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对新闻的引导作用_政治论文

论政治对新闻的引导作用_政治论文

简论政治对新闻的制导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用论文,政治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47(2008)11-0024-04

新闻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新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是新闻关系论中最突出的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这是因为自从新闻传播业诞生以来,在整个社会系统运行中,政治与新闻的关系在客观上都非常紧密,尽管在不同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时期中,政治与新闻传播关系的具体表现会有所不同。在新闻与政治之间,原则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互动的具体内在机制是相当复杂的,需要专门的研究。在上层建筑内部,政治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新闻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部分。因而,在政治与新闻之间,我们首先看到的事实是:政治对新闻传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一种社会政治力量,都会充分利用新闻手段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利益;而新闻传播往往成为政治活动的一部分或政治活动的前沿阵地。这一基本事实,不仅存在于国内政治与新闻的关系中,同样也存在于国际政治与新闻的关系之中。这里,我们只从政治对新闻的制导向度出发,做一些定性的阐释。

一、新闻制度受制于政治制度

在制度层面上,新闻制度受制于政治制度。所谓制度,简单说,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规范化、稳定化和模式化。在政治与新闻之间,历史和现实提供的主要事实关系是:新闻制度几乎总是政治制度的附庸,至多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或延伸物。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新闻制度。当政治制度是专制的,就不可能有民主自由的新闻制度;当政治制度是民主的,它就必然诉求自由新闻制度,因为只有这样的新闻制度,才能维护民主的政治制度。作为处于一定社会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政治权力,为新闻媒体、新闻传播设定的最宽边界是不反对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不管一种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本身是否正当合理,这就是现实的政治逻辑。但我们也注意到,文明的政治统治,会主动追求和增强自己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会把新闻传播作为促进政治文明的手段。政治制度与新闻制度之间的这种关系,落实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是很具体的,比如在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上,除了新闻传播规律性的标准外,内容选择总要符合一定社会的规范性标准,如:法律、政策、纪律、社会道德标准等。规范性的标准是更为严格的、精细的标准。

二、政治意识形态支配新闻传播

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新闻传播不仅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属性,而且新闻机构往往本身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机构或组织。“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是它们对现存世界及其秩序的‘整体性’反映和判断,是政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观点的表达方式。”①新闻媒介总是通过新闻手段,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维护或反对、颂扬或批评现有的政治意识形态(当然不限于政治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作为意识形态机构的新闻媒介,事实上,一直在用新闻传播手段塑造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意识形态体系和意识形态主体。对社会及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体系进行持续的引导和教化,可以说是新闻传播在一定政治势力(当然还有其他社会势力)支配影响下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任何一种政治力量推进自身事业的必选方式之一,因为“对于任何一个负有远大使命的执政党而言,它的首要任务便是建构意识形态”②。由此看来,任何政治力量,特别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通常其政治意识形态也总是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总是要把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新闻传播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作为塑造意识形态体系的重要工具。

现实社会中的主流新闻媒体大都维护主流的意识形态,通过媒介的选择手段表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青睐。在西方,“新闻是由特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有专业资格的人在特定的民族国家中的特定新闻体制中的特定新闻机构里做出来的。新闻还是由在特定的民族国家中有特定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人解读的。”③“西方媒体的报道是受国家利益、主流意识形态、商业利益以及记者作为中产社会阶层自身的社会利益和文化认同等因素影响的。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议会政治框架内,客观性是存在的,但超越国家利益、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性是没有的。”④有学者指出, “在市场垄断加剧的条件下,在媒体受众市场日益碎片化的背景下,在反恐的语境下,赤裸裸的倾向性新闻俨然已成了美国媒体服务于政府,并在新闻市场中争取观众的法宝。”⑤同样,在社会主义中国,政府和政党更是直接把新闻媒体作为自己的耳目喉舌,作为直接的意识形态机构,为自己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统治服务,而新闻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有力的“新闻宣传”⑥工具而已。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新闻媒介同样是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手段和舞台。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或者区域性的利益集团,都会通过直接或间接拥有的政治权力,控制自己有能力控制的新闻媒介,维护自己的意识形态,实现自身的利益追求。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各国政府、政党都会充分利用本国媒体甚或他国媒体,张扬自己拥有的意识形态的合理性,都会努力用自己的意识形态观念去支配和影响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行为。“比如,西方主流媒体从来没有宣称过要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保持客观和中立。在对内和对外报道中,西方主流媒体对客观性的运用也有双重标准。”⑦

三、政治权力运用新闻手段进行社会控制

政治权力通过控制新闻媒介,进而把新闻作为重要的社会控制手段。利用新闻传播来调控和影响人们言行的社会控制方式,是相当普遍的社会控制方式,是各种社会力量,特别是统治者用来控制社会、控制人民的常态方法。有历史学家指出,“统治者利用新闻来凝聚社会。新闻向人们提供了同一感知和共同目标,甚至帮助专制统治者利用共同的威胁来控制人民”⑧。进入今天这样的文明社会,新闻一方面是人民用来监督社会、监督权力的手段,但另一方面,新闻权力也紧紧掌握在统治者、统治阶层的手中,成为他们控制社会、控制民众的手段。

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新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权力,是通过信息控制、思想控制、意识控制、精神控制实现的政治权力控制,是一种软控制,是相对硬权力(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而进行的软权力控制。新闻控制是更加适应了信息时代、信息社会要求的社会控制方式,是越来越被统治者或者其他社会势力用来影响人们实际生存、生活的社会控制手段,也是对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有学者观察到这样的事实,“在日常的报道中,西方主导政治经济势力作为新闻源对媒体的影响,政府日趋高超的操纵新闻的手段,媒体对新闻的取舍和对客观性等职业规范的主动和灵活使用,已经取代了政府的新闻审查。这使西方媒体能占领拥有新闻自由的理论和道德制高点,不仅在‘国际社会’中更有合法性和可信度,也使其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功效更为隐蔽。”⑨社会的统治阶层、统治者控制着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则直接实行着对各种信息的控制,塑造着人们日常生活能够看到的、理解的世界图景、事实景象,最终的结果是人们按照统治者、统治阶层的意图去生活。但这只是统治者期望的逻辑,现实的社会生活不会如此“顺理成章”。

新闻控制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控制,并且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控制,直接指向人们的价值态度和价值观念。现实世界发生的事实也一再告诉人们,处于文化强势、信息强势、新闻强势地位的国家,总是时时刻刻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霸权、信息霸权、新闻霸权。即使在一定的国家范围内,控制着新闻媒体的社会主体也总是运用新闻手段,对人们进行长年累月的精神引导,运用新闻手段夜以继日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化,利用新闻手段日复一日地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培养。这是一种通过对人们日常文化生活进行控制的控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什么、谈论什么,很多都是由新闻媒介的新闻报道设定的。人们以为自己是主动的,其实却在一定程度上是新闻媒介的奴隶,被新闻媒介、新闻传播者所左右,你赞成的、反对的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新闻报道和其他信息传播为你设定的,你始终是在媒介的旋涡中打转。这就是现当代媒介传播所营造出的一种景象。当然,需要人们注意的是,说新闻控制是一种文化控制,不等于说新闻传播控制了文化的发展,这是两回事。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有控制存在,就有反控制存在,因此,通过文化控制实行的价值控制,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何况,控制并不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人类社会自组织的一种方式。

新闻控制实质上是一种利益控制,就是一定的利益集团按照自身的利益目标对新闻信息流进行控制。施拉姆等人当年这样说,“一个真正伟大的报纸必须是不受任何和一切特殊利益集团的束缚。”⑩但如此“伟大的报纸”或者其他什么伟大的媒介形态其实是难以存在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在现有人类条件下存在的。我们自然不会否认新闻媒介、新闻传播者为大众利益、为公共利益做出的伟大贡献。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现代意义的新闻媒介,就不可能有现代意义的民主社会。但实事求是地看,人类创造出来的新闻事业,还远没有成为他们期望的事物。新闻权力要实质性地成为所有人的普遍权利,不管是在整个人类的意义上,还是在一定社会范围内,都还有一个漫长的、不断的奋斗过程。

新闻控制的直接结果,表现为对人们知情权、表达权的约束和控制,这也可以看作是新闻控制的核心——对新闻内容的控制。在今天这样的社会,知识和信息与实际的资本具有同等的甚至是更大的价值、更大的利益,或者说,利益实现的基础越来越依赖于相关的信息。用一句话说就是:拥有信息,才能实现利益。因而,控制了信息的流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利益的流动。如果一个群体、一个阶层,是拥有一定社会中主要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等的群体和阶层,这个群体、这个阶层毫无疑问就是该社会的核心阶层。信息占有优势是利益优势生成的基础,因而,知情范围和数量、知情程度和质量的约束与限制,总是信息控制、新闻控制的核心。当新闻自由是真实的自由,当新闻权力成为所有人的权利,一个社会也就是民主的社会,这时的新闻控制就会降低到最低限度,也可能是最为合理的控制。

四、新闻传播始终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工具

新闻传播始终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政治活动的一部分。在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和资本主义政权初期的政党斗争中,新闻媒体就是政治斗争的机构,新闻传播基本上是政治斗争的工具。“书籍和报纸与1 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17世纪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11)因此,人们说这时期的媒体(主要是报纸)“基本上是政治媒体”(12)。商业化媒体的兴起,尽管极力追求政治上的独立性,但仍然是一定政治统治下的独立性,不可能超越政治统治的权力界限。在中国,政治性媒体从近代以来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始终是各种政治力量进行政治斗争和政治宣传的工具。到今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是新闻媒体展开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则,也就是说,新闻媒体本质上仍然是政治第一的媒体。

新闻媒介在政治舞台上,不仅是国内政治的工具,也是国际政治的武器,是各国之间展开政治交往的有效平台和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手段。在每一次重要的国际政治事件中,甚至是带有政治味道的其他事件中,人们都能看到,相关国家的主流媒体,斗智斗勇、互不相让,都在为本国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服务。比如,“一个国家会不会被西方媒体妖魔化和污名化,与这个国家的政权性质有关,而这里最关键的是这个国家的主导力量是不是维护西方(主要是以美国国家为核心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在该国的利益。”(13)没有政治偏向的媒体在今天的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差别只在于有些媒体的专业水平、专业素养高一些,所做的新闻报道全面一些、公正一些,而另一些新闻媒体的专业水平、专业素养低一些,所做的新闻报道片面一些、不义一些。

五、政治新闻始终是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核心部分

政治活动内容(主要表现为政治新闻)始终是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核心部分。 “在大众传媒报道的内容上,政治是大众传媒重要的消息来源和报道内容,由于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大众传媒特别是综合性的有影响的大众传媒必须对政治领域的状况进行报道。”(14)政治性内容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内容,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治权力本身的诉求,政治权力面对的总是一定的社会人群和组织,它需要社会能够看到自己的形象,听到自己的声音,了解自己的意志,反过来讲,社会大众对政治权力、政治权威的政治行为也比较关心,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和命运;另一方面是由于政治权力在社会运行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使得新闻媒体不得不关注它的一举一动。因而,新闻媒体对政府消息源的依赖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越是重大的新闻,越是事关社会大众利益的事情,越是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情,政府实际拥有的新闻资源、新闻控制权力越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在哪种社会制度下,不管在哪个国家,新闻媒体与政府之间是合作者,甚至是合谋者,他们会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名义下、招牌下,共同塑造他们想让人民看到的“实际景象”,他们会把新闻媒介当作共同的塑造社会秩序的中介工具。政治逻辑有时会与媒介逻辑十分巧妙地合拍运转。在西方社会,政治逻辑需要与媒介逻辑协商,以求得实质上的和谐一致;在中国,政治逻辑与媒介逻辑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综合言之,在操作层面上,媒介逻辑同样必须服从政治逻辑。

注释:

①②童世骏主编:《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第6页。意识形态形式上的主观性,决定了意识形态本身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实与虚假之分,正当与不当之分。因而,某种意识形态到底是怎样的意识形态,要具体对象具体分析。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只有正确反映社会现实,准确表达社会需要,确立合理政治信仰,才有可能成为合理的意识形态体系。

③④⑤⑦⑨(13)赵月枝:“为什么我们今天对西方新闻客观性失望?”,《新闻大学》2008夏季号,总96期,第9-16页。

⑥新闻宣传,是作为政治家的江泽民在1 989年开始使用的一个概念,不是指新闻传播和宣传,而是指通过新闻传播媒体进行的宣传工作。参阅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⑧参见[美]Bill Kovach,Tom Rosenstiel,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P.21,Crown Publishers,New York,New York.2001.

⑩[美]韦尔伯·施拉姆等著:《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98页。

(1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12)参见唐海江、吴高福:“西方政治媒体化评析”,《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2期。

(14)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年2001版,第41页。

标签:;  ;  ;  ;  ;  ;  

论政治对新闻的引导作用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