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紧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这已经成为了目前全世界主要关心的话题,在这个背景下,电力能源以其清洁、优质的特点,开始逐渐取代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能源之一,并且必将在以后的能源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地位。随着新社会的到来,切实提高电力生产管理水平,将会对供电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实现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线损管理已经成为了供电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线损率也成为了评价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指标。
关键词:线损;电力营销;精益化管理
引言
众所周知,当代人类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电力的帮助,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电力行业的发展又会受到外部市场的影响,也就是说大部分电力行业处在一个并不是太稳定的环境中。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持整个行业的较快发展,企业就必须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既可以满足企业运营的需要,也可以将客户的需求最大化,做到双赢的状态。
1 线损异常的导致原因
1.1 抄表出现问题
在电力营销工作中,以前基本采用的是人工抄表,普遍情况下自动化水平不高,而随着用电量以及用户越来越多,人工抄表等技术也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长久以来就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对这种技术进行集抄改造后,抄收人员认为电能表止码电能采集系统已抄录,不用人工抄表了,缺乏现场巡视检查,清单审核也无以前细致,造成部分用户表计异常根本不能及时发现,同时用户也因为上户原因或网改台区新入分户等原因造成“四分不清”等现象。另一方面是抄表人员存在的自身问题,抄表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和对抄表工作的意识水平比较底下,抄表人员在实际的工作抄表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责任心,对抄表的问题不够一定的重视,导致售销不能同期,不能准确的估计和计算线损,最终导致线损的异常和情况的出现。另外,抄表的质量和抄表人员的轮换等也会导致线损的情况,影响线损率的情况不一。
1.2 管理线损
与电网的技术线损不同,管理线损不是真实存在的电能损失,而是由电网运行管理力度不足所造成的,其数值上等于电力企业统计得到的线损数值与实际的技术线损数值的差值。管理线损的随意性较大,相对这部分线损进行控制没有特定的措施和可以遵循的规律。造成管理线损的原因主要有抄核收质量、电能计量误差、电力用户的偷电行为等。要想降低电网的管理线损,只能从上述原因入手,加强此方面的管理,尽量减小管理线损。
1.3 供电设备老化问题严重
随着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线路以及其他供电设备需要承受更大的电压,而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营中,一些高能耗的配电变压器和供电设备依然在使用,这样的电力线路的横截面积小,电力线路也过于细,一旦遇到过大的电流,电力线路就会超过自身的承载流量的能力,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电力线路损耗问题。
2 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电力管理制度,填补漏洞
要做好电力行业营销线损的精益化管理,首先要完善电力管理部门的相关制度,明确管理条例,确保管理制度不存在漏洞,这样在电力营销线损问题出现时,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以便线损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由于电力部门数量众多,所以在发现电力问题时,不能及时上报。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问题,要让管理层直接和每一个部门取得联系,这样才能确保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施管理工作时,要划分明确的等级制度,这有利于更好地决策和对线损问题的分析,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及时地进行排查。完善管理机制还可以有效预防偷漏电现象的发生,能够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需要电力部门委派专业人员来组成防偷漏电管理机构,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责任范围等,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并且各个环节工作的开展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根据偷漏电现场情况、分布情况等来构建临时管理团队,这样可以使偷漏电高发地区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一旦存在偷漏电行为,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解决,从而有效提高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整体质量。
2.2 电量和电费的核算管理
加强对电量和电费的核算管理是加强抄核收管理的关键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核算管理系统中,以此提高核算工作的效率,减小核算误差。即使在当前抄核收工作模式下,为了加强核算管理,也应该对相关工作进行一些改进,做到抄核收三项工作的分离,各个部门只进行数据之间的交接,下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上一环节的数据进行复查,以此实现内部的监督管理。
2.3 形成闭环高效的问题整改消缺体系
对于通过技术线损与统计线损比对发现的不合理线路以及台区,制定闭环高效的问题整改消缺体系。(1)分析小组根据上周线损精益化系统数据,按线路确定16台超损台区/天(4台/专业小组)。(2)分析小组根据用采平台、PMS系统排查16台超损台区的电流、电压、台账对应情况,形成初步分析,编制缺陷单16张/天(运控单形式)发送给专业小组联络人。(3)专业小组根据缺陷单信息,前往现场处理流变、接线、数据互联、总表、用户、台账等的排查和消缺工作,并将结果写入缺陷单,反馈给分析小组联络人。——3个工作日。(4)分析小组根据缺陷单处理结果,1)进行验证并闭环;2)转交相关部门联络人进行数据互联、总表台账、用户信息、流变台账等内场更正工作。3)提交特殊情况至例会,进行讨论,协调。——1个工作日。(5)营销部、运检部根据缺陷单处理结果,完成数据互联、总表台账、用户信息、流变台账等内场更正工作,并将结果写入缺陷单,反馈给分析小组联络人。——2个工作日。(6)分析小组根据营销部、运检部处理结果,在下周线损精益化系统中验证,并提交1周处理情况和坏点,实现闭环。——14个工作日。
2.4 加强用电管理
可以对电网的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大对电网的监督管理,需要进行整改的内容主要有:①对计量装置以及计量模式进行整改,对电网中存在问题的计量设备进行全面的更换,以自动抄表模式取代传统的人工抄表模式,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核算出现误差,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需要做好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例如如果计量装置出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更换,以免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②对窃电行为的管理,首先是要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以及对窃电人员的惩罚力度,在必须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法律措施,以此来制约一些不法分子的盗电行为。其次,需要供电企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加强对正确用电的宣传力度,改变用户的错误用电理念。③成立专门的线损管理团队,对电网中存在的线损问题进行专职专项的管理,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对其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供电企业在营销线损管控方面的发展状况较为良好,但是在细节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以下几个改善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规范转供电以及项目工程的操作流程、对数据信息的采集方式进行改良、对技术层面的优化措施进行完善、加强用电管理以及大力推广电网智能监控系统。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对线损问题进行合理的管控,同时实现促进供电企业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成斌. 简析供电企业线损标准化管理及实践问题[J]. 科技与创新,2014(16):91+93.
[2] 罗静,舒永生,余华兴. 以精益化管理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J]. 中国电力教育,2011(03):71-72.
[3] 付颖,绳洁,翟颖. 浅议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与优化措施[J]. 科技与企业,2013,(10):41.
[4] 庄开智. 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措施研讨[J]. 工程技术,2016.
论文作者:王岩,王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线损论文; 电力论文; 抄表论文; 电网论文; 台账论文; 精益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