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我国青少年网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论文

新世纪我国青少年网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论文

新世纪我国青少年网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刘斌志 赵 婷

(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重庆 401331)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平台的日渐丰富,青少年网恋现象也日益突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关于青少年网恋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青少年网恋的描述性研究、归因性研究、影响性研究、群体性研究、学科性研究以及对策性研究等方面。青少年网恋研究成果丰富,但在研究质量、研究对象、理论视野和学科范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的视角,拓展研究的范式,加强行动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从整体上提升青少年网恋研究的水平。

关键词: 青少年;虚拟社会;网恋;研究综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恋作为一种新兴的恋爱方式,被青少年追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网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通过CNKI 对“青少年网恋”“学生网恋”“中职生网恋”“网恋”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目前青少年网恋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描述性研究、归因性研究、影响性研究、学科性研究以及对策性研究等方面。虽然目前研究已有较好的基础,但在研究的质量、范式、视角、对象及内容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已有研究的回顾

(一)青少年网恋的描述性研究

所谓描述性研究,即是对青少年网恋的主要概念及其特征进行的界定、分析及探索,主要包括:一是对相关概念的厘清。大多数学者都认同网恋是指个体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为载体,相识、相知、相许,与情感对象进行虚拟与现实兼具的情感互动的过程[1]。也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网恋是指将网络视为交流工具,恋爱双方相识、相恋于网络空间,包括发展成熟后的线下交往,而狭义上的网恋指无关现实仅停留在精神层次的网上恋爱[2]。李伦在探讨网恋的概念时,把网恋分成了“网恋I”和“网恋II”,前者是指通过网络这一工具进行恋爱,后者则是纯粹地通过网络与他人建立起来的心灵依恋关系[3]。二是关于青少年网恋类型的研究。朱新阳从行为模式出发将网恋划分为理想型、超脱型、务实型、游戏型、恶作剧型[4]。代显华从心理模式出发将网恋划分为游戏型、感情依托型、表现自我型、追求浪漫型、追求时尚型、从众型、把握机遇型、功利型以及志趣相投型等十种类型[5]。还有学者根据动机和心态将其划分为超越型、超脱型、游戏型、恶作剧型、实用型以及柏拉图式等。三是关于青少年网恋特征的研究。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唐魁玉认为青少年网恋具有浪漫性、剧化性、神秘性、开放性、偶遇性、瞬时性、无为性、非理性、泛爱性以及超常性的特征[6]。曾坚朋则强调其虚拟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符号互动性的特征。从网络自身特点出发,有学者认为网恋具有新奇性、神秘性、隐蔽性、自由性等特点,发现青少年网恋有以下特征:一是在大学阶段比较普遍;二是女性比男性多;三是低年级比高年级多;四是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综上所述,借助于网络虚拟空间和技术的网恋具有多种类型和模式,与现实生活中的恋爱有较为显著的区别。虚拟网络越来越成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域,相应的虚拟互动以及网络风险亟需引起青少年研究及服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二)青少年网恋的归因性研究

所谓归因性研究,即从生态系统观的框架出发,对青少年网络恋爱的影响因素及具体过程进行的分析,主要包括个体及环境等诸多方面。

[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一是从个体自身角度看。自身因素是青少年网恋的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生命周期四个方面。首先是生理因素。有研究认为性的成熟是青少年网恋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表现出性别差异,网络刚好提供了“轻松自由”的异性交流平台。年龄与网恋并不必然相关,但性别是一个重要因素。孟庆东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陷入网恋[7]。其次是心理因素。诸多研究发现网恋中的青少年往往伴随着对异性渴求、随大流、生活空虚无聊、补偿、焦虑、逃避、宣泄以及好奇等心理特征。有研究发现,那些自我意识不强、缺乏正确认知、存在自卑心理的青少年更容易沉迷于网恋。因此,许多青少年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选择网络恋爱。再次是社会关系因素。对于青少年而言,家庭关系、同辈互动以及学校管理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影响网恋行为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研究都提到,不和谐的同辈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更容易使青少年选择网络作为社交空间和心灵港湾。有学者认为具有自我中心、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心智不够成熟等特征的青少年,更容易有紧张的寝室关系和同辈关系,更倾向于匿名性强的网恋。最后,是生命周期的因素。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不稳定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行为失范。陈伟认为青少年现实和理想差距较大、自我认同难以达成,角色扮演产生混乱,一旦缺乏适当的社会支持,很容易选择网恋作为疏解压力之道[8]。综上所述,青少年个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以及生命周期发展的特点,都是青少年选择网恋的重要因素,其中的心理和人格特征以及社会功能发挥的状况是核心因素。

二是家庭环境因素。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以及个体的心灵港湾,家庭通过亲职教育、亲子关系、家庭教养等途径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协助家庭成员度过生活中的困难,获得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网络恋爱有基础性的影响。有学者从家庭关系角度出发,认为父母离异、离家或者单亲家庭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促使其选择网恋作为情感呼应的途径。孟庆东的研究证明青少年网恋与亲子沟通存在显著的负相关[7]

首先,研究成果质量普遍不高。一方面,关于青少年网恋的文献多为情感杂志上的文学类作品,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地方不多。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很少,其中CSSCI 期刊来源论文只有10 多篇,缺乏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的项目支撑。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研究内容浮于表面,而且文献单篇被引用频次超过20的只有2 篇。人类学、犯罪学、传播学等学科对研究青少年网恋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目前还没有从这些学科进行分析和探究的成果,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宽多元化的学科领域。

四是网络平台因素。网络自身便捷、快速、匿名的特点增加了青少年陷入网恋的机率。首先,从网络环境视角出发,刘强认为网络意乱情迷以及匿名狂欢的氛围,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性和责任感,导致网恋行为的产生[9]。其次,从网络文化视角出发,马云认为网恋中的青少年大多是被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平等性、多元化吸引,其网恋行为则是对现实社会的功利性和一元性文化的反抗[10]。再次,从网络技术视角出发,有研究认为进入网络的低门槛、身体不在场、符号化交往等特点,深深地吸引了青少年,其网恋行为也会产生变异。尤其是各种社交网络平台的建立,极大地契合了青少年的心理和情感需要。最后,从网络管理视角出发,有研究发现我国对于网络影视传媒、网络社交平台、网络规范制度等都缺乏严格监管,对青少年网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微信交友、陌陌交友、各类论坛贴吧等社交平台,更是对青少年网恋产生了极坏的误导作用。

再次,研究理论缺乏深度。一方面,现有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分析和理论对话,尤其是对虚拟世界青少年的社会互动、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角色等深层次理论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论分析。现有研究对青少年网恋的原因和影响等多是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不仅缺乏青少年网恋准确的大数据支撑和分析,还缺少对青少年网恋的历史发展和过程的深入探讨。另一方面,目前的研究更多从问题视角出发,默认作为网恋主体的青少年是消极、有问题和有待矫正的,片面认为青少年网恋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是负面、消极的,忽视了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所具备的优势和多元性发展的可能性。

(三)青少年网恋的影响性研究

所谓影响性研究是指网恋对青少年个体及社会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性结果的分析,主要表现为:一是消极影响的研究。网恋在青少年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针对青少年网恋的消极影响,学者的观点大都倾向于网恋会带来学业、心理、身体健康、情绪、人际关系(社交恐惧症)、校园秩序、网恋成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青少年网恋相关研究也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首先,从经济和消费角度看,有研究认为网恋会增加青少年的不良消费,给家庭经济带来负担。其次,从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看,有研究认为网恋会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判断,促使其形成错误的恋爱观和网络观。张桂兰认为青少年网恋会使他们道德沦丧,缺乏真诚和责任感,甚至诱发他们犯罪[13]。再次,从社会化的角度看,卢桂桃认为网恋会对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带来负面影响[14]。最后,从青少年的安全角度看,有研究认为网恋严重威胁了青少年的人身财产安全,弱化了青少年的安全意识,不仅给其带来性焦虑和性张力,更使其面临被敲诈、欺骗、拐卖甚至是遇害的风险。二是积极影响的研究。李康熙发现青少年网恋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网恋不仅满足了青少年爱与归属的需求,缓解了内心的寂寞空虚;还拓宽了青少年交友的渠道以及择偶的空间,提升了婚姻和家庭满意度[15]。三是潜在影响的研究。相关研究认为,网恋的不确定性和欺骗性可能引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甚至是社会恶性事件的发生。李康熙研究发现,青少年网恋最有可能带来的越轨行为,包括为上网筹集资金导致的盗窃和抢劫等犯罪行为、因沉迷网恋而导致的退学和失业问题、因暴力游戏而导致的攻击行为、因网络色情导致的性犯罪、因网络交易而导致的网络诈骗等。总起来说,对于青少年网恋的影响性研究,有关学者倾向于研究它的负面影响,积极影响和潜在影响还需进一步拓展。

(四)青少年网恋的群体性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与发展,网恋已成为青少年较为流行的恋爱方式,并拓展到不同的年龄和群体。一方面,网恋形式逐渐超越了传统的QQ 和微信,进一步拓展到知乎、微博、陌陌、Blued 以及其他APP 交友软件;另一方面,网恋的群体也由传统的单身未婚男女拓展到已婚人士、老年人士以及同性爱者等多元群体[24]。新形势下的这些新特征和新问题,对未来的青少年研究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所有拓展。

(五)青少年网恋的学科性研究

所谓对策性研究,即对于如何预防、引导和控制青少年网恋及社会问题的探讨,具体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微观方面的对策。有学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协助青少年克服网恋的负面效应,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网络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发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其次是中观方面的对策。多数学者认同网络在青少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但也需要不断净化社区环境和网络环境[21]。学者普遍认为不仅要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的黑网吧,加大对网吧违规吸纳青少年的监管,更要加强对网络功能社区的引导和监控,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网站。再次是外部方面的对策。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不同行业、相关专家在青少年网恋辅导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工作联络家长、学校、社区和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构建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来提高其正向发展的能力。最后是宏观方面的对策。一方面,政府不仅需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网络监管的能力,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网络行为。赵德旭认为应该建立比较完备的安全机制,加强网吧监管,营造有序的网络环境[22]。另一方面,青少年需要从社会环境中获得精神和物质帮助的社会支持。郑显亮认为整个社会也要加强对婚恋观、爱情观、价值观和青少年观的引导,积极为青少年构建支持性的社会网络,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23]

(六)青少年网恋的对策性研究

所谓学科性研究,即探讨青少年网络恋爱中的互动、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等问题,并从中发展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首先,从社会学视野出发,蒋光明从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对青少年网恋进行思考;还有学者从社会研究方法的视角,对网恋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科学的数据分析。其次,从经济学视野出发,现有研究认为网恋的成本是物质形态(时间、金钱、体力和劳力)和精神形态(真诚度和信任度)的支出,而收益则是满足了青少年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虚荣心理需要等,因此对青少年网恋的引导方案包括加大机会成本、提高直接成本以及利用替代作用。再次,基于心理学的观点,研究主要集中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一方面,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看,研究认为网恋会诱导双重人格的夸大,这是因为自我对本我的妥协。另一方面,从马斯洛的需求分析理论来看,有学者认为生理本能和归属与爱的需要促使青少年在虚拟社会中追求爱情。有学者还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认为要加强青少年的情感、心理、闲暇生活、网络和学校管理的教育实效以及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教育[18]。最后,有不少研究从其他学科视角进行分析。王世晓从网恋的情感风险出发,提出降低虚拟社区网恋风险的诸多对策[19]。还有很多学者从伦理学视角研究网恋现象,比如熊翠婷认为网恋满足了青少年的多恋情结[20],但也面临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和扩散风险。综上所述,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方面理性分析了青少年网恋的现象、问题及对策,理论视野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进一步扩展。

二、已有研究的评论

最后,研究内容和队伍较为单薄。一方面,目前青少年网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恋的特征、成因以及影响对策等方面,缺乏具体数据和典型案例相结合的研究,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实证研究,缺乏一定的可信性和科学性,研究方法单一且缺乏创新。另一方面,关于青少年网恋的干预机制的研究也较为局限,注重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方面提出干预策略,而对相关专业人士、社会力量以及大众媒体的干预和预防机制的研究却很少,研究方向和领域较为狭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青少年网恋研究的主力军,来自多学科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非常缺乏。

盾遂奔,未出晋境。……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晋世家》)

随着网络社会的全面到来,网络已经全面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网恋行为也从纯粹的计算机世界向手机世界全面蔓延。因此,如何应对网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研究者新时代面临的新任务。在此新使命下,有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的不足和局限。

西江可视化发展稳步推进,各部门可共享水上“千里眼”;多部门联合持续高压打击西江违法采运砂船,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市级自用船管理办法在省内率先出台……自去年平安西江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西江肇庆段水域的安全监管成果显著,安全形势愈发稳定,船舶航行放心,海事监管尽心,市民出行安心。

三是学校环境因素。相比家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更长,所以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在学校里,校风、教师、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都不容小觑。首先,在学校和校风方面,有研究认为青少年网恋主要是由于学习压力大、自制力不强,转而希望在网络中得到慰藉。加上个别学校校风不正,导致青少年恋爱成风、网络成瘾。其次,有研究发现,教师的认知偏差会给心理脆弱的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并且产生冷遇感应,导致青少年寻求网恋的刺激。再次,在教育理念方面,有研究发现学校重知识教育轻生命教育、重升学率轻健康率的封闭式、军事化管理,都易导致青少年选择网络恋情来宣泄情绪和缓解压力。最后,在教育管理方面,有研究认为当前学校普遍缺乏青少年网络素养、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风险方面的教育,未能对网恋做到有效预防。

其次,研究对象有待扩展。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网恋,既缺乏对初中生、高中生和中职生网恋现象的研究,也没有涉及特定群体如辍学、留守青少年的网恋问题,更缺乏对特殊青少年如残障青少年网恋现象的研究。另一方面,该类研究主要针对较为发达的城市青少年,农村青少年网恋现象也只是在调查分析中略有涉及,并没有深入研究,缺乏全面性。现有文献对研究对象只是笼统的思辨性分析,缺乏相应的定量实证性以及深入的实质性研究。

充分发挥蔬菜深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蔬菜生产、加工及流通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农民与龙头企业合作,帮助农民签订蔬菜订单,发展订单蔬菜,逐渐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种植,促进本地蔬菜生产的产业化经营。

五是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首先,青少年同辈群体以及亚文化的示范作用和从众效应,使青少年更倾向于选择网恋这一新兴恋爱方式,并通过亚文化影响了更多青少年的行为。其次,剧烈的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社会失范,导致家庭关系、社区关系以及师生关系等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单薄,社会整合程度和亲密程度较低,青少年更愿意选择从网络获得社会的关爱和支持,甚至采取网恋行为。再次,有研究认为当前社会风气中的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让青少年选择逃离,进而到网络空间寻找所谓的精神世界和公平公正氛围[11]。最后,伍志燕认为现代社会开放的性观念,影响了青少年对性的看法,扭曲了他们的网恋道德观[12]。综上所述,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家庭的不和睦等,使青少年倾向于利用网络寻找他们所认同的社会,大大增加了他们网恋的机率。

再次,研究范式缺乏多元融合。一方面,当前青少年网恋行为的研究虽然有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层面的分析,但缺乏对网络监控、网络文化、网络社区、社会政策方面的探讨。另一方面,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网恋的分析和研究,既缺乏对城镇和农村青少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读学生和非在读学生、国内国外青少年网恋的对比分析,又缺乏对不同地区、文化、民族、性别、年龄等阶层的青少年网恋的分析研究,导致相应的服务难以做到精准施策。

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青少年网络研究的成果日渐丰富,学科视野逐渐拓展,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一是成果数量日渐丰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50余篇相关的学术论文,为青少年网恋问题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二是研究深度不断拓展,从相关概念界定、现状描述,到影响因素、学理解释和服务对策,相关主题均有所涉及,青少年网恋的研究较为全面系统。三是研究方法有所创新,有学者探索性运用了民族志等研究方法,为未来研究青少年网恋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四是学科视野有所拓宽,从文学描述发展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综合性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框架。

三、未来研究的建议

所谓群体性研究,即针对网恋中青少年的不同身份、不同性质进行的具体描述和深入探讨。一方面,从性别和心理的角度看,温永慧主要从心理方面探讨了女大学生网恋问题[16]。诸多研究的焦点是网恋中的大学生,主要探讨大学生网恋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也有学者分析了中学生、高职生、流动青少年等网恋的现状。另一方面,从专业角度和特殊群体来看,李奏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研究了流动青少年的网恋问题以及社会工作干预的策略[17]。针对青少年网恋的群体性研究,众多学者只是笼统地分析了在校学生的网恋问题,很少对社区青少年、工厂青少年以及其他特殊青少年群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青少年网恋的群体性研究还有待拓展和丰富。

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为1~5 000 Lx;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400倍;放大镜放大倍数为10倍。孵化用水采用无原生动物、水中余氯低于0.3 mg/L、pH 6.8~7.2的清洁水;260目尼龙绢袋,孔径为 57 μm/25.4 mm;60目筛子,孔径为250 μm/25.4 mm;250 mL或500 mL三角或长颈烧瓶。其他为压舌板或竹签、夹子、毛细吸管、载玻片、2%碘酒等。

首先,要发展比较性研究。所谓比较性研究,是指把某些有关系的两种及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形成新的认识。因此,需要对青少年网恋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一从青少年群体的角度来看,对于青少年网恋的研究来说,研究者可以开展传统恋爱和网恋、城镇青少年和农村青少年网恋、不同类型学生网恋、男生和女生网恋、学生网恋和非学生网恋的对比研究,系统全面地解释青少年网恋现象。二从青少年网上的交友平台来看,目前青少年发生网恋的社交APP 各式各样,加上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网恋的发展,未来研究可以比较不同的网络平台和社交软件中青少年网恋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分析青少年线上和线下恋爱的区别,从根源找出青少年网恋的预防和干预机制。三从网恋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对网络社交平台发展初期和网络快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网恋深入探讨,全面分析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网恋的接受度。四从青少年网恋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来看,未来的研究需要全面系统梳理国外关于青少年网恋的研究成果,在中外青少年网恋的对比研究中总结归纳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应对和服务策略。

其次,要拓宽研究的领域。一方面,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有所拓展,从学科领域如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犯罪学、传播学、社会工作学对青少年网恋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青少年网恋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注重在生态系统观影响下的青少年网恋行为的变异,尤其要关注网恋和当前网络约车、网络约炮、网络诈骗以及网络贷款行为之间的关系,充分注意到青少年网络社会风险的监控和预防[25]。除此之外,关于青少年网恋的研究还可以结合“三社”进行联动,深入探讨社会、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青少年网恋中的作用,结合“三社”对青少年网恋的预防机制和干预机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要拓展研究的对象和类型,丰富研究的内容,充分了解青少年网恋内在的多样性,关注残障、留守、患有疾病以及同性恋青少年的网恋行为研究,尤其要关注青少年网恋行为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和预防。对不同文化、民族的青少年进行跨文化、跨民族开展研究,深入探讨青少年网恋中的本质现象,使研究更有信度和效度。

再次,要丰富研究的视角。一方面,青少年网恋的现有研究多采用问题视角,又称缺陷视角或者“堕落”视角,主要是以问题和消极后果为核心来分析,这使得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性。未来可以尝试采用优势视角开展研究,这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的视角,利用青少年的个人特质和资源,增强青少年的抗逆力,有效地解决网恋问题和负面影响。不仅要关注青少年在网恋行为中的成功案例,研究成功案例中男女生的个人性格特质和本质现象,也要关注网恋给青少年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更要关注网恋行为对于缓解当前“剩男剩女”现象的意义,在未来研究中跳出对青少年网恋的刻板印象,重视网络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双重效应。另一方面,要将青少年网恋现象放到互联网发展的大历史中来研究,既要关注不同时代网恋的异同,更要关注当前青少年对于网恋现象的普遍接纳及带来的社会影响,还要对未来相应的社会治理策略进行前瞻性分析和研究。未来还要拓展青少年网恋的反思性研究,不断探讨当下社会上青少年网恋的特征和影响,总结已有研究的不足,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从概念的引入过程看,第一学段的5个版本是对具体的平行四边形物体抽象、分类或概括,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外部特征.第二学段的全部版本是在探究平行四边形元素之间关系特征的基础上,从内部特征方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第三学段教材则多基于生活素材直接给出概念.

再次,要拓展研究的范式。一方面,丰富和发展研究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实证性以及深度质性的研究,加强青少年网恋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青少年网恋动态监测的模型和数据库,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奠定相应的学科基础,夯实研究的数据支撑,加强对典型青少年、典型案例以及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青少年网恋现象的个案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网恋是一个综合其生理、心理以及价值观的复杂性社会行为,整合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传播学以及人类学等多学科团队,从技术、人文、社会以及伦理等多学科视角考察青少年网恋的主客体、影响因素、行为机制及可能产生的深远社会影响,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对青少年网恋的社会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加强相应的社会政策分析和建议。

基于这点,本研究旨在探究通常定义的视野损害前青光眼(PPG)的进行SAP10-2程序检测是否比临床上通常采用的SAP24-2程序能够更敏感地发现视野功能损伤而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进一步地,分上下半侧和六个区域统计SAP10-2程序中哪些部位和位点最易发生视野损伤,以期提示临床工作中哪一块区域的诊断意义最高。

最后,要加强行动性研究。一方面,从国家加强网络社会治理的战略考量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研究者的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积极融入到青少年网恋行为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并逐渐吸纳网恋青少年自身参与到研究中来,从青少年自身视角出发来研究相关问题。因此,未来研究既要关注专家和社会眼中的网恋及风险问题,更要关注网恋青少年眼中的网恋及风险问题,还要关注未来虚拟社会视野下的青少年网恋的新特征和新趋势,加强前瞻性研究[26]。另一方面,加强相关的运用研究,既要发现青少年网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关注不同社会组织开展相关服务的经验总结和模式提升,更要研究未来网络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要特别注重发展行动研究与干预研究,通过设计服务方案、开展服务行动、评估服务成效和总结服务经验,提炼青少年网恋服务的模式。不仅要将青少年的改变与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等结合起来,全面分析青少年网恋现象及所处的社会情境;还要从网络亚文化、网络社区和社会政策对青少年网恋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加强对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健全的网络社区监管、有效的网络社会风险管控机制的研究,最终促进网络社会文明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曾坚朋.“网恋”:虚拟分离与现实回归[J].人文杂志,2002(6):149-155.

[2] 程燕,余林.“网恋”研究现状述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46-49.

[3] 李伦,陈韬.“网恋”及其伦理问题辨析[J].伦理学研究,2005(1):72-74.

[4] 朱新阳.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42-44.

[5] 代显华.大学生网恋及其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21-123+126.

[6] 唐魁玉.过程与结果:网恋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78-82.

[7] 孟庆东,雷雳,马利艳.青少年的依恋与“网恋”的关系[J].心理研究,2009(2):75-80.

[8] 陈伟.初中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A 市两所中学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9] 刘强.试论网恋及其对公民道德的负面影响[J].中州大学学报,2004(1):75-77.

[10] 马云.我国当代大学生网恋问题的探析——论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依托,构建当代大学生和谐文明的恋 爱观[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11] 刁生富.网恋的社会心理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89.

[12] 伍志燕.虚拟与现实: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探究——基于贵州六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18-21.

[13] 张桂兰.“网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36-38.

[14] 卢桂桃.对大学生网恋负面影响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58-59.

[15] 李康熙.中小学生网瘾网恋与违法犯罪问题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2):24-27+11.

[16] 温永慧,杨世谷.女大学生网恋心理探析及对策[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4):80-82.

[17] 李奏宇.小组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网恋问题的研究——以昆明市Y 学校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4.

[18] 卢敏.大学生网恋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19] 王世晓.网恋的虚拟人类学研究——一个风险的视角[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0] 熊翠婷.大学生网恋现象的伦理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21] 王春霞.浪漫的背后——大学生“网恋”现象分析[J].人才开发,2007(9):36-37.

[22] 赵德旭.大学生网恋现象心理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2):85-87.

[23] 郑显亮,顾海根.网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11):1281-1282.

[24] 龙柏林,刘伟兵,郑礼肖.资本逻辑、异化与全民网络直播[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7(5):38-43.

[25] 范淑颖.1998-2017年中国青少年网恋网婚现象研究述论[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8(4):98-103.

[26] 毛向樱.广西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5):56-61.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on Internet Dating Among Chinese Teenagers in the New Century

LIU Binzhi ZHAO Ting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growing of social platforms,the phenomenon of online dating among teenager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Since 21st century,the research on teenagers’online love mainly focus on descriptive research,attribution research,influence research,group research,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research of countermeasures to teenagers’online love.In addition to certain achievements,relevant research has some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quality,subject,theoretical vision and disciplinary paradigm.In the future,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broaden the research field,enrich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strengthen the action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research on online dating of teenagers on the whole.

Keywords: teenagers;virtual society;internet dating;literature review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135(2019)06-0117-08

作者简介:

刘斌志(1980—),男,江西鹰潭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

赵 婷(1995—),女,江苏徐州人,实验室助理,主要研究社会工作实务。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下青少年艾滋病易感机制及其防治的社会工作研究”(15BSH052)。

(责任编辑:张新玲)

标签:;  ;  ;  ;  ;  

新世纪我国青少年网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