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医医院血液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至2018年01月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和观察组(行中医治疗)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还能够显著减少毒副作用,维持基本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338-02
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较少综合征,属于常见出血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出血以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者增多并且伴有成熟障碍,西医治疗通常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丙种球蛋白和输注血小板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远期疗效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采用中医治疗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对本院收治的4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析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主要以气血亏虚、及气阴亏虚两种症型展开研究,现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至2018年01月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和观察组(行中医治疗)各20例,其中对照组中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8例,平均年龄为(44.51±6.55)岁;观察组的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为(41.85±5.6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醋酸泼尼松片(生产厂家: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31020675)1.0mg/(kg·d),口服。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主要针对气阴亏虚和气血亏虚两种症型采取治疗,对于气阴亏虚型,治疗以益气滋阴为主,兼以养阴透热,采用生脉汤合青蒿鳖甲汤,临床上随证对药物进行适当加减。对于气血亏虚型,主要采用当归补血汤进行治疗,临床上随证对药物进行适当加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其中(x-±s)代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85.00%)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情况[例(%)]
3.讨论
现代医学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大多数采用丙种球蛋白、输血、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等,其均具有较大的副作用,虽然能够有效的提升血小板,但其维持的有效时间较短,并且极易复发[1]。而周延峰[2]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大部分为气阴两虚,主要集中在肾和脾两个部位。止血应当以益气摄血为主,补血的根本为滋阴养血,建立益气养阴的方法,得出验方益气消斑汤;较为严重的则属肾阴虚,而知柏地黄汤用于滋阴补肾,清热凉血。临床上随证对药物进行适当加减。而杨文华[3]则认为该病主要是由脾气亏虚与气不摄血引起的,脾主统血、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亏虚则会导致运化功能失效,气虚不摄则会导致血溢脉外,从而导致出血。中医治疗则能够从根本上祛除病因,辩证论治,并进行综合的调治,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将西药的毒副作用降到最小,维持基本疗效,通过中药治疗能够使许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得到缓解甚至痊愈[4]。
但是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过程中,中医中药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医治疗往往在临床研究观察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用药及有效成分的相关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较少,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没有统一的标准,证型方药缺少规范性,主观性强,有关于前瞻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资料都没有对照组做参考,治疗效果得不到认可,故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应该尽量使用统一的诊断和疗效标准应用于临床治疗上,遵循广泛采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辨证分型;实验研究方面,应该选择临床使用的疗效明确的单药或者复方,对其药效以及药学化学方面进行研究,确保临床治疗的严谨性和明确性。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还能够显著减少毒副作用,维持基本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明,秦平.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解毒(2016版)[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29(7):523-527.
[2]赵沙沙,周延峰,周延峰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21-22.
[3]张津男,杨文华.杨文华教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10):27-33.
[4]闫琳,周延峰.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5,35(5):1185-1187.
论文作者:方奕奇,吴冰(通讯作者),陆泳萍,王磊,徐晓度,黄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免疫性论文; 患者论文; 血小板减少论文; 中医治疗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