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宁强县供电分公司 724400)
中文摘要:线损率是综合反映和体现了供电企业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水平,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是实现经济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在研究10千伏农网线线损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该线路线损降低的方法,通过电网管理方式创新、正确运用线路、配变负荷分流、三相负荷调平系统等技术,提高配电网线损管理水平,大大降低配网线损,从而达到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字:10千伏;线损管理;县级分公司
一、县级分公司10千伏农网线线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配变“小换大”,导致线损增加
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由于人员认识不到位,外部环境限制多种原因,供电所往往采取更换大容量配变的简单方式解决过载问题,导致线损成倍增加。每年冬季负荷高峰期,配变过载现象较多,供电所未对配变负荷进行重新分配,直接更换大容量配变,工作量小,简单易行,短时间就能恢复用户供电。
2.配变布点工作难以实施
农村百姓因配变新增布点安装位置占用土地、影响美观等原因,经常阻拦工程施工,供电所协调难度大。配变布点后需配套低压线路,工作量增加,为了“图省事”,供电所人员通常采取“小换大”的简单方式解决配变过载问题。
3.配变三相负荷调平手段落后
传统配变三相负荷调节手段落后,仅靠人工测量电流的方法、大致调平三相负荷。因动力客户负荷占比较小,按照白天的负荷调平后,夜间又出现不平衡现象,再加上用户用电性质、用电时段不同,配变负荷重新分配后,效果不明显,负荷调平工作难度大。
4.配变容量选择不合理,未正确开展配变负荷预测工作
传统选择配电变压器时,由于缺乏科学分析计算, 只依据用电户数来确定负荷容量,“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存在。一旦容量过大,不仅增加了一次性投资,而且增加了空载损耗。如果选择容量太小,又会引起变压器超负荷运行,增加变压器烧毁风险。
二、10千伏农网线线损管理的方法
(一)组织供电所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及职业素养培训
对于供电所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薄弱和职业素养水平低的问题,我公司在认识到此问题后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供电所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同时,通过对其心态、危机意识、职能等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其掌握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二)对重载线路设备进行分网、分流
电力线路有功损失ΔP =3I2R。
因I=P/U(P为变压器功率,U为电压)
基于“小换大”的现象,端口电压一定时,分网分流与大容量配变两种途径的各个指标参数变化可以从下表数据中显示:
从表1看出,在负荷增长时,采取分网分流产生的有功损失是选择大容量配变产生的有功损失的一半。随着负荷自然增长,部分供电线路出现过载现象,不能采取简单的更换导线的方式解决负荷增长问题。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应对过载供电线路进行重新规划,就近选取电源点或架设新线路,对过载线路进行分网、分流,以降低线损。
(三)按照“多布点、小容量、短半径、多回路”原则改造升级
因为电力线路有功损失ΔP =3I2R
按照电工学定律,当电压频率f一定时,线路电阻R随温度变化而变化。20℃时导线的电阻值为:
R实际电阻=R20+Rt+Rl(Rt为温度附加电阻,Rl为负载电流附加电阻)而R20=ρL /S(L为导线长度,S为导线截面,ρ为电阻率)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知道:当电阻率一定时,导线截面一定时,导线长度越长,电阻越高,线损越大,因此,农网升级改造时,要采取“多布点、小容量、短半径、多回路”的原则。
(四)引进先进的三相负荷自动调平衡系统,降低台区线损
农铁线供电均采用三相四线制,如图所示:
此时功率损耗ΔP =Ia2R+ Ib2R+ Ic2R+ I02R
由此可知,当三相负荷完全平衡时,三相电流Ia=Ib=Ic,I0=0,这时单位长度线路的功率损耗为ΔP=3I2R。若各项电流不平衡,则中性线中I0≠0,这时ΔP将增大,故三相负荷调平将影响线损的状况。供电所应对配变负荷进行重新分配,调平后,并选取合适的安装位置新增布点,一般采取负荷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布局结构。按照“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对过载配变进行分流,能够切实降低台区线损。
(五)前瞻性、科学性应对负荷变化及用电需求。
1.建立了完善的线损异常分类及闭环处置机制,通过梳理各类异常现象及成因,形成“数据质量异常、电量异常、线损异常”等3大类39小类异常解决方案。明确异常处理责任部门,规范异常处置流程,采用异常联系单机内管理与机外流转相结合的方式,保持责任部门异常处理流程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时实现异常处理过程可跟踪,提高工作效率。
2.灵活调整配变容量,科学预测用户用电需求。
针对春节期间农民返乡综合变台区负荷会出现短时间的突增,可准备不同容量的配变若干台,过载时及时进行更换。待春节过后,立即换回原来的配变。农村抽水配变不用时及时停运,以减少空载损耗。该方法灵活简单,负荷突增时,临时更换大容量配变,负荷回落后,再换回小容量配变,灵活的调整方式,减少投资,提供配变利用率,可大大减少配变损耗。
3.科学制定检修计划。
加强计划检修管理,科学合理制定月度检修计划、周计划。生技部、调度所、营销部联合制定检修计划,由生技部审核,对同一馈路的工作进行合并,避免重复停电,严格审核停电时间。优化施工方案,采取加装分路丝具、开关,增加工作班组的方式,缩短停电时间,降低停电损失。借上级电网停电机会,安排搭车开展线路、变电站设备一次清扫,处缺等工作。
(六)加强计量管理,实施集抄改造,提高数据精确度
更换国家明令淘汰的电能表,采用新型宽幅度电能表。按用电负荷合理配置电流互感器,县城集镇一般按不小于8-10 kW/户考虑,职能部门定期下乡镇进行检查,对配置不合理的互感器及时更换,提高计量准确度。电能表要定期校验,确保计量准确。加快计量集抄改造实施进度,农户用电逐渐实现一户一表计费,村镇公用设施用电必须单独装表计费,防止电量流失。
三、效果分析
通过管理创新方法的实施,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止,农网线线路线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15年4月份以后,线损率逐月降低,说明了我公司降损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10千伏农网线供电半径长达45公里,严重超半径供电,线路末端电压严重超低,线损居高不下。2015年1月,35KV罗村坝变电站投运以后,公司立即对农铁线进行分网,将农铁线143#杆后段铁锁关镇、胡家坝镇的负荷转移至罗村坝变新出10千伏农网线供电、将工业园区部分负荷转移至10KV古城线供电,并对台区计量进行了集中改造,杜绝了人为电量流失。截止2015年10月,农铁线线损从分网前25%下降至9% ,节省电量155万KWH。通过本次10千伏农网线线损控制管理创新项目的实施,我公司成功降低了农铁线线损,农铁线线损从分网前25%下降至 9%,有效的为企业节省电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蒋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负荷论文; 供电所论文; 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异常论文; 铁线论文; 容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