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5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并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58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胃部的有31例、19例在食道、另外分别有3例患者肿瘤位于小肠与肠系膜,另外有2例患者漏诊,诊断率为96.55%;接受平扫时肿瘤的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有明显增强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很好的观察到患者肿瘤的形态结构,具有较好的定性和定位能力,诊断准确性也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肠道肿瘤;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67-01
胃肠道肿瘤指的是起源于胃肠道的独立的肿瘤,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胃肠道不适没有明显的差异,严重的症状出现时间较晚,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率相对较低,对患者的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1]。随着影像学手段的进步,对胃肠道肿瘤的定性和定位也越来越精确,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本文就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现将方法和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5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的为31岁、最大的为69岁,平均年龄为(41.73±6.85)岁;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19例、腹部包块患者14例、腹痛腹胀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合作以及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选择医院现有的多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常规禁食至少6h,在检查开始之前口服温开水500ml或者浓度为2%的泛影葡胺,针对发生幽门梗阻或者胃潴留的患者在检查前2d留置胃管,使用浓生理盐水进行洗胃;在检查之前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做好屏气指导,根据病变的不同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俯卧位或者右侧卧位等,首先进行平扫,扫描范围从膈顶到双肾下极,得到结果之后进行增强扫描,通过肘静脉以3.5ml/s的速率碘海醇注入,总量控制在80~100ml之间,于注射之后的第30s、65s以及5min开展动脉期、静脉期与延期扫描。得到的图像通过薄层重建处理之后传入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58例患者中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发现位于胃部的有31例、19例在食道、另外分别有3例患者肿瘤位于小肠与肠系膜,有2例患者漏诊,诊断率为96.55%;56例肿瘤中有25例呈现类圆形、圆形或者椭圆形、18例患者呈现不规则状、另外13例呈现分叶状;肿瘤的横径最小为2.4cm、最大的为12.6cm,接受平扫时肿瘤的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有明显增强表现,部分恶性肿瘤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病灶静脉期呈现持续性的明显强化,中心坏死区域没有强化表现。
3.讨论
胃肠道肿瘤在临床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尤其是胃癌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据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2],除此之外,胃肠道其它的恶性肿瘤也是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
临床研究认为,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予以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如何利用现代医学影像手段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术前分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X线片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与纤维内窥镜是传统的胃肠道肿瘤诊断手段,但是前者只能够对胃肠道粘膜变化予以显示,胃肠道壁以及腔外的改变只能够间接显示,临床诊断率不高,加上辐射的剂量较大、受到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大,应用价值相对而言较低[3]。而内窥镜尽管能够直接对病变进行观察并取得活检资料,但是该手段存在盲区,针对浸润深度较大、发生淋巴或者远处转移的病变则无法显示,且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很多患者对内镜检查存在很大的恐惧,年迈和体弱的患者也不适用。
常规的CT平扫对于疾病具有较好的分辨率,但是对于部分中的诊断范围与界限较为模糊,因此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因此,选择更为有效的诊断技术非常重要[4]。多层螺旋CT检查是在常规CT检查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技术,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能够得到清晰的组织图像,并对肿瘤的位置、性质、大小等情况进行分辨,对于疾病的定位和定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对于肿瘤的良性与恶性变化也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血液供应相对丰富,因此使用造影剂注射之后于动脉期检测会出现明显的强化,其程度明显高于周围的组织以及良性肿瘤。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还能够检出病灶的深度、范围,对于淋巴结、远处脏器转移、网膜种植等类型的病变也能够较好的鉴别,尤其是对肿瘤分期具有很好的评估价值[5]。
本文中对58例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提示有56例得到确诊,诊断率为96.55%,提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中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冯骏,黄政,杨振纲,等.16排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对结肠、直肠肿瘤的应用价值(附41例报告)[J].贵州医药,2012,36(11):1018-1020.
[2]吴奇新,龙莉玲,黄仲奎,等.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其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6):891-895.
[3]马菊香,叶兆祥,李绪斌,等.多层螺旋CT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3):242-247.
[4]姚吕祥,靳仓正,徐新超,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2):84-86,90.
[5]郭志军,韩书明,刘海涛,等.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胃间质瘤与胃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6):420-423.
论文作者:姜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肿瘤论文; 患者论文; 螺旋论文; 多层论文; 胃肠道论文; 价值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