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平台论文,城乡论文,图书馆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科学,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科学[1]。目前广大农村社科信息服务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构建城乡一体的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1 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社科信息服务差距巨大
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限,资金投入、专业人员、服务条件上的巨大落差,造成城乡社科信息服务“鸿沟”。一方面,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社科信息服务划归为是城市人的事情,觉得社科信息对农村、农民来说可有可无;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城市社科信息服务起步早,日渐成熟——社科研究和信息服务机构基本健全,有人员,有经费,已形成了社科研究和信息服务网络;农村社科信息服务刚开始,尚待推进,没有系统的组织机构,缺少经费保障,基本是一穷二白。
1.2 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
公共图书馆、社科图书馆、政府职能机构等社科信息服务部门,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业务系统往往是独立存在,它们按照职能划分,各自系统地开展社科信息服务工作,相互之间缺少信息交互。在社科信息服务上相关部门的工作关联度明显不足,往往在一个信息管道中的信息已经发生改变,而另外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却未能发生联动效应,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社科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3 社科信息资源整合度低
公共图书馆、社科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三大社科信息服务主体,没有形成统一的社科信息服务平台,尤其是在公共图书馆和社科图书馆谁为核心、谁来建设该平台等问题上,思路不清晰、动作迟缓,造成不同职能社科信息系统产生的社科信息资源仅仅按照自己的标准与要求进行加工,无法实现共建共享。
1.4 乡镇缺少统一传输渠道
公共图书馆是区域性中心馆,承担着整个地区的文献信息服务和图书馆的专业指导工作,经过多年建设服务体系和网络已具规模;社科图书馆是社科研究系统内的图书馆,在社科研究和信息服务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社科系统上下没有垂直关系,缺少横向沟通,图书馆利用率低[2]。在广大农村更是缺少使用方便、覆盖面广、统一管理的传输渠道,缺少统一的传输网络系统是当前制约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的主要瓶颈。
2 建设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的构想
2.1 城乡一体的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
从实际情况看,图书馆开展城乡一体的社科信息服务难度着实不小,但换个角度思考,其实也有不少有利因素。首先,新中国成立后公共图书馆经过60多年的建设,无论是数量、布局,还是专业队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手段都已具备一定的实力和水平。再者,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文化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以“农家书屋”为代表的图书文化悄然崛起。因此,开展建设城乡一体的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已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其框架见图1。
(1)主中心——市公共图书馆。市公共图书馆统筹本地区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工作,并负责收集、整理、加工社科信息,主要承担社科信息传播、服务工作。
(2)副中心——社科图书馆、县(市)公共图书馆。社科图书馆强化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专业关系,将社科信息直接提供给公共图书馆;县(市)公共图书馆负责本区域内社科信息收集、加工,主要承担社科信息传播、服务工作。
(3)基层馆——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图书馆简单处理社科信息,主要承担与城市相关的社科信息传播、服务工作,服务对象是居民用户;农家书屋主要承担与农村相关的社科信息传播、服务工作,服务对象是农民用户。
2.2 城乡一体的图书馆社科资源建设平台
传统的社科信息资源建设分散且无序,社科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各有一套方式和体系,特别是数字资源的建设又有各自的平台,甚至各种数字资源之间也存在隔膜,缺乏有机的联系。用户需要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来回进出,各种文献不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加工和传播。因此,城乡一体的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侧重点是确立建设主体和向农村倾斜。把丰富的社科信息普及到广大农村基层,打破农村社科信息闭塞的状况,帮助村民及时了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使他们的眼界更宽、信息更灵,进而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2.2.1 社科信息主要来源
(1)政府社科信息。政府出台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2)中央社科研究机构。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
(3)地方社科研究机构。各地党校、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地社科联等。
(4)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如浙江省现代非国有经济信息中心、浙江天目书院、天则经济研究所等。
2.2.2 社科信息资源建设
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社科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为基础,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为辅,搭建“统中有分,分中有统”的社科信息资源分级平台。
(1)建设主体
社科图书馆——发挥社科图书馆社科信息研究理论中专业性强、成果丰富、使用方便的特点,收集、加工、汇编城乡一体社科信息,该馆是城乡一体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主力军。
公共图书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料丰富、信息加工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在开展图书馆文献服务中,针对社科信息进行专门提取、加工,并建立相应的城乡一体社科信息资源库。
高校图书馆——发挥公共图书馆实力雄厚、藏书丰富、专业人员整体素质高的特点,紧密结合相关教学研究,加工、编纂城乡一体社科信息,并建立相应的社科信息资源库。
(2)建设辅体
社区图书馆——汇编贴近生活、居民关注的热点社科信息,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社科信息资源库。
农家书屋——走进田间地头,编写时效性强、农民关心的社科信息。
2.3 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传输平台
众所周知,网络环境下大量的信息,包括社科信息,从四面八方不同渠道向用户扑来。一方面用户与图书馆处于同样地位,都可直接从网站上获取所需信息;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大量的信息深藏在不同的门户中,用户却不知所需信息在何处。建立城乡一体的社科信息传输平台的目的在于加快社科信息传播速度,提高社科信息服务质量。
2.3.1 构建设想
(1)传输管理:各级公共图书馆、社科图书馆。
(2)传输节点: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
2.3.2 传输媒介
(1)活动方式:馆际互借、三下乡活动、宣传栏等。
(2)网络方式:互联网、电视网、广播系统等。
2.3.3 传输路线
(1)城市线:社科信息源(社科研究机构、政府机关等)——市公共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中心)——县(市)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居民用户。
(2)农村线:社科信息源(社科研究机构、政府机关)——公共图书馆(社科服务中心)——县(市)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农村用户。
(3)城乡直通线:公共图书馆(社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村用户;公共图书馆(社科服务中心)——社区图书馆——居民用户。
3 建设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的关键点
3.1 传播载体
“互联网”无疑是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首选的传播载体。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农村地区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因此,在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的同时,可以因地制宜地借助乡镇机关、乡镇文化中心、学校、卫生院等机构的网络系统开展社科信息传递工作。另外,要加强与广电部门合作,突破信息服务“重文字、轻口传”的思维,利用电视和广播传播社科信息,特别要充分发挥遍及农村的有线广播的作用。
3.2 乡镇政府
建立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平台,乡(镇)政府对此的认识和重视非常重要。乡(镇)政府虽然只是最基层的一级行政机构,并没有直接出现在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平台上,但实质上它所拥有的巨大资源和行政执行力在当地乡(镇)区域内是无可比拟的。可以这样说,只有在乡(镇)政府的推动下,建立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平台才可以事半功倍。
3.3 建设标准
标准化就是形成有效的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系列标准,达到推动图书馆其他服务项目向标准化迈进之目的。一方面,该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是一张白纸,进行标准化工作是一个机遇;另一方面,统一标准,优化各类业务流程,通过统一门户渠道进行信息发布和管理,实现统一用户管理,也是服务平台自身建设的需要。
4 建设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的新格局
4.1 科学制定规划,统筹城乡建设
构建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的原则是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梯度推进。同时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条件好的乡镇和社区步子可以迈得大一点,建设标准也可以高一点;基础薄弱的地方,应当随着条件的改善逐步增加建设项目。要依托城市资源的优势带动乡村,城市现代化优质资源成果要不断向乡镇输送。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形成从城区到中心镇、一般镇,再到中心村的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
4.2 城乡融合互动,资源共建共享
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上的公共图书馆、社科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规定各方的权力、义务和利益。通过建设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平台,建设图书馆社科信息联合目录、电子资源数据库联合目录、特色数据库联合目录和公共资源联合目录等共享系统,逐步实现一地资源全国共享、全国资源为我共享。
4.3 立足区域实际,开发特色资源
激发广大用户对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的主体参与意识,立足区域实际开发带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侧重农村科技和经济,把社科信息资源加工成若干个特色数据库,并不断补充、完善,真正发挥社科信息的作用,如城市社科资源库、农村社科资源库。
5 建设城乡一体图书馆社科信息服务平台的策略
5.1 政府主导,加快农村社科信息服务建设
广义上讲,政府既是社科信息最大的产生者,又是社科信息最大的受益者,即政府是开展社科研究和信息服务的主导者。在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中城市用户的强势与农村用户的弱势,两者泾渭分明,加快农村社科信息服务建设,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是城乡一体的社科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的根本。而在改变现状中,政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政府要发挥好在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提供相关扶持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城乡一体的社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5.2 图书馆设立社科信息服务专管员
毫无疑问,构建城乡一体的社科信息服务平台一定会加大图书馆的工作量,而社科信息服务只是其服务的一部分,在公共图书馆为此设专门的机构显然是有困难的,尤其是中小城市图书馆。笔者以为,可以在投入增加不大的前提下,设立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专管员来解决。设立专管员一是无需增设新机构,专管员可挂靠在图书馆原有的信息服务部门,二是专管员有一定的自由度,专门负责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同时可以参与社科信息的收集、调研、采编、传播等工作。更重要的是有专人主抓此事,可以避免“制度墙上挂,计划纸上流,实事无人抓”的情况出现。
5.3 开放政府网站,与电子政务结合
基于国情,政府网上运行着数量庞大的政府社科信息。近几年,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越来越规范,政府网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再加上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其对社科信息服务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从信息加工和服务角度讲,直接使用政府网上的社科信息方便快捷。因此,政府机关要提高社科信息服务意识,加大开放政府网站的力度,提供实时有效的社科信息。其次,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参与,将社科信息服务与政府的电子政务结合起来,达到有效地拓展社科信息服务领域和空间之目的。
5.4 建立与服务平台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1)设立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引入用户需求要素,设置用户指标和独立的评价分值,明确用户评价的地位和形式,邀请用户参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判过程。另一方面,调整图书馆馆舍面积、藏书量、阅览座位等传统评价指标,加大数字化资源建设、远程社科信息服务和为农村用户服务能力等的分值。(2)创建系统与动态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城乡一体社科信息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基础工作,仅凭一时一事一人等定格的方式来评价是有所偏颇的,因此其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不能一成不变,应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发展性,需要系统与动态的评价。(3)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社科信息服务的评价是一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既对社科信息服务的“质”进行定性描述和判别,又可以减弱人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三套评价体系,良性互动,既注重结果的评价,又注重细节的评价,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社科信息服务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