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学术观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世界论文,北京论文,新发展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于2001年11月6~11日, 分香港和北京两阶段举行,主办单位是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支持单位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方支持单位是香港创新科技署。承办单位是中国生产力学会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的主题是: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位高层人士参加了北京阶段大会, 向大会提交论文88篇。现将北京阶段大会的论文及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生产力论坛的基本发展战略
国务院副总理、本届大会名誉主席温家宝参加了北京阶段会议的欢迎式,并发表了题为“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演讲。温家宝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在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基础上,人类文明嬗变和进步的历史进程。”他对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提出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几个显著标志:“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愈益突出”;“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生产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本届大会指导委员会副主席王梦奎,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的演讲。他在回顾了近20年中国社会经济面貌的变化之后提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西部大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七个方面,是中国今后5~10 年或更长时间,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取向。21世纪初,中国经济将会是一个新的增长期。有理由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短期的波动是可能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2001年美国经济下滑已经影响到中国的对美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但这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的趋势。中国经济的前景是光明的。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本届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升级的趋势和途径”的演讲。他指出,从现在起到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将围绕着产业升级来进行。这是由经济成长过程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必然趋势。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过结构转换,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消耗的依赖程度。全球化对中国产业升级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由于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 将会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2)在传统产业方面,在中外企业激烈竞争中, 最终胜利者将是善于把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结合得最好的企业。(3)农产品结构将面临大的调整。加入WTO,近期受冲击最大的是农产品。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而土地资源有限,一般地说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4 )第三产业的开放和发展将呈排浪式推进。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为国内外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商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规划中心主任李京文院士认为,中国应实施资源开发全球战略,即“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
为了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走出去”方面,建议实行以下政策:(1 )建立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开发扶持基金,实行扶持金使用有条件偿还机制,即如项目成功,按规定条件偿还;如项目失败,经严格审批后可予沉没。(2 )制定鼓励国内有关企业到国外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融资、信贷、税收和外贸等优惠政策;(3)适当调整国家对外经济援助政策, 使其更有利于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和到国外进行风险勘探开发;(4 )批准设立或组建跨国矿业公司,给予必要的资金、技术扶持,简化到国外勘查开发项目审批手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5 )积极为矿业和勘查企业走出国门提供有关政治经济、矿业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资料等信息。
在“引进来”勘查开发矿产资源方面,应从发挥自身优势、增加国内资源储备、最大限度获取比较利益、保障资源安全供应出发,鼓励外商投入资本、技术,参与我国短缺矿种的资源勘查开发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矿山环境治理。主要应采取以下政策:(1 )尽快制定具有强吸引力的外商投资我国矿业的法规和优惠政策,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勘查开发的指导目录,并为其提供必要信息;(2 )放宽外商投资勘查开发的矿种和投资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制定明确、简化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3)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 包括参照国际税赋水平降低我国矿业综合税费负担,以及规范地方和企业引资行为,保障外商投资权益;(4)采用国际惯例,推行勘查区块招标和采矿招标,规范合资、合作各方的法律行为;(5)实行特别优惠政策, 吸引外商到我国西部投资矿业。
二、经济全球化
这个问题讨论得十分热烈,讨论的焦点是: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根源何在?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本届大会中国组织委员会主任张塞,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他指出:全球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空前的新高度,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本源。其次,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全球化各个方面扩展规模的大小。一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规模的大小。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全球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模的大小。三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制约着在全球范围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小。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竞争范围的大小和激烈程度。最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的快慢。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江西省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廖才茂和江西省生产力学会会长温俊彬,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问题。他们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增值全球化为动力,以互联体系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为载体的生产力全球运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动因有三。第一,资本增值的本能冲动。资本的本质就是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中追求价值增值。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增值的全球化。第二,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本源,也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第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使现代高新技术得以民用化、产业化;同时,各国都在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国际经济组织大力推动贸易自由化,使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和大规模的自由流动成为可能。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动因。
(二)经济全球化是福还是祸?
这个问题讨论得比较激烈,观点针锋相对。多数人用“两分法”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利弊并存,不过有人认为利大于弊,而有人认为弊大于利。中央编译局办公厅副主任杨金海明确提出:当代全球化趋势与以往相比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一百五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评价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时曾说:“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我们今天甚至可以说,当今的全球化使人类在几年内所创造的财富,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财富还要多,还要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了。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都必须参与这种全球化,参与比不参与好,主动参与比被动参与好,早参与比晚参与好,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然而必须看到,这种全球化还潜藏着许多矛盾甚至危机。因此,面对全球化,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主席杨俊文博士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双面刃”,它不仅会带来贸易自由、投资便利的机遇,也可能会构成拉大知识、贫富以及南北差距的威胁。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张锋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基础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发展和二重性质。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南北两方的联系、合作更趋紧密,也可以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机会迅速发展,以至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但不会使南北两方差异的分野因此而消弭。经济全球化不是通向世界大同之路,这是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而非各国经济的趋同。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利益不是“零和”关系,而是全球利益的增进。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但是这个利与弊是不对称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所享全球化“红利”上差距很大。
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副教授刘力博士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搞“两分法”。不能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是弊大于利。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既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也包括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空前激烈既可能会给发达国家带来较为严重的冲击,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较为严重的冲击。这种可能性是否变为现实,并不取决一国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而是取决于本国的应对之策是否恰当。更不能认为经济全球化是“陷阱”。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从根本上讲,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现代经济结构的不断产生和变革。而现代经济结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外在的,发展中国家要建立现代经济结构,必须积极从外部引进。否则,单纯或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中国如何应对?
廖才茂、温俊彬认为:中国的应对战略无疑必须增强资本增值动力,实施知识生产力战略,透过互联体系创造财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知识已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和最大动力,知识生产力将成为21世纪最先进的生产力。应以系统论、优化论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谋划中国知识生产力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宋群认为:中国应实施以全面创新为核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将科技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的根本;(2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加快高技术的产业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3 )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但要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区域经济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区域经济的特色性和互补性;(5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其有效性。
三、加入WTO
(一)WTO的性质。
国人对于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议论很多,有的说利大于弊;有的说是弊大于利;有的说目前弊多,将来利多;有的说对某些部门利多弊少,而对另一些部门则是弊多利少。正确评价加入WTO的利弊, 必须首先搞清WTO的性质。
参加会议的学者多数认为WTO具有先进性。 北京第二外语大学教授李育良从WTO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WTO具有先进性。他指出WTO适应前沿生产力的要求, 通过促使生产力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可以促进人类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什么叫前沿生产力?他指出:代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领头或者处于世界前列的生产力,叫前沿生产力。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刘光溪博士则是从WTO的宗旨来看它的先进性。WTO的基本宗旨是通过贸易扩大带动经济增长,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增加就业,提高各成员人民的生活福利,尊重环保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刘光溪进一步提出:WTO的规则是经济贸易规律的反映,WTO协议是各成员扩大贸易、发展经济和培育市场的成果的浓缩和体现,是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二)中国加入WTO如何趋利避害。
尽管WTO的先进性是肯定的,但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WTO,起码在起始阶段是利弊并存的。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加入WTO谈判代表团第二任团长)佟志广提出,加入WTO会给我国带来诸多好处:(1)充分享受普遍的优惠待遇,少交进口税, 成员国彼此之间必须给予同等待遇,甚至没有其他关系,只要彼此均为WTO 成员就必须给予优惠,从而改善我国贸易大环境。这就为我国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当前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可大显身手。(2 )我国可以利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避免双边贸易争执政治化,减少双边贸易摩擦,增加我国在处理对外经贸关系的回旋余地。(3 )我国全面按国际规则办事,实施国民待遇,我国市场将进一步增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外国金融机构在国内开业,我国优势企业直接利用外资成为现实。如我们不再要求外资企业外汇平衡,产品必须百分之百外销等就可打消了外商后顾之忧。(4)加入WTO,落后工业不再有保护,会加剧竞争带来的阵痛,但长远看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加速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5)直接参与多边经贸规则的制定, 对我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甚是重要,我国参加谈判主持公道也可维护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切身利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6)加入WTO,国内、国际市场界限逐渐消失,我国经济将更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直接同国际经济接轨,提高我国经济质素。经济素质内涵丰富,涵盖经济所有领域。我国经济结构必须考虑国际市场;必须按现代方法管理,按国际规范经营;国际金融相互融通;服务贸易兼容;资本进出自由;人才交流方便;国民待遇普遍实施;互相投资成为自然。当然,外国商品进入我国市场还会冲击伪、冒、假、劣产品,提高商品档次。(7)资本账户早晚要放开, 外资可以进入我国股市,活跃和扩大股票市场。同时我国企业在不出国门条件下就可吸引外资。这样的中外合资公司天然就带有国际性,可以顺利在国外上市,利用国际资金。(8)有利于我国产品国际化,零件、 原料来自多国,自己掌握主要技术,不再重复老路,不再百分之百国产。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使资源与市场实现一体化,加速发展。
加入WTO后对我国存在上述机遇,同时又承担了开放市场的义务, 因而机遇和挑战并存。加入WTO后, 我们一定要有充分思想准备面对大量新情况,面对一个内外分不开的统一的世界市场。随着国内外市场界限的逐步消失,我国的关税将做重大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在“新经济”的作用下必须相应做出调整;随着内外贸相互融通,传统的货物贸易与技术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将互相渗透;乃至环境、劳工、资源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融为一体,政府需要改变职能,对经济的管理方式要有转变。总之,加入WTO, 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如何趋利避害?佟志广指出:
第一,对加入WTO需要调整、端正心态,不能看成“洪水猛兽”, 又不能“若无其事”,不能与旧中国比,当时我国经济太落后,悬殊太大,只有进口,很少出口,导致外国商品充斥市场,带来灾难。问题在于充分调动我国现有的经济实力,通过政策的力量有办法在国内外竞争中善于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壮大自己。习惯“出门就是国际市场”,视国内、国际市场为统一市场。在这里最最重要的是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标准只有一个——国际标准。过去习惯的“国标”、“部标”都须让位给国际标准。
第二,服务贸易各行业需要全面提高,从国家的政策指引、行业的投资取向到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向国际水平靠拢。同时参照WTO 第三篇服务贸易总协定,学会用国际通用办法来保护自己。这里指的服务贸易是广义的服务贸易,不单指服务行业,金融、保险、证券、交通运输、旅游、律师、会计师服务、通讯,甚至物流的大部分等都属于服务贸易。
第三,通过设立保障措施,为保护经济安全,建立进口税率灵活反应机制。进口管理办法、工商管理办法要改善,参照WTO 的一些规定学会管理多经济形态的企业,可以学西方某些办法,如事实上国际上承认的主动、被动配额管理。这里需要澄清一个观念,我国承担与成员国之间彼此开放市场的义务不等于我国市场无限制地洞开,不再需要管理,只是这种管理须是WTO规则承认的。
第四,抓紧立法,外贸法要研究修改,第一位的要立即着手制定反倾销法,反垄断法,反补贴法。海关法已修改。“反不公平竞争法”要研究是否需要修改,加强涉外规定。三个涉外经济法律最近修改公布十分主动。在国际法的观念中,一个国家的立法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因而是最有权威的。在国际交往中,一国政府按国内立法行事的事例屡见不鲜。
第五,先进、幼稚工业的保护问题。在制定新贸易法律过程中充分利用《关贸总协定》的《第十五章规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注意不要范围太大,但要有办法保护住,不动摇。要充分利用《关贸总协定》的《第十四章进口许可证手续协议》、《第十六章保障条款协议》对应保护的工业实行保护。
第六,金融、保险、外汇管理是个重要问题需认真对待。既要履行承担的国际义务,又要找出一条利我、防人之路。我们要学会利用外国银行,学会如何使用,更需要加强监督管理。至于人民币何时自由兑换、全面放开经营、允许外资买卖A股,要循序渐进, 要视我国条件成熟与否而定。
第七,注意改进市场管理,公平竞争。尊重市场规律,用市场手段、金融手段调节价格。
第八,汽车产业全面调整结构。上百家的成品车公司,无论如何也是太多。短期或有利,但多数不是合理规模,从生产成本到技术都面临很多困难。最好办法是自己自觉调整,损失较小,如果被动调整,破产失业,会损失较大。恐怕在一定程度上被动调整不可避免,处理得当也会引出好的结果。这就好像干旱地区一场大雨过后,低洼地被淹,而得益的是整个区域。
第九,通过政策指引、税收优惠、利息差别,帮助企业推行一个信条——质量至上、技术创新、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第十,尽快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
(三)转变政府职能,发展行业组织。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顾问丁家祧教授指出:政府是加入WTO 的主体,是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承担者和执行者。但是,根据WTO 对成员“遵守规则,开放市场”的要求,政府的管理职能必须转变。政府必须把有些职能转给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行业组织。行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利用WTO的保障条款,维护本国经贸利益;(2)协助企业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法律措施,作为申诉中的提诉人; (3)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帮助企业应诉;(4)组织企业联合行动,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5)加强与国外有关行业组织的联系, 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6)代表行业利益,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7)发挥协调作用。
(四)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
国外一些评论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吕政认为:目前,我国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组装加工业领域已成为世界工厂,而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规模和水平。中国制造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要成为世界工厂,必须继续保持比较优势,不断缩小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上的差距,增强竞争优势。
中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力成本低。在亚洲,中国制造业的周工资属最低的。其原因是:中国既受累于二元经济结构,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但又得益于二元经济结构,即长期保持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从而使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第二,劳动力素质在不断的提高。第三,基础设施的“瓶颈”障碍基本消除,能源、交通、运输、通信、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等部门为制造业能够提供较为充分的保障。第四,工业配套能力强。目前除了少数高新技术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外,制造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元器件和零部件,大多都能立足国内,其成本要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的成本。第五,国内有广阔的市场。第六,由于中国具有上述诸多优势,因此国外和境外的资本持续大量进入中国,特别是世界上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从技术、设备、产品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将促进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高。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即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的大国。虽然中国机械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在出口产品构成中已大大超过轻纺产品,但出口的机械电子产品大多是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其次是生产经营规模上的差距,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中,美国占31%,日本占29 %,两国合计占60 %。 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工业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最后是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能力上的差距。 据科技部的最新统计,2000年中国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总投入为890多亿元人民币,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这些情况表明, 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的家电及电子通信产品工业正在成为世界的工厂,技术密集型产业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水平。因此,我们在发展战略上,既要发挥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更要重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努力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把技术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
四、绿色生产力
在本届大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发展绿色生产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我国应不失时机地把发展绿色生产力作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一)绿色生产力的定义。
对绿色生产力问题,专家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原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指出:绿色生产力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狭义论者认为,绿色生产力是指环保产业的生产力因素及系统。广义论者认为,绿色生产力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生产力因素系统的总称。广东社会科学院李克华教授认为,绿色生产力,是指人们在兼顾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中共湖南省委党校邱志忠教授认为,它是一种与绿色有关的生产力,包括绿色种植业、绿色制造业、绿色食品、绿色环境、绿色生态、绿色社区、绿色区域、绿色办公室、绿色家园以及其他与绿色相关的内容,由于它们已构成人类利用、开发大自然的能力,所以把它们称为绿色生产力。
(二)绿色生产力的特征。
李克华教授认为绿色生产力具有五个特征:
1.环保性。环保与生态是同一层次的概念。绿色生产力,也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以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为代价,这种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就成了受到民众欢迎的生产力实践。
2.科学性和知识性。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应以知识、科学为基础,生产力在创造过程中,必然碰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如何处理、综合回收,以保护自然生态。这就需要我们研究环保科学、清洁生产的知识,并对绿色科技的发展进程及其一般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3.发展性。就是说,从理论上进行考察一般生产力推进到绿色生产力,这是一种发展。它既是哲学基本原理的发展,又是创造财富的实践的一种发展。
4.社会效益性。绿色生产力强调社会效益(生态环保,人的健康等)高于企业效益(特别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试设想,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顾赚取企业利润,生产力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是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污染度越高,社会成员发病率越高,治疗中对财力资源的损耗越大。从宏观来思考,这是得不偿失的。高污染生产的厂家,虽然可能为国家做出较多的税利贡献。然而,人们看病吃药的支出,不但可以抵消企业税利的上缴,更重要的是,由于身体欠佳,反过来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绿色生产力强调的效益是社会效益,对企业效益的提高虽然持支持的态度,但要求其效益的取得要以环保、生态平衡为前提。否则企业微观效益越高,宏观负面的影响越大。
5.高质性。就是说,这种绿色生产力,是高质量的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能力。这种生产力创造过程中的劳动,包括脑力劳动、知识劳动、体力劳动,是有用的、受到社会欢迎的劳动。在这种生产力创造过程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即价值创造,才是我们所希冀的。离开了绿色生产力所从事的劳动,对于社会来说是无用劳动;其凝结的价值也是无用的价值;而其价值的载体——使用价值,由于无人消费,不能让渡,再生产就只能停止下来。因此,绿色生产力的高质性,直接体现为其劳动及其产品的无污染性而显得高质化,为人民群众所欢迎。
(三)绿色生产力的条件。
绿色生产力或生产力发展的绿色道路,黑龙江大学孟庆琳教授认为至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均衡发展。两极分化的发展会产生强烈对比的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因此会产生穷人追赶富人、不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攀比效应”。在强烈反差激励下的“攀比效应”,会迫使穷人阶层、不发达地区只讲发展不顾环境。
此外,消除“两极分化”和“地区差别”不是回到了“大锅饭”状态。“大锅饭”的错误不在于人人收入都相等,而在于不同投入和产出者的收入没有差别。只要人人的投入和产出没有差别,“大锅饭”就是合理激励的结果而不是错误。因此,均衡的发展暗含提高不发达地区人的素质,使其和发达地区处于机会均等、能力相等的地位,从而达到消除两极分化和地区差别而不破坏激励机制的目标。
2.环境技术优先。如果没有环境技术的进步,绿色道路的实现只能使我们退回到传统生产方式之中,这显然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因而解决绿色发展问题的惟一办法就是绿色技术的优先发展。
如果把技术进步划分为两类,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和不利环境的技术,从纯技术的角度看,没有理由认为发展环境有利的技术一定比发展环境不利的技术更困难。目前,环境不利的技术发展快于环境有利的技术,其根本原因不在技术本身的限制而是对环境有利的技术激励不足;没有人愿意为清洁的空气和美丽的环境付费时,这类技术当然就不会发展起来。相反,只要环境技术也有得到相同的回报,环境有利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比环境不利技术的发展慢。如果环境有利技术的回报高于环境不利技术,则可以预期环境有利技术一定会比环境不利技术发展得更快。
“环境技术优先”包括两方面含义:促进环境有利技术优先发展和促进环境有利的技术取代环境不利的技术。如果说前者是绿色道路基础的话,后者则是绿色道路的落实。落实的意义同样重大:只要技术没有落实,则永远不会有绿色道路。
3.赋予环境的金融价值。污染环境激励大于保护环境激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赋予环境以金融价值,环境仍然是“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中没有金融价值的资源注定要被过度使用,这就是所谓“公有地的悲哀”定律。因此一般经济学家对赋予环境有关的“服务”金融价值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已无疑义。
4.绿色政府。“绿色”是公共产品,需要政府保护。减少“公共领域”的努力不可能完全消除公共领域,即使真的消除了公共领域,作为“环境产权”保护者的政府也必不可少。因此,政府的行为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道路中起决定作用。
可以说没有“绿色政府”就没有绿色道路。今天许多成功的“绿色城市”,“绿色生产”无不是政府绿色道路的产物。
5.绿色意识形态。当绿色作为文化和行为准则而广为人接受时,“绿色意识形态”就形成了,这是解决绿色生产力的最终方式。没有绿色意识形态,绿色行为永远是外在强制的结果,因而永远有由谁来强制“强制者”的问题,因而绿色永远存在受到致命一击的危险。
(四)绿色生产力发展战略。
中国湖南省委党校邱志忠教授提出:首要的问题是转变战略思想。第一,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人对自然的征服、掠夺向人对自然的合理利用转变。第二,在经济发展的模式上,由牧童放牧模式向太空船模式转变。牧童放牧总是让牲畜啃一块草地,然后换一块草地,这是破坏性的放牧,牧童式的经济模式是破坏性的经济模式。太空船是个封闭的系统,自己必须实现生态循环,否则就无法存在下去。第三,在管理方式上,由灰色管理方式向绿色管理方式转变。传统管理方式的特点之一是灰色管理,灰色管理是指一种灰色管理理念及其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所进行的管理主要是以灰色为代表的物质管理。而绿色管理是指人们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所形成的一种绿色经营管理理念,及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绿色的内涵。第四,在资源配置上,实行由自然资源配置逐渐由人力资源替代的转变。自然资源配置是指经济开发,主要是利用、开发自然资源,它是有限的,如果过量开发,有些资源就会消失,有些资源就会大幅度减少,这就会引起生态失衡,破坏绿色生产力。解决办法之一,就是由人力资源替代,就是开发人的智力资源,智力资源是可再生的可发展的资源,是越使用越富有的资源。第五,在农业发展方式上,实行由产量农业、化学农业向质量农业、生态农业转变。第六,在环境产权关系上,由产权关系模糊向产权关系明晰转变。邱志忠教授还提出,区域绿色生产力保护的战略举措应该有:第一,建立绿色责任制度。第二,实行排污权市场化。第三,实行绿色国民账户制度。第四,实行绿色补偿制度。第五,实行绿色保证金制度。此外,还可以征收庇古税。庇古税意在使用环境必须纳税,税率为使用环境后造成的环境的边际损失。这种税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为环保筹集资本,有利于企业寻找环境优化之策,有利于淘汰过度损耗环境的企业。而区域绿色生产力的战略举措主要有:高度重视技术进步对绿色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实行绿色生产力定价、有偿使用制度;大力发展与绿色相关工业,即大力发展以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大农业产品为原材料进行的加工业;进行土地承包权转股权的改革;大幅调整绿色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替代产品;对绿色生产力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完善绿色法制环境。
(五)发展“绿色产业示范区”。
为推动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处,在我国确认了17个符合国际标准的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园。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从2001年4月建立以来, 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在这届大会上,中共东营市委书记石军介绍了该示范区的简况。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蕴藏着巨大的绿色生产力。建设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21世纪黄河三角洲面临的必然选择。
经过长期探索,黄河三角洲已经确立了21世纪的前10年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就是合理利用、科学开发各种资源,培育资源节约型、科技发展型、环境保护型的绿色产业体系,以绿色生产力的提高,使区域经济保持长久不衰的发展活力。黄河三角洲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是:加快区域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附加值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的绿色产品,推行绿色营销;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力争用5~10年的时间, 把黄河三角洲建成高水平的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东营市将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与污染控制工程,创造最佳生态环境;以绿色农业起步,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统筹布局、全面发展,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把东营市建成绿色经济强市。建设黄河三角洲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需要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黄河三角洲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秩序,欢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财团参与黄河三角洲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
(六)建设“绿色住宅”。
关于这个问题,国家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如是说:
21世纪是人类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经济社会迈进的时代,是从资源推动型增长方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化的时代。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品是这一时代的主流。我国目前每年城乡住宅建设总量超过13亿平方米,折合1200万套,是当今世界建房数量最多的国家。住宅建设和消费既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战略方针。据乐观估计,像这样的建设规模至少还有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空间,至于住宅的更新改造,更是长久不衰的事业。
近几年社会上对绿色住宅概念炒得很热,但究竟什么是绿色住宅,认识也不尽一致。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住宅+绿化=绿色住宅。因而导致过度注重户外景观,忽视了居室环境。也有的把绿色住宅扩延到自然生态系统,超越了居住的范畴。因此,对绿色住宅的内涵作出界定,就很有必要。
绿色住宅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住宅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新技术成果,使建筑物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为人类营造舒适、幽美、洁净的居住空间。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环境协调。 房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厨房、卫生间异味气体能在瞬间散发。(2)房屋围护结构御寒隔热,门窗密封性能及阻音效果符合规范标准。(3)供热、制冷及炊烧等,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或再生能源。全年日照在2500小时以上的地区,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4 )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排水深度净化,达到可循环利用要求。新建小区须铺设中水系统。(5)室内装修简洁适用,化学污染低于环保规定指标。(6)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无裸露地面。
五、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海军航空技术学院殷庆威和钟新海认为: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着理性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在这种新发展观看来,“发展”不再等同于“经济增长”,而是一个广义的总体概念。它突破了那种把经济和技术增长简单等同于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这种新发展观至少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
1.生态持续性原则。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重要变量,人类活动必然影响着生态平衡,但必须把它限制在自然生态能够容纳的范围内,即以不威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复制能力为限度。否则,其后果将危及人类生存本身。
2.经济持续性原则。经济增长应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有公平的效率和有效率的公平,同时,经济增长必须计算环境成本,力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3.社会持续性原则。社会发展作为一种整体转型,必须保持整个社会诸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和相互协同,以避免因某一因素的滞后而限制总体的发展。同传统的发展观相比,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了三个根本转变:第一,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传统发展观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主要体现为外延的扩大方面。新发展观则要求超越粗放型的经营模式,转向以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为特征的内涵的提高。在人的生活方面,以往侧重于解决人的温饱问题,现在则更注重人的生存质量,即发展和享受问题。第二,由成果的积累向能力的增强转变。传统发展观主要满足于已有发展成果的积累,而忽视以往发展对未来发展能力及发展机会可能带来的影响。新发展观更注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及发展能力的预先培养和提高。第三,由单值还原向系统发展转变。过去人们往往把社会发展归结为某一单项因素的突破,认为只要抓住了这一初始因素,一切都会随之迎刃而解;新发展观证明,这种还原论模式忽略了社会有机体的网络特征,它认为离开了社会总体系统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往往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社会发展实质上是一个诸要素协同的整体跃进过程。
(二)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针对生态环境怎么办的问题,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原道谋教授指出:应本着未雨绸缪、预防为主的精神,当今生产力的发展应联结各学科先进成果的“环保链”,确立经济发展所须遵守的“环境净熵增长最小化”原则;开展“地球对人类物质消费总量承受极限”的前瞻性课题研究;倡导“人类对物质性资源实施适度消费”的环境道德标准;建立从“经济效益为主到环保效益为主”的环保价值观;通过全球性努力,同心协力实现良性生态平衡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当前比较现实的对策是:通过国际与国内的联合立法引导人类的各种经济行为力争符合“环境净熵增长最小化”标准。一切逐步靠拢这一标准的生产力皆可认定为广义绿色生产力的大范畴。然后以此为基础,依靠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步形成能实现环境净熵增长低于某一临界值的高标准的绿色生产力。
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秘书长张佐友教授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处理三种生产的关系又主要靠教育,因此,必须把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梁绿琦和刘东青特别强调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他们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曾经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概念,即“职业教育的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众之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我们相信随着全社会对人及其生存环境的深层关怀和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前辈的教育思想在“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将凸显出更为深远的意义。这必将为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实现其教育的目的,产生积极影响。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水质量控制又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抚顺石油学院副教授刘玉玫提出一个关于我国水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除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改革相关税(费)制度,提高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外,他建议:省级环保部门应建立一个由省长任命的五人所组成的水质量控制委员会专门负责该辖区的水环境保护。其中,一人应是该省精通供水和有关水法的律师,一位应是该省精通供水和有关水法的土木工程师,一位应是该省从事环保工作并精通水质量的自动化工程师,一位应是精通水质量的专家,而另一位则可无专业要求。这五名成员尽可能来自于该省不同的地区。委员会的主席由省长任命,副主席由委员会选举产生。委员会的全部职员均采用招聘方式,他们分属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部门。
在开源方面,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蔡建华教授等七人提出了一个关于兴建“江黄运河”南洪北运解决洪灾与北方水危机的建议。他们认为,我国水资源不但少,而且分布不均。在地域上,南方水多,北方和西部水少;在季节上,夏秋两季水多,冬春两季水少。汛期经常洪患肆虐,而枯水期连长江行船都时常遇到困难。枯水期南方的水也不多,无水可调,汛期南方的水太多,又白白排掉。南方多的不是“水”,而是“洪”。因此,解决水危机必须改变思路,就是把“调水”变成“运洪”。
(三)老工业基地和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老工业基地都有过辉煌的历史,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严重问题,以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辽宁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齐建珍研究员和张龙治认为,知识经济为解决老工业基地衰退问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他们认为:知识经济与老工业基地互为条件。
资源经济高度发达,是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基础条件。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状况看也是如此。
同样,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更是离不开知识经济的先导条件。这主要是因为老工业基地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是依赖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这种经济直接导致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的严重破坏。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使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才能使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走上协调之路,从而促进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与老工业基地经济,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的兼容性、融合性和渗透性。
1.兼容性,即知识与经济的相互包容。如老工业基地经济尽管它的明显特征是以资源、原材料为主的工业,但也包含着一定的知识成分。
2.融合性,即随着知识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大,知识与经济二者出现了高度融合,它是“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两种趋势形成的合流。
3.渗透性。知识经济具有强渗透性,所谓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就是指各国经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相互渗透、不断加深的一种经济新现象。如电子信息产业的全方位渗透,必将为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创造良好条件。
由于它们二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也就必然会相互促进。
老矿区的塌陷灾害十分严重,如何科学治理塌陷,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新课题。中国塌陷学研究的带头人,黑龙江省七台河塌陷治理研究所所长纪万斌根据理论研究的成果和社会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他指出:
工矿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它是由生态和经济两个子系统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而形成,从而构成统一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同时要受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制约。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不断增加和进化,所谓“纯自然”的生态系统已不复存在。从实践看,一切经济和生态的不协调,都是由于人们在错误的经济思想指导下,采取错误的经济行为,损害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虽然人不能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但是人可创造条件,重新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这一观点,为治理塌陷区,实现工矿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必须承认,塌陷灾害是工矿城市不可避免的一个现实问题。但是,人们完全可以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寻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最佳点。把灾害降到最低程度。首先是规划先行;其次是要实施“在开发中注意保护,在保护中寻求发展”的发展战略;最后要遵照采矿生产的一般规律,承认和正视塌陷这一必然现象,研究和推广应用抗塌陷科研成果,以适应采矿工业生产的需要。
(四)他山之石。
辽宁大学张舒副教授研究了日本环境治理的经验,认为日本有些经验,我国可以借鉴。如:除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外,日本政府还资助设立了“日本环境协会”、“日本清洁中心”、“自然公园美化管理财团”等民间团体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管理。我们可以仿效。日本的环境管理十分严格,以强大的政治压力来支持防治公害的工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应该比日本更有效力,应赋予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以必要的、更大的职权,并做到严格执法。应加大环保投入的力度,可借鉴日本的“补偿”政策。借鉴日本的经验,应把创造生态平衡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可持续发展添后劲。
六、生产力基本理论
(一)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规定性。
吉林军医学院高金华副教授和那孝伟认为:
历史和现实的比较表明,不同经济主体的生产力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确定一种生产力是否先进必须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衡量,并采用多种尺度进行综合评价。他们从分析各种要素对生产力的特定作用入手,探索了先进生产力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
第一,先进生产力必须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力。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矛盾,对生产力的评价应该以社会需要为尺度。从质的方面来看,有些产品(毒品和伪劣产品等)的生产力属于危害社会的生产力。从量的方面来看,有些行业形成过剩的生产力,过剩的生产力不是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首先必须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力。
第二,先进的生产力是有利于劳动者获得解放的生产力。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物质手段。人的解放程度是生产力发展的主体尺度。衡量一个经济主体的生产力是否先进,不能仅仅看它的生产效率和投资回报率,而且要看它能否把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紧张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第三,先进生产力是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来自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客体要素。衡量一种生产力是否先进,理应采纳环境资源方面的尺度。先进生产力应该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第四,先进生产力是利用科学知识创造高新技术的生产力。科学是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技术是生产力结构性要素。利用科学原理所创造出来的现代化劳动资料就是生产中的技术设备,衡量一个经济主体所具有的生产力是否先进必须坚持科学技术尺度。先进生产力应该是利用科学知识创造并应用高新技术的生产力。
第五,先进生产力是生产社会化、管理现代化的生产力。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协作是生产力的组织要素。生产社会化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程度是衡量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生产力是否先进的重要尺度。生产的社会化需要管理的现代化,先进生产力必须是管理现代化的生产力。
综上所述,先进生产力应该是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的生产力。
(二)“制度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第一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邹东涛和衡阳师范学院谭忠真认为:
人类创造力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规制的社会环境中发挥出来的,换言之,一定的社会制度环境就是制约人类创造力发挥的舞台,它提供的激励大小、条件及其发展,决定着一定时期人类创造力发挥的广度与高度。
其一,制度规制着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经济的、政治的等各种人才选拔机制和组织建制,尽可能使机会均等;使人才尽可能实现最佳配置而发挥整体效能;通过分配机制,既注重效率和激励,特别是尊重创造性劳动的特殊价值,又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整合,实现权利、义务对等的社会公平和地位平等、互惠的社会公正,调动人的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热情,从根本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其二,制度规制着人与物的关系,通过界定、保护产权、建立人们稳定而长期的预期与信用;通过提供交易规则和合作框架,促进物质产权和知识产权自由流动,从而使人与物获得最佳配置,使人的主观能动力、创造力与物的生产力获得最佳发挥。
其三,制度规制着人与科学的关系。由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既有利于人类社会,也可能有害于人类社会,后者如核武器、核污染、生物细菌、基因武器等;若不加以规制和防范而盲目发展,对人类就有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因此,在科技高度发达、人类愈来愈依赖科技的今天,必须从制度上建立、健全对科技的开发、应用、评估、选择、引导机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驾驭科技的发展,激励和确保科技沿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而避免将人的价值等同于科技,甚至成为科技发展的工具和牺牲品。
其四,制度规制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活动必须注重生态平衡,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才能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由制度规制人们不能污染环境、滥捕滥杀、滥砍滥伐、滥采滥挖、滥排滥放……总之不能破坏生态系统——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必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人类才可持续发展。
其五,制度为人的创造力发挥、发展提供自由、宽松、适宜的社会环境和机会、条件,是吸引、聚集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根本前提。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物质性需要愈来愈得到满足,非物质性需要便愈强烈,就不但需要物质产品,还需要丰富的非物质产品,如友谊、学习、创新、成就等,这些非物质产品主要靠制度生产和提供。人们的福利,不仅取决于物质享受,还取决于精神享受,取决于对社会的机会、条件的享有,从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直接需要。制度安排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创造力的发挥、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好坏和福利水平的高低。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无国界,人才流动也无国界。假若一国制度不能为人们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更多的机会,那么即使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留不住,经济发展就失去依托!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经济的竞争表现为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其背后的实质是制度的竞争!
(三)制度生产力的体系及其测度。
谭忠真、邹东涛认为:制度生产力的体系实质上就是促进人的创造力发挥、发展的动力、保障体系。
其一,制度生产力表现为制度所蕴涵、体现的价值理念对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人们的创造行为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统称为制度的整合力。它可通过反映人们对制度价值理念的认同、信从或响应状况的信从率和信从指数来测度。
其二,制度生产力表现为制度环境形成的社会氛围,使人们摆脱过于安逸或忧虑造成的惰性与呆滞而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提供促使人们不断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激励力。它可通过反映人们兴奋程度的活跃指数来测度。
其三,制度生产力表现为制度得以有效实施,形成经济、社会秩序,保障人们创造力发挥、发展的规范力。它可通过反映人们信用、秩序状况的信誉率和信誉指数来测度。
其四,制度生产力表现为就业、人事、教育、继续教育、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等制度创新,对人的创造潜能进行适应人自身发展要求的整体培育的开发力。它可通过反映人们智能发展状况的成才率和成才指数来测度。
其五,制度生产力表现为制度的各个规则、各个组织、各个程序高度协调一致,为保障和促进人们创造力发展与发挥提供适宜、协调的环境条件的协同力。它可通过反映制度运行目标协调状况的协同率和协同指数来测度。
(四)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西安统计学院史智忠副教授、祁洪斌教授指出:“理论创新——新时期中国社会历史伟大变革的先导”。它的核心内容是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的产生,正是基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辩证运动的规律,决定社会不断创新和不断改革,这正是生产力不断进步发展对社会全部活动提出的根本性要求,并最终决定社会的历史命运。“体制创新——解放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它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和具体运作方式的革新,激发了生产力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解放生产力,最终推动社会进步。体制创新革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开拓广阔道路。“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它的本质内容和根本功能揭示未知世界的新规律,发明改造客观世界的新手段,通过新的发现,达到新的认识,创造新生事物,同时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在生产力发展变革中的作用,抢占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
(五)劳动价值论的创新。
国际日报记者部主任王海平提出一个社会生产力价值论范畴,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他认为,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经济学体系的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是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基础。两种价值论统一融合于社会生产力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都是生产力价值论的一个部分,一个特例。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价值论。社会生产力价值论分两部分,一是创造价值论部分,二是实现价值论部分。
标签:wto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绿色世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