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维埃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_斯大林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彻底否定”,并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这不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异同、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世界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发展和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①“中国特色”表征其特殊性与个性;“社会主义”则是同质社会的共同本质,是普遍性与共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在于它是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独特的道路,是史无前例的;也在于它有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主义模式的所有制结构;还在于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条件,“人口多,底子薄”就是在人文条件方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一般指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期,由列宁开创的、斯大林奠基的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一整套政治、经济体制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几个重要特征:在所有制方面,坚持单一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他经济成分不能并存,并认为越大越公越好;在经济运行方面,坚持产品经济,否认商品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运行体制,否认经济手段,排斥市场经济;在管理方面,实施高度集中的管理,国家机关和中央各部门由上而下地管理和控制地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供给、销售等全部经济活动;在政治生活方面,把马克思探讨的过渡时期的国家,延续到社会主义时期,这是一个创新,但政治上始终过度集权且延续到经济领域;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并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都看成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愈是取得胜利,阶级斗争就愈尖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排斥市场、完全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的体制。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方面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几乎全部归国家所有;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国家主要用行政手段来协调经济,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依靠各级行政组织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在经济管理上高度集中化,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破除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③在对公有制的认识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突破,我国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具有单一性——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及生产力低下且发展不平衡、小生产者大量存在的客观实际,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的单一化的公有制结构,完全排斥其他经济成分,实行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的方式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过于强调平等,甚至往往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视为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这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如邓小平所说: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④“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⑤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封闭性与僵化性。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僵化性与封闭性特点,它无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联系日益密切的事实,盲目自大,排斥资本主义,商品、人员、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无法自由流动,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充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最新的科技成果,也极大地限制了东西方国家经济贸易的规模,从而实际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拉大了与西方的发展差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了历史上中国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的教训,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苏东国家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教训,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一球两制,竞争共处”的事实,作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⑦的新判断,放弃了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政策,采取了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政策。2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到了21世纪初,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⑧对外开放使中国充分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不断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实现后发优势。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备战性特征明显。

苏联在“世界革命论”思想的指导下,仍停留在战争与革命的思维里,固守僵化的思维模式。这种备战型发展模式,一切从备战需要出发,经济工作服从于战争需要。对内,大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对外,加紧军备竞赛,展开在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苏联是被扩军备战拖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曾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作出了“时代主题仍是战争与革命”的判断,“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围绕备战进行,大搞”三线”建设,致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领导人在对时代主题进行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和平与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逐渐上升为时代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⑨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最为迫切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据此,中国政府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并要求今后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邓小平指出: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⑽加速生产力发展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全国“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2)。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基础、发展战略、政治文化体制诸方面,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

在理论基础上,苏联认为计划经济的程度越高越单一越好,排挤商品市场经济,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在工业化发展战略上,苏联以在短时期内使经济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在政治体制上,苏联名为联邦制国家,实际上成为单一制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民主集中制,强调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强调集体领导。

在文化体制上,苏联采取中央严格的集中控制和过多的行政干预,使文化教育处于严重的封闭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世界文明多样性政策,强调在多样性的文化生态中构建和谐文化,以和谐文化促和谐社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以下诸多方面都有明显不同(1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相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尽管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采用正确的改革措施,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既然是辩证的否定即“扬弃”,两者就应有相同之处。要理解二者的相同之处,首先就要搞清两条道路的形成过程。

所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指十月革命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战争与革命时代,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下,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而采取的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模式的形成可以说是始于列宁,成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如何形成的?第一,创建于1917-1924年。列宁是创始人。他领导俄国无产阶级突破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短短的6年多时间里,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作了多方位的成功探索。第二,确立于斯大林执政的1924-1936年。当时的苏联处在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中,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苏联生存的保证。经过“一五”和“二五”计划,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创造了连资产阶级都不得不叹服的发展奇迹。第三,发展建设过程,始于1936年底,止于1956年苏共20大。在这一时期,苏联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战后的恢复重建,为现实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蓬勃发展,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但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苏联的工业生产就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到1950年,其工业总产值比战前增长了73%,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2%-23%,农业总产值也达到了战前水平(14)。50年代,苏联经济继续保持了这种高速增长,以工农业总产值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上飞速发展的同时,苏联的科技文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9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并基本上消灭文盲,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国民素质。第四,扭曲过程,始于苏共20大全面否定斯大林,止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在这一时期,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苏共领导人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共同的错误,使改革步入误区,苏联发展建设长期停滞,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被扭曲。如果说历史赋予斯大林的使命主要是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那么他已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他领导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在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迅速发展壮大,雄踞世界强国之林。在这其中,由列宁奠基、斯大林确立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功不可没。当历史把完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交给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时,因为他们教条地、僵化地对待列宁、斯大林创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贻误了改革和发展的时机。但是,那时苏联仍然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在这一时期苏联发展的迟滞而全盘否定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第五,彻底改向、消失的过程,始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在此时期,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被彻底否定,这直接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

1956年,中国胜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时,中国社会主义还不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却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极为相似,其中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也包含了只适用于苏联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和国情的差异,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中国很快显露出种种弊端,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把改革的重任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经过艰苦探索,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起一条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他说: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又多次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观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可以知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所选择的道路、形式和方法。邓小平明确指出: “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以上探讨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前者是在继承了后者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发展而来的。作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因此,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首先都是社会主义,在这一点上,两者无疑是相同的。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以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两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这一点上,两者也是相同的,只是二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同。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坚持苏联共产党即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两者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方面是相同的,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一党制,排除其他政党。

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都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又是人民民主专政。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都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尽管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在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等方面都是相同的。

三、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科学评价,是一个重大而又疑难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有的在斯大林在世时,神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的在斯大林去世后,完全否定其所有的历史贡献和作用。本文认为,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处在资本主义包围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类似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要求,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和经常性的社会动员及政治思想工作,既保持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又得以在特定的时期内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它曾经有效地调动苏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二战后,它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工业基础,也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同时,它又包含了一系列缺陷和弊端。当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时,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没有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其缺陷和弊端就日趋突显出来了,阻碍了其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崛起、强盛、衰变、崩溃的过程。如何正确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把斯大林以至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只能使苏共和社会主义的形象受到损害和歪曲,为反共和反社会主义的各种势力提供口实和良机”(16)。

苏联共产党通过十月革命取得政权后,经过1918-1920年动乱的军事共产主义、1921年开始的新经济政策、1925年开始的国家工业化、1929年大规模展开的农业集体化,到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据统计,苏联三个五年计划,从1917年到1940年,国民总收入增长7倍,工业增长14倍,其中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业增长超过34倍,发电量增长超过24.4倍。苏联通过三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工业化成果,为反法西斯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7)。并且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期间,在一些落后的民族地区,如中亚、外高加索等,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896年俄国的《教育通报》提出,根据当时教育的状况,在高加索地区扫除文盲需要430年,在中亚地区扫除文盲需要4600年,可是到1985年,这些地区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甚至超过了法、德、意等西方发达国家(18)。

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在国民收入绝对数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方面追赶美国的势头非常迅猛,从60年代以后,由于生产速度下降,追赶美国的劲头趋于缓慢,70年代几乎停滞,80年代就更加不行了。但是,1913年苏联疆域内的工业总产值只占美国的6.9%,到1985年已达到美国的80%(19),1917-1957年,苏联工人的收入增加了5倍半,农民收入增加了7倍半,人均寿命从旧俄国时的32岁增长到70岁,3/4的城市居民搬进了新住宅(20)。

苏联经济的增速后来为什么停滞不前呢?这不仅是由于领导人的更替,更主要是在于改革方向的偏离。战前15年和战后的15年发展迅速,主要是靠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发展起来的,但从那时起已经掩盖和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集中表现为经济结构的畸形化、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从数字看,好似赫鲁晓夫时期增长最快,实际上正是急功近利、猛拼消耗的畸形发展造成的一种暂时现象,为后来酿成了巨大隐患。此外重要的一点,是他摧毁了苏联的精神支柱,诋毁了党的形象,从而失去了政治优势。赫鲁晓夫正是苏联由盛到衰的拐点。后来苏联解体,固然有多种因素(如戈尔巴乔夫的政治行为),但指导思想的错误和经济危机是根本的原因。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完全背离了这些原则。他不仅在思想上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上全面推行私有化,使改革陷入“空转”,而且政治上使苏共丧失了领导地位,并最终解散。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是革社会主义的命,革共产党的命,是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罪魁祸首,彻底走向了反动。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在对待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左”到右的1 80度大转弯。前者,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基本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使苏联社会主义丧失了生机和活力;后者,则全盘抛弃,结果葬送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果。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使然?不是。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正确地继承、发展和创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正如邓小平所说: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1)

从以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比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制度、基本经验是正确的,由毛泽东开始探索、由邓小平开创和设计、由江泽民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正确的。尽管我们经过了许多历史曲折,但我们已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尽管我们还存在着大量前进中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借鉴别国的有益经验,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可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本文是在“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文的写作深受与吴恩远教授等专家讨论的启发,特此致谢。另外,戈尔巴乔夫时期已改变体制,不是本文所指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②薛汉伟:《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当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99页。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5)(2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142、110~111、64、78、373、105、375、373、23、27、3页。

(13)部分参考杨承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体比较分析》,《红旗文稿》2004年第19期。

(14)(16)宋士昌、孔静珣:《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苏联七十多年社会主义的历史沿革》,《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第4期。

(17)陈国新:《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和苏联模式》,《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18)俞良早:《“稳定”的取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6期。

(19)周新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辨析》,《学术探索》2004年第8期。

(20)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维埃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_斯大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