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风 武汉理工大学
关于跨文化能力的定义,无数海外研究者在过去几十年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如Wiseman定义跨文化能力为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和适当沟通所需的知识、动机和技能。在他的定义中,Wiseman提出的动机将“与跨文化交际的预期或实际参与相关的情感、意图、需求和驱动力的集合”作为一个不被包括在跨文化能力其他定义的新元素。Deardorff指出,由于知识本身不足以构成跨文化能力这一事实,几乎所有跨文化能力的定义不仅涵盖其他文化的知识,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功互动还涉及到一个人技能和态度的发展。Byram通过增加社会背景和非语言沟通全面定义跨文化能力,在他的以知识、技能和其他研究者的态度为基础的四维度跨文化能力模型中,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注重语言能力。
基于跨文化能力定义的国外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者将有效性和适当性视为跨文化能力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且概念元素包括知识、态度、技能和意识。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以下综合定义:跨文化能力是指基于个人的跨文化资源,如知识、态度、技能和意识,在跨文化情景下进行有效得体的交流和互动的能力。
关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成分模型的海外研究,众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跨文化能力成分模型。Berardo按照三种类型将跨文化能力模型归类:基于能力维度或范围将个人能力归类的成分模型,聚焦从跨文化不适应到形成跨文化能力的进展阶段的发展模型,以及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互动本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在互动中被实践、评价和被各种变量影响的互动模型。成分模型被学者们广泛研究,而对发展和互动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下面将对每种类型的一些广泛应用的模型进行说明。
Chen 和 Starosta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个综合成分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层面,即情感(跨文化敏感度)成分、认知(跨文化意识)成分和行为(跨文化熟练度)成分。Fantini提出了包含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的四维度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强调涉及个人能力的有效性和涉及接收者对个人能力的感知的适当性。在Fantini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中,意识被视为四个成分中的核心成分。Byram提出了一个四维度模型,强调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并加入文化身份和文化理解。这四个维度分别是知识:包含两个子分类,一类是他人的和社会群体的社会过程的知识,另一类是自己的和批判的文化意识的知识;态度:这被定义为使自我(在一个更大的视角内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相对化和评价他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技能:包含有两个子分类,一种是解释和联系的技能,另一种是发现和/或互动的技能;意识:是指基于明确的标准批判地识别和评估自己和其他文化和国家的观点、做法和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Deardorff提出了一个互动金字塔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阐明在个人理解层面态度、技能和知识之间的移动,并描述在互动层面内部和外部的结果,涵盖的元素有必要的态度、知识和理解、技能、期望的内部结果和外部结果。
以上所讨论的模型中,Byram的模型以其全面性和在外语教学中的实用性被海外及国内学者广泛使用,因为他从交际、教育以及心理学的不同角度探讨跨文化能力。此外,Byram的模型促进特殊文化维度和总体文化维度的共同发展。前者是指编码和解码特定的文化或亚文化社区独有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代码和做法,而后者则是指在各种不同文化的个体之间的动态沟通互动,而不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能力。Byram认为,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中有四个结构:(1)知识: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指关于社会群体以及他们自己国家的文化的知识,和对话者的国家类似的知识;第二类是指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互动过程的知识; (2)态度:包括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以及愿意中止对于他人的意义、信仰和行为的怀疑和评判的态度; 此外,一个人还需要愿意暂停自己的意义、信仰和行为,并从与自己互动的其他的人的角度来分析它们; (3)技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跨文化交流技能,即具有解释、理解、关联、观察、分析和评价文化差异或冲突并对其进行有效协调和解决的能力; 另一类是跨文化认知技能,即借助语言或非语言交流和互动学会新的文化知识、态度和意识的能力;(4)重要文化意识:代表基于明确的标准鉴别和批判地评价自己和其他文化和国家的观点、实践和成果,按照明确的标准,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跨文化交流中进行互动、调解和协商的一种能力。
参考文献
[1]Byram, M. (1997).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Clevedon, Enga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2]Deardorff,D.K.(2006).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0(3), 241-226.
[3]Deardorff,D.K.(2009). Implement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sessment.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477-491.
[4]Fantini, A. E.(2000).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 YOGA form.Brattleboro, VT: School f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5]Wiseman, R. L. (2003).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Gudykunst,W.B.(Ed.).Cross-cultural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p.191-208).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论文作者:宋晨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跨文化论文; 能力论文; 互动论文; 模型论文; 知识论文; 技能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