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1]2004年在《论中国文人电影的美学意蕴》文中研究指明相对于主流电影,文人电影一直处于边缘的地位,理论学术界对文人电影也一直较为漠视,对它的提及零星散见于一些论文的角落,对它的论述也局限在一些个别的方面,而且量数寥寥。作为学术研究,我认为关于文人电影,这里存有很大的理论空间和挖掘潜力。因而,我认为主动地对文人电影进行一番梳理挖掘,探索其美学蕴含、艺术特点、语言形态,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积极意义的。 本文旨在把文人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美学取向给予关注和研究,以期达到对文人电影做出新的美学方面的阐释。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引起创作界和理论界对文人电影的重视,能够为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提供一个维度,即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角度、在整体上打通一条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电影相联的通道,为中国电影找到一条属于自己文化的电影美学范式。其次,从整体的文化精神和美学风范的高度来观照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以期推动电影民族化的发展,促使电影用本民族熟悉的表现方式,表达普遍的民族情感与传递民族文化。再次,文人电影本身也是一个吐故纳新、发展变化的范畴命题,我们在此总结其特质,明晰其样态,才能有利于它借鉴和吸收新的电影语汇,才能促进它的现代意义的变革与更新。 探讨文人电影,应先由概念内涵入手,以确立此研究的基本前提。文人电影表现出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富于人文关怀,具有透辟的人性照烛力。第二,写意抒情的审美趋向。运用诗化含蓄的表现手法。第叁,淡而有味的美学品格。重感受体验型的审美心理。第四,具有小叙事,超时空,人物关系单纯,情节走向简单等小制作电影的外观特征。这是我们进行此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共识。 本文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电影这一现代媒介的影响、作用这一角度,来探讨有着中国文化特质的电影——文人电影。中国文人电影从文化渊源上讲,有叁条较为鲜明的线索。其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诗骚传统”,即注重主观,长于表现的抒情言志的传统;其二便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文人画”。文人电影不仅借用了文人画的名称,而且吸收了文人画的品格和精神,包含着文人画所具有的主旨和特征等。再有,就是作为文人电影的哲学基础的庄禅思想,已深化到了民族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当中,深深地影响了文人电影的美学意识。 作为文人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积淀的物化形态,中国文人电影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意蕴:一,诗意抒情之趋向。基于古典诗词的影响,文人电影的导演们都特别注意电影艺术综合手段的发挥,注重总体上气氛的营造,讲究诗化意境,细腻抒情,饱藏诗思,意蕴纯厚,余韵无穷,充满文人气质的电影“作者”通过对客观现实生活细腻诗意的凝望,用影片表达出他们的精神守望与心灵体验;二、写意韵致之品藻。中国文人画的内在美学特征是以写为法,写意抒情,写意传神,并以气韵生动,作为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境界。文人电影也具有传神写意的魅力,创作者们有意识地把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原则应用到影片拍摄中去,并也以气韵生动—这一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即追求超意识的全整性)的概念—作为其电影作品的艺术完整性与和谐性的最高美学追求,讲求韵致,含蓄蕴藉,而不一览无余,直白空洞。叁,空灵淡雅之格调。文人电影追求清空灵动,简淡深致,朴实淡雅而不张扬乖庚,自然简洁,简中寓繁的整体风格。四 电影既是绘画在银幕上的一种体现,同时,电影又是叙事文学在银幕上的运用。中国古典绘画的时空观念与叙事文学的诗情传统不仅契入了文人电影的内在命意,对于电影作为一个高科技的现代技术手段而言,也自然体现在了文人电影的外在具体表现形态上。 中国文人电影的影像表意系统体现为独特的镜语构成系统:散点透视、构图与景深、长镜头、“空白”的使用。中国独特的时空观念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全息观。古典绘画中的时空观念,对文人电影所产生的影响体现在影片时空塑造的散点性质,即时问的被打乱和空间的非固定性与想象化。这种电影语言特性,显示出完全独特的民族化的美学特点;中国古典绘画在构图方面有空间广阔和人物渺小的特点,使得文人电影的取景模式,也多以“中景的镜头系统”为主,是“以远取象”的空间布局结构;长镜头的表现形式同我国古典绘画以长卷形式表现广阔内容的原理基本一致。文人电影对它的运用便于营造出某种风物氛围、令人难忘的某种情调,以及渲染与凝聚某种情思状态;中国传统美学的空间意识,在传统绘画中表现为画面上的空白。在电影里表现空白,又通过空白传达具有“虚空”意味的意境,比较贴近中国山水画的特点。空白在影片本文之中可以构成含蓄意指或模糊象征,体现出高度的写意性与抽象性。 文人电影具有独特的影像表现方式:非叙述性、空间化、静态化以及抒情性。受中国叙事文学诗情传统的影响,文人电影不以“情节”取胜,而是着重于“情感”的抒发、心境氛围的营造,是一种非情节化的叙事;“空间化”,指的是文人电影在叙事上所刻意使用的省略和留出的空白,叙事上的空间化是文人电影诗情意蕴表?
李辉[2]2007年在《论中国的文人电影》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文人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一脉,虽然横亘于百年电影的历史长河中,但是,长久以来一直偏居一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理论学术界,对文人电影的提及零星散见于一些论文的角落,大多只局限于对个别影片的分析,从学理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论述数量寥寥,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角度来论述的更是凤毛麟角。本文旨在探寻文人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在此基础上,集中论述中国文人电影的美学特征并予以恰当的影片分析。本论文分为叁部分:一、主要阐释文人电影的内涵、精神源头及其发展脉络;二、主要从人性烛照、情感表达、意境的营造以及镜语表达方式——长镜头四方面入手并配以恰当的影片分析,来具体阐释中国文人电影的美学特征;叁、主要阐释文人电影对促进中国电影民族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处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已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发展只有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才有可能在世界电影艺术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而文人电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吸纳者,因此,发展文人电影是促进中国电影民族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当代电影理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真[3]2015年在《悠悠神韵 浓浓诗情—中国诗电影的美学特征及民族内蕴研究》文中认为电影是一门舶来艺术,1905年传入中国,至今中国电影已有百年发展历史,它被称为第七艺术,在创作形式和表现方法上汲取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精髓,形成善于表现故事情节的戏剧电影风格和独具民族韵味的诗电影风格。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风格的电影呈现不同的发展方向,戏剧电影逐渐占据电影市场的主流,在国内外电影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国电影的另一种风格诗电影作品偏于一隅,但也对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和民族风格的传承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形成了独具民族韵味的中国电影。中国诗意电影在在早期电影发展中就已经出现,但是一直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诗意的电影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对其美学风格的研究上也缺乏相应的文献作品。此篇论文梳理了诗电影史,并结合诗电影案例分析总结出中国诗意电影的发展状况,从四个角度概述中国诗意电影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进而挖掘其民族内蕴,探究诗电影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此篇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此部分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现状,阐释了研究得主要内容和研究的意义,并根据文章的论点对相关论文进行细致的归纳总结,继而简单的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立意;第二章是概念的界定,对中国诗电影进行概念界定,分析诗电影概念、诗电影之诗的内涵和诗电影的风格特点,基本界定诗电影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诗电影”的个性特征,阐述其是一种区别于戏剧电影形态的独特的风格化的电影形态,阐释其抒情性的内涵;第叁章从四个角度来总结中国诗电影的美学风格,主要从画面语言、虚与实、含蓄细腻、情景交融这几个美学范畴来分析中国诗电影的美学风格;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从五个角度挖掘了诗电影的美学内涵,分析出中国诗电影独具的民族风格和内蕴,并指出发展中国诗电影对传播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这一章对全球的电影发展大环境进行概述,并对中国电影如何应对其发展进程中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在当前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下,诗电影用中国美学的精髓使其更具本土特色和民族味道,并致力于挖掘诗歌美学精神,找寻现代表达方式。中国诗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肩负着振兴民族电影的责任,它对于中国电影走上世界影坛,传播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丁明云[4]2008年在《中国电影意境审美研究》文中提出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已深深扎根于各项古典艺术门类,沉积于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各类艺术的理想审美追求,意境美学也深深地影响着历代中国影人。注重电影意境的营造是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品质。当前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创作困境,正与丧失这一民族特征、盲目追随西方大片休戚相关;发挥注重意境的艺术传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出路。通过这一分析,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审美理论在新艺术形式中的生命力。中国电影文化需要学习、借鉴外来的电影文化,但也不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就世界的电影文化结构来说,它也应该是多元的、多姿多彩的。电影虽是舶来品,但中国的传统美学精神尤其是意境美学思想的积淀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延伸到电影这一现代化的媒介当中,或者说,中国博大深厚的美学思想与这一新兴媒体融合,借此驱壳来呈现出灵魂的光芒。因而,有意识地促进传统的意境理论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变革与更新,也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且可行的事情。本文意在从审美活动的角度入手,初步探究中国电影所呈现出的意境美学品格。文章共分叁个部分:一、中国电影意境的美学探源与文化艺术分析。中国电影具有独特的追求意境美的传统,这与把情景、物我融会为一的意境创造作为最高境界的文学艺术传统一脉相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全息哲学观及中国艺术之精神,为意境美学融入银幕艺术提供了根本的哲学依据及艺术文化支撑。从审美的角度看,电影作为一门时空型综合艺术,融影像的具体直观性与意蕴的无限丰富性为一体,能充分地调动自身的各种艺术元素创造出独具东方神韵的意境之美。从文化艺术的传承性与兼容性上看,中国艺术精神及意境美学也是当代电影艺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二、中国电影意境的美学品格透视。宗白华从层深结构上将意境分为直观感象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叁个层次。同理,电影意境在美学品格上也呈现出不同的境界层深:(一)表意空间的艺术创构;(二)生命之思的审美建构;(叁)超越时空的灵境启示。这叁个层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会随着欣赏者的不同而进入不同的境界层深。判定影片意境的深浅,不能单凭某一画面、某个镜头而定,而主要看其整部作品能否呈现出感人至深的艺术氛围、能否揭示出独到的人生历史感悟。叁、中国电影意境的当代展望。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好莱坞的强烈冲击及商业大片的非审美化倾向,电影的艺术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电影意境的营造也陷入了两难境地。碰撞中的尴尬不容忽视,但民族的艺术精神同样不能放弃。百年的电影发展历程已经证明:有意境的影片,未必不会有经济效益;有意境的作品历久弥新。电影意境是观众向往已久的审美期待,是影片艺术品格提升的有利途径,营造意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与美学意义。
尹晓丽[5]2007年在《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儒家传统的现当代文化积淀传承为出发点,着重考察儒家文化对中国大陆电影在题材、主题、风格、思潮等诸多层面的重要影响,凸显儒家文化的正负效应对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构成的显在支配力量和潜在渗透话语。论文运用儒学思想、文化研究、心理学、电影学等相关理论,辨析中国电影艺术和儒家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和精神走向,考察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内在融合纠葛,探索中国电影艺术所蕴藏的儒家文化理念的优长与弊端,展现中国电影艺术家对儒家文化核心命题显见或潜在的呼应与反拨。论文以“道德教化观念”、“家庭伦理”、“文化反思”叁个命题为结构主体展开对选题的阐述。全文主要从绪论、上中下叁编和结语五部分来探求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构成之间的关系。绪论主要是对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研究对象、论述思路进行界定阐释,介绍本课题在学术界的研究现状,阐明论文选题的价值意义。上编侧重探讨儒家文化的道德教化观念对中国电影主题、风格、人物形象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关系探讨:道德理想主义与中国电影的民族本位认同、入世批判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忧患救世主题、儒家载道文艺观与中国电影的政治干预意图、儒家理想人格与主旋律影片中的人物谱系。中编主要论述与儒学最为密切的电影类型——家庭伦理片中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艺术表达,以及儒家乡土意识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从家庭伦理片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性建构、孝悌观念与中国电影家庭伦理片的文化形态、中国电影中父子关系的镜像凝视、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儒家文化中的乡土特质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审美倾向等五章内容来分析。下编主要论述儒家传统对后世的负面影响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之间的关系,这一编分别从文化守成与中国电影的社会变革主题、女性婚恋命运的苦难表述与中国电影的反封建立意、传统伦理语境中的女性创业悲剧、中庸人格与中国电影主体意识的高扬等四个层面来予以分析。结语部分则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和跨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资源在电影中的重构转化两方面,探讨当下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儒学对中国电影民族性建构的意义与途径。论文试图打破历时性的研究框架,以儒家文化的核心命题来切入对中国电影的文化考察,既能展现不同历史阶段的电影演变轨迹,又可以分析某些文化元素的共时性意义,论文将比较侧重对电影文学性、思想性在理论层面的诠解辨析,试图在较为宏观的理论视野中融入具体作品的细读甄别。
马健[6]2016年在《基于伦理视角的“民国(1913-1937)”青春电影研究》文中指出电影艺术自诞生之初便深受“青年文化”的影响,其“青春话语”表述与抗衡时间的影像本体命题息息相关。中国民族电影创作早期便深受“青年文化”的影响,这与民族电影诞生之初的时代背景、民族文化有着紧密相联。20世纪初期,中国出现了千百年来未有之变局,比割地、赔款更为严重的是民族精神层面的危机,民族自信力遭遇了前所未有之打击。青年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而由青年群体所张扬的“青春精神”则支配着民族命运的新走向。新文化运动、“五四”青年运动在社会文化发展、道德伦理的现代性建构中影响并推动了中国早期电影创作的历史进程。回顾百余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青春电影”从未退出于民族影像的发展轨迹,也从未如当下拥有如此火热的受关注度。在风雨飘摇的20世纪初期,国家、民族经历了多重苦难,太多的战争洗礼,而华夏文化却几乎丝毫没有停滞其前进的脚步。我国的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用秉持青春精神、掌握现代知识在追求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同时,我们的影像也在纪录着他们的生活轨迹和文化生活,诞生了如《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野玫瑰》《火山情血》《体育皇后》《大路》《渔光曲》《风云儿女》《生死同心》《十字街头》《青年进行曲》《马路天使》等优秀的“民国”青春电影。尽管,此类文本所处的创作环境不能与当下相较,但却创造了中国电影早期的辉煌,中国青春电影的史学源头也恰是在这个时间的节点显露端倪。似同情境循环般摆在了彼时电影工作者面前,经历了电影的市场化转型之后,电影创作与市场运作以及同好莱坞电影竞争关系等议题同样考验着早期中国电影的作者群。依据当下学界对青春电影界定的特征和涵义,研究其中国民族影像创作初期(1913—1937)的发展轨迹就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学术的责任。对此,笔者认为薪火百年的民族影像,其表述离不开中国影像一以贯之的美学品格,其原初的文化血脉规范、影响着当下时尚文本的创作。因而,本研究从当下青春电影的火热现象出发,探究其该时期青春电影的建构模式,以伦理学的视野梳理发展期中国电影(1913—1937)的青春题材文本,归纳、总结该时期“青春电影”的美学风格;重估现象文本的史学价值、伦理学意义。围绕伦理视角审视早期青春题材电影价值取向这一命题,探究中华传统道德、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和现代意识在青春题材文本传播中的时代特色与历史衍展;清理该时期青春题材文本的价值取向轨迹,总结其传播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从商业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及青年伦理几个维度对“民国”(1913—1937)青春电影伦理传统展开价值重估,以期待对当下的青春电影正向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蒋俊[7]2006年在《论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文中指出电影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传入中国百年有余。中国电影自问世迄今,收获颇多,两大电影辉煌期即是明证。然而,当下中国电影出现了“假”、“浮”、“虚”等病症。究根溯源,实是当下中国电影削弱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缘故。 面对如此困窘之境,中国电影可能有叁种去向:为西方同化,彻底失去电影的中国主体地位:独立电影门户,创造中国技术的电影,虽有可能,但前途渺茫;顺应西方技术,同化西方电影理论为我所用,虽有难度,却切实可行。若想摆脱中国电影的困窘,必坚守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 从对百年中国电影史的梳理中,可以找到坚守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的可能性,也可以找到中国电影与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途径。 坚守电影的独立精神,自然要发现支持它的精神特质。诗教传统、历史意识和直观化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殊异于西方的重要内容。从对中国电影的辉煌与困窘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国电影从开始迄止九十年代初,始终在传承这些精神特质。中国电影既是弘扬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又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电影美学风格。 在与电影美学的契合中,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电影能够构建出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美学品格。这样的电影美学,能够在坚守中国电影的独立精神基础上,彰显中国文化的风貌。 论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即是为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建构寻找立足之点。
范玲[8]2013年在《中国当代“诗电影”审美价值选择》文中指出面对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非审美化倾向,电影审美的艺术价值受到了极大影响,“诗电影”的发展走入了维持风格或与商业联姻的两难之地,它同时是一个颇为重要的电影美学命题。目前学界对中国当代“诗电影”的发展研究还未引起相关重视。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专着。对该命题的研究,也多以导演个案为主,缺乏系统的探讨中国当代“诗电影”的审美价值选择的论文与着作。本文以霍建起的“诗电影”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电影的审美价值选择上论述其美学思想的传承,进一步探究霍建起与当代中国的“诗电影”的困境。试图重拾中国本土的“诗电影”富有张力与个性的审美趣味,不妥协于西方电影的潮流,为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找到一条出路。其意义在于坚持具有中国特质的审美价值选择取向与回到东方古典的诗意内涵,以此获得民族电影真正长久的发展。
吴越[9]2012年在《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研究》文中认为摄影造型是电影塑造形象、铺陈叙事、营造气氛、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与形式。作为摄影造型的一种,诗意化的摄影造型是创造意境,传情表意的最佳手段。中国电影的诗意化造型,在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在时代背景的映衬中,经过百年的洗练,呈现出独特的造型特色。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诗意化的摄影造型进行研究,分析诗意化摄影造型的美学依据和理论基础,进而归纳总结出诗意化摄影造型的各种方法手段,并且将其系统地分析概括,为实践拍摄提供经验基础。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对中国电影的诗意化造型做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界定,介绍国内外对诗意化的摄影造型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在当今数字影像时代中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列举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数字技术与传统摄影相结合这两种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然后详细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意义。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电影发展的历史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个人创作风格对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的影响及意义,为诗意化的摄影造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的第二章与第叁章主要是通过梳理、归纳、总结中国电影诗意化摄影造型的各种造型手段,诸如在静态的摄影造型中,光线与影调的表现性与表意性用光方式;色彩的各种属性如何在诗意化的摄影造型中起作用,以及如何控制色彩来进行画面造型的布置;画面构图中的简单化原则、使用大景别以及中国绘画中的各种构图手段。在动态的造型语言中主要通过阐述固定长镜头与运动长镜头中的抒情手法,场面调度中重复、对比的手法,蒙太奇中的隐喻手法,声音配置等各种要素对诗意化摄影造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结合中国电影中富有诗意化摄影造型的经典影片进行分析,在归纳之上提炼出中国电影诗意化摄影造型的技法特色。本文的第四章主要是探讨控制完善诗意化摄影造型的各种技术手段:滤光镜、胶片配光的使用,以及数字中间片和电脑特技中的虚拟技的使用。充分论证了在数字时代中,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在注重审美意境营造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的补充与完善,使之成为中国电影摄影造型的一种独特风格。最后通过简单的梳理,进而阐述诗意化的摄影造型是中国电影摄影造型的一个独有特色。因为其一直浸润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深厚的人文积淀之中,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才彰显出不同于其他各国电影的独特风格。只有保持这样的特色才能拥有民族性的电影风格,才能在层出不穷的造型艺术中永葆风格。
曹智[10]2010年在《我国数字化电影的美学审视》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70年代起,数字技术以无可抵挡的迅猛势头将其应用范围扩散至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艺术亦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下,承载着人们的思想与智慧,迸发出更加灿烂梦幻的想象。数字技术打造出一场又一场夺人耳目的视听盛宴,奇观化影像的魅惑令观众应接不暇,数字化时代电影文本、表现形态、语言元素的种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电影美学形式和审美倾向的调整。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去提炼这种变化对中国电影的美学影响,在梳理数字化、数字技术等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和国外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发展历程之后,选取几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审美范式作为基点,考察数字技术参与下的中国电影如何体现中国独特的文艺观和审美旨趣,如数字技术引导的影像修辞奇观化打造了“天人合一”的旖旎风光、声像造境诉说着“气韵生动”的艺术节奏、数字技术生成的“虚拟现实”主导着电影艺术“时空合一”的多维转换等;接着阐述数字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反思其介入电影后对于表现中国传统电影美学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如唯技术主义的创作思想损伤了电影的人文内涵,以“效果美学”为代表的新型电影美学观念正在逐步偏离中国电影素来富含的现实主题,视听饕餮正在扭曲由“影戏”发展而来的中国电影本身具有的叙事传统等。基于上述正反二方面的辩证分析,展望中国电影在数字技术时代进行全球化发展的新契机,至此完成深化和充实数字化电影审美的理论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论中国文人电影的美学意蕴[D]. 赵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04
[2]. 论中国的文人电影[D]. 李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3]. 悠悠神韵 浓浓诗情—中国诗电影的美学特征及民族内蕴研究[D]. 李真. 曲阜师范大学. 2015
[4]. 中国电影意境审美研究[D]. 丁明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5]. 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D]. 尹晓丽. 复旦大学. 2007
[6]. 基于伦理视角的“民国(1913-1937)”青春电影研究[D]. 马健. 西南大学. 2016
[7]. 论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D]. 蒋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 中国当代“诗电影”审美价值选择[D]. 范玲. 西南大学. 2013
[9]. 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研究[D]. 吴越.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10]. 我国数字化电影的美学审视[D]. 曹智. 中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