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方法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应用论文_李君军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儿童医院)PICU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方法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患者60例,均对其进行血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儿经对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6.67%,疗效显著。结论:对小儿急性中毒患者实施血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关键词:血液灌流;小儿急性中毒;应用方法;临床效果

小儿天性好动,对食物的分辨能力不强,对各种食物过分喜爱,较之成年人发生急性中毒的几率更高。有报道称,中毒时导致儿童意外死亡地带第3位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血灌中毒的治疗[1]。为了研究血液灌流方法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选取60例小儿急性中毒患者进行了治疗相关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患者60例,其中有男患儿38例,女患儿22例,年龄最小3岁,年龄最大13岁,平均(8.13±0.1)岁.全部患儿中有农药中毒30例,鼠药中毒20例,其他10例。具体见表1.全部入组患儿疾病确诊,无其他严重肝肾疾病,有直系亲属陪同,亲属精神正常,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对治疗及本研究知情,配合度及耐受性较高,排除有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有精神障碍,家属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对治疗或本研究配合度低,中途转院或死亡的患儿[2]。本研究的开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在入院后均先行催吐、洗胃、导泄、解毒剂等等方法治疗,无效后启动血灌治疗:使用一次性血液灌流器进行治疗。治疗时,按肝素10mg+盐水500ml配比配制2000ml肝素盐水进行管路及灌流器的预冲,行股静脉穿刺置成功后,首剂推注0.5-1mg/kg肝素,连接管路,选用健帆230灌流器行血液灌流治疗,将血泵速度调整到3-5ml/kg. min,灌流时间为120-150min。

1.3护理方法

(1)患儿尚有意识时,根据其目前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儿恐惧心理,保证患儿积极配合治疗,迅速建立血管通路,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预防患儿发生感染。(2)积极与患儿家属做好沟通交流,收集患儿详细病例资料,为其介绍血液净化治疗的相关知识,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此时患儿家属心情较为急躁,做好安抚工作,耐心对待家属,耐心解答其提出的有关于患儿疾病的相关问题,避免发生医疗纠纷。通过交谈、抚触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患儿躁动时予以适当镇静。(3)血灌治疗结束后,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避免沾水,护理人员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穿刺部位是否出现肿胀、渗血情况,如出现该异常,立即行压迫止血,冰敷肿胀部位,24h内禁止热敷,确认穿刺处无出血后再行热敷消肿处理。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显著改善或完全消失,意识恢复症状;有效:恶性呕吐等不良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好转,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效:恶心呕吐等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或患儿死亡。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全部患儿治疗有效率观察

经过观察发现全60例患儿中有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67%。具体见表2.

3.讨论

小儿中毒时,毒物虽然经口进入身体,但除患儿消化系统受损外,毒物的排泄还有泪腺、汗腺等途径,如不及时进行排毒治疗,极有可能导致患儿出现机体重要器官的衰竭,甚至导致患儿死亡。故在其中毒后应立即进行抢救,小儿急性中毒后的急救措施主要有:(1)催吐:中毒6h内适用该治疗方法,口服温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100-200ml。(2)洗胃:毒物不明确的情况下适用该治疗方法,洗胃所用液体为温盐水,洗胃时确定患儿中毒时间在6h以内。(3)导泄:中毒时间在6h以上的患儿适用该治疗方法,治疗所用药物为10%硫酸镁溶液50-100ml,因时间较长,毒物已经进入肠道,导泄的目的在于减少肠道吸收,促进毒物快速排出体外。(4)灌肠:中毒时间较长的患儿适用该治疗方法,灌肠液为1%肥皂水或0.9%温盐水[3]。

小儿自律性较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好以下防范儿童中毒的措施:(1)老鼠药、农药等有毒物品,家属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妥善保存,预防儿童因误食发生中毒。(2)日常生活中家属不可随意在室内喷洒杀虫剂等药物,必须喷洒时,嘱儿童离开室内,开窗较长时间后再让儿童进屋。(3)瓜果等应洗净后再食用,已经发生变质的食物及时丢掉,不要让儿童食用,以免发生食物中毒。(4)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向儿童讲解急性中毒相关知识,提高儿童的健康意识。教导其在饭前便后及时洗手,不吃生食,不吃没洗的果蔬,不喝生水。教会小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毒物,嘱其远离,提高其自身健康知识掌握能力[4]。

对急性中毒患儿进行血灌治疗时,应注意:(1)该治疗的适应症为可经过吸附颗粒吸附的毒物其分子量小,不会结合组织蛋白,在体内均匀分布,不会固定于某一部位。(2)治疗应尽早开展,早期进行治疗不仅能将血液中的毒物析出,且不会损伤机体正常组织[5]。(3)儿童患者相较于成年人来说,体重轻,血容量小,积极预防发生低血压,选取预充量小的管路,并应在引血前预充白蛋白、血浆或全血,治疗结束后采用通过空气部分回血减少入量。治疗次数由中毒量及症状决定。(4)中毒时间较长,已经出现的毒物导致的脏器功能的损害,经血灌治疗后损伤不能得到有效恢复,故在行血灌治疗时应同时积极进行降低颅内压、吸氧、止痉的治疗[6]。

在本研究中,经血液灌流治疗的全部患儿得到了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说明血液灌流方法对于治疗小儿急性中毒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因为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少,且未对全部患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期待临床早日进行大样本研究,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综上所述:对小儿急性中毒患者实施血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晓娟,许煊,高海涛等.血液净化在小儿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6):494-496.

[2]吴丽.90例血液净化方法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3):126-127.

[3]杜敏,张国英,谢晓丽等.小儿急性中毒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4,35(3):382-383.

[4]何芳,阿迪拉.血液净化治疗小儿急性中毒17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143-144.

[5]蒋新辉,邵晓珊,李宇红等.小儿急性中毒88例临床特点及血液净化治疗[J].贵州医药,2014,(1):25-27.

[6]尧国勇.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2):3090-3092.

论文作者:李君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血液灌流方法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应用论文_李君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