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论文_马晓艳

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论文_马晓艳

(安徽省阜南县第七小学,236300)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技术科研课题(课题立项号:AH2016078)《利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资源,促进农村薄弱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和阜阳市教育科研课题《基于阜阳地区在线课堂的双师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出了要求,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使学生乐于读书,感受读书的快乐,我们怎样力求做到事半而功倍?充分利用网络等教学资源是学好语文基础,优质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教学资源、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然而老师们都知道,学生的是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每一节课都必须做周密思考,合理安排,挖掘教材资源,使教学内容像磁石一般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开展阅读,提高自信、自学能力。

一、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如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多媒体展示北京的春节习俗,让学生思考:我们的春节和北京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利用网络了解当地的民俗,找一找这方面的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手段,引领学生阅读理解

如教学《雪地里来了小画家》时,多媒体展示雪后几种动物留下的痕迹,来让学生来思考原因,从而抓住学生想知道原因和结果的心理,学生会自主阅读、观察、思考、揭示答案,回答出为什么称它们这些动物为小画家。可见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网络资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播放这个故事的电影,学生透过电影,思考年三十为什么还要卖火柴?每点燃一根火柴,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幻觉?让学生反复结合课本阅读、观察影片,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观看《皇帝的新装》、《草船借箭》影视剧,聊各自的观看、阅读感受,共同分享观看、阅读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又平等地交流;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观点,允许学生对各种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分享中,理解了课文,丰富了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那么阅读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4、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发展学生的情感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作者的情感,触摸生活,发现美好的事物,陶冶情操。学校电子图书室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阅读经典文章给学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他们可以尽情倘佯在阅读的情境中,或暗自发笑,或潸然泪下,或惊叹不已,或冥思苦想他们的精神世界就这样成长着,就这样丰富多彩地发展着。

二、利用图书资源,培养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培养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校丰富的图书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契机,学生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找到自己喜爱的话题、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认识、感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这也为同学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书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学习的主人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因此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是在教师引领、同伴互助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主建构起来的阅读体验、阅读方法以及知识体系。图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动力,完善了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关注不同评价,把阅读引向深入

就人的心理特征而言,读者关注的首先是文章整体,能不能使读者对作者所叙述的事件感兴趣,而且能够在阅读实践中得到美的享受,是读者对文本产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就作者写作出发点及过程而言,也正是有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才创作。这从写作的方面说明了文本阅读从整体入手的科学性、客观性;而不同人有对文章有不同的看法,查找对同篇文章的不同理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把握,达到全面、客观、公正。

如: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1课《秋天的雨》,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意境美,语言美,而且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关注整体,不要想着在一节课里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就会学习好;讲得越细,学生就会理解得越深入,把一篇文章解读得支离破碎,这样不但无助于学生学习,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兴趣。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图书及网络资源,查看有关“一师一优课”教学视频、有关“秋雨”特点的资源,以及有关课文讲评的视频资源和相关的评价文章,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不同风格,不同老师对同一篇课文的教学,和对文章的不同解读,这样学生在教师地引领下得到全面而较准确的课文理解。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打好读书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性,但是不等于说弱化了对字、词、句、段的理解、感悟和积累,而是强调从实际出发,在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中理解,且更注重积累和运用。如:教学《翠鸟》一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描述的内容,结合翠鸟的美,动作特点,做窝位置来学习课文,这样结合资源学习课文词语,才能使学生感到实实在在地学懂了、学会了、弄明白了,因为他们是在实际中学习的,课文在他们眼中不再是枯燥无生命力的东西,而成为与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实际事物密切相关的图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每一节课上都下功夫,上出特色来。关键之处在于如何精心设计,给学生空间,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参与到教学之中来。这样学生学习能力自然就高了,阅读兴趣也上来了。

五、以活动为载体,向课外阅读拓展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教是为了不教”;学会学习,这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课内学到的知识要在课外去巩固,课内培养的能力要在课外得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课外阅读,教师应该做好指导,网络资源解决了阅读书籍来源的难题,利用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馆等进行课外阅读,如:定期推荐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电子书籍,特别要重视推荐经典作品以及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可以指定一批必读书目;定期召开读书会,指导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组织办小报;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诵读活动;展示读书笔记活动等等,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此外还应注意说写结合、读写结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作者简介:马晓艳(1985年1月—),女,安徽省阜南县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

论文作者:马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论文_马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