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8年7月重症脑卒中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能提高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在此基础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动机性访谈;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188-02
脑卒中是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阻塞大脑引起的一组疾病,而重症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也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使得神经元细胞的功能得到逆转,从而起到改善预后。然而有研究显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不高[1],因此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刻不容缓。动机性访谈是一种行为改变方法[2],在这项干预中,医护人员是引导者,引导病人发现自身的矛盾并进行克服,从而促进行为方式的转变。目前,动机性访谈已用于其他疾病,取得了提高行为依从性[3]、减轻负性情绪[4]、改善预后[5]的作用。本研究将动机性访谈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到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原发病、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指导、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锻炼指导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每周一次,总共进行8周,具体内容如下:
(1)前意向阶段:应用5-R法进行访谈,在前意向阶段,侧重于让患者了解“相关”和:“益处”①相关:一起和患者分析发病原因和疾病表现,再将康复锻炼的知识将给患者,让患者意识到只有配合康复锻炼,才能真正地改善预后。②风险:以具体的事例和患者讲解不进行康复会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带来什么样的风险,让患者有风险意识。③益处:给患者讲解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④障碍:在功能锻炼前,告诉患者在康复锻炼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⑤重复:如发现患者早期功能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不高,则重复以上的步骤。
(2)意向阶段:这个阶段,侧重于让患者了解早期功能锻炼的益处及风险,使得患者做好进行康复锻炼的准备。
(3)准备阶段:研究者和患者一起制定早期功能功能的计划。
(4)行动阶段:指导并督促患者积极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将以前和现在的身体状况进行比价,让患者意识到身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增强患者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5)维持阶段:让患者坚持进行康复锻炼,对实施中的困难进行积极地引导。
1.3 测量指标
(1)改良Barthel指数:这个量表适用于评价脑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的量表,信效度比较好,主要包括10个条目:进食、洗澡、个人卫生、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2)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该问卷是自己设计的,包括三个维度,经过了专家评定,内容效度比较好,为0.93,预实验中测得克朗巴赫系数为0.890,因此,可以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评定。
1.4 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描述使用(x-±s),在统计分析中,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 动机性访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动机性访谈,主要是通过和患者一起分析在锻炼中的心理冲突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强行为的动机。影响行为依从性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动机,在我做的这项干预中,重点也是调动患者的内在动机,因此,提高了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
3.2 动机性访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然而,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可能的原因为:患者在接受护士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的前提和基础上,研究者引导患者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分析康复锻炼的益处,以及不进行康复锻炼的危害,另外,还能对患者在锻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形成了患者不仅有康复锻炼的意识,而且有康复锻炼的技能和信心,从而提高了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江小娟,吕伟林.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5):120-123,151.
[2]高心灵.以动机性访谈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措施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9):113-115.
[3]周福珍,肖莹莹,黄晓琪.动机访谈路线图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03):359-361.
[4]梅琼,沈佳庆.动机性访谈干预应用于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对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06):1023-1026.
[5]邱晓园,吴峰芬,蒋良炎.动机性访谈对慢性肾病患者贫血管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4):175-177.
论文作者:曾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患者论文; 动机论文; 脑卒中论文; 重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方法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