向着更高水平进化”。〔7〕也就是说,新感性反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压迫、奴役、攻击和压抑的需求,希望建立一种安宁、美丽、人与自然可和谐相处的新生活。在新感性中,马尔库塞展望了一个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的、非压抑的社会。“在这个新的社会里,由于贫困和劳苦的废除,一个新的天地诞生了,感性、娱乐、安宁和美,在这个新天地里成为社会本身的形式。”从感性的解放到人的解放,再从人的解放到社会的解放,马尔库塞俨然已经自认为找到了建设新社会的道路,就是要从根本上塑造具有“新感性”的人,为社会变革打下一个深厚的人性基础。

其三,人的革命意识异化。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我们找不到真正的统治权威,如传统的国王、牧师和资本家等。资本主义的统治者,转而在科学的旗帜下,以“健康、正义和常识”的角度出现在公众面前,他们不使用简单的胁迫,而是以温和的劝说来控制人们的内部结构,积极迎合人们对科学和常识的信仰,人们相信所谓科学技术的心理比过去的开放权威更强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无法通过家庭、学校、宗教和大众传播媒介找到奋斗和反抗的对象,匿名权威使人们从内心接受社会的统治。技术理性不仅是实现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而且逐步演变为意识形态的工具。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本身就隐含着统治公众的因素。科学技术延伸至意识领域,以一种强大而无形的力量支配人们的思想,通过千篇一律的社会文化不断灌输给人们虚假的快乐和意识形态的谎言,使大众斗争的意志瘫痪,安心成为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顺民,不再追求自由。马尔库塞虽然对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做了深入而全面的批判,但是在面对现代性的弊端以及现代化发展所造成的种种负面后果之时,他也在不停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无论是从精神分析角度对爱欲的宣扬还是基于现实层面对单向度的人的批判,其目的始终是站在政治批判的立场,希望打破现存的这个压抑的总体性社会,恢复人的本性。

三、科技异化的消解途径

1.新感性理论

在马尔库塞的思想历程中,经历了几次思想的转折,从一开始的海德格尔转到黑格尔、马克思,再从马克思转到弗洛伊德,尤其是在晚期,他一直致力于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一些引申和阐发,以更好地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并从马克思的社会-经济革命的思路转到人的情感革命和感性解放上,最终形成了非常具有“感性”特色的解放之路。虽然我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照搬他的解放之路,但我们却可以从他那近乎天才的设想中,看到克服现代性弊端的希望之光。

其二,人的劳动发生异化。首先,马尔库塞概括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状况发生了改变:蓝领工人越来越少,白领工人越来越多,“显而易见的剥削根源,消失在客观合理性的外表后面”。〔6〕在高精的技术设备面前,生产者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原子,在被牢牢捆绑在技术设备上的同时,也失去了自主的劳动意识。其次,发达高效的生产和繁荣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生活幸福”、“社会一派祥和”,人被轻松地奴役而不自知,技术合理性摇身一变成了人们的生活信条、政治统治的合法逻辑。因此,马尔库塞认为技术对社会的控制是一种比传统“政治暴力”控制更具欺骗性和威力的统治。

2.爱欲解放论

马尔库塞批判继承弗洛伊德爱欲本质论,并且吸收了马克思人类解放论的理论精髓,提出了爱欲解放论。马尔库塞看到的不仅仅是革命的意识危机,而且是意识之下的本能的危机。马尔库塞在受压抑的本能中发现了革命的潜能,它能培养一种社会主义的“新人”。马尔库塞指出,由于爱欲是人的本质,科学技术对人的爱欲的压抑,才使人陷入无限的痛苦当中,科技用现实原则代替了快乐原则,意识活动占据控制了潜意识,从而整个改变了人的本质。要恢复人的本质,将人从痛苦中解放出来,就必须解放人的爱欲,使人从爱欲的满足中获取欢乐。马尔库塞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应当在于性欲向爱欲的升华。伴随着性欲向爱欲的升华,通过爱欲的解放,一种非压抑性文明便具有了存在的可能性。正如他在《爱欲与文明》序言中所讲的那样,他希望从人的自由出发,站在个体生存幸福的立场上,跳出“内心禁欲”去反抗过度发达的社会。〔8〕

3.艺术革命论

早在20世纪30年代,霍克海默就开始在《科学及其危机札记》、《理性之蚀》、《启蒙的辩证法》等著作中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西方工业文明理论的基石——近代“启蒙精神”,即通常所说的理性原则和人类中心主义。霍克海默指出,“技术具有自身异化的社会的强制性质”,〔5〕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并未将启蒙精神作为指导思想,纳入增强人类本质力量的范畴。恰恰相反,科学技术本身变为了自律的、总体性的统治力量,技术扩展着其统治边界,作为个体的人的自主性不断被削弱。霍克海默认为,自19世纪下半期以来,科学像哲学的、道德的、宗教的活动一样,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功能,逐渐变成了阻碍发现生活问题根源、掩盖社会真实本质的工具。在霍克海默看来,科技理性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实用主义,它的价值尺度就是效率,将有用性作为衡量一切人与事物的尺度。

马尔库塞强调,解放爱欲不只是心理学的问题,更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在马尔库塞关于总体革命的设想中,道德和美学也能够为社会变革提供力量支持,艺术被马尔库塞寄托以政治性的革命与造反的希望,他认为在单向度的社会中仅存的对现实的否定性的吉光片羽只剩下审美与艺术。马尔库塞希望艺术与革命能够结合起来,并将两者统一于改造异化了的世界和人性的解放实践。这里,革命包含有文化上和物质上的需要以及对本身的彻底改变的渴望,包含意识和情感、工作过程和闲暇的彻底改变。而这一希望的目的是以艺术为力量批判与抵制资本逻辑主宰下的操作原则,让艺术超然于现实而保持独立性与自律,展现艺术的永恒真理,进而颠覆维持现状的意识形态,超越人的单向度状态。

在马尔库塞的思考中,艺术之所以能成为审美的依托,关键是艺术可以借助幻想和美好记忆,创造出直观而非逻辑的、感性而非理性的审美形式,构建一个由“享乐原则”而非“现实原则”主导的新的感性世界。这种艺术世界和审美形式孕育了“新的知觉”,可以打破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从工具理性的沼泽中拯救人们沦落的知觉维度,从被压抑的文明中解放禁忌的爱欲。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已经异化并被“技术理性”所控制的社会现实中,唯有艺术还可以表达人性中还没有被异化和控制的潜能,从而蕴含了社会改造的可能。艺术在艺术作品的形式领域中创造了一个完整的、自给自足的世界,保持了它的审美理想,并指出了它对物质化的、压抑的存在形式的反抗目标。艺术,在马尔库塞后来的思想中成了一种批判,这仿佛是他的批判理论的一个逻辑的结论。

4.总体革命理论

为了实现爱欲的解放,马尔库塞提出了通过总体革命理论来完成理想社会的重建。为了在理论上更好地论证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性,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压抑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压抑分为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种。前者主要由不可避免的生存原因所导致,因此,具有合理性;后者则由人为的“不合理的组织方式”所造成,不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因而是多余的,是应该被消除的对象。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基本压抑已然失去存在的价值,现代社会存在的压抑主要是额外压抑。

马尔库塞在霍克海默支配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科技是如何消解人争取自由解放的政治意识的。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的专门化破坏了每一个整体形象,从而将现实世界整体的美好梦幻撕碎。在按工具理性和技术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达和生活的富有,统治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各种需要,这种状态正在日益剥夺人们独立的政治意识、自主性和政治反对派的权利及其基本批判功能。需要和满足本身支持着屈从和统治,物欲的满足使人们顺从现有统治,人们的政治意识一再被蒙蔽。总之,科技发展使人一味追求“合理化”,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并且还侵蚀到了人类要求解放的旨趣本身。

其次,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产业工人已经失去了其革命作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从“否定的力量”变成了“肯定的力量”。他认为,革命主体产生于工业社会势力范围之外,应从置身于“单向度的社会”那个大染缸之外的社会势力中寻找革命的力量。他强调,革命的历史使命已落在第三世界的被压迫者和西方工业社会的“新左派”肩上,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也是他眼中的革命力量,因为他们都没有被现存制度同化,仍处于现存制度之外。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圣女果的破坏极限、刚度等压缩特性参数以及这些参数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以整果为测试对象,分别用平板压头和P6压头(直径为6mm圆柱压头)对试样横、纵向进行压缩,直到果实果皮破裂,加载速度为10,20,30mm/min。每组试验重复5次。

最后,马尔库塞强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是一个漫长的事业,不可毕其功于一役,甚至在很长时间内,人们会看不到希望。他所做的只是唤醒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和对解放、自由的热情,而最后的胜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用新的感性去发展新的合理性,以经得住漫长教育过程的考验。

质子交换膜,是一种极薄的电解质,对于质子具有渗透性,在水电解中只对氢离子有通透性,可阻挡氧离子及其他离子的通过,做到氢氧分离,即利用电能,将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四、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的历史价值

1.彰显了人本主义精神

马尔库塞清醒意识到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精神的压抑与束缚,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很富裕,改变物质贫困的任务实际已经完成,但异化却比任何时代都严重。“在技术的面纱背后,在民主政治面纱的背后,显现出了现实:全面的奴役,人的尊严在作预先规定的自由选择时的沦丧”。在马尔库塞看来,在人类原始的各种欲望中,物质享受的追求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物质需要的满足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高生产、高消费的政策,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制造“虚假需求”。一旦将这种需求加之于人后,就出现了个人与整个社会制度一体化的现象。个人将社会需求变为自己的需求后,也就必然将自己的利益和命运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命运联系在一起,个人也就失去了反抗现存社会制度的理由。马尔库塞一再指出,人类实践中的“真正自由”的任务是“统一”人的存在和人性的现实。当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扭曲和破坏人的本质的时候,抛弃这种存在状态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任务了。

马尔库塞注意到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注意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变革并未带来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革,因此,他试图寻找在物质生活以外的生活方式的革命道路。他认为,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经济发展和改善物质生活为唯一目标或者是主要目标,而应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经济、文化、道德等全面进步为发展目标。马尔库塞期望人们怀有批判意识和革命精神,关注人的内在世界,主张尊重生命个体的价值,体现了浓郁的人本主义精神。

2.丰富了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毕生奋斗的崇高理想,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的主要线索,规范和指导着马克思的理论创造。尽管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其具体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并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批评到实践批评的过程,但其基本取向并未改变过,即始终围绕一个轴心:人的解放。马克思揭示的以劳动解放为突破口,经济解放为基础,政治解放为基本途径,社会解放为必要环境,精神解放为目的的人的解放基本理论框架,深邃洞察到人类解放的根本问题、实质与核心,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提供了基本价值立场和理论方法。

马尔库塞汲取了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人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个性,倡导扬弃异化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使“单向度的人”具备了丰富的人类情感属性。他指出,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扬弃人之自我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一方面马尔库塞认为人与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的自由和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类可以获得不容置疑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他用弗洛伊德的爱欲理论来解释劳动解放理论,指出人们在劳动这一活动中感到快乐的原因是这种活动可以释放大量的力比多。马尔库塞认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所犯的最大错误可能就是在消费领域寻求满足感,并将生产领域的活动视为满足消费的手段。事实上,由于人类在生产领域的活动能够直接促进人类的自我实现,所以唯有它才能证明人类自身的存在。马尔库塞还特别指出,我们必须把那些只用于生产物质产品的异化劳动同那些能使人快乐、自由和有意识的劳动区别开来。马尔库塞的劳动解放理论与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实践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创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人类解放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之余,也为困惑的现代人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方向。

参考文献:

[1][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691、989.

[4][匈]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149.

[5][德]马克斯·霍克海默.科学及其危机札记[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7.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49.

[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M].李小兵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104.

[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0、85、121、92.

A Research on Marcuse's Theory of Technology Alienation

Yang Cai,Hu Junhua

Abstract: Herbert Marcuse,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Frankfurt School,criticall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Lukacs’ theory of materialization and Hockheim’ s theory of domin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ritical theory,h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disadvantages of developed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human beings,and displayed the social politics, culture and thinking of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At the same time,Marcuse actively advocated a new rationality and overall revolution to get rid of the alienation of technolog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ull emancipation of human beings.Marcuse’ s alienation of technology manifests a strong humanistic spirit and enriches the emancipation of Marx’s mind.

Key words: Marcuse,technology aliena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B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47(2019)06-0039-08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党建2018年重点项目“高校党管人才的内在要求与优化路径”(18D JZD 014) 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杨彩,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胡军华,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严 瑾

标签:;  ;  ;  ;  

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