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CA153) 在诊断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为三组进行探讨,肺癌患者(肺癌组)8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85例,以及健康受试者(对照组)60例,这三组患者都用血清CEA、CA153和CA125进行检测,并对三组的血清进行差异比较。然后计算出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肺癌组血清CEA、CA153和CA125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对照组,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CEA、CA153和CA125水平升高显著,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和CA125对诊断肺癌的准确率有显著提高作用。
【关键词】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CA125;肺癌患者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100-02
近年来环境污染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变得越来越高,可以说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已经占到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并且死亡人数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研究表明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的关键还是早期诊治,但是由于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措施,造成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最佳治疗时机也错过了。本文将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和CA125来诊断肺癌患者,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一般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8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和6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肺癌组男56例, 女29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3.6±5.3)岁。在85例肺癌患者中都通过肺组织细胞学或者是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肺癌类型有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等。良性组男53例,女32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12.5±5.1)岁。良性组疾病检查,病类型包括支气管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和肺结核等。对照组男43例,女17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3.1±5.3)岁。这些患者只是在这阶段在医院进行体检的患者。以上患者在各组中,包括性别、年龄等各方面都没有显著的差距(P>0.05)。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初诊时,是清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3ml置于试管内,离心提取血清,并在-20℃冻存待测。健康组患者在进行体检时所抽血结果为准。检测CEA、CA153和CA125,采用的仪器是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ARCHITECT i1000 sr型全自动发光免疫仪分别进行测量。通常CEA、CA153和CA125参照正常值是<10ng/ml、<31.3U/ml与<35U/ml,如果超出这个值就是阳性。通过对三组的血清进行差异比较。然后计算单独应用CEA、CA153及CA125诊断肺癌以及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及CA125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组的血清CEA、CA153和CA125水平对比
肺癌患者中CEA(F=8.346)、CA153(F=7.672)和CA125(F=9.347)的血清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肺部患者和健康检查者,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健康检查者中的的含量没有明显统计学差距(P>0.05),肺癌组和良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2.2 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各指标比较
在进行CEA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3.2%、92.9%、71.7%。在进行CA153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33.1%、91.2%、70.1%。在进行CA125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0.9%和83.6%、65.2%。联合检测三者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9.5%和79.6%、72.3%。使得诊断肺癌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3.讨论
随着医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对癌症认识也更加深入,发现癌症发生时会伴有生理变化,如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含量会升高,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在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环节下产生并释放入血液中的一些物质,这一诊断方法作为协助诊断肿瘤性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研究不断的深入过程中,肿瘤标志物质被发现也更多。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某单一项或多项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CA)等,用于诊断肺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是CEA、CA153与CA125等。
癌胚抗原(CEA)一种微量存在于正常人的血清中,大多数器官都能分泌CEA,是人类胚胎抗原特异性决定簇的酸性蛋白,正常情况下CEA经胃肠道代谢后排出体外,肺癌患者分泌CEA增多而导致血液中含量会明显升高,因此检测血清中的CEA含量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在进行CEA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3.2%、92.9%、71.7%,存在的问题就是进行单独诊断肺癌,容易漏诊。这就需要联合其他的血清检测。CA153基本上是在腺癌内,肺癌、乳腺癌中比较多见,肺癌患者血清CA153会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CA125存在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肺癌细胞会破坏支气管膜上皮和间皮组织等基膜的阻挡作用,造成血清CA125升高。通过上文研究我们知道。虽然CA153和CA125都属于糖类抗原,但是在进行CA153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33.1%、91.2%、70.1%。在进行CA125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0.9%和83.6%、65.2%。单独检测都存在敏感性均较低,无法很好的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将三者进行联合起来诊断肺癌患者,敏感性高达89.5%,特异性和正确性虽然比单独进行独检测CEA和CA153低,但是将单独检测结合起来,采取正向判断与逆向排除法一起诊断。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因此,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和CA125在诊断肺癌患者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柱,颜存良,徐巧萍,等.血清CEA、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7):1376-1378.
[2]吴爱祝,蔡俊宏,梁茱,等.血清CA153、CEA、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中的诊断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30):94-95.
[3]杜黎黎,卢忠心,李艳.血清CEA、SCC、CA125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志,2012,11(12):930-931.
论文作者:吴祥铭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肺癌论文; 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敏感性论文; 抗原论文; 准确性论文; 分别为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