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军[1]2003年在《基于结构式方程的广告效果测量》文中研究说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是指广告如何使受众在精神、身体或行为等方面发生改变。广告真的有效力吗?如果有,它真正能影响到什么?测量广告效果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广告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广告投入的盲目性较大,对于动辄几十万乃至上亿的广告投资,广告究竟如何影响消费者,发生了哪些效果?缺乏对广告效果的研究是广告宣传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研究的广告效果是指广告通过媒体发布之后,加诸于消费者的影响,即所谓的广告事后效果。这样的广告效果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即心理效果、销售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广告的心理效果和销售效果。现有的广告效果测评方法不足以反映出广告对于消费者心理影响的过程。随着广告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文从广告影响消费者的过程出发,分析了消费者在接触广告后广告信息对于消费者心理效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感知、回忆、提升经验和对于广告品牌态度的变化方面,它们之间又有相互的影响关系;初步构建了广告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效果概念模型,该模型同时反映出了各结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测量广告心理效果的结构数量模型。在广告销售效果的研究中,本文把广告的心理效果和广告的销售效果联系起来,在计算广告销售效果时把影响销售额的其他因素给与去除,同时,由于广告销售效果具有一些特性:例如销售效果的时滞性、持续性等,本文在构建广告销售效果的数量模型中也给与了考虑。
周琰佶[2]2012年在《楼宇互动电视促销性广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新兴媒体逐渐开始走进消费者视线抢夺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广告商对于广告的市场展开了愈来愈激烈的争夺,广告之间的竞争与相互抵消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变成不可忽视的因素,并且得到了广告商的重视。为了赢得广告主的青睐,媒体经营者的自有广告效果评估体系也带上一定的倾向性,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广告的投放策略和效果评估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本文研究了广告效果的发展和演变历程,特别是互动性媒介广告的相关研究、相关学术文献进行回顾。文章对楼宇互动电视的发展进行概述,以分众传媒Q卡业务为例,以SPSS为分析工具,对分众传媒Q卡互动广告业务的促销性广告效果进行研究。文章选择了可测量的互动性广告叁个核心指标,即“新鲜度”、“方便性”和“有用性”,通过对叁项指标的评估,呈现出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程度。叁者对广告效果影响大小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方便性(0.81)、有用性(0.77)、新鲜度(0.24)。通过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因变量“广告效果”与自变量“新鲜度”、“方便性”和“有用性”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且用这些特征来描述广告效果是合理的。另外,通过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决定系数,Q卡互动性广告效果有81%可以用“新鲜性”、“方便性”和“有用性”来评判。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了提高互动性媒介的广告效果的相关建议。最后,本文对研究局限作了说明并对广告效果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张颖慧[3]2014年在《赛事形象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和两者的契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赛事的举办,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被认为能够拉动城市旅游,促进举办地的经济发展。除了带来经济效应,体育赛事被广泛认为可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通过举办赛事,可实现将赛事的良好形象转移到举办城市的形象上来。可借鉴的通过体育赛事提升或重塑城市形象的案例不在少数。近些年我国城市热衷于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借助赛事提升城市形象往往是申办赛事的主要目标之一。关于举办城市应如何利用赛事的讨论很多,但是几乎均停留于定性的描述。不可否定,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很遗憾的是,国外有关赛事与城市或目的地的研究很多,但是有关赛事形象与城市形象或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却也很少,因为大量的研究投入到有关赛事对举办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估中。然而,城市营销的实践者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赛事形象与举办地形象之间的影响关系,这样才能利用赛事提升城市形象与品牌,促进城市营销。目的地营销是城市营销的重要部分。本研究从目的地营销的视角,运用意义转移模型和匹配假说构建了赛事与目的地之间的形象转移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H1:在相同的维度上,赛事形象对目的地形象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同时,运用了品牌联合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提出了赛事与目的地品牌联合的溢出效应模型,构建形象契合、赛事与目的地态度与未来行为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H2:形象契合对赛事与目的地态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H3:赛事和目的地态度对未来行为意愿(未来观赛意愿、赛事推荐意愿、未来旅游意愿和旅游推荐意见)有显着的正向影响;H4:形象契合对未来行为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座谈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小组座谈法设计和修正了赛事与目的地形象的测量量表及其他变量的测量指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F1中国大奖赛和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的外地观众进行了调查,共搜集了222条和269条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分别得到赛事形象和目的地形象的维度,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两者的共有维度进行验证,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了研究假设H1。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对研究假设H2、H3和H4进行了检验。分别检验了在两个赛事样本中研究假设的支持情况。检验的结果表明,研究假设H1在两个样本中均得到支持。在F1赛事中,形象契合对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推荐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赛事态度、未来观赛、赛事推荐和未来旅游意愿均没有显着影响;在ATP赛事中,形象契合对赛事态度、目的地态度,以及未来行为意愿均没有显着影响。在这两个赛事样本中,态度均对未来行为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因此,研究假设H3得到支持,H2和H4得到部分支持。分析与讨论部分首先对假设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与案例就赛事形象与目的地形象的关系、赛事与目的地的形象契合进行了深入讨论。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在相同的维度上,赛事形象对目的地形象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不同的赛事发展阶段,赛事形象与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关系不同,随着赛事的重复举办,两者的形象关联在一起。(2)形象契合对形象转移的结果变量,如态度、未来行为意愿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品牌联合理论适用于赛事与目的地营销领域,用来探索形象契合的影响,但是未来运用这一理论时可能还需要作相应调整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度。(3)态度是影响未来行为意愿的重要因素,表明提升观众对赛事态度和目的地态度的评价,有助于拉动赛事与城市旅游。(4)赛事与目的地的契合分为原始契合与创意契合两种,赛事应充分挖掘这两种契合提升赛事与目的地的形象契合度。本研究提出的两个理论假设模型有助于加深对赛事形象与目的地形象关系,以及对形象契合影响的认识,丰富赛事与目的地营销领域的理论框架,为未来研究打下基础。实践方面,本研究在理论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实践启示,对赛事与城市营销认识赛事与目的地的形象契合及其影响,如何挖掘并利用形象契合发挥赛事与目的地的积极影响有切实的指导意义。论文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莉[4]2016年在《中国“80后”夫妇婴幼儿用品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冲动性购买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消费方式,西方学者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关注和研究了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对西方人的访谈和调查的基础上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消费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局限于遵守购前计划,而是放松心态,在“闲逛”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冲动性购买欲望,并当场做出购买决策,实施冲动性购买,据统计,冲动性购买行为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我国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中国25岁-35岁之间的“80后”大军有近2亿人,美国人将我国“80后”一代概括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随着“80后”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生力军,有关这一族群的研究相继展开,他们独特的行为方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他们特殊的成长环境,优越的生活条件造就了“80后”一族全新的生活态度、特殊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他们喜欢炫耀、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热衷于外貌消费、品牌消费,消费更为冲动,不计后果,消费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或实用意义,而是更为注重情感满足,屈从于主观偏好(陈春,2008)。显而易见,这一群体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消费群体。但从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对于“80后”群体的消费行为仍然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则更显不足。随着“80后”群体走上工作岗位,其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社会的消费结构可能会发生历史性变革(丁家永,2007)。随着“80后”一代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进军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并带动了婴幼儿用品消费的异军突起,多数“80后”家庭用于婴幼儿用品消费的支出占据了家庭收入的1/4左右,婴幼儿用品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量的主力军。据亚米研究指出,中国目前0-5岁的婴幼儿人数超过9千万人,市场份额约5千亿,并以20%的速度每年递增,以“80后”夫妇为代表的婴幼儿用品消费群体成为国内婴幼儿用品市场的主要受众,在婴幼儿用品的消费上,他们表现出“高消费”、“感性决策”、“爱攀比”、“有主见”,冲动性购买常有发生。因此,对“80后”夫妇在婴幼儿用品消费上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一方面对于全面的了解这一群体消费行为特征,推进中国本土化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引和建议。另外,也为我国婴幼儿用品企业制定合理的新产品开发计划及营销策略选择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本研究在综合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环境心理学、营销学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回溯和述评,从冲动性购买理论入手,以“80后”夫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范畴锁定为婴幼儿用品购买。通过深度访谈和定性分析,在Dholakia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模型的基础上,融入环境心理学中S-O-R理论的观点,构建了“80后”夫妇购买婴幼儿用品的冲动性购买机制模型。研究在调研总结的基础上,将导入情感策略和导入健康策略作为引发“80后”冲动性购买的前因变量,进一步阐述了情绪反应对冲动性购买欲望的作用路径,提出了“刺激——反应——意愿——行为”模型,阐述了自我控制能力和认知需要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通过实验法和自由回忆法,采集回收了248份有效的实证研究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全面的验证。通过科学严谨和系统详实的研究工作,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本研究认为在婴幼用品购买中,导入健康策略与导入情感策略对消费者情绪愉悦和唤醒均有正向影响,外界刺激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使消费者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Mehrabian and Russell,1974)。“80后”夫妇在进入婴幼儿用品商店后,对于传统营销策略的反应与其在其他商品购买中的反应基本一致,但是对服务营销刺激手段的反应则有所不同,其中,以导入健康策略和导入情感策略的营销刺激最为典型。第二,情绪反应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形成存在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当营销人员导入的产品属性信息与健康类、情感类信息交织融合时,消费者会产生对该产品的强烈的情绪愉悦和唤醒,他们渴求产品背后的寓意,产生寄托于产品的附着情感,表现出紧张、刺激、满怀希望,亦或是愉悦、兴奋等情绪状态,情绪反应越激烈,想要拥有产品的意愿诉求也越强烈。而当个体感知到导入健康策略引发的情绪愉悦和唤醒度较高时,他们倾向于实施冲动性购买来满足欲望;而当个体感知到导入情感策略引发的情绪愉悦度高时,情绪愉悦会使消费者产生想要更加慷慨的奖赏自己的冲动,其冲动性购买意愿也会大大提高,但是感知到导入情感策略引发了情绪唤醒时,消费者则表现出了相对理性,这可能是由于情感类信息刺激愉悦的同时,相对弱化了对唤醒的作用,而使其没有达到最优的唤起水平的缘故。而在这一过程中,情绪自我控制能力起到了调节作用。第叁,冲动性购买意愿一旦达成,消费者就可能会实施冲动性购买行为,在婴幼儿用品购买中,冲动性购买倾向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路径比较清晰,“80后”由于对价格等因素远不及对情感和健康类因素的敏感度高,所以,一般会倾向于依照购买意愿,实施冲动性购买。但是,这一过程中的限制因素也较多,研究延续了Dholakia(2000)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对认知评估意愿的研究,结果显示,认知需要高的个体,由于更加偏好于实施较为细致的认知评估,使得冲动性购买的概率大大降低了;而认知需要低的个体则会由于不愿意进行信息收集和信息加工,而比较容易屈从于冲动性购买倾向,实施立即的冲动性购买行为。
王亚卓[5]2011年在《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顾客穿梭于实体店铺和网络店铺之间进行消费行为,成为双渠道顾客。根据26次中国互联网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中国网络购物人数已达1.42亿,也就是说,中国双渠道顾客人数已达到1.42亿的规模,并且随着人数和交易量与日俱增,他们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因此,了解并熟知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交换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顾客价值理论分析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形成机理,构建双渠道顾客购物决策过程模型,得出渠道选择、渠道评价和渠道保留是双渠道顾客主要消费行为。王全胜、韩顺平等(2009)指出:从国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基于顾客购物决策过程的渠道选择行为实证研究刚刚起步,我国基于购物过程的顾客渠道选择领域的研究还是一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所以,本文是对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进行探索性的研究。首先,本文在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界定基本概念和研究视角,提出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传统店铺渠道顾客消费行为和网络渠道顾客消费行为。详尽分析双渠道顾客的渠道选择行为、渠道绩效评价行为和渠道保留行为,并概述了社会交换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顾客价值理论、顾客满意理论、关系营销理论是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梳理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构建出购物决策过程模型,总结出选择行为、评价行为和保留行为是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的主要内容,并依次建立了叁种行为的理论模型。接着,本文对顾客选择行为和顾客渠道评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双渠道顾客选择行为实证研究中,主要依据顾客价值理论构建出双渠道顾客渠道选择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进行实证设计,进行小规模访谈和预调研,用SPSS16.0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形成正式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利用AMOS7.0进行数据质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以及验证性分析,最后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得出结论;双渠道顾客渠道绩效评价行为实证研究中,依据顾客满意理论和需理论构建顾客视角的渠道绩效评价体系模型,并依据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最后,概括出本研究的结论,指出对企业管理者的借鉴意义、研究局限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归纳出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形成机理并构建购物决策过程模型。双渠道顾客进行消费时同样依据的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即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有价值的产品,根据前人的研究,可以推出双渠道消费行为是顾客主动选择特定渠道和服务方式的过程,也就是基于“交易交换”的基础,顾客进行的渠道选择行为。另外,随着交易的达成,顾客与企业之间会产生互动,同时就形成了顾客基于“关系交换”的基础进行的渠道保留行为。所以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就是以交换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同时交换的过程就是顾客进行交易权衡的过程,权衡的基础就是价值。因此,笔者从交换、交易成本、顾客价值叁个方面阐述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形成机理。因为消费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因此笔者构建的双渠道顾客购物决策过程模型,就是由选择、评价及保留在内的消费行为。第二,将双渠道顾客选择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四个维度,顾客因素、渠道因素、产品因素和情境因素,并在实证中得到支持。尽管学术界关于影响顾客渠道选择因素的研究不少,但是都没有经过实证验证,本文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四个维度并进行了实证验证,只有网络摄入程度对信息搜寻选择没有显着影响,其他假设都得到了显着支持或者部分支持。这说明本文提出的渠道选择影响因素的构成维度是科学的。第叁,信息搜寻选择对购买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验证。信息搜寻选择对购买选择有影响但并不显着。这说明顾客在购物过程中,搜寻信息和购买两种行为是既相关又分离的,同时验证了Strebel et al. (2004)的观念:在信息搜索阶段,顾客倾向于使用多种渠道来获取信息。这也说明了不同渠道在搜索阶段存在替代效应。同时也能够验证双渠道顾客的选择行为就是顾客在交换时,依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即对交易成本的衡量过程。第四,购买选择对顾客价值中的效用价值和体验价值都有显着的影响,但是信息搜寻选择对体验价值却没有任何影响,并通过实证验证。购买选择直接影响顾客的效用价值和体验价值,这直接说明了双渠道购买选择的确能够带来更多的顾客价值。双渠道信息搜寻选择更够给顾客一定的效用价值,肯定了前人的研究:网络渠道相对于传统渠道在产品信息展示上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网络渠道正成为一种替代渠道。但是本研究的信息搜寻选择对体验价值没有什么影响,这可能同本研究选择的样本人群的网络掌握技术有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3%),也就是当网络信息搜寻行为成为样本人群信息搜寻的主要方式时,就淡化了顾客的体验价值。第五,从顾客视角衡量渠道绩效,并设计测量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关于顾客视角的渠道绩效一直没有人进行过实证研究,本文构建顾客满意的叁个维度,产品满意、服务满意和深层次满意,并分别设计它们的测量构面,作为渠道绩效评价指标对双渠道和单渠道绩效进行评价,得出比较满意的评价等级。第六,人口统计特征不同,特别是年龄不同导致对渠道绩效衡量标准不同。由于双渠道顾客主要集中于20-40岁之间的购买人群,占到双渠道顾客调查总数的93.8%,他们熟悉网络,善于上网购物,能够游刃有余的穿梭双渠道进行消费行为,所以他们对渠道的标准要求比较高,特别是深层次需求的满意要求比较高,而单渠道顾客的购买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人群,占到单渠道顾客调查总人数的65%,他们没有网络购物经验,所以渠道评价主要是依据自身的购物经验对比。第七,构建顾客满意的构成维度,并设计出叁个维度的构面作为顾客视角的渠道绩效评价指标,并经过实证验证。本文构建了顾客满意的叁个维度,产品满意、服务满意和深层次需求满意,并设计出它们的构面,产品满意包括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服务满意包括便利性、专业化、态度和效率;深层次需求满意包括信息沟通、定制化、成就感和尊重信赖。双渠道顾客还是单渠道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都不错,但是对于服务方面差异较大。双渠道顾客的服务便利性、服务专业化和服务效率的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单渠道顾客,这说明双渠道在服务方面的优越性。服务人员的信息沟通能力,双渠道更能让顾客满意,也就是双渠道方式获取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毕竟要大于单渠道方式,但是对实现顾客特殊要求、顾客感受到的成就感和受尊重的感,单渠道顾客要高于双渠道顾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调查人群的人口特征不同,特别是年龄层次不同而导致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例如大于40岁的单渠道顾客,他们的评判标准是以前的购物经验,甚至还有计划经济时期的购物经验,所以相对而言,这些顾客购物明显感受比以前受到尊重,成就感更高,个性化需求也能够实现,因此,单渠道顾客的深层次需求满意度比双渠道要高一些。双渠道顾客人群多集中在20—40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更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所以对深层次需求的标准要高一些。本文主要包括叁个创新点:第一,探究渠道选择对顾客价值的影响关系,并进行实证研究,开发顾客渠道选择量表。关于渠道选择的实证研究,我国还是一片空白,本文主要探讨双渠道信息搜寻选择和双渠道购买选择对顾客价值中的体验价值和效用价值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开发了顾客渠道选择量表。第二,构建顾客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维度,并进行实证研究。学者们对影响顾客渠道选择因素众说纷纭,本文就是基于前人研究,构建双渠道顾客渠道选择影响因素的维度以及各维度的构面,顾客因素(购物动机、网络摄入程度、感知风险)、渠道因素(渠道收益)、情境因素(物理条件、时间条件)、产品因素(产品属性),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叁,从顾客视角对渠道绩效进行评价,构建顾客渠道满意维度及各构面,并进行实证研究,开发顾客视角渠道绩效测量量表。渠道绩效评价一直是站在社会视角或者生产商视角进行评价的,从顾客视角对渠道绩效进行评价的实证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本文就是依据顾客满意理论、需求理论构建顾客视角的渠道绩效评价体系模型,评价体系包括叁个方面:产品满意(质量、价格),服务满意(便利性、专业化、态度和效率),深层次需求满意(信息沟通、定制化、成就感和尊重信赖),并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开发顾客视角渠道绩效评价的测量量表。
戴丽娜[6]2012年在《从营销的终点到营销的起点》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我国的消费者研究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由全盘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如今,已经基本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研究的进程。本文首先从文献计量研究入手,分析了我国消费者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构架。将CSSCI期刊数据库(1979-2009)中2601篇消费者研究文献的增长规律与D.普赖斯的“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比对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消费者研究仍旧处于成长阶段(尚未进入成熟阶段)。根据上述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发现,我国消费者研究由六个主要分支领域构成: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心理研究、基于营销理论和策略的消费者研究、消费经济学理论、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研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相关研究、,它们分别由行为学、心理学、营销学、经济学和法学等传统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而来。经过综合考量,笔者选取了消费者研究议题最广泛、成果最丰硕、生命力最旺盛的营销学为重点剖析对象,即以营销学视野下的消费者研究为线索分析我国消费者研究发展的起源、演变、规律和趋势。根据西方营销理论在我国演变的实际情况,分别分析了以生产、产品、销售和市场为导向的四个市场营销理念发展阶段中重要的消费者研究理论在中国应用与发展概况:在生产导向阶段(20世纪80年代),几乎没有什么消费者研究理论应用可言;在产品导向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消费者作为产品的接受者的角色出现,企业关注产品形象如何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产品扩散的规律;在销售导向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90年代末),刺激-反应理论、“魔弹论”和“USP”等理论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这些理论均将消费者置于信息的接受者位置;市场导向阶段(21世纪以后),消费者作为企业营销伙伴的角色日益清晰,定位理论、品牌资产、关系营销、体验营销、整合营销和统合营销等理论的发展,展现了消费者在营销中重要性逐渐上升和参与性逐渐增强的过程。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社会结构复杂、亚文化丰富,因而,细分研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国消费者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近30年,我国消费者细分研究经历了两个重大转变:其一是消费者细分变量类型由“自然”人(性别、年龄、居住地等)到“社会”人(城乡结构、社会阶层和生活形态等)的转变。其二是消费者细分的逻辑由宏观分类(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学层面的变量)到微观分类(消费者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层面的变量),再到微观聚类(消费者行为数据和兴趣爱好等数据)的转变。我国传统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体系与引进的西方消费者研究内容基本一致。消费者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焦点为需求、动机、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个性和价值观等。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是:行为影响因素、行为模型、决策过程、选择与购买和购后行为等。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研究聚焦在感知风险和信任机制两个主题,行为研究围绕消费者的搜索行为和互动行为,以及信息的自生产和传-受行为等议题展开。我国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的变迁路径为:消费者心理特征的演变由“从众”到追求“个性”再到寻求“归属”的过程,同时,消费者行为特征也经历了一个由“大众化”到“分众化/碎片化”,又到“分-聚”共时化过程。因此,与之相应的消费者研究,则历经了一个由偏重群体特征演绎分析到强调个体心理和行为归纳分析,再到聚合方式、形态和特征的研究。在消费者研究方法方面,20世纪80年代,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少量问卷调查。90年代,入华的跨国公司将西方的消费者研究方法体系引介到中国,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消费者研究方法的发展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到本世纪初,我国已经初步建构起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消费者研究方法体系。在我国消费者研究应用中较为普及的定性研究方法有:深度访谈、专题组座谈、影射法和民族志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固定样本调查和实验法等。进入网络社会后,不但上述传统研究方法以网络为媒介获得了延伸性创新发展,还诞生了一些新的消费者研究方法,如网络浏览追踪法、搜索日志挖掘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定位分析法等。纵观改革开放后的叁十多年,我国消费者研究整体呈现出以下规律和发展趋势:规律1: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均由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变迁;规律2:消费者研究的逻辑呈现“总→分→总”的变迁轨迹;规律3:技术在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变迁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趋势1:消费者个体(非群体)是未来消费者理论研究和方法发展的取向:趋势2:综合性是未来消费者研究方法应用的发展趋向;趋势3:探寻消费者聚类方法是消费者研究的新方向:趋势4: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的源泉;趋势5:我国将成为全球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岩[7]2011年在《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测评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的经济时代。以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推动人类从后工业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正在逐渐丧失昔日的繁荣,全新的基于知识的新经济形态已显出勃勃生机,并展现出其非凡的魅力。而与知识社会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竭尽全力追逐的“产业制高点”。人们依托现代信息、通讯、电子等各种现代化生产技术,以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知识的生产、更新以及应用活动。而高新技术企业就是从事这种活动最重要的载体,知识的产生与应用归根结底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而员工的满意度作为组织管理诊断评价标准,其作用主要反映在帮助组织进行组织诊断、影响组织未来绩效、保证员工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员工工作质量等四个方面。重视并科学有效的管理员工的满意度,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文章以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料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来剖析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探究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究竟哪些要素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可以促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企业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员工满意度的提升。作者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通过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寻找员工满意的源泉,对回收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对员工满意度有显着影响作用的各种影响要素,为员工满意度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文献回顾、梳理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测评的理论框架。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区别于其他行业员工满意度的特征,因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应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现实,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对该框架中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剖析,以供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员工满意度提升的实践中予以参考,而不能简单照搬现有的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2)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层、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获取到尽可能多的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资料。然后通过文献回顾与访谈结果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潜变量与显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假设,最后再通过问卷调查来建构测量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量表。(3)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然后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LISREL8.72统计软件程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使得模型各因子的影响路径明确化,从而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程序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有显着影响作用的相关要素,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测评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研究分八个部分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及测评体系进行分析阐述。第1部分是导论;第2部分是文献综述;第3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第4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构建;第5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设计;第6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第7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改进策略;第8部分是结论与展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1.系统研究了员工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结合国内目前关于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叁个重点提出了系统测评过程。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本研究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测评的复杂运行过程的研究领域内,缺乏系统的研究理论作指导。本研究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借用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模式“动机—行为—结果”,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了解测评系统中各要素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借以寻找评价的关键环节,进行针对性研究。2.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经过研究发现,现有的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同时,在部分因子的选择和归类方面其适合度也有待进一步考证。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关于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新的影响因子、修订原有的子层次、对关联因子进行调整等方式,并配以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的特性构建了较为全面的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3.提出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模型和中介影响模型,指出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与工作环境、职业发展、角色满意度、工作回报、组织公民行为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既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各影响因素间也存在着互相影响的结构关系,共同作用于员工的满意度。而之前的相关研究对影响因素间结构关系未作较为详尽的探讨,可能出现对影响因素的相关重要性的误判。4.取得了针对高新技术企业领域的特定分类研究成果。本研究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调查数据对影响员工满意度的直接因素和中介因素进行了分类阐释,取得了特定行业的研究结论,解决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多数只是针对员工满意度一般层面的笼统性分析,拓展了该领域分类研究的理论基础。
王瑛[8]2014年在《佰草集品牌塑造与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研究表明,品牌尤其是强势品牌可以为公司创造巨大的价值,公司应该专注于管理品牌概念的传播过程,从而创造品牌的无形资产。各项研究普遍认为,品牌、品牌塑造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如若不考虑文化因素,便永远无法对品牌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透彻的研究。本文基于一种新兴的文化式品牌塑造原理,对国产护肤品品牌——佰草集的品牌塑造和传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说明品牌不仅只是产品或服务的代名词,也是一种感性的实体,需要进行塑造与传播。本文首先回顾了现有的有关品牌理论、品牌文化和品牌传播的资料,并指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描述了叁种常见的品牌塑造理论之后,集中分析了一种新兴理论——文化式品牌塑造理论。前叁种品牌塑造理论有其优势,但不足以塑造一个成功的偶像品牌。由于全面融汇了营销组合、客户满意度等要素,文化式品牌塑造理论对品牌经理制定合适的品牌战略有着导向作用。本文接下来着重描述并分析了佰草集的品牌塑造战略。家化旗下的佰草集品牌作为文化式品牌塑造理论的成功典范,很好地阐释了文化式品牌塑造理论的要义。在这一部分,文章主要讨论了佰草集品牌的概念定位、概念推进、深化品牌定位的原则和传播网络的构建。然后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佰草集的文化式品牌塑造手段有着良好的传播效果,通过广告效果分析以及构建“品牌概念影响购买行为”模型,通过文献研究、市场调研等方法,提出了4个假设,并建立假设关系模型,利用统计软件SPSS21.0和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21.0对数据的信度、效度和模型的拟合度进行验证和解析,以此获得相关的实验结果。市场上的国货护肤品种类繁多,但始终缺乏品牌的文化内涵,一直无法告别“卖白菜价,赚辛苦钱”的困境。受佰草集的文化式品牌塑造战略启发,文章在最后一部分为国产品牌的塑造和传播提出了几点建议。
陈小妹[9]2016年在《程序化购买广告的效果评估体系建构》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的发展,程序化购买已经成为互联网广告投放的重要趋势,广告投放形式从购买媒体发展为购买人群,程序化广告投放可以满足广告主精准到目标人群的要求。广告可以真正实现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将合适的广告推送给合适的人群。由于程序化购买广告将呈现出不固定可见的特点,若非目标人群,则无法看到广告。程序化购买的效果如何,将成为广告主在互联网广告投放中所关心的问题。因而,广告效果评估将成为程序化购买广告重要的一个环节。效果评估也有利于广告主后续广告投放的优化。只有真正有效果的程序化购买广告,才能有利于广告主的广告活动与品牌发展,这也对程序化购买的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结合程序化购买广告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广告效果评估体系,帮助广告主对程序化购买广告的效果有进一步清晰的了解。本文将在简要介绍程序化购买广告的基础上,从传播效果、心理效果、经济效果叁个方面进行评估,分别单独建立各自效果的评估体系,以及广告总体效果的评估体系,对今后的程序化购买的广告的效果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姚起超[10]2014年在《新型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及其配体的制备与光物化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因其有荧光强度大、热稳定性能好、吸光系数高、量子产率大以及官能团衍生化容易等优点,已成为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中的重要品种,应用范围广泛。本文就3,4-二氢喹喔啉-2-酮衍生物为配体的一类具有β-烯醇亚胺结构的杂环N,O-双齿二氟化硼配合物为研究对象,对配位前后及取代基与配合物性质之间开展了构效关系的研究。在对配体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类具有聚集态荧光发射性质的化合物(Z)-3-(喹啉-2-甲叉基)-3,4-二氢喹喔啉-2(1H)-酮,开展了相应的构效关系的研究并探究了其产生AIE效应的机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合成了以3-(2-氧代-2-苯乙叉基)-3,4-二氢喹喔啉-2-酮为配体的二氟化硼配合物,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了一系列相关配合物并对其进行光物理、电化学性质的测量,运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的方法,从微观角度揭示了这一系列配合物的构效关系,从而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R4对配合物荧光发射的贡献来自于其与生色团之间良好的共平面性所导致的给电子效应,将苯基转化成乙氧基将使得生色团上电子云密度减少,从而引起荧光发射显着蓝移并且摩尔消光系数下降;2)当X-Y为内酰胺时(即分子具有喹喔啉酮结构特征),该片段对于配合物光谱的红移具有较大的贡献,但是酰胺氮原子上所连接的芳香取代基对于增大分子共轭平面几乎没有作用;3)位于喹喔啉酮部分的给电子取代基相比位于苯甲酰基部分的给电子取代基,会使配合物光谱红移的幅度更大;4)此类配合物光谱的红移是因为HOMO轨道能级提升而引起能级差减小所致,而其蓝移则是由于LUMO轨道能级提升而引起能级差增大所致;5)此类二氟化硼配合物的光物理学性质不随溶剂变化的原因源于S0与S1态之间较小的偶极距变化。2、在研究上述配合物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合成3,4-呋喃并喹喔啉母核的合成方法,首次合成了2,3-二苯呋喃并-[3,2]-喹喔啉,并研究了该分子的光物理学性质与电化学性质。该分子在溶液与固体中均具有强烈的蓝色荧光发射并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单晶衍射数据证实分子间因存在由孤立二聚体形成的“鱼骨”堆积而产生较强的固体荧光发射。理论计算表明,分子在激发过程中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从而导致荧光光谱具有正向溶剂效应,而激发态分子中距离呋喃氧原子较远的苯环的转动弛豫则是分子具有较大Stokes位移的原因。电化学测量及量化计算均表明该分子具有非常低的LUMO能级,有望在导电材料中作为电子受体。3、合成了具有聚集态荧光发射性质的(Z)-3-(喹啉-2-甲叉基)-3,4-二氢喹喔啉-2(1H)-酮,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了一系列相关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光物理测量,同时运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的方法,从微观角度揭示了这一系列化合物在溶剂中荧光猝灭的原因以及聚集态荧光发射产生的机理,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分子在互变平衡中的分布与取代基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当C4上不存在非氢官能团时,分子以共轭形式存在并具有聚集态荧光发射性质,内酰胺中氮原子上的基团引入对产物在互变平衡中的分布和光谱性质无影响;当C4上存在非氢官能团时,分子以非共轭形式存在,不具备固体荧光性质。2)无论在溶液、薄膜还是固体粉末中均存在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分子的Stokes位移达到100nm以上;3)分子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发生光致氧化反应,光氧化速率4-1a>4-1b>4-1c>4-1d;4)共轭形式的分子具有固体荧光的原因不是J-堆积效应,也不是分子内单键旋转受阻,而是由聚集态下的激发态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受阻所致;
参考文献:
[1]. 基于结构式方程的广告效果测量[D]. 罗建军. 清华大学. 2003
[2]. 楼宇互动电视促销性广告效果研究[D]. 周琰佶.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3]. 赛事形象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和两者的契合研究[D]. 张颖慧. 上海体育学院. 2014
[4]. 中国“80后”夫妇婴幼儿用品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D]. 王莉. 吉林大学. 2016
[5]. 双渠道顾客消费行为研究[D]. 王亚卓. 山东大学. 2011
[6]. 从营销的终点到营销的起点[D]. 戴丽娜. 复旦大学. 2012
[7].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测评研究[D]. 石岩. 山东大学. 2011
[8]. 佰草集品牌塑造与传播研究[D]. 王瑛.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4
[9]. 程序化购买广告的效果评估体系建构[D]. 陈小妹. 暨南大学. 2016
[10]. 新型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及其配体的制备与光物化性能的研究[D]. 姚起超. 浙江理工大学. 2014
标签:贸易经济论文; 员工满意度论文; 广告效果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顾客价值论文; 冲动消费论文; 消费者分析论文; 消费购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