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冗余和精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纯论文,冗余论文,语文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说不尽的“冗余”
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多处细节,深入感知那位严慈相济的爸爸形象后,适时穿插了《城南旧事》出版后记中父女俩关于骆驼脖子底下铃铛作用的讨论:爸爸认为是吓唬狼,可女儿坚持说是为了增加长途跋涉的旅人“一些行路的乐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教师动情地指出:爸爸的“严”体现在对克服孩子缺点的铁手腕上,而他的“慈”则体现在对孩子美好品性的精心呵护上。
见学生听得入神,教师趁热打铁:“在同学们的生命体验中,有没有类似文中父亲一样的人物呢?”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说了一件事:他曾经疯狂地上网,结果他父亲一怒之下,砸毁了电脑。当时,他很痛恨父亲,现在觉得父亲也是为自己好。教师立刻肯定了孩子的情感体验,并说自己想起了历史上的吕不韦:据说秦始皇是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但是吕不韦对待秦始皇一直很苛刻,即使秦始皇登上帝位后,他也会训斥他,使秦始皇下不了台。这便激起了秦始皇的斗志,终于奋发图强,夺得大权,赐吕不韦饮毒酒自尽。但是吕不韦并不后悔,临死前,还高兴地大笑:“我成功了!”教师指出,这是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深厚的父爱已经潜藏到不为人知的地步了。
对这位教师转引《城南旧事》出版后记中的那个细节,很多专家与听课教师觉得扣题很紧,觉得那是为感受父亲“慈”的形象服务的,但是对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讲述的吕不韦的故事,就意见歧出了: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冗余”,有离题或者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的嫌疑;有的认为学生的回答属于联系实际,可以接受,但教师用吕不韦的“育儿经”来延伸纯属教学中的“肿瘤”;也有持赞成意见的,觉得英子的爸爸、学生的爸爸、秦始皇的爸爸虽然对待孩子严的方式不一、程度不一,但是都具有“严在其外,爱在其内”的共性。
这便牵扯出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什么是冗余?冗余是否真的就像“肿瘤”一样可怕?冗余的“度”究竟该怎样把握?
冗余(redundancy),即多余之意。信息论认为:信息在传输时,为避免遭受信道和噪音的干扰,人们往往求助于信息的重复和累加,以便对方能接受到明确的信息。这些重复和累加的部分,往往成为冗余信息。传播学进一步指出:不成为信息的那部分消息我们就叫它冗余。冗余的定义是由使用符号的控制规则所决定的,而不是发送者自由选择的那部分消息。冗余之所以不必要,是因为,如果它被遗漏,消息仍然是基本完整或可以补充完整的。但该理论也承认:消息中的冗余越多,它所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少。不过,有时增加冗余,可以增加传播系统的效力。可见,冗余是信息传递过程中一种必然的现象,适当的冗余可以保证信息明确、有力、高效地传递。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看教师教学语言的冗余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准确、形象、深刻地掌握。是,则为良性冗余;否,则为恶性冗余。
前文中,学生列举的父亲砸毁电脑的例子和教师列举的吕不韦苛责秦始皇的例子,同为对“隐形父爱”的阐释,是师生“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自身生命之流中,并与他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的表现,①为什么有的人认为前者是精纯,后者却是冗余?这给人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从学生口中出来的就是精纯,从教师嘴里出来的就是冗余,这正是没有把握冗余的本质,片面抹杀良性冗余的作用所造成的。
二、令人遗憾的“精纯”
不妨再欣赏一个大家认为精纯的教学案例。
某市一位特级教师执教茅盾的《森林中的绅士》,遵循了一个极其严密的逻辑思路:一、从同学们喜欢的动物引入话题:喜不喜欢豪猪?出示图片,要求学生用一个比喻来描述豪猪。二、讨论:(1)豪猪像绅士吗?(2)可是茅盾却称之为“绅士”,为什么呢?三、师生研读课文,通过切磋、商讨,得出下列结论:A.个人形象:钢针似的刺毛使豪猪与豪猪保持了适当的距离;矮胖胖的,一张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自然的分寸感把握得很好。B.待人接物: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个整天,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它不喜群居的生活,但也并非完全孤独。交际中的分寸感把握得很好。C.战略战术:等敌来攻,或者全身而退,典型的绅士式的“镇静”,情绪上的分寸感把握得很好。D.无病呻吟:它往往安安逸逸地坐在树梢上,方正而持重的脸部照常一点表情也没有,可是它若独自哀啼,往往持续一小时之久,它这样无病而呻吟是玩玩的,风雅上的分寸感把握得很好。四、讨论:这样“得天独厚”,具有巧妙自卫武器的豪猪竟然有了绝种之忧,为什么呢?茅盾提出两种猜测,但是没有下结论,你认为作者倾向于哪一种猜测?师生交流的结果是生活方式使然,因为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五、乘胜追问: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写豪猪吗?答:不是。是对当时艰苦条件下,一些以安逸的生活方式度日的人的讽刺。六、学习本文后,豪猪的命运让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学生畅所欲言,得出如下结论:(1)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应当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不能像豪猪一样安逸到近乎灭亡的命运;(2)安逸是一种放松,为的是更好地奋斗。教师表示肯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而听罢全课,不少教师又有了一种“水至清则无鱼”的感觉。教师上得热汗涔涔,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整节课上下来,可以说是一句冗余的话的都没有说,但是却觉得教师的话、文章的话和学生总是隔着一层,无法达到“共鸣”的境界。说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是怎样的艰苦,能否以一些数据、图片或者相关事实来说明一下,激活听者对历史的记忆和体验?学生说要居安思危,他们的结论来自何方?仅仅是豪猪这一例?为什么没有“鲇鱼效应”、“煮青蛙”现象等类似论据的联想?赞同茅盾的观点,那么现代人对闲散生活境界的追求,又说明了什么?曾经风行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希腊人在海边钓鱼,那地方有一个鱼群,希腊人钓了两条就准备收竿回家,一位外国游客问:“为什么不多钓几条?”希腊人问:“多钓几条干什么?”外国游客答道:“可以卖啊,然后有钱可以去投资,再赚钱,买房子,买车……”“然后呢?”希腊人问。“那你就可以舒服地在这儿钓鱼了。”外国游客说。“那我现在不就做到了吗?”希腊人反问道。对这样的故事,又该如何看待?诸如此类可以引发师生思想、情感碰撞的问题都在教者精纯的思维模式下不幸胎死腹中了。
上述现象进一步证明:真正的精纯实际上并不排斥所谓的冗余,恰恰是和冗余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的。
三、精纯与冗余的辩证统一
那么,到底该如何处理教学中精纯与冗余这一对矛盾呢?
首先应注意“有机意识”。信息论认为:记忆取决于对信息的编码,回忆同样需要按照一定的线索。②教学也是这样,要想向学生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必须对离散的知识信息进行条理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向学生呈现。精纯与冗余正是在这一理论背景上展开和谐的运动的。一方面,教师必须遵循“经济原则”,用尽可能少的话语传输尽可能多的信息:另一方面,因为不同能力的人具有不同的主观冗余,获得信息的速度也不同,教师为了兼顾传递效率与教学效率,有时则必须以接受能力中等程度为基准,适当地“冗余”一下,使学生形成内插、外推的本领,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比如要理解李大钊的话: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教师第一可以结合李大钊的行动来验证他信念的赤诚与坚定:作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北京大学的图书馆馆长,他完全可以陶然于非常优越的生活,讲究所谓的生活质量,可是他却对革命发生了兴趣,一下子将自己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当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京城时,他也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但是他竟然固执地留了下来,继续从事革命宣传和领导的工作。史载,凶残的敌人为了折磨他,用尽了残酷的刑罚:老虎凳、电椅,用牙签戳入指甲,再剥去他的指甲,并用盐水洒在伤口上。即使走向绞刑架,敌人也没有放弃折磨。整个绞刑,行刑了3次,历时28分钟。但是,这个钢铁一样的汉子竟然没有丝毫退缩,为什么?为了他追求的神圣事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第二可以结合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第三可以结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勇士(包括身边的其他人),以此来感受他们舍生取“义”,挑战生命极限的品格。唯其如此,学生对李大钊语言的理解才会不停留在概念的接受上。
美国作家、权威教师、活动家帕克·J.帕尔默认为:“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冰冷的、抽象的;把教学缩减为纯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学缩减为纯精神的,它就丧失现实世界之根基。智能、情感、精神依赖于相互之间的整体性,它们应完美地交织在人的自我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理论实际上都关注了教学的有机性(整体性),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精纯与冗余统一的必要性。将“凶狠的爸爸”视为冗余完全是片面注重“知识与能力”的产物,完全“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所以产生“冰冷的、抽象的”教学也不奇怪。
其次应把握“焦点意识”。如果有机意识是从宏观上把握精纯与冗余的统一的话,那么焦点意识则是着眼于二者在微观上的统一。焦点指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或者文本的空白点,从焦点切入,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比如感受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中“民族感情?友情?”这一部分,一位教师选择了“哭泣”这个焦点,引导学生感受:杨振宁在接到邓稼先转交给他的信后,为什么到洗手间失声痛哭?有学生说是为邓稼先真诚的人格而哭,因为杨振宁回国后问邓稼先,寒春是否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邓稼先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去证实一下,而要证实也是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向各个部门了解的,邓稼先在百忙中竟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所以杨振宁感动得哭了;有的学生否定了这一看法,认为杨振宁的泪水是感激之泪,因为美国舆论认为寒春是参与了中国原子弹的制造的,而寒春曾于上个世纪40年代初在洛斯阿拉姆斯武器实验室做费米的助手,这等于说中国挪用了美国的技术,杨振宁虽然是美籍华人,但是心仍向着中国,所以听到邓稼先信中说是中国人独立制造,他感到很自豪,压抑在心头的一股怨气终于得以吐露;有个学生根据他查阅的资料,竟然得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认为杨振宁的泪水是忏悔之泪,理由是邓、杨二人曾同在美国留学,后来邓稼先学成归国,杨振宁却执意留在了美国,虽然中国领导人多次去函邀请杨振宁回国,但是杨振宁一直没有答应。邓稼先在比美国差不知多少倍的艰苦条件下,领导他的团队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特别是氢弹的研制成功用时比美国短了近5年,杨振宁在内心深处深感自己的吃苦精神、钻研精神、创造智慧和爱国热情都比不上邓稼先,所以流下了真诚的忏悔的泪水!
这里,第三个学生提供的资料和观点,是形式上的冗余,但是为理解杨振宁的真诚人格,还有邓稼先的伟大起到了极强的推动作用,所以又是实质上的精纯了。
另外还应关注比照意识。有学者认为:追求知识的发生过程即问题化,通过“个别——抽取特征——一般原理”的程序可以产生较大的主观冗余,进而和知识的结构化统一起来,可以实现知识获得过程和主观冗余获得过程的平衡,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③这就突出了比照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比照,分析无从产生,概括更加无从产生了。从解释学的角度说,解释者总是根据自身体验来理解和解释作品,总是将作品与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因而对同一部作品,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的情况到处可见。④将作品与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更是一种比照意识。
一位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贝多芬的工作室——他在这架钢琴上工作,他在那架钢琴上经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凌乱不堪。一个学生说他感到了贝多芬工作的疯狂,“杂乱无章”正是他疯狂的结果,据说贝多芬在寓所弹琴时,身边总要放一盆冷水,弹得手指灼热,他会将手浸入冷水,以致常常将水洒得满地都是,有的水还从木板缝隙滴到楼下住户的床上。在自己家,他弹得会更加疯狂。乱是必然的。另外一个同学说他感到了贝多芬无比痛苦的内心世界,因为耳朵聋了,心情是很暴躁的,就像史铁生双腿被截肢后,他对癌症晚期的妈妈还大发雷霆一样,将一切有秩序的东西打乱,恰恰是痛苦心情的发泄。还有一个同学说他感到了贝多芬的天才,因为人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常常是很随性、随情的,能透过无序看到有序,这正是贝多芬感受方式异于常人的地方。三位学生发言时不知不觉地都运用了比照的方法,如将贝多芬在寓所中弹琴和在家中弹琴进行比照,将贝多芬的痛苦和史铁生的痛苦进行比照,将贝多芬和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人士进行比照,有了这些个体与个体的比照,于是抽绎了“疯狂”、“痛苦”、“天才”这样的特征,进而对贝多芬向内心世界开掘、痛苦而超越的形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之,当过于精纯的语言使教学内容难以理解时,就需要加大冗余度来说明,而过于冗余的句子成为理解教学内容的负担时,则需要通过增大精炼度来矫正,两者的结合取决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水平,原则上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力求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注释:
①④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50页,第61页.
②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275页.
③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第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