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语文课改在理性的轨道上运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改论文,轨道论文,语文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中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我们热情渐渐褪去而冷静面对现实的一年。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是怎样的状况?“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与会代表认为:“语文课程改革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面临着一些暂时的困难和问题,这都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既要从理论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更要立足于我国语文教育的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力戒消极、浮躁的情绪,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
2006年课程改革有诸多的热议话题值得关注。
一、诗意语文、心根语文、绿色语文走进人们的视野
语文教学正在从物质的、符号的、工具的层面上深入到文化的、心灵的、精神的层面。诗意语文、心根语文、绿色语文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窗口。
关于诗意语文——
对语文教学的诗意研究,对语文课堂的诗化,正成为热门话题。怎样的语文教学属于“诗意语文”,王崧舟(“诗意语文”首创者)是这样定义的:“诗意语文”,着一“真”字,觅一“善”字,成一“美”字,贵一“适”字,化一“神”字。“诗意语文”中的“诗”是什么?成尚荣在《诗意语文哲学的尺度与实践的智慧》一文中认为:“诗意语文中的‘诗’是一种喻指。它喻指的是生活的真实,喻指着对人的心灵、社会的进步的关注,喻指着言语学习、思维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思考,对理解“诗意语文”中的“诗”很有启发意义。
“诗意语文”这个概念很难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规范的定义,只能在暂不定义中寻求特质。诗意语文的内在特点是什么呢?专家概括为:第一是情性,第二是感性,第三是童性,第四是活性。诗意语文是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向。有人认为,在新课程引导下的语文教育对诗情的渴望和诗意的追寻,正是时代之光的一种投射。
关于心根语文——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语文教育的本原在人的心根(即人的心灵之根)。刘云生把自己对语文教育的实践认识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元点上,构架成一种称之为“心根语文”的学科教育思想。他对“心根语文”的探索,十分重视“儿童”的对象性和特殊性。他认为,在语文教育中滋养培育儿童的心根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是:1.浸润:在复杂充盈的语文世界中。2.通适:在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对话中。3.享受:在语文构筑的人类精神中。4.磨砺:在官能全纳的语文实践中。5.生长:在生机勃勃的语文创造中。6.内化:在真切细腻的语文体验中。7.强健:在科学高效的友善用脑中(《滋育心根:旨归本原的语文教育》)。
刘云生本着对生命的崇敬,立足于学生的素养、学生的成长,以热切而理性的实践,努力追寻语文教育的本质,才有了“心根语文”的建树。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理论研究的成果,是一种理性的教育思想。它尚处于起始阶段,对这样一个如此宏大而精深的话题,有待于大家共同努力探讨。
关于绿色语文——
“绿色语文”的“绿色”是从环境保护观念中借用的一个概念。研究者认为,其含义有两个要点: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将它迁移到语文教学领域,就是恢复“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固有属性。清华附中赵谦祥在《用“绿色语文”救治“文字恐惧症”》和《张扬绿色 健康作文》中明确主张实行“绿色语文”教育。他认为,“绿色语文”不是“传教士”的语文,而是师生共建、共享的语文,不是“唯科学主义”的语文,而是充满了诗意的语文。他强调以人为本,以真为纲,以悟为魂。江苏的徐余忠是“绿色语文”的拥护者,他在《教学与管理》上撰文,认为“绿色语文”的实施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是:一是树立学生的生活意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二是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一片张扬个性的天空;三是夯实“精神的底子”。
笔者认为,诗意语文、心根语文、绿色语文的倡导者为课程改革打开了新的窗口,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论述,但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规范的定义,在它们还相对稚嫩的前提下,我们的思考与实践有必要引起这样的警觉:不要美化,不要模式化,不要虚化,更不要神化。对它们的追寻,必须深深植根于听说读写上,植根于语言训练上。
二、课改实践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新课程已经实施5年了。5年来的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不少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在处理一系列两难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用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这是我们推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当前我们尤其要学会运用互补的观点,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三、语文篇目的进与出引发众多的争论
受理念转换和教材编写体例变革的影响,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内容也进入了多样化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间革命传统内容的选文标准存在着差异。入选语文教材30多年的经典范文《狼牙山五壮士》(以下简称《五壮士》)在某些省市和出版社的新版教材中被删除或调整以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有人认为,让《五壮士》之壮美故事淡出语文教材,是完善生命教育的需要。“生命教育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和正确的生命观,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周士君《“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删除《五壮士》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英雄替代论”。有人认为,《五壮士》所反映的时代与现代社会差距太大,和平时期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形式应该进行转化,只要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人都是英雄。
当人们获悉教育了好几代人的《五壮士》从课本中删去,觉得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心里总是难以接受。陈正在《不要失去双眼》一文中认为:一个英雄的形象维系着一段历史的记忆。狼牙山五壮士则维系着中华民族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样一个对中华民族意义重大的历史记忆,无论如何不能就这样被轻易地从课本中删去。还有人对“英雄替代论”持有疑义,认为英雄虽然是在不断地随着时代而更替着,然而构成英雄的精神应该是一致的,甚至是永恒的。陈培瑞、蔡磊在《当代教育科学》上撰文,他们认为:“编写教材需要与时俱进,该删的删,该改的改,这没有错。但进行删改必须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不能使语文教材披满历史的沧桑而没有现实的星河,也不能只充满时尚而少了历史的厚重。”
看来,教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根十分敏感的“神经”,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教材增删的认同不尽一致,由此引发不同议论,也在所难免。有识之士坦言,对教材内容的增删,篇目的“进进出出”不必过度“敏感”,要给教材“进进出出”辟一条“绿色通道”,让“进进出出”宽松起来,学会用辩证思想、平和心态去善待,使之日臻完美。“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而教材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我们新编选的中小学教材是否都凸显了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是否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应该是我们分析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课标若干新理念受到人们的质疑
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次第颁布后,引起了语文教育界乃至学术界的关注和反响。褒之者谓其充满了新理念,贬之者则谓之“食洋不化”。
《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人们在整体肯定的同时,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对若干“新理念”提出了质疑,对某些“表述”提出了异议,甚至对《语文课程标准》病句进行举正。
洪镇涛在《质疑若干“新理念”》一文中认为,在语文课改中,出现了一些新理念,有些是很好的,有些则值得商榷。例如,《语文课程标准》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他认为,这说法本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它没有区别成人阅读和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没有把握住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特性。他还认为,这种说法用之于指导阅读教学实践更是有害的。因为它没有指明语言文字的学习是第一位的,必然导致语文课的变味和异化。一些“新理念”在未经充分讨论更未经实践检验的情况下,就匆忙写进“课标”这样带有法定性质的文件中去,他觉得过于草率。
朱绍禹在《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撰文,对《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知识”、“学习方式”等的表述提出了异议。就《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他提出了两点异议:其一,《语文课程标准》将高层问题低层化了,“自主、合作、探究”绝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它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甚至是一种须竭尽全力追求的方向;其二,《语文课程标准》还把全面性的问题片面化了。他觉得全面的提法应该是: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联结,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联结,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联结。
承载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语文课程标准》进入了千万所中小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人们在整体认同的前提下,就某些方面提出质疑和异议,这对课程标准的完善十分有益。
五、“新课程下一步怎么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语文课程改革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近年来见诸语文报刊的不少文章反映了语文教学在实施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备受人们的关注。在语文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程改革的不良因素究竟有哪些?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从各个角度及不同的层面上进行了寻根探源,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存在诸多落差;2.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乏辩证思维;3.《语文课程标准》是发展着的,又是不完善的;4.社会上出现的虚假、浮躁之风影响了语文教学领域;5.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语文教学承载了不应承载的重任;6.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7.强化了横向的借鉴,弱化了纵向的继承;8.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影响课改的不良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识之士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
语文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指责弊端上,必须理性地思考,用心寻求良策。语文报刊等主流媒体正在围绕“新课程下一步怎么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人们各抒己见,为深化课程改革出谋划策,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2.《语文课程标准》要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3.要弘扬三老(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语文教学思想;4.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5.要追求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6.要切实转变语文教学的作风;7.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和专业知识;8.语文报刊、专家学者、名师要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良策。
回望2006年,从一个个清晰的足迹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程改革是怎样在困惑中奋力前行的。愿我们立足于语文教育的实际,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