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区论文,泛珠三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04)04-0037-06
一、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意义
泛珠三角经济区是指大珠三角及其辐射和相互辐射的广阔经济地带。由于经济辐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泛珠三角经济区也应是一个没有明显固定边界的经济区。根据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并从地缘关系来看,它可能涉及“9+2”或“10+2”(即粤、桂、闽、赣、湘、云、贵、川、琼、渝、香港、澳门)的一部分或全部或更广泛的地区。但一般来说,其基本内涵应是指大珠三角及其辐射较强并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的经济地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范围是发展的结果。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加快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
目前世界经济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地区之间和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很有规模的经济体系,对世界市场产生着极大影响。但珠江三角洲面临发展空间和资源有限等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因此,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将会扩大其经济腹地,有利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而把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及其辐射地区发展成为亚洲和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地区。
2.促进国内各经济区良性竞争
近几年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已成为外商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江浙沪三省市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均已高出广东的增长率,广东招商引资已面临长三角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保持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是珠三角经济区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战略,则可以通过辐射腹地的扩大,保持和提升原有的区域经济优势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也必然带动国内各个经济区争先恐后的良性发展的竞争局面,有利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的增强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3.推动后发地区的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带几个发展较快的经济区的推动。因此如何继续做大做强这些经济区,扩大他们的辐射能力,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是十分重要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作为沿海地带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拓宽其发展的空间,直接把中西部若干省区纳入辐射腹地进行发展,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中西部若干省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从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分析,珠三角经济区担负着带动周边后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积极加强珠三角与周边后进地区的经济合作,是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区内含盖着香港和澳门两个独立的关税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为进一步推动内地与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在“安排”的推动下,港澳地区的经济腹地大大扩展,对香港澳门经济持续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发展包括港澳在内的泛珠三角经济区,不仅会极大地推动各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将增强港澳居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
二、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有利条件
1.大珠三角经济区拥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内地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地区经过融合与发展,经贸关系已经十分紧密,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至2002年已达到311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6338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2.1%和61.3%。就广东来说,20余年间GDP年均增幅13.4%,2002年占有全国GDP总量的九分之一。香港和澳门回归以后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粤港澳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合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亚洲和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目前,大珠三角正在加快资源整合的步伐,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因此对周边地区拥有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这是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首要的也是决定的因素。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区域性贸易安排措施的实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遵循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办事,有利于推动国内各省区在市场运作机制上的协调一致性,从而为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将有利于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的实施,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3.大珠三角与周边省区的经济合作具有良好基础
首先,我国华南、西南的广大地区与珠三角在地理上相连和相近,直接或间接地纳入到珠江流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拥有地缘优势。其次,区域内各省区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很强。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物流、信息和旅游中心,服务业占有明显优势;澳门与欧盟、葡语系国家关系密切,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资金和建立国际经贸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而内地九省(区)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广阔。以大珠江三角洲为核心,辐射周边省区,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有着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少有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第三,长期以来,广东与周边八省区在交通、能源、科技、旅游和劳务等许多方面都进行着密切的合作。“九五”以来,广东与八省区之间签订经济技术合同协议金额累计达5500多亿元,合作项目超过8000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和澳门在主要对珠三角及广东省进行投资的同时,对广东周边省区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与这些省区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
三、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的目标模式
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的目标模式,宏观上应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区域内各局部地区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外向程度。
1.区域内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松散型经济合作区
泛珠三角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在经济区的概念上应该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区域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根据目前人们对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思考范围以及可能的发展目标来看,也由于区位关系和其它制约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把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成为象珠三角和长三角那样区内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程度。因此可选择的方案,应是把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成为区域内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松散型经济合作区。这一发展模式特征在实践上将有着重要意义。
2.泛珠三角经济区应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
泛珠三角经济区应发展成为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的目标模式。这一目标模式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外向发展模式特征是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变革性发展,使得国际分工进入了生产经营一体化阶段,经济活动的国内外界限模糊起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必然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路向。其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发展外向型的泛珠三角经济区提出了必然要求。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基于国际经济的发展才会有更好的前景和广阔的空间。第三,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其中云南、广西还与东盟国家直接接壤,是向东盟开放的窗口。华南地区的多个省区均靠近东南亚。香港、澳门两大特别行政区,本身就属于国际经济体系,作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龙头,港澳地区的经济与内地9省区的经济融合一起,也必然使该经济区与国际经济建立更广阔的联系,提升国际化程度,从而使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外向型特征更加明显。第四,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外向型经济既是广东的优势,也是成功的发展经验。广东将会继续保持并强化这种优势。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不仅为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提供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使被辐射的周边地区显示出其经济的外向型特征。
四、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主要战略措施
1.交通、信息业的协调与整合先行
任何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这是人们已经达成的共识。泛珠三角的发展也应交通先行。目前广东与周边省区之间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但纵横交错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尚未形成,这势必影响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互动发展。对此,广东省已经制定相应的计划,在进一步完善省内交通体系的同时,将努力加快出省高速通道的建设,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在如此大范围内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需要由多方合作才能逐步完成。另一方面是信息化的建设和协调。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应顺应时代的要求,遵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规律,高起点的进行运作。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大范围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其难度应给予足够的估计。
2.梯度转移,逐步推进,点面结合
泛珠三角经济区涉及范围广阔,要发展成为相互联系紧密的经济区,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需要一个较长期的积累过程。因此必须遵循梯度转移的规律,实施逐步推进、点面结合的战略。
首先,应不断加强珠三角核心层的整合与提升。泛珠三角的发展实质上就是珠江三角洲的辐射问题。辐射能力越强,泛珠三角的发展就会越好。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的经贸合作已经十分紧密,但由于多种原因,这种合作仍存在着许多不协调。内地港奥更紧密关系安排的实施为大珠江三角洲的整合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因此应加快大珠三角的整合步伐,强化核心辐射源的建设。大珠三角的整合应从系统工程的高度进行考虑,不仅要进行基础设施的整合,也要在观念、市场制度、协调机制、咨询、产业发展、政府职能、发展战略、城市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与发展,真正提升大珠三角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持。
其次,重视核心珠三角对广东省内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辐射带动。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仍然比较滞后。在接受珠三角的辐射过程中,相对于广东省周边省区来说,广东省内其它较为后进的地区更有地缘优势。加快广东后进地区的发展是提升大珠江三角辐射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泛珠三角经济区梯度发展不可绕过的层阶。
第三,加快推进与广东毗邻省区的全方位合作。在地域上与广东相连的省区,在其结合部位最容易产生辐射效应,应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经济融合,如果那些与珠三角或广东相临的地带不能首先得到辐射,就很难说能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辐射效应。
第四,培育区域内的次辐射中心。对于与珠三角和广东相近但距离较远的省区,应采取首先发展区域内次辐射中心的战略,以点带面。次区域辐射中心主要是指大城市以及围绕大城市的中小城市群落。珠三角核心辐射源通过强化对这些大城市及城市群落的辐射,增大这些城市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使其产生再辐射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次区域经济圈。借助大的交通干线把核心珠三角与次区域中心紧密相连,将会较快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
3.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与布局
经过20多年的经济融合发展,粤港澳三地的产业布局已十分明显。香港以发展服务业为主,澳门以发展旅游业为中心,而广东则成为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粤港澳三地经济融为一体,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但是,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珠江三角洲也程度不同的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应注意各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在新的形势下,对各地产业结构应重新审视,对不合理和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应进行调整,培育新兴的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使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在区域范围内,还要注意各地之间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与分工,加强协调,防止由于盲目引进而造成产业的过度雷同和重复建设,导致竞争不经济的局面。
4.消除区间市场壁垒,统一市场运作规范
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统一的市场运作规则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目前存在着两个基本方面的协调。一方面是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协调,另一方面是内地各省区之间的协调。对于第一方面,香港和澳门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内地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也日益完善,因此双方在市场经济运作方面存在着许多一致性。但由于港澳与内地总体上仍属于两种不同的制度体系,在许多运作方式上仍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仍然存在着内地与港澳在市场经济制度方面的协调问题。从内地来说,应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港澳来说,也要根据内地的实际和国际市场的要求,对一些不适合的制度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第二方面,由于广东和周边省区都属于国内统一市场,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总体原则上并不存在大的冲突,但在具体的运作上也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比如,不同省区间存在的行政区域壁垒、一定程度的保护主义造成的市场壁垒、不同省区间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的不同步等等,这些都会导致相互之间的协作失调,以至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就必须进一步消除区间的各种壁垒尤其是市场壁垒,统一市场运作规范。
5.遵循市场规律,实行双主体运作
泛珠三角经济区概念提出之后,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这个区域的发展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这也是一个老话题。事实上,在扩大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不能把市场与政府笼统的对立起来。政府的经济行为可能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也可能是违背市场规律的。问题的关键是应正确发挥政府的经济功能,使政府行为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不仅政府的经济行为要符合市场规律,企业的行为也要符合市场规律。
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大前提下,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就应实施双主体运作原则,即政府主体和企业主体。从政府主体来说,首先是根据市场的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规划,而这只有政府才能完成。其次是协调、监督、服务和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第三是政府也要发挥投资开发主体的功能,而且是第一主体的功能。因为政府是直接或间接的参于区域发展的全过程,并且以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和重大公共项目,政府应承但起投资发展和协调的责任。从企业主体来说,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自然也是区域发展中的投资主体。企业的发展过程客观上就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在区域发展中的投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由于企业行为目标的局限性,其追逐的不是区域整体利益,而是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主体的投资开发行为应接受政府的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双主体运作,正确处理政府主体和企业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保持两者的有效协调,从而使泛珠三角经济区在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