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宣平溪水电工程管理处 321203
摘 要:本文对水利工程的维护机制不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不大,水利工程技术力量的不足等常见的水利工程管理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及解决措施,希望对类似的工程或同行带来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工程维护机制;质量监督力度;工程技术力量
1引言
近些年来,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绩进步的同时,有很多工程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与其他各行各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对于国家以及居民的财产安全也有着很重要的保护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过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项目对于工程所在地的灌溉、发电、防洪以及抗旱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另外,水利工程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产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许多地方的水利工程也肩负起了维持地方生态发展,以及保护地方生态环境的重要责任。因此,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事业有着很深远的意义,这就意味着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得到有效的保证。然而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很多在建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隐患。这些隐患不仅关乎到工程各参与单位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对工程所在地的居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肋。
因此,作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参与者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弥补管理上的漏洞,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促进水利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工程所在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常见问题
1.1水利工程维护机制的不健全
近10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然而由于水利工程初期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条件有限,做出来的工程一般存在“三低”: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偏低低的渠道防渗不配套等问题。然而,如今对水利工程的养护维护机制尚依旧不完善,相关部门也没有进行积极的改进,致使工程质量一直受到其中的影响。
1.2水利质量监督力度的不足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该是强制性的机构并且有权对工程建设各参建方进行监督,它具有政府的权威性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事实上,监督机构由于自身的不足,如:水利质监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监测工具与技术落后、质量定性不清等不足,都对监督的强制性、有效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使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政府陷入在不负责任、能力不足等言论当中,造成民众的不满。从而影响到以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进行。
2.1工程技术力量的缺少
由于各种原因,水利工程的基层技术人员创新和提高技术的动力不足,在实际学习建设中往往生搬硬套,出现教条主义,在实际设计中,出现理念不能够与时俱进、经济技术指标不合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都缺乏先进的人员管理机制,不能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也不能提出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措施,这就导致施工中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足,在工作中产生厌倦意识,也就直接导致施工问题。
2.2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能保证
专业技能是施工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特征。目前,水利工程施工中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缺乏关注,不能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在人员管理中不能提供有效的人员培训,这就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能力增长,从而使工程施工水平发展缓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 1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加强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质量问题也是农民群众对工程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完善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例如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建设单位及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由于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设备及材料,它们对工程造价、使用性能和寿命都具有很大的意义。所以,严格检测、评定设备和材料是工程建设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多种方法调查、分析设备、材料的生产厂家,根据研究结果选取质量达标、价格优惠的正规厂家产品,由政府统一采购工程所需的大型设备、主要材料,禁止某些管理人员腐败受贿,以次充好,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如前所述,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质量问题也是农民群众对工程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因此,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合,同管理原则。作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法律依据,合同内容必须严格指明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以合同为根本,承包商、监理员应对合同所列款项进行严格的施工、验收,做好工程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的责任重大,不仅应全面掌握、跟踪工程进况,还应及时处理检查出的相关问题,并将工程建设状况公布于众人,让更多的人来监督工程建设,争取将工程做到最好。
3.2规范水利建筑市场
为了保证水利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建立各种规范制度。如,做好规范工程分包管理;建立信用存档体系,约束各企业自身行为规范,建立信用存档体系、监督管理制衡机制的建立加强自律性;材料、产品、设备等对工程质量影响甚大,因此应加强对其检验,防止粗劣产品出现在施工现场等。只有严格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约束各企业的行为,才能保证水利建筑市场的长远发展。
3.3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
政府、学校及水管单位等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应对水管部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水利队伍的综合水平以及水利工程的实践应用性低等为目标。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体系,对水利管理机构进行合理的整改,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工作规程及层级相互监督机制是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真考察现实情况,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规章条例,对考核及奖惩等都应列出明确的规定内容。应善于利用群众的大力量,他们的优势,如设置举报制度,加强监督,使得管理流程向合法化、透明化趋势发展。
4.1健全监理力度
为了加大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监理人员应掌握建设监理法规体系,其对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很大的推动力。此外,学习建设管理和行政管理知识,最大的作用是使监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和应变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场合,采取积极地相应的组织、领导方式及管理方法,使其他人员更容易接受监理工作,使监工作具有效益性、权威性、效率性学习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等也是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学习能够对合同条款有很深的认知,进而很好的掌握整个项目建设的合同文件体系;学习经济知识,监理人员要对资金使用计划及工程变更方案的技术经济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分析审核概预算和工程结算。
4.2 提高水利工人水平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管理机构可以建立人员数据库,根据施工情况将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分类,并且按照其工作内容制定激励措施,以发挥各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其能够在内心形成工作热情,并且在工作取得成就后可以获得认可,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严格进行工作人员的选择,从根源上保证人员招聘质量,尽可能地招聘综合能力强、素质高和学历高的人才,从而带动施工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才会有更好的铺垫为下一步工程的建设作出贡献。
4.3完善水利人才的培训体制
高水平的水利人才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因此水利施工建设管理需要建立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体制,涉及施工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学习,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同时,必须建立人员工作能力考核制度,考核通过的人员才可以进入岗位,并且定期进行工作能力评估,对不合格者再进行培训,只到符合工作要求为止。只有以高标准的条件来要求水利人才,才会有高的回报。
参考文献
[1]李超.长春市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林旭明.关于水利}一程施}一安全管理问题的相关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221.
[3]李新广.传统水利}_程建设管理体制‘1‘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思考fJl.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6:53-54.
论文作者:刘昱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3
标签: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