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水利应用探究论文_钟玉娇

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水利应用探究论文_钟玉娇

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0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水利工程一直是一项惠民工程,在水资源控制以及防洪、防涝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河道生态水利系统恶化的现状,对今后城市河道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构建与河道岸坡治理方案提出探讨,希望将生态水利应用到河道治理当中,为今后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治理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逐渐对当前环境问题重视起来。水是生命之源,但长期不重视河道的生态保护,我国水污染极其严重,已经影响到百姓的安全用水,为了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河道治理,改善水环境的要求更加强烈。生态水利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与构建为基础的水利工程建设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采用生态水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1.河道生态水利系统现状

1.1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差

人们会随意丢弃垃圾废物到河道当中,没有秩序的采集河道经常的砂,以及在河道里面设置障碍物,甚至用混凝土衬砌河床,导致原本的河道的水流走向和形状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断面形态,导致水流流通不畅,行洪会有阻碍。

1.2河流的水质环境恶劣

在我国基本有80%的河道都已经受到了污染,有的甚至已经被严重污染,每年会因为河道污染损失将近377 亿元。在这个经济发展速度较为快速、产业的生产结构不合理、污水处理不当以及河道的开发严重超标的情况下,河道内的水资源数量比较少,河流的自净能力远远低于河道内的污染数量。

1.3河流的生态系统损坏严重

因为河道被混凝土三面衬砌,因此切断了河道和其他的河流之间水资源的沟通。即使有些河段进行了引水冲污或者是截污分流的办法来降低污染带来的危害,虽然降低了污染水质的数量,可是增加了水体污染的负担,即使减少了水道当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积累,但若是再进行过度的挖泥、破坏水体和生态系统生物结构却又没有及时恢复[1]。最终导致河道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

1.4生态环境日益恶劣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其水利工程的河道整理也十分重要。因此,为了能够使得整体的河道治理效率得到显著性的提升,需要结合生态环境的整体变化情况。对于周围的很多生物而言,在生态环境日趋严重的今天,其周围的生物同样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会对生物的生存空间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且在水利工程的持续作用下,原本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存在一定的破坏性。因此,在河流逐渐被污染的今天,生存环境的质量也在日益下降。因此,河道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2.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构建

2.1生态河道的概念

生态河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和谐安全的情况下对河道引起作用。在进行生态河道的体系构建中,需将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相互融合。尤其是对于动物的栖息地,需要进行重点的保护。对于草本植物,需要尽量不影响其整体的生长。在避免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对水利工程体系进行初步性的完善。这样,就能避免水利工程破坏生态环境。同时,针对不同的建设范围,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巡视。严禁出现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自然系统、稳定性高、生物多样化、河道功能健全的不是自然原生的河道,以此来对河道的生态工程建筑设施进行可持续的发展。由于城市的河道需要进行防洪,其在整体的景观上还有一定的景观作用。所以,在进行生态治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其整体的河道治理背景,加强周围景观的环境建设,并通过种植花草树木,使得整体的水面看起来更为清澈。

2.2生态河道的内容

生态河道系统主要以自然为主导,进行保护物种多样化、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以及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动态式平衡,对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改善环境等方面进行提高。生态河道不仅仅是生态学的特性,更是集社会经济和力学为一体。其需要保证生态河道的观景环境适宜,不仅可以提供水和谐共处的过渡,还能让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但是生态不止是只有河道,更需要和周边的生态系统交换能量和物质信息。还要对生态河道的内容进行全面丰富。

2.3河道横断面的设计

在河道的整体设计上,梯形的横立式改造同样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其具有多层面的改造方式。尤其是在河道的水量逐步减少时,各个堤坝之间的水体就会发生一定性的变化。从设计体系上而言,堤岸一般采用硬质的河床让堤坝能够得到整体性的加固。同时,采用栅格墙体,让河道在整体的分布上更为均匀。

2.4河道横面的设计

在河道的横断面设计上,需要对其河堤的下游变化进行河床的断面层设计。硬质河床会根据河堤的面水变化进行河道的断层的控制。同时,在河堤的上游还要做好挡水墙。这样,河堤的稳定性才能更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河道岸坡治理方案

3.1河道断面整治

纵面整治。河流的纵段面是根据河流上下游的河流生态来维持的走廊。同时,还要保证断面层的畅通。加强河道的稳定性。防止崩塌。考虑到河流的生态需要采取多种方式降低河水冲击的势能。抑制河流对凹岸的冲击。

3.2河床的位置的确立

泥底疏浚。可以挖除河道表面的污染,清除水体当中的沉积物,减少泥污污染,改善河道水质,恢复水生态环境,选择技术先进、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低耗能疏浚设备,争取有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高定位和高开发精准,清除污染物减少超挖量,减少二次污染的水体泄露。对多目标进行综合评价再选取最适合的办法。其通常可以表

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将沿岸的和底垫高,形成潜水区域,在潜水区域种植一些湿生植物。

②堆砌一个河中的人工小岛。

③高新农业示范中心的花卉和苗木以及果园基地建设。

④将河道两岸的绿化肥料的大小自然石进行疏通,建造一个与河床利于鱼类生长。

另外是抛食糊底将,河床上抛洒出钧匀和大小相同的石块或者是卵石来保护河床,石块的大小取决于汀道的流速,让不被水流冲击为主。抛石的厚度可以对河床的床制进行保护,以水流不被带走为准。

3.3护坡河道改造

3.3.1护岸工程的材料选择

首先根据河流所在的区域进行条件的协调和划分,将河流景观河护岸进行区分,材料选择是最为重要的关键。再进行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根据河流的位置,以及他的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来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比如考虑材料的性质,以及材料对生态方面的影响,再来决定选取的材质。其次,对材料的选择需要注意按表面形态的多样化,比如自然朴素有动感的良好环境观可以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而进行干砌,叠砌和抛块是对石护岸形式和大自然最朴素最自然特点。更需要让人提起的是,石料厂的各种废弃材料以及各种规格不同的石板料可以用来保护河岸来更好地表现出一种古朴自然的艺术感。

3.3.2河道护坡的整治

优化、组合河道整治中的各项技术,建立了包括河道断面的整治、河床的处置、护坡改造工程景观设计等相关技术,以建立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河道,为生态水工学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和生态可持续性法则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排污要适应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约束。在护坡的整治上,要结合环境的整体变化进行护坡的加固。让护坡的稳定性得到全面增强。

4.生态水利的应用

4.1保持河道的蜿蜒性,建设自然化河流

在进行河道的生态建设中,需要尽量保持其河道的蜿蜒性。这样,河道不会在水流的冲击下而被损坏。而且,因为河道的弯曲,其蓄水量需要得到增加,从而使得水流量大幅度的增加。这样,生物的生存空间也会全面性的扩大。对于水体的经度,并对水体的整体容量进行扩增。并对生物的空间进行整体的体系控制。在水资源的控制层面,需要对其河道的水利变化进行自然性的控制,并做好生态性的研究。在河道的蜿蜒性上,要对河道进行多方位的设计。尤其是在自然河道的设计方面,利用不同的层面角色进行河道的蜿蜒扩展。在自然生态水的建设层面,需要对河流的生态效果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控制。从而使得自然化河道的生态管理效果更为显著。

4.2构筑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

为了能够避免水土流失的现象出现,需要对现代生态水网工程进行河道的全面治理。这样,在现代生态的构筑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层面的水网构筑工程进行河道的综合控制。最终使得水网工程得到相应的完善。水网工程体系在构建上,要结合生态的标准进行展开。并利用现代化技术让河道的治理更为良好。让水网工程能够促进河道生态的恢复。

5.结语

河道是水利工程改造建设的对象,河道治理工作是以对水的控制为重心,目的是满足航运,供水,发电以及防洪等一系列功能,加强对河道治理,从生态角度入手,探索开发生态水利河道治理方案,有效建成生态水利工程,对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谷晓存,刘景春,吴庆伟.城区河道治理与环境协调共处的尝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2)

[2]浦德明,何刚强.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J].江苏水利.2003(05)

[3]范磊.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0)

[4]叶嘉康.关于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2)

论文作者:钟玉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水利应用探究论文_钟玉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