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遭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王连壮

国网自贡供电公司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工业,农业等其他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生活中电力扮演着重要作用。电网结构日趋完善,输电设备,输电线路设备数量呈现突飞猛进的增加。与此同时的是,输电设备的破坏也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输电线遭外力破坏的方面深入分析原因,有效提出切实有效预防对策。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原因;预防对策

0引言

电力工业既是国民经济得展的支柱产业,又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是社会事业,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千家万户的生活。作为电力工业重要载体的架空输电线路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且裸露在野外等特点,通常由于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安全稳定有较大影响,所以发生事故后,进行事故抢修耗费时间长,恢复正常供电工作都比较难。虽然有关方面比较重视电力保护措施。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电力保护措施的考虑与工作[1]。电力遭受破坏事故仍在发生,电力设备被破坏频繁,停电小问题却带来大影响,却发生逐渐成为人们面临的共同大问题。不仅对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影响,比如生活,工作用电,城市基础用电。因此,研究探讨防止输电设备遭受外力破坏,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力网络的安全工作,为中国十四亿人口正常生活供电,为中国各个行业发展奠定基础是我们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与难题。

1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典型事例

在近几年的输电线路管理实践中,由于受外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影响,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沿海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园区的大量兴起,城市基础文明建设等不断加大,城乡结合部违章建房的增多,以及居民的电力安全意识浅薄,盲目施工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输电线路事故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防不胜防。

(1)按照电压等级外力破坏事故分布情况如下表:

表1外力破坏事故分布情况表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110kV和220kV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就占90%以上,主要是该电压等级性的分布的特殊性,因为都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和经济开发区。特别是早期建设在城乡结合部的线路,采用杆塔相对地面高度也十分有限,构成设备条件有限,再加上线路保护区通道范围逐年被侵占,外力破坏现象一直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反而随着线路逐年增加,造成外力破坏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

(2)外力破坏,施工引起电力系统破坏故障分析:

施工类引发事故,占86.44%;

跨越物引发事故,占8.47%;

放风筝引发事故,占1.69%;

从其他方面引发事故,占3.39%。

从以上数据得出,其中起重车,混凝土泵车,固定式塔吊等机械施工引起电路线路故障占总事故的86.44%,成为引发人员伤亡,电力设备损坏等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外力破坏的主要问题是发生在部分城市建设电工业建筑,农民生活建筑,城市绿化建设存在野蛮施工。虽然每年都开展大量的安全施工教育和宣传,但效果不甚明显。原因是电力施工人员不具备基础的安全施工意识和电力保护常识。

2输电线路遭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

2.1自然灾害引发事故原因

(1)覆冰现象,当输电线路有冰块附着产生时,覆冰向线路上的电线杆或电力塔施加压力,杆或塔两侧压力由于受力不平衡从而引起电线发生变形,若由于张力超出其极限,弹性不足则会发生电力网杆或电力塔的倾倒,导致供电系统问题,停电现象的发生[2]。此外电线上的冰块对配电线路上绝缘子也有影响,最终可能导致发生影响电力功能的,发生设备破坏,冰闪等现象。

(2)其他自然灾害,因为不同季节风速和风向也会有差异,风力影响对输电线路的坏影响也不容小觑,会导致重合闸失效导致供电中断。水涝的发生常常伴随着泥石流及洪水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其会影响到电杆或电塔的稳定性,也因此会使输电塔倒塌。地震发生对输电线路的破坏力也是非常严重的,因输电线路中的电路杆塔形状多为直立式的,地震极可能引起输电线被拉断触发连锁倒反应电力事故。

2.2人为引发事故原因

(1)输电线路维护机制组成尚未完善,事故发生时造成输电线路故障,维修缓慢。一些供电单位,政府部门对供电设施以及供电线路缺乏完善的保护措施,使得输电线路的维护,维修工作长期以来形同虚设。另外,部分执法部门,电力单位对输电线路破坏现象无动于衷,使得外力隐患得不到及时并且有效的解决,最终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范围更广的电力破坏事故。输电线路维护人员缺乏专业的维修技能,缺乏责任感,导致外力破坏的维修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紧急应急机制的缺乏,导致一些突发性,应急性的破坏事故发生之后,难以及时的处理与解决,或者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致使复杂化,无论是对居民生活,工业建设都造成了恶劣影响。各个部门交流沟通,联会互通的交流缺乏,如政府职能部门和电力公司之间缺乏深入,频繁,多方面的沟通导致发现输电线路故障之后各部门进行不能做出应对措施,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用电。

(2)供电设备以及设施全民参与,全民保护工作的宣传内容不到位。电力设施的保护宣传,教育不仅是政府,更应该的社会各界对电力基础的保护。全民保护意识缺乏是导致输电线遭破坏另一个重要因素[3]。教育每一位公民保护输电线路和设备,禁止损坏,盗窃是国家对公民文明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我国一些法律部门对以上法律知识的传播,教授不重视,没有实际工作并且行知有效的进而行动使得一些公民增加输电线路的保护意识:甚至发生盗窃输电线设施的现象,造成影响居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损坏公众发展的利益。另外,一些部门对有关电力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到位,对保护电力设备设施未起到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

3预防对策

3.1自然灾害的预防

自然灾害的发生即使无法避免,但一些灾害的发生具有短期偶然性与季节特性。因此在输电线路上应建立高科技的然灾害防警报系统,并加强同气象,自然灾害工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以便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天气或者灾害信息,提早对相应电力线路进行规划,防范并将事故的发生可能性降到最低,甚至可以不发生电力影响事故。此外,电力公司还应该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日常运营维护工作,调度计划,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同时还应提高各个线路负责人对自身责任意识,发现安全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电力事故发生的初步影响,为输电线路的安全供电提供可靠保障。

3.2人为因素预防措施

(1)完善工作机制,不断进行工作形式与内容创新。对于输电线路突发事故现象频频发生,有关工作部门应该制定一套工作方案。如果有暴雨等恶劣自然天气的发生,为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与运行,应从技术层面做出规划,分析事故原因,以及产生的恶劣后果,巨大影响,采取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合理改造或合理规划线路。加强科技创新,开发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防治破坏事故发生。

(2)与行业协会进行协作沟通,近年来发生的电力破坏事故,大多数由于施工操作人员缺乏电力知识且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对这些技术操作工作人员让他们学习一些必要的电力设备设施保护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意识到保护线路安全的重要性。与管理部门的协作与沟通,一般项目如建房,修路造桥等,需要通过规划、城建、土地等部门的审批,电力部门应多与这些部门沟通,通过与他们联络提前了解在电路线路哪些项目要开工。通知建设单位到电力部门咨询,清楚他们提前了解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施工要做好那些安全措施,并签订相关的安全责任书,防患于未然。

(3)完善输电线路的联动维休机制。输电线路维护的缺乏,是引起电路发生故障的一部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供电公司电力设备保护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有目的性,有指向的,加强对输电线路保护方法;加强部分法律制度建设,从法律制度上完善对于电力设施的保护措施与机制,及时消除由于各种外力而造成的电力使用隐患。

4结语

为了防止和遏制输电线外路破坏,确保人们日常生活的工作的正常用电,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输电线路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而艰难的任务,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也需要每一人坚持不懈努力,才能保障我们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懿,吴侃侃,刘黎军,等.海岛电力通信光缆运维技术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8,5(04):130-134.

[2] 郑樟新.电力通信光缆网维护和管理中GIS、RFID、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166-167.

[3] 郭年,黄薇,陈璇.探究电力光缆外力破坏的防范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8,20(15):21-23.

作者简介:王连壮,(1994.2.8),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输电线路运维工作。

论文作者:王连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遭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王连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