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劳秋丽

合作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劳秋丽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离不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本区已经进入了新课程改革的阶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结合自己所教的科目,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创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合作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合作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对合作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操作。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创新能力;生物教学

一、重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与创新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学生合作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是一个主动化的过程,生物教学绝不能单纯是学生“被告诉”。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实践,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为此,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探索式和讨论式教学,并注意创设激发学生创新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爱护和引导学生各种大胆的质疑、假设和尝试。如在选修三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理论问题》这一专题中,笔者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后,决定把这章书的课程教学过程完全交给学生来完成。操作大体如下:对《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这一节课中,笔者组织学生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开展,布置学生在课后准备好正方和反方的辩论材料,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笔者的做法是:对每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利用课后时间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小组合作完成课件制作→每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教师进行点评。这种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合作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2.充分利用课本实验材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严谨的探究精神。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课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也充分利用课本实验材料对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如在选修一专题5《课题1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这一节实验中,实验原理复杂,步骤繁琐,如果按照课本以鸡血为实验材料,则存在以下一些缺点:取材难、过滤难、颜色深、时间长。笔者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改进。给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鸡血、香蕉、猪肝和鲤鱼精巢。让实验小组自由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最后小组分享各组的实验结果。通过小组的实验结果得出利用鲤鱼精巢作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结果更明显,操作更简便,有效地解决了用鸡血作实验材料存在的问题。另外,笔者指导学生利用生活资源进行生物实验创新。

3.用合作、创新的思想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训练是生物学科复习的两个基本点,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立足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挖掘一些辐射作用强的知识点,从点连成线,以线连成面,构成严整有序的知识网络体系。形成网络后,学生就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在解题时对知识进行有效、快速、全面的搜索,准确地运用。例如,在第二轮复习时,笔者拟定了一个专题:“蛋白质与生命”。课前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在所学过的内容中搜索出与蛋白质有关的知识点,制作成知识网络的卡片,在班级里进行展示,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和总结,归纳出“蛋白质”这一内容所形成的知识网络,包括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结构特点、功能;动物体内蛋白质的代谢;蛋白质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特别是血糖调节、免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等。这种通过学生自己积极的思考、小组之间合作构建网络图的复习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二、开发校本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和创新能力

本校有100年的文化积淀,是自治区首批绿色学校,校园面积134969平方米。校园内树木葱笼、绿草茵茵。笔者结合校园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种类和数量调查》的调查活动。笔者给学生印发了分类调查的有关资料,讲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工具,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和实践。这次活动共调查了本校校园内主要的64种植物,分属35个科。通过《校园植物种类的数量调查》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校园各种植物的中文名、中文别名、分类科属、拉丁名、主要特征等,也培养了学生爱护学校一花一草的思想,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本校在明志楼二楼上还开放有让学生种植植物的空地,高一年级的每个班都能在空地上分到一块土地,笔者组织学生在空地上进行一些植物的种植。因为空地是在教学楼的二楼上,所以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很容易看到中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由于气孔关闭造成植物萎蔫的情况,也容易明白植物对无机盐的需要情况。通过种植植物的课外活动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生物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三、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和创新能力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学生这一方面的培养。如在必修一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中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这节课中,笔者的做法是:给了学生大的创新空间:由学生课后完成,材料自备,既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当学生把他们的作品交来时,笔者不禁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意识感到惊喜和慨叹。从学生交来的作品中,学生制作模型的特点有两个“多样”:1.材料多样:学生用的材料分别有:橡皮泥、水果皮、废弃的塑料外壳、纸盒、布块、废弃的篮球外壳、绿豆、黄豆等。2.形状多样。有按照课本的介绍制作出来的,有的用废弃篮球壳做的半球状的,有的用布匹做的扁平状的,有的是盒子做的盒状的。笔者及时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了肯定,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加以改正,最后选出部分制作正确、手工精巧的作品进行奖励。作品比较突出的,把它放在实验室陈列展出。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采用合作性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 535400)

论文作者:劳秋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合作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劳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