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奕瑾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637000)
【摘要】目的对门诊安全管理工作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门诊患者 370 例,门诊于 2017 年 9 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均为 185 例,对患者不良事件、投诉事件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做观察比较。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08%、0.54%,与实施前的 4.86%、3.78%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前满意率为 94.59%,与实施后的 98.38%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诊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能够强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门诊;安全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201-01
门诊科室是患者最先经历的科室,门诊科室具有较大的人流量,人员密集度较高,患者需在此进行多个环节的检查、就诊等步骤,此科室的工作较为繁复,患者在门诊科室时,病情尚不明确,且病情变化较快,使得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具有较大难度,因此要为门诊科室制定合理的护理管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1-2]。本文主要研究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对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影响,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3 月门诊患者 370 例资料,患者年龄最小8 岁,最大 71 岁,平均年龄(47.8±6.0)岁,男性与女性分别为 203 例、167例。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无危重症疾病情况;②所有患者意识清醒、认知功能正常,无精神疾病情况;③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确认同意知情。门诊于 2017 年 7 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均为 185 例,在基线资料如年龄与性别方面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做对比分析。
1.2 方法
门诊安全管理中,于 2017 年 9 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1.2.1 风险管理制度完善
门诊需在护理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上完善,如规范用药制度,保证门诊在药品管理水平上提高,达到规范化用药的目的。同时,在门诊管理制度中,应将患者可能涉及到的挂号、治疗与住院一系列流程纳入管理内容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2]。另外,应建立风险应急与处理制度,门诊应不断总结已出现的风险事件问题,并预测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制定风险应急与处理预案,这样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可及时一定处理。此外,门诊需在监督检查制度上完善,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2.2 门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
针对门诊护理风险问题,需注意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上不断强化,由护士长组织开展培训、模拟演练活动,具体强化内容包括:①专业技能,如穿刺技能、用药指导等,且能够对患者疑惑问题进行专业解答;②责任意识,门诊需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保证将护理工作落实到位;
1.3 观察指标
对风险管理实施前后门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与投诉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其中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跌倒、用药错误、穿刺失败等。同时,以问卷考查方式,由就诊人员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围绕护理服务质量、人员专业操作以及人员服务态度等,了解患者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评价分为不满意、满意与非常满意等,取其中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纳入满意率计算中。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内容均录入 Excel 表格内,统计学处理引用软件 SPSS21.0 实现,风险事件发生率、理满意率结果组间对比均采用χ2 检验,经过数(n)或率(%)形式描述,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观察
风险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08%、0.54%,与实施前的 4.86%、3.78%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
3 讨论
门诊科室是医院的基础科室,所有患者均会到门诊科室进行排队挂号和填写病历,使得门诊科室的人流量较大,各种患者的病情差别较大,使得护理人员不能对每位患者进行很高的服务,会增加护患矛盾,使得门诊工作不能有效、顺利的开展[3]。由于门诊科室人员密集,患者及其家属一直处在走动的过程中,造成门诊科室的地面环境相对较差,有时会出现患者滑到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科室的护理质量和医院的形象[1]。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注重科室秩序的维护,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不注重,使得护理质量难以提高[2]。门诊科室通过对以往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就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安全管理模式。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人为本,在门诊部设置便民设施,
保持门诊科室的环境整洁,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护理人员应态度温和,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出答案,减少护患纠纷。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风险预防、急救处理等知识。通过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2]。
结论
综上所述,门诊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能够强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杜 丹凤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 果评价 [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5):25-26,29.
[2]廖春梅.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价[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8):00110-00110
论文作者:蒲奕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门诊论文; 患者论文; 科室论文; 事件论文; 风险论文; 不良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