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明理·悟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考论文_杨亮

激趣·明理·悟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考论文_杨亮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平东小学 546100

摘 要:核心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等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核心素养范围非常大,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能力。本文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论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 数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育就是要重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的素养,进而促进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要素构成

尽管各国对数学素养没有一个系统的界定,但是却都认同数学素养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数学素养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数学素养只有通过数学学习才能够得到。而据数学家波利亚研究,小学数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了70%的国民素质的高低。这就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提出了一定高度的要求,只有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数学素养,才能在未来立足社会。这样的素养必定是基础的,且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必备的素养,所以要有普遍性;这种素养在不断随着生命成长,因此数学素养要有高度关联性。因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在小学学习的数学能让一个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所具备的数学能力。

二、“激趣”以育人文情怀

1.实物教学。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现在大多数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具,很多教师也已经将图像、声音融合到了教学当中,这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更好。比多媒体教学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当属实物教学,因为没有哪一种教学像实物教学一样直观。教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相关联的实物带到教室中去,让学生边看边学。

2.寓教于乐。从游戏中进行练习,寓教于乐是素质教育的永恒追求。小学生一般不喜欢沉闷枯燥的练习方式,而热衷于趣味性的练习。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练习的模式引进数学教学,通过举办个人小竞赛、团体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完《两位数的加法》这一课时,教师抽出了20分钟的时间,组织了一个小游戏,即在黑板上划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中有20道练习题,然后将全班45名学生分为三组,每组派出两个代表到讲台上来答题。三组答题时间最短的获胜。同学们热情高涨,上到讲台上的同学信心十足。计时开始后,三组代表飞快开始计算,没有上台的同学则用自己的纸笔写下答案。当最后一组同学答完题后,老师灵机一动,增加了一个找错误环节,底下的同学谁能找出黑板上的答案的错误,找出一个则给自己的组加一分。很快有同学举手回答:“老师,一组的75加16算错了,应该等于91!”教师大声问:“同学们,他说的对不对?”全班异口同声:“对!”教师为该同学所在的小组加分。练习过程中大家非常活跃,连平时容易偷懒不做练习的同学也积极开始练习。

三、“明理”以导思维方式

1.理性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是讲道理的学科,所有的概念、法则、规律、定义都有其严格的概括过程、严密的推理过程和严谨的叙述表达。在小学阶段,一方面要站位于教师引导的角度,高度关注数学问题内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依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把握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与结构关系,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领、示范与组织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严谨和周密。正如索尔蒂斯所说,“我们如何思考知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另一方面,也要站位于学生认知心理的角度,从数学知识本质属性出发,帮助学生读懂数学知识的历史和变迁,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人类思维发展中的关键步子,以实践来亲历顺应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学习方式,结合自身经验,主动思考前因后果,主动体会由此及彼,主动寻求证据支持,从而养成思考有序、推理有据的思维习惯。

2.条理表达。数学的表达不应局限于言语上的交流,同时也应十分关注儿童用符号、模型、图表、实验等方式对数学信息进行个性化的表征和处理,这是学生顺利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也被视为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儿童的关键能力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保障学生独立自主处理信息、思考问题的时间,同时多鼓励学生用诸如画图、列表、建模、假设等个性化的方式来表征数学问题;另一方面要提供充分交流与分享的机会,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养成表达前整理思路、表达时井井有条、表达后及时反思的良好习惯,通过生生交流、师生对话促进深度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在乐学中逐步走向善学。

四、“悟道”以蓄成长助力

除了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养成之外,数学学习还承担着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初步的数学思想的任务。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我们要着眼于这样的目标,促进学生的领悟。当学生的数学入门之后,他们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更加主动、更加深入、更加有效。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复习》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条探索的主线:用一根长是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在独立尝试中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可能性,笔者邀请几位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请学生说出思路,让大家明白只要先将铁丝的长度除以2,然后分成长和宽两部分就能符合题意。当学生展示的作品越来越多之后,笔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这些长方形展示出来,并依次写出每个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发现了规律:长越大,宽就越小,面积也越小;长越小,宽越大,面积也越大。再进行适当的引导之后,学生进一步明晰了规律:长与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此后,笔者变化了情境,让学生将铁丝的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再列出几种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验证刚才发现的规律是否仍然成立。学生经过实践后发现并非围成正方形面积最大,这个情况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由此笔者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研究,将学生的数学探究延伸到课外。

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每一次课改,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很多教师故步自封,不想改变现状。我们想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过来,能够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首先我们必须先转变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的课堂变化较大,纯数学问题基本消失了。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在,我们难免还只会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很多教师只在教学公开课或示范课上做做样子,在平时的课堂上基本上都弱化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甚至直接忽略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务必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应该考虑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把该理念作为课堂常态。习惯成自然,若教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把课堂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有用、要用数学”。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要按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来安排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以及教学策略,从而使数学核心素养充分地融入到每一堂课之中。在充分激发了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之后,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质的飞跃,数学教师的工作也会变得更加高效、轻松。

参考文献

[1]洪秀丽 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8,(03),61。

[2]钟丽英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新课程(中),2017,(11),24。

[3]王泽友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08),14。

[4]许燕云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7,(08),34。

[5]冯萍英 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06),47。

论文作者:杨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激趣·明理·悟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考论文_杨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