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萍

张萍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民医院 河南 方城 473200)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15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对照组7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有必要采取综合性护理能,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并发症;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266-02

多数病情较重,往往有意识障碍,院内感染发生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吸氧管、吸痰管、鼻饲管、气管套管、导尿管、脑室引流管等多种管道。如果管道护理不当可引起出血、感染以及窒息等护理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科学的护理模式也随之转变,综合性护理服务被广为关注,对患者有近期及远期意义。现将我院75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15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75例。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43~79岁,平均(65.5 ±7.3)岁。住院平均时间23.3d。其中45例为脑卒中患者,6例为古兰-巴雷综合征患者。15例患者使用机械通气。在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44~77岁,平均(61.5±9.1)岁。住院平均时间24.6d。其中42例为脑卒中患者,5例为古兰-巴雷综合征患者,9例患者使用机械通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疾病构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人性化护理 首先建立完整的生命体征支持系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多与患者交流、注意患者情绪、询问患者,并使患者建立自信,对患者要有耐心,使患者受到尊重,这些行为能够使患者从心理上重视,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心理障碍及顾虑。现代护理模式重视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作为护理工作人员,应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舒适的生活环境。注意护理操作过程中态度随和、语言优美和动作娴熟。护理操作人员通过言语、手势、表情及口形等肢体语言来判断患者要表达的意图。患者长期卧床,生活护理需由护士协助完成,定时洗头、剪指甲以及刮胡子等,使患者像正常人一样享受基本的生理需要,将关爱融入到护理的整个过程。制订宣教常识手册,告知家属需定时探视,做好健康指导[1]。

1.2.2循证护理 病区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督导护士及护士组成,均为接受过相关培训知识人员,要求掌握循证护理方法。小组在护士长的带领下,进行2次/d的重症患者护理查房以及床边交班,把护理过程中发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护理小组研究的题目。根据发现的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应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并确定相应对策[2]。

1.2.3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态度应耐心,做好心理防护,向患者解释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原因,安抚患者的情绪,关注病情发展。根据患者需要,一切做到防患于未然。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定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和四格表资料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预后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危重患者在临床抢救中相当常见,神经内科患者相对较多,多有脑血管疾病引起。脑出血患者占绝大多数,尤其脑干出血患者,病情相当凶险,在临床抢救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综合性护理,由于患者预后较差,同时对患者家属做好安抚工作、解释工作,充分做好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部分患者有气管插管及留置胃管、留置尿管,对于患者身上有管或管数较多患者,必须注意感染的发生,一旦患者感染,后果相当严重。

综合护理在危重患者中至关重要,首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无论患者病情多么严重,后果多么糟糕,要让患者的尊严时刻存在,使患者充分受到尊重。对于能够言语表达的患者,尽量满足其所提出的要求,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耐心讲解病情,与患者及家属充分进行沟通,使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精神上保持积极状态、处于一种满意状态。护理操作行为让家属满意,对于有关隐私方面的问题,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权,充分体现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状态,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创造有利于诊疗活动的最佳身心状态,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3]。本研究采用人性化的循证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能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常红,刘芳,刘凤等.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运用[J].现代护理,2005,11(21):1817.

[2]范素云.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089.

[3]李兆梅.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17.

论文作者:张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15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