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龙泉中学 362304
一、引导学生如何“生”问题,培养学生思考习惯能力。
1.准备阶段。学生方面: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特别是实验要先把整个过程想一想,在学习中产生问题。通过预习确定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并分解子问题,记在问题卡上。通过导学案对不懂、不理解的问题也记下来,记录下来的问题再汇集到各自的小组长(一式二份),一份交给生物科代表,科代表上课前交给老师,各小组留一份以备上课时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步骤,即:准备→理解→尝试→反思。学生分成10个合作小组、每组4人,每组设一个组长(小组长负责汇集本小组问题,记录小组成员的评价表),设一个中心发言人,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发言。学困生、纪律表现不好的,以一帮一的形式分别插入各小组。
教师方面:先对整堂课进行通盘计划,即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生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确定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设计问题、任务,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评价,准备与本节相关的实验材料、图片、视频资料等。
2.创设问题。问题的生成:课堂学生敢不敢提出问题?会提出怎样的问题?问题是否有价值?为使学生把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克服胆怯和从众等表现,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养成非“疑”不质、是“难”才问的习惯;根据教学目标、课本内容,采用搭桥式、递进式、比较式、因果式、转换式、逆向式等方式来提问和质疑;问题设计可以采取先大后小、先同后异的方法;教师对学生问题卡上的问题进行筛选,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问题的把关: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很多,有重点和非重点、难和易之分,这就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合理的评价和对探索目标的定位。教师对学生提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划去重复的,梳理出先后解决的问题。防止教师跟着学生走,一些与教学目标不相关的问题就要去掉了,对比较新颖、有代表性的问题要先表扬。教师在“问题意识”培养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心智技术的发展、动机与情绪状态和个性思维习惯等。要注重“发现型”问题与“创造性”问题,然后把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备用。要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地将答案反馈给学生。
二、演好课堂问题“戏”,增加学生科学探究活力。
1.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做好第一步是上好本节课的良好开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通过趣味问题的提出或展示有趣的生物现象,激发学习动机,进入探索学习氛围,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目的,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问题定向。
(3)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猜想,设计解决问题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准备的知识结构加以联系,并以设置好的主问题为线索,层层推进地分析问题。对表现积极的同学及时表扬评价。
(4)对假设方案、推论、尝试解决问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这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5)对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教师要边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边形成评价,并让小组长做好评价表。学生进行科学的检验,教师要“帮助→指导→辅导→鼓励”,使学生解决问题,并掌握科学方法。
(6)对解决的问题再质疑,使问题得以拓展与延伸,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又为探求新知奠定基础。通过师生互动,有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总结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从而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2.分析、解决问题应注意的事项。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要让学生尝试解答,凡学生能解答的教师不答,教师在必要时给予点拨。教师的点拨常常有拨云见日的效果,但一定要用在学生山穷水尽之时。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直接把答案抛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活化与能动性。
三、及时而准确地做好评价,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也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接收从学生身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较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才能及时地捕获准确的反馈信息。同时,对于学生所作出的反馈信息,教师还应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评价,强化学生的思维操作,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强化;相反,教师恰如其分的批评或否定,会使学生及时改正思维的错误。评价主要从学生活动参与程序、问题解决介入水平以及目标达成度来开始。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平等首席”,而不是问题解决的“裁判”和知识的“权威”。
四、及时做好课后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在授课过程中,有成功和不足之处,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和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做好总结。有的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改进,应及时总结,做好课后反思并记录。在下次的教学中进行查缺补漏,改进创新。
论文作者:洪长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评价论文; 思维论文; 课堂论文; 小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