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学解读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学解读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学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小康社会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1]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二者互为前提,又相互制约。人不 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 展,人的主观能动才能的发挥,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育和形成,个人社会关系 的高度丰富发展,既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又受制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环境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运行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和相应的诠释标 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赋予了新的分工理念,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 性与现实可行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打开了广阔的道路”。[2]“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 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

(一)

经济学假设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的需求无限,“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 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为了满足人 的无限需求,社会分工的存在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一切又是建立在一定高度劳动生产 力水平之上,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已经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 。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 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5]社会分工是 客观存在的,它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双重作用。

1.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着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社会分 工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和内在动力。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劳动者财富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整个社会的 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降,劳动者的必要工作时间的缩短成为可 能。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次,相互协作是社会分 工的内在要求。实行分工,劳动者在互相衔接的不同工序上操作,共同生产同种产品, 使劳动者的个人利益的实现成为“共同”的事情。相互配合、协作精神被强制地植入劳 动者的脑海。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精神的培育也正是人全面发展之必须。人们在互相协 作、互相交换的生产及生活中形成的普遍的交换关系,使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被世界历 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最后,随科学的发展和 技术的进步,社会领域的分工日益精细化、高端化,对人的劳动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 要求,外语、计算机等通用技术手段的掌握,已成为谋求良好职业的“敲门砖”,专门 职业技能的掌握更是必不可少。竞争的压力迫使人们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积极参加职业 培训,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一切均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

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工要求劳动 者的劳动技能专门化,它使劳动者往往成为“片面发展的人”;第二,分工使劳动者不 得不在特定的范围内日复一日地做着枯燥无味而紧张繁忙的机械性工作,易形成思维的 僵化和诱发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紧张感、焦虑感等,使人成为“畸形人”,不利于 人的全面发展。专业分工后,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自身也随之被分成几部分,为 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人的这种畸形发展 和分工齐头并进,分工在工场手工业中达到了最高的发展,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 物,它压抑工人全面的生产志趣和才能,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大工业的机器 更使工人从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工人,而且直接或 间接剥削工人的阶级,也都因分工而被自己活动的工具所奴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私 有制,与旧式分工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密切联系,离开一定的生产方式、 社会条件,抽象地谈人的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企图仅仅依靠教育手段来发展人的天赋能 力,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3.消除旧式分工,建立新型分工关系,实现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片面人”、“畸形人”是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必然产物。在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条件 下,人们的共同活动本身并不是自愿地而是自发地形成的,因而这种社会力量在各个个 体看来往往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力。社 会分工使得整个社会生产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似乎有人格、有意志的整体,而人却既不 能理解又很难支配这个整体,只能成为其奴隶。这种社会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不是 生产活动隶属于人,而是人隶属于生产活动;不是人使用机器来实现自身的目的,而是 机器把人当作实现自己运转的工具;不是劳动产品属于劳动者,而是劳动者受到劳动产 品的压迫。分工所造成的劳动异化,使人失去了发展自身的条件。旧式分工是与阶级和 私有制的存在密切相联系的,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条 件下,劳动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劳动者被限制在狭小的工作岗位上,不能使劳动者的身 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大多数人则暂时失去 了发展的可能性。而当剥削阶级把被剥削阶级排斥在发展之外时,也给自己的发展设置 了障碍,使自己变得片面和愚蠢。

消除旧式分工,就是要消除人类劳动的固定化,消除主体对客体、劳动者对劳动本身 的屈从,消除人们终身束缚在狭隘劳动中的现象。社会主义消灭了阶级剥削,实现了生 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了新型的人际关系和分工体系。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 产力水平总体落后,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闲暇时间的利用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但 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制制度保证劳动将变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那时“劳动会变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6]成为人的身心的充分 发展的手段。同样,人的其他活动也会成为人的身心发展的手段。而教育则可以通过智 育、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使个体身心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 塑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100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生产 分工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种类越来越多,每个人的素质条件良莠不齐、千差万别 ,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在任何部门内发展”、“通晓 整个生产系统”、“会做一切工作”,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争取实现每个人活动能力 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特点。

分工是不能被消除的。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消除分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 观要求,正像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一样。其论证思路一般以马克思的一段话为依据:“ 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 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 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的条件。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 品。或者拿一个较近的例子来说,每个工厂内都有系统的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不是通过 工人交换他们个人的产品来实现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 品互相对立。”[7]这就是说,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 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者缺一不可。既然如此,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 济)的消除,社会分工也将随之消除。这一判断表面上看是对的,但实际上却是相当有 害的(限于篇幅,这里不作具体论证)。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人类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 水平的提高,人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分工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仍然是提高劳动生 产率、推动生产力前进的重要因素。所要消除的只是劳动者之间的职业分工,“片面人 ”、“畸形人”、“职业人”将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全面发展的人。事实上,关于这一 点,马克思曾作过非常生动的描述:“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 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 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 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原来,当 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 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 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 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 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 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8]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打猎”、“捕鱼”、“畜牧”、“批判”、“可以在任何部 门内发展”等字眼充分表明,马克思并没有认为分工在未来社会中会消亡,相反论证了 分工的存在。而“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下午、傍晚、晚饭后等活动安排 充分说明由旧式分工带来的“片面人”、“畸形人”、“职业人”已消亡,一个全面发 展的人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样,由这段话,我们还可发现,只有在生产资料公 有制基础上,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成为自然界自觉的和 真正的主人,人类才能真正地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 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9]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革 命导师们对此均十分重视。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 的需要”。[10]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使他 们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11]斯大林则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 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12]毛泽东同志也十分关注社会主义社 会中人的发展问题。他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社会与人的生存和发展角度 ,从手段和目的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在这 个概括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手段,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每一个人的富裕是 根本目的,其间要经历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复杂过程。这个社会主义本质论,抓 住了生产力这个社会发展的物质决定力量,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教条,为社会主义改 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第一次把人的全面发展上升到社 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 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4]

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制 度保障和发展平台,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而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消 除了现在的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穷奢极欲的浪费而为全社会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 和产品。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 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种可能性现 在是第一次出现了”。[15]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 化事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人的全面发展, 是人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善、由贫穷到富裕、由潜在的到现实的、各方面的充分 或最大限度的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资本主义社会,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虽然也一般地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但是,由于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性质,因而从本质上来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人的发展 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资本主义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的结果,使人的发展只能服从经 济发展,导致人离开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远。因此,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社会 不但是残酷的、人剥削人的、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畸形、异化的片面 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广大人民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人的全面发展才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人的 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新的辩证关系才能形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各种分配方式”。[16]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避免了两极分化,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按劳分配是最能促进生产发展,最 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品分配形式,“只要分配为纯粹经济的考虑可支配,它就将由 生产的利益来调节,而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地全面发展、保持和 运用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1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论在经济、道德还是在 精神方面,旧社会的痕迹都还不可能完全摆脱,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完全消失,工农之 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还依然存在,因而劳动者向社会提 供的劳动也有明显的差别。有些人能够向社会提供质量较高的复杂劳动,有些人只能从 事比较简单的劳动。同时,在社会主义阶段,一般说来,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还没有 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劳动者不同等的工作能力,便成为一种“ 天然特权”,如果在分配个人消费品的时候,不承认这种“天然特权”,不考虑劳动者 劳动的差别,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就会挫伤人们 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不利于劳动者发展、保持和充分运用他的劳动能力 。只有“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18]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同他 可能获得消费品的数量联系起来,实行按劳分配,用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才能促使劳动者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自身 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全面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 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同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相比,它既 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建立在生产资 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也未能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获得 全面发展,在17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只有二十几个发达国家的事实充分表明, 资本主义制度不是解决贫穷落后的灵丹妙药,更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若走资本 主义道路,也只能沦落为三流甚至四流的国家,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必须坚持走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广阔 的发展空间。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充分 的平等条件和选择机会,而自由和平等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市场经济 是培养自由、平等观念的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 看到广大农民从事第三产业,或进城务工,或就地办厂,建立自己的企业,而城市里则 有人到农村承包荒山、田地,建现代化的农场,人们为了求发展,可以辞职炒老板,然 后“跳槽”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而用人单位为了求得人才,公开招聘,与个人签订用工 合约,单位在人事安排上采用公开竞争上岗的办法,不再象以前那样论资排辈。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个人享有的自由是法制规定范围内的自由。法律明确而详细地 规定了人们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应尽的各种义务,从而使人们的权利义务观念逐渐增强。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任何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都可以在市场竞 争中获胜。竞争压力迫使人们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最后,经济上的自由平 等决定了政治上的民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依法享有自己的各种权 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监督权利等等。民主观念的增强,将有力地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单纯是人的主观认识层面的问题,它更多地体现了价值 规律的客观要求,二者存在着必然联系和内在的逻辑推理。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价值规 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人口与环境的比例是国民经济的 根本比例,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 ,这恰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消费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亦昭示我们,人的全面 发展有其规律可循。从满足的生存需求开始,逐步上升到发展需求的满足,进而是享受 需求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 到复杂地发展着。

总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 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 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 、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19]

标签:;  ;  ;  ;  ;  ;  ;  ;  

人的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学解读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