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教育_创新教育论文

比较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教育_创新教育论文

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中国创新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新世纪的曙光降临之际,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21世纪实现强国梦,创新和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共识,正如江泽民主度所强调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笔者认为,从比较教育的角度思考当前的创新教育思潮,有助于促进和加深我们对于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

一、创新能力:教育的产品还是制度的产物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是,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产品吗?或者说“创新教育”能够培养出创新能力或创新人才吗?

事实上,全世界都尊敬我们祖先的创造力,“四大发明”为人类带来了幸福,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还没有大力倡导创新的时代,我们就自力更生地把卫星送上了天,爆炸了“两弹”,从而使我们的尊严和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然而难以理解的是,虽然我们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在90年代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却比80年代逊色。与此同时,海外的华人学者却非常活跃,在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有的甚至获得了诺贝尔奖。正如经济学家经常反思“海外的华人为什么能够在经济上取得成功”一样,我们不得不追问:为什么海外的华人能够在学术和科学研究领域获得成功?是大陆人不如海外的华人聪明,还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严重问题而没有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或者是其它更为重要的因素在阻碍着中国人创新能力的发挥?

我们没有什么理由相信,一个能够发明火药和造纸术的民族,一个能够把卫星送上天的民族,一个自强不息、充满危机感的民族,是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民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发现许多人制假售假、腐败贪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能够创造性地钻法律的空子,显然,在现有的社会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下,创新能力被用于人们确实认识到的并且为某些制度安排所强化的最能够获利的方面。尽管这些恰恰不是有益于社会经济、国际竞争和民族生存的科学技术发明、管理制度创新,但也没有理由就此认为中国人创新能力不足,我们现在所感叹的创新不足和创新能力的缺失,其实是创新能力“误用”的问题。那么,有没有根据判断这种状况是由刻板的“应试教育”直接造成的呢?

我们一般承认,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社会决定教育,教育不过是社会的一架高效的“复制机器”。一方面教育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人们对它寄予多么美好的期望,它的价值观都是要与社会相一致的,它的运作自然遵循社会现存的起作用的规则,它的目的、内容、活动方式都是要满足社会再生产社会成员的需要,即通过教育来“复制”能够与现存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化的成员;另一方面,从事教育领域活动的人,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不可能超越现实的约束。因此,教育产品(学生)的特性是由社会现存的制度安排决定的,教育只是对社会所决定的学生特性方面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我们与其说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产品,不如说它是社会制度安排的产物;与其说创新能力不足是教育的问题,不如说它是制度安排导向“偏差”的结果。

这一点一再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所证实。在封建社会,我们的祖先重视伦理纲常,以“信古”、“好古”、“述而不作”为准则,培养谦谦君子而非有创造性的人才;正是在市场经济推动下,美国教育才重视培养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和主动性;而日本在实现其追赶西方目标的过程中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命工作的态度。

可见,创新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社会没有出现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创新教育的主体缺乏激励,即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实施创新教育的动力,学生感觉不到科学技术是社会至关重要的领域,以及发挥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上就难以有大的作为。当社会制度安排强调创新时,教育就会逐步朝这个方面转向,创新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教育系统的追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教育改革才会有所作为。因此,在我们讨论创新教育时,不可忽视创新的制度建设,否则,就可能本末倒置而南辕北辙,美好的愿望在旧制度安排的框架内只会落空。

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建立了专利制度,采取法律措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正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逐步制定鼓励创新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等,所有这些将为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正是随着这种重视和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的建立和完善,如何发挥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程。

二、社会状态与教育发展战略:日本教育改革的启示

展望21世纪,人们多使用“知识经济”一词,认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的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密集型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这或许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事实上,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认识到了,强调工业社会或机器生产的革命性就在于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不是所谓知识经济才具有的特点。但是,进入知识社会,新的知识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问题是,所有的国家会同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吗?如果不是,仍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社会是否也必须采取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所采用的教育发展战略呢?

我国政府强调,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然,我国经济的主体属于工业经济,我们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如何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呢?现在流行的观点似乎是采取跨越战略,通过创新而直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为此,需要教育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当前的教育改革必须重视创新教育。不过,在这方面,我们不妨看看日本社会的发展及其教育改革战略。

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就确定了赶超欧美的国家发展目标,强调教育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发挥作用。为了加速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引进与普及,日本十分重视教育的效率性。这导致日本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划一性,形成日本教育特别强调对归属社会的忠诚心和埋头于工作的劳动热情,并发展日本人固有的优秀的国民性。虽然战后的教育改革也强调尊重个性与自由,但是这些观念并没有在日本社会牢固树立。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现赶超目标之前,日本一直以“模仿”为主要特征。

80年代,日本宣布已经达到“赶超型”现代化的目标,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技术大国。这时的日本,正在迈向“首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时代”,前方已不再有可模仿的样板,需要自己探索一条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保持其世界强国地位的新道路。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日本政府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国”,在大力调整科研政策和体制的同时,积极改革教育,要求教育注重个性、创造性和挑战精神的培养,实行教育国际化,这些正是日本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

日本的经验是,直到追赶目标实现之后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在此之前即使存在这样的观念,它也只能是一种观念,一种理想,这些对于我们有哪些启发呢?显然,只看到日本对于创新的重视而忽视其采取这种变革的背景是不全面的。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扎扎实实走工业化的道路,努力实现现代化目标,这可能是现实的选择;而跨越战略由于缺乏现实的根基,有可能欲速则不达。这是因为没有工业化的基础,知识经济也就可能是空中楼阁,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经济;不经过工业化的洗礼,人们难以真正树立起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观念;而深受传统影响却缺乏现代化文明熏陶的教育系统也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有个性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即使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学生,他们也难以在现实中生存下去。所以,在提倡创新教育时,我们不可忽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征,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工业化、现代化所需要的那些特性。

三、科层化社会与人才结构:德国的经验

对于社会而言,创新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就个体而言,这不一定是对每个人的要求。事实上,不论是知识经济,还是工业经济,社会是分层而有一定结构的。根据社会化理论,在科层化社会中,个性和创新是处于社会科层结构顶端成员的属性,处于科层结构底端的成员往往要求具备服从、守纪律的性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登伯格所举三个女助教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A助教学业成绩很好,换句话说,她的智商很高, 因此被用为教书的助理;B助教学业成绩平平,但是有很多新的研究主意, 换句话说,她的创造力很高,因此被用为研究助理;C助教人际关系很好, 社会智慧很高,因此被用为行政助理。这三个助教毕业后,A 助教最快找到工作,C助教升迁得最快。这就是所谓“谋事靠智商, 升迁靠情商”吧。至于那个富于创造力的B助教下场如何?她情商可能较低, 新主意则不少,她可能遭到解聘的命运。这个故事不是能够给我们很多启示吗?!

即使是建立了“微软帝国”的比尔·盖茨,他的事迹也难以说明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精神”方面,他的事例是有价值的,但是却难以证明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因为盖茨本人并没有读完大学,即使他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也很难说是教育的产物。况且盖茨建立“微软帝国”的主要基础不是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创新,而是他高人一筹的商业头脑或商人的机敏,是他的营销策略和管理天才。

这里,我们不妨简单地回顾一下德国的教育发展情况。在德国,从小学过渡到中学,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决定性的一步跨越。虽然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建立了合理的学校教育结构,但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率,德国在中等教育阶段实行定向教育与分流。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术系列,另一部分则接受以双元制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令人惊讶的是,这种体制不仅保证了德国拥有大批熟练的工人,提高了德国产品的竞争力,而且德国的精英们在科学技术和学术的几乎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上所述,我们在提倡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时,需要正视创新并不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非创新性的人也有权利生存而且是社会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能混淆社会创新与个体创新之间的差别,忽视个体在创新上的差异,把对于社会的创新要求施加到每一个体的身上;应该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分类因材施教,满足社会发展科层化、人才层次结构化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挥分工合作的效率,否则,教育改革往往是没有效率的,难以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

四、科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美国的经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中华大地掀起了创新教育的热潮。人们热切期望,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情感与人格,从而造就创新性的人才,使他们能够为社会作出创新性的贡献。那么,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创新需要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思维。虽然我国教育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传统,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本身就不合理,除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外,缺乏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相关课程,影响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科学素养偏低。又由于惟书惟上的传统影响深远,加上“应试教育”的干扰,我们的中小学教材从来不允许引进有争议的内容,教育教学围绕考试转,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通过灌输迫使学生在超负荷状态下强记硬背知识条文,缺乏探讨与交流,使学生无暇接触科学书刊、参加科技活动,而且死记的这些知识条文也不能够反映相关学科的发展,造成学生知识陈旧,迷信科学教条,迷信权威,泯灭了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

在创新教育方面,美国的做法对我们不无启示。美国在这个世界的许多领域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似乎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国家。但是,美国人并不满意自己的教育,他们对教育所进行的批判和改革的呼声之高也是“世界水平”的。在我们看来,美国教育似乎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但是美国人则认为目前的教育状况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教育的低质量,如学生贫乏的基本知识、低水平的读写算能力等等,是导致美国社会经济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彻底重建美国教育,这一点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共识。

如何重建教育呢?除了要把市场机制引进教育领域从而激发公立学校的活力之外,美国总统和国会都赞成制定全国性的教育标准,这些标准由各州自愿认同,以保证美国的教育质量能够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更有意义的是,自1985年起,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400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 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4年的时间,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题为《2061 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文件。这是一份关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知识目标的研究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初、中等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这份计划认为,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学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美国正在有步骤地实施该计划。

显然,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人不可能去进行创新。同样地,缺乏科学知识的人也不可能有什么创新。创新是科学的创新,而不是凭空的捏造。因此,我们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时,要注意避免以创新教育而淡化科学教育、削弱科学教育的现象,务必重视科学教育,把科学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基础,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而且我们的科学教育要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方法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深刻的改革。只有能够科学地进行创新教育,在全面的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创新教育,我们才能在新世纪、新时代高举科学的旗帜,弘扬科学精神,收获创新的果实,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才能根本促进人民的幸福。

五、个体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实质:日本的经验

创新是以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挥为前提的,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关键。这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要求,也是人道主义精神在教育上的体现,是创新活动的逻辑要求。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得出创新只是某种或某类个性的产物,而是要承认并尊重个性的多样性。

例如,80年代日本实现了“追赶欧美”的目标,进入“首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时代”,为此,日本大张旗鼓地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此之前,为了维护集团、国家的利益,强调个人对集团、国家的无条件服从和无条件牺牲,造成日本的教育抑制个人的发展、抑制个性。这样的无特色、无思想、无个性的个体没有活力,缺乏创造性,是不能够胜任“首创和领先”任务的,只有个体以自己独特的思想、独特的方式、独特的内容作出独特的贡献,社会才能在综合众多个性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因此,这次日本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重视个性,以便在教育中注意尊重个性、尊重自由和培养学生自律与自我负责的精神,从而对世界的发展作出日本的贡献。这样,个性化成为这次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指向,促进每个人的独特个性发展就是其根本目标。

可见,创新是社会需要的产物,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更是适应社会需要而高度发展的多样化个性的张扬,多样化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和本质表现,实施创新教育必定以个性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在推进创新教育时,不仅要把学生的个性作为培养的对象来按照社会的要求加以塑造,而且我们要把个性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加以尊重,给予其广阔的发挥的空间,充分尊重个性的多样性,而不是以所谓良好的甚至是完美的模式化的创造性个性来消融个性的多样性。

总而言之,作为对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动适应,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切实考虑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性,在追赶和超越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扎扎实实地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才能使中华民族在新的世纪、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创新的活力,实现中华民族新的振兴!

标签:;  ;  ;  ;  ;  

比较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教育_创新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