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患者抑郁的心理调适论文_乔妤

消化内科患者抑郁的心理调适论文_乔妤

(绵阳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四川 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我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其抑郁率为11.7%,对照组患者抑郁率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在常规护理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抑郁发生率。

【关键词】心理调适;消化患者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503-02

患者通常由于自身疾病、环境影响、经济条件、药物使用、患者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对消化内科患者及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及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7 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及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26-79岁,病程1-10 年,基础疾病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保持病房通风、湿度、湿度适宜,合理控制膳食结构,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赖,多与患者谈心,了解其内心对治疗的感受与疑虑,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对患者的不适及痛苦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同情,体会患者的痛苦,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告知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对治疗护理工作做好必要的解释,以取得配合,根据病情,适当安排陪护,以解除患者的孤独感。

1.2.2 音乐放松法

按照音乐的不同类型来说,一般较为安静、抒情的音乐能够起到转移人的注意力以及改善人精神状态的作用,从而降低人的紧张度,并且缓解病患的心理抑郁。在做好常规的解释以及护理之外,可以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音乐爱好及背景、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情况,让患者在音乐库当中选取适合自己的音乐进行播放;根据患者选择的背景音乐的不同来进行背景音乐引导词的编写,音乐播放的音量以患者感觉合适为宜,同时在进行音乐播放的同时采用语言引导的方式来引导患者,积极的教会患者怎样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并且产生音乐的共鸣。

1.2.3 放松训练

护理人员及时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在患者感到抑郁、烦躁不安时或者心情不平稳时,及时进行放松训练,有利于尽快的放松精神。具体方法如下:有效指导患者深吸气,慢慢握紧拳头,接着缓解呼气,再渐渐的将拳头松开,用心灵去感受双手放松片刻的感觉,最后再用同样的训练方法放松头部、四肢及躯干,反复进行多次训练,以达到精神放松的效果。

1.2.4 社会支持

患者除了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外,还希望得到亲朋好友的理解和关爱,分散其对疾病的注重力,减少疾病所带来的心理和肉体上的痛苦。家庭社会支持对患者来说是一个缓冲垫,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可降低患者的负性反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如病友支持组织、宗教信仰等,争取亲人、病友、朋友及社会的支持,用积极的心理情感,阻断疾病所带来的恶性循环。

1.3 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时,观察两组患者抑郁分级比较。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价。总分100 分,最终得分53以下表明患者没有抑郁症状,53~62 为轻度抑郁症状,63~72 表示患者已患有中度抑郁症状;高于72 分说明患者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22.0 分析,抑郁率采用例数及%表示,给予χ2检验,以P<0.05 判定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其抑郁率为11.7%,对照组患者抑郁率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消化科患者疾病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且反复发作,导致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容易出现抑郁、烦躁、恐惧等一系列负面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如若没有及时得到排解,容易加重病情的发展,影响预后及康复。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不单是指身体健康,同样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传统的常规护理虽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生理痛苦,但却缺少对心理的重视,无法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对观察组患者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音乐放松法、放松训练法及社会支持几方面

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抑郁明显得到改善,其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患者承受的伤痛比一般患者均较严重,因此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在治疗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黄凤妹.心理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4(08):1892.

[2]邓旭,韩小宏.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5):5309

论文作者:乔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消化内科患者抑郁的心理调适论文_乔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