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目前究竟是“通胀”还是“通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胀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今年上半年的经济统计指标,经济学界与政府官员中出现了迥然不同的两种分析,判断与意见。一派意见认为,中国经济生活中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苗头。迹象,要打“提前量”地反对与防止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另一派意见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通货紧缩和失业,而不是什么反通胀。对宏观经济走向发生如此尖锐对立的分歧,以往是罕见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双方的观点。
警惕通胀论者的观点:
持通货膨胀论观点的学者主要有周小川、樊纲、张曙光、汪同三等,其中又以周小川、樊纲的观点最有代表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经验表明,从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到出现通胀,至少有半年时间的时滞;而当通胀压力转移到资产,如房地产、股票及其他投资价格上,形成资产“泡沫”,其时滞可能更长,危害也更大。因此,及时预防和有效治理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关键在于中央银行要增强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对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作出‘提前量’的正确的判断,而不是等到已经明显出现通胀时才采取措施”。这一判断的根据就是上半年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较快。截至6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今年M2增长率比GDP增长与CPI涨幅之和高12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23%,因此,信贷增长过快可能会产生资产价格泡沫。由于周小川的特殊身份,他的谈话格外引人注目。
与周小川持相近观点的是经济学家樊纲。他认为:“中国经济已有了过热的苗头,出现了朝过热发展的趋势”。而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自去年下半年,投资开始加速增长,到了今年虽然出现了‘非典’疫情,但投资依然加速。截至2003年第一季度末,投资增长速度是28%,到了第二季度末,投资增长速度到了31%。”他认为:“经济过热苗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生产资料瓶颈’的出现和价格的上涨。如果投资高涨的局面持续下去,“生产资料瓶颈”的问题就会进一步恶化,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并最终体现到消费品价格中,导致通货膨胀。再加上中国出口的增长也在加快,国际市场上存在着‘人民币币值低估’的预期,外汇流入在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加,这时若投资持续高增长,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更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另外,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研究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研究室主任胡鞍钢、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等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而局部可能出现过热。
不认为“通胀”是当前主要危险的观点
与担心“通胀”论者相对立的是另一些经济学家,如宋国青、李扬、姚景源、张立群、夏斌、徐宏源、范剑平等并不认为中国会发生通货膨胀。
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认为:“中国目前不是是否发生通货膨胀的问题,而依然是通货紧缩问题。货币供应过快只是造成通胀的相关因素之一,如果央行收缩信贷,并采用其他4项政策,即提高汇率、减少出口、提高外商投资优惠、减少财政赤字,那么中国将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扬指出:“考虑到宏观经济供过于求的基本态势尚未有效改变,加之在全球通缩的大背景下,即使有物价上涨趋势,也不可能持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受国际市场价格制约,“当前的信贷增长还不至于马上导致历史上的严重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认为,“就物价总体趋势而言,还没有摆脱通缩的阴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张立群认为,“1992年到1997年GDP平均增长率是11.5%,现在连10%都没有达到,我们有什么理由谈热。”他主要从供求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当前面对的主要风险不是通货膨胀,而是新的生产过剩。过去20年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供给基础,并且供给机制也大大改善,供给对市场的反映比过去灵敏多了,再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从供给增长在未来有没有需求支持来看,以住行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升级具有持久性,居民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都出现了全面的变化,对文化、教育、保健、娱乐、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供求不会严重失衡。从贷款增长来看,贷款的快速增长与实体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负责人徐宏源认为,鉴于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就需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的更快增长。
警惕货币量过快增长,主要矛盾还是反通缩
我们认为,对经济“过热”,“通胀”的提法要慎之又慎,如果真的这样判断形势并制定抑制政策,则可能会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轨迹。
1.持“通胀”论者的依据之一是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过快。这在世界其它国家,有可能是对的。但从中国多年来的情况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还不能作为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即将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货币投放增长率应等于或略小于物价上涨率(CPI)与GDP增长率之和这一理论在中国似乎并不适用。自1994到现在,中国M2的增长率连续数年大于CPI与GDP增长率之和。即使在严重通货紧缩的1998年和1999年,中国广义货币量M2的增长率仍然超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3和9个百分点。所以,仅就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增长率超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2个百分点就认为即将发生通货膨胀是没有根据的。一般来说,货币供应增长加快会带来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水平的提升。但在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加物价水平的缺口很大,这说明货币流通速度放慢了,有一部分货币并未对实体经济发生作用。中国由于体制性的原因,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还远未完成,货币流通渠道并未理顺。商业银行存款超额准备金率一直在法定准备金率6%以上,2003年第一季度末,全国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额高达4.3万亿元;银行部门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统计数据,到2003年6月末,境内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合计2.54万亿元。应该说当前中国货币供应加快是经济扩张的需要。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消化完毕,货币流通会速度加快,到那时货币供应就肯定会放慢一些。
2.信贷较快增长也不能简单判定将会出现通货膨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从信贷资金的流向来看,前7个月的人民币短期贷款增加6686亿元,同比多增2435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增加855亿元,同比多增929亿元;中长期贷款中的基本建设贷款增加3314亿元,同比多增1866亿元,其他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住房按揭和汽车消费)增加4212亿元,同比多增1936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618亿元,同比多增2672亿元。除人民币短期贷款增加较多之外,主要是住房、汽车、票据融资贷款增加较快,而这部分贷款的快速增长与实体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因此,信贷增长过快可能会产生资产价格泡沫的可能性不大。
3.根据投资加速和生产资料价格有所上涨就认为中国经济过热甚至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并不符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根据经济学的加速数原理,经济扩张期投资增加会远大于经济的增长。生产资料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也是投资增加引致需求扩大的结果。“通胀”论者认为,如果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并最终体现到消费品价格中,将导致通货膨胀。然而事实却是生产资料价格在今年3月份达到顶峰之后一直在回落。
4.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正的0.6%更不能作为判定中国经济将要发生通货膨胀的依据。国际上通常将物价指数低于1%视为通货紧缩,而中国自从1998年CPI就低于这一指标,已连续五年处于通货紧缩,根据国家统计局月度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在3月份达到高峰后,也在回落之中。如果因为担心通货膨胀而采取紧急措施预防通货膨胀,收缩货币供应,很可能会使经济长期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潭之中。
5.就中国的国情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多种因素会制约中国经济出现大的通货膨胀。近年来,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近2亿的农村劳动力处于潜在失业之中,城镇有3000万下岗职工,加之教育、卫生等改革,使之费用上涨而使居民不敢消费等等。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内需不足,就业压力大将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与消费增长约束相对应的是中国经济十分旺盛的供给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期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