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留置套管针在瘙痒性皮肤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一

皮下留置套管针在瘙痒性皮肤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一

张一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473010

摘要:目的 观察皮下留置套管针应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瘙痒性皮肤病病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使用套管针皮下留置实施治疗,同时配合临床综合护理,对照组则使用普通药物治疗,配合一般临床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3%,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留置套管针应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皮下留置套管针 瘙痒性皮肤病 护理效果

瘙痒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症状,临床中依据皮肤瘙痒的范围和部位,克分为全身性以及局限性两大类[1]。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瘙痒性皮肤病病人120例作为对象,分析皮下留置套管针应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病人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瘙痒性皮肤病病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所选取的患者全部符合瘙痒性皮肤病的诊断标准,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1岁,年龄最小的35岁,平均年龄54.3±2.5岁,病程小于1个月的患者有21例,病程在1个月-6个月的患者有25例,病程>6个月的患者有14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3岁,年龄最小的34岁,平均年龄54.8±2.9岁,病程小于1个月的患者有20例,病程在1个月-6个月的患者有27例,病程>6个月的患者有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使用康体多以及维生素C静脉输注,使用静脉输注的方法输入利多卡因,使用肌肉注射的方法输入盐酸异丙嗪,同时口服输了安定。

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病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套管针皮下留置:首先确定进针的位置,找准病人的最痒点,距离该点上或者下5厘米处进针。其次,确定进针的放心以及角度:在局部常规消毒完成之后,操作人员手持套管针直接对痒点进行进针,如果患者瘙痒点在手头或者会阴,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针之后没有回血,则需要降低角度至12°;在针体处理完成之后,进针完成将不锈钢的针芯完全抽出,把塑料软套管留置皮肤下面,距离针柄4厘米处将其剪断,一般情况下套管针的留置时间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时间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轻者可以控制在8小时,重者则需要控制在36小时。

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应该主动服务,尽量和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熟悉患者的需要,认真观察的同时耐心解释。处置过程中动作应该尽量做到轻缓,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叮嘱患者应该尽可能的注意休息,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要教会病人学会分散注意力,使用深呼吸的方法使全身肌肉能够得到放松,最终增强患者对瘙痒的忍受力。饮食注意要清淡同时富有营养,比如新鲜的水谷或者蔬菜,禁止饮酒,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1.3治疗效果判断

治疗痊愈:病人瘙痒完全消失或者偶有瘙痒,活动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治疗有效:病人瘙痒有非常明显的减轻,同时活动度也能够明显改善,不过仍有余痒;治疗无效:瘙痒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之后,治疗痊愈的人数为35例,治疗有效的人数为24例,治疗无效的人数为1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3%;对照组通过治疗之后,治疗痊愈的人数为29例,治疗有效的人数为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皮肤瘙痒一般可以分为全身性瘙痒以及局部性瘙痒,全身性瘙痒症为许多全身性性的疾病的伴发或者首发症状,比如尿毒症、胆汁性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恶性肿瘤瘙痒等[2]。实际上临床中认为全身性瘙痒症往往和外在因素有直接的关系,而外在因素一般指环境因素,涵盖湿度、季节、化学物质刺激和病人皮肤的皮脂腺等有直接的关系[3]。而所谓局限性的瘙痒症,则病因往往和全身性瘙痒有一定共同点,比如糖尿病[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肛门瘙痒症往往和蛲虫病、痔核等有直接关系。女阴瘙痒症则和白带、阴道滴虫病有关[5]。

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瘙痒性皮肤病病人120例作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60例患者通过皮肤套管针留置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8.33%,对照组通过普通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皮下留置套管针应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伟琴,章飞琴,祝春燕等.Z-track肌内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黄体酮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3):245-246.

[2] 许琳.留置镇痛泵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0):3339-3340.

[3] 李飞,唐吉伟.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气管导管留置病人的镇痛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3(5):141-141.

[4] 黄菲菲,宋素婷,周青等.护理干预对令皮欣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效果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12):67-73.

[5] 王淑秀,郑守华,肖杰等.套管针皮下留置及护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中国康复,2006,21(3):208-208.

论文作者:张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皮下留置套管针在瘙痒性皮肤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