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探讨论文_王俊芝

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探讨论文_王俊芝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当阳市供电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是科技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而且使得在电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转变。智能电网现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因为其具有的优势在实践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智能电网的正常稳定运行能够有效地缓解电力资源的紧张局面。主要针对如何更好地提高电力设计的水平来保证电力资源的有序运行,简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的设计特点以及电力设计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计;设计特点;应用分析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增加了我国电力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导致了供电压力的增加,而这也对现阶段的电网安全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电力供应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必须在电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重视智能电网设计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电网安全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

1智能电网设计的注意要点

1.1可靠

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是确保社会经济法制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电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发生故障后而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不仅彻底解决了这一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效率的问题,同时在电网发生故障时,也不会导致信息出现泄漏的问题,从根本上避免;了重大安全运行事故的发生。另外,智能电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的另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其充分利用计算机自身的功能实现了有效隔离病毒的目的,避免了电网系统遭受病毒破坏现象的发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节约能源

智能电网在节能方面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其在输电过程中实现了有效节约资源的目的,运用智能电网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促进了电网安全运行效率的稳步提高。

1.3互动性

电网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在线分析电网运行情况,缓解电力供应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电网设计采取的都是削峰填谷以及季节性限电的措施,以达到促进电能利用效率有效提升的目的。

1.4自愈性

所谓的智能电网自愈性,主要指的是智能电网利用自身的传感设备,可以及时的检测出电网所受到的损伤,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的予以处理,从而确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因为电网发生故障而导致供电中断的现象出现。

1.5兼容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智能电网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于现在的发电不再是单纯的传统的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等都在不断发展,但这些发电的覆盖面积较小,电网承受能力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例如现在的风力发电,它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大部分的电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风力的强弱十分不稳定,而且间隔时间较短,因而导致电能存在浪费,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就目前而言,我国现有电力系统的回报率仅有8%,电力发展不容乐观。所以智能电网应具有兼容性。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电能的高效利用,也对电力系统起到了调节作用。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来提高智能电网对环境的兼容性以及承受能力,可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

2电力设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2.1实时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智能电网能够实时采集与处理信息,如果出现了短路的故障或其他故障时,能够通过信息收取到的结果进行分析,例如功率、频率等因素。这样能够获得非常高的准确的信息数据。而且能够及时地再转化成各种类型的二次信号,保证了数值的精确性,也能够及时检查出故障所在,有效提高了事故排查处理的效率,提高了整体的智能电网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能源转化技术

就目前而言,较为常用的能源以风能与太阳能为主,上述两种能源较为环保,不会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能源。我国目前应用的大范围并网技术,为之后各类型能源转换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光伏光电为例,由于其本身稳定性较为优秀,辐射范围相对较大,已然成为当前能源转化技术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这一技术并未得到大范围应用,我国对能源转化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缺陷与不足,部分技术存在不成熟的问题。特别是该技术在智能电网当中的运用,还需要我国科研人员投入的更多的经历进行研究,从而兼顾能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确保能源可以确实转化为电能,这也成为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2.3进行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

从我国目前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来看,在高压电路的直流输电系统中,绝大部分以交流电供电为主。未来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运用,电力设计技术应该满足高压电路的直流输电过程中,控流器能够达到逆变甚至整流的工作状态;若该输电系统相对质量轻盈,出于电流输送的经济性和稳定性考虑,应该由一些能够方便关断的元件组成换流器,同时满足不同距离的直流输电任务。特别是在一些远离城市发展的地方,比如偏远的山沟里的某几户人家、比如海中央孤立的小岛,直流输电都是最佳的选择。

2.4实现超导电力技术

所谓超导电力技术,即将超导体和电力技术结合发展而来,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且完全抗磁,所以在电力系统和超导系统的相互作用下,能够提高电机的单机容量、增大电网的电流输送量等,是一种全新的电力技术,这种电力设计技术的运用,能够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降低传输电力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所以符合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

2.5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应用目的是将清洁度高的能源转化至电网系统内,其属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的技术,其中涉及多个领域,如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主要用以管控智能电网中的交流输电工作。就我国既有智能电网的输变电状态而言,等级较高的电压与清洁能源相互渗透,必然会应用该类型技术,以此对智能电网内的各类型参数进行调整,并保证调整与优化的合理性,使得智能电网的运行更为科学、合理、高效。

3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

智能电网所拥有的不只是一个通信通道,也是组建智能电网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智能电网相关业务要同智能电网通信平台相结合,有效实现对智能电网的统一规划。在智能电网的电力平台其实属于开放式网络构架,需要采用通用通信为主要标准。智能电网设备之间,可以有效对信息进行相互操作和相互通信,电力通信网络不仅可以延伸至送变电、终端以及发电等电网末端,并且可有效保护、获取、控制智能电网相关数据,让其对智能电网业务所提供的网络数据具有科学依据。当前我国智能网络领域具有容量小、缺乏双向、接入网络不及时等缺陷,需要不断进行发展和改进。

结语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资源的紧缺,使得局势依旧紧张,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在电力设计上做出更多的努力。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智能电网的设计概念以及发展特点,全面了解现在的情况,并加以分析,使得当前的用电情况能够满足高效、环保等多种特点,加强对电力设计的重视,使得电网功能能够切实实现,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提供更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咏梅,林静,王鹏,等.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4):247-248.

[2]娄凌君,李大兴.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设计工作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4):141-142.

[3]李鹏,刘成斌,姜涛,等.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9(2):33-37.

[4]苏才普.智能电网研究现状[J].电气开关,2015,53(01):01-04.

论文作者:王俊芝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探讨论文_王俊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