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业高地筑牢强州之基论文

构建工业高地 筑牢强州之基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石含开 何广 见习记者 / 袁鹏

黔南大力实施“千企改造”,重点打造“示范园区”,把工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构建工业高地,筑牢强州之基,工业发展“脱胎换骨”。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渐强、从粗放经营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次次完美嬗变,一道道历史跨越,凝聚了黔南历届党委政府的智慧心血,凝聚了众多工业战线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职工的拼搏奉献。

1956年以来,黔南工业先后走过了艰苦创业打基础、改革调整活机制、科学发展促转型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年来,黔南大力实施“千企改造”,重点打造“示范园区”,把工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构建工业高地,筑牢强州之基,工业发展“脱胎换骨”,开启了“工业强州”的新篇章。

起步步履铿锵 发展脱胎换骨

在激流中勇进,在逆境中前行。建州初期,黔南工业多为手工作坊的酒厂、纸厂,当时规模相对较大的是贵定卷烟厂。20世纪60到70年代,黔南各县相继建成投产一批钢铁、水泥、农机、化肥等企业。1965年开始,东方机床厂、国营群英无线电器材厂、西南雷达技术研究所等一批三线企业的建设,带动了黔南电子、机械工业的发展。都匀毛麻纺织厂等轻纺企业的建成,使都匀成为当时的电子城、轻纺城。黔南工业总产值从1970年的1.1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4.7亿元。

(2)硅化:是金矿化的主要蚀变类型。大致可分为三期,早期以深灰色细糖粒状、微晶集合体状及脉状出现;成矿期呈白色不规则状、细脉状出现在蚀变岩的裂隙中,伴有多金属硫化物出现,是金矿化的主要阶段;晚期硅化呈灰白色、乳白色在蚀变带内出现,形成一些石英细脉。

我一下子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在我母亲这时候糊涂了,她忘了刚才自己的话,她脱口说道:“他会去找谁?除了沈天祥、王飞、陈力庆、林孟这几个人,还会有谁?”

战略定乾坤,思路明方向。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黔南州以此为契机,把“工业强州”作为全州三大主战略之一,构建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打造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了磷及磷化工、能源、建材、冶金、装备制造、医药、特色(农副)产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八大产业。全州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取得了快速发展,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6.04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1倍;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36.7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4.4倍;工业总量在全省排第五位,全省占比9.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连续5年排在前三位,连续两年排全省第一位。

实施“工业强州” 推进“双千工程”

“八五”期间,全州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拥有煤炭、化工、建材、纺织、机械、医药、食品、冶金、印刷、造纸、皮革等20多个行业;2003年,黔南第一台硅锰合金矿热炉建成投产;2007年,黔南第一条年产100万吨水泥的新式立窑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2009年,黔南工业园区数增至8个,实现规模产值56.4亿元,占全州规模工业产值的16%;2010年,黔南工业总产值为330.4亿元,实现了创新型发展、跨越式发展。

生态之州,幸福黔南。黔南州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淘汰落后推进机制,创新“绿色引擎”,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启动了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及城区工业企业关闭(搬迁)工作,有效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期间,全州共淘汰落后产能263.07万吨。

以“项目立园、园区兴工、产城互动”为发展思路,狠抓工业园区建设,打造示范园区,园区改革创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1992年都匀经济开发区成立,到2002年龙里谷脚、惠水长田、独山麻尾工业园区相继成立,截至2009年全州园区数量增至8个,实现规模产值56.4亿元,占全州规模工业产值的16%,园区工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328亿元增至2015年的1085亿元,园区已成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创新绿色引擎 打造示范园区

自2 0 1 6 年以来,黔南州积极实施“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和“百千万”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全州新引进投资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671个,投资总额1133.52亿元;全州共有719户(规上企业639户)企业、749个项目启动“千企改造”转型升级,规模以上企业改造覆盖面达88%,带动全州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76亿元。其中瓮福集团、川恒化工、金正大等17户企业列入2017年全省“千企改造”工程龙头和高成长性企业,占全省龙头企业数的8.85%。

1990年,瓮福矿肥基地开工建设并于2000年建成投产;1993年,黔南州五钠厂试产三聚磷酸钠成功;1996年,黔南州决定将磷(煤)化工作为全州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围绕磷矿石等优势资源做文章,形成了磷化工特色优势产业。之后20余年,瓮福集团、川恒化工、龙马黄磷等一批重点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其中瓮福集团从一个单纯的磷矿肥加工基地,发展成为集磷矿采选、磷复肥、磷硫煤化工、氟碘化工生产、科研、贸易及行业技术服务与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国有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成为全州工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自2016年以来,黔南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抓新兴产业培育推进结构调整”战略,重点招引和培育一批民族医药骨干企业、大数据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等,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工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走出了独具黔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6]A Chinese city renowned for its business acumen battles to recover from a financial crisis.(2016-06-11)

随着“千企改造”工程向纵深发展,全州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朝着“信息化、绿色化、集约化”方向升级改造,工业行业利润率企稳、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绿色化发展明显、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加快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2018年,全州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78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工业经济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2%左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户,比上年同期增加94户,居全省第二。

位于黔南州瓮安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黔南州工信局供图)

截至2018年,黔南州共有14个工业园区,其中7个工业园区与经济开发区重合。福泉被评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瓮安—福泉磷煤电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贵州省第一批培育的5个千亿元园区之一,福泉工业园区、瓮安工业园区、惠水长田工业园区、龙里工业园区、贵定昌明工业园区被列入贵州省30个重点发展园区。黔南已形成以国家级示范基地为引领、省级重点园区为支撑、州县级园区为基础的工业园区体系,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产业载体,有效推动黔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1.2.2 影像分析 由2位具有多年MRI检测经验的医师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当两人意见不一致时询问具有多年经验的第三方,达成共识后再次确定结果。采用GEAW4.0工作站中的ADC相关软件对检测图像和数据进行处理,ADC图像由相应b值的MRI图像经过处理后由工作站拟合而成,在病灶同层面手工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然后测量相应的ADC值及SI值,所有病灶的ADC值均取3次检测的平均值[8]。

随着更多的政策措施落实、效应释放,黔南州2020年将建成工业总产值400亿级产业园区1个、300亿级园区1个、200亿级2个、100亿级3个,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5个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000户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

未来,黔南州将始终坚持推动产业发展,营造活力园区;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坚持推进“双服务”工作,改善营商环境。通过建设、改造提升一批生态环境良好、资源高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工业园区,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黔南工业新辉煌。

(责任编辑 / 李坤)

标签:;  

构建工业高地筑牢强州之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