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公路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张岩磊

市政工程公路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张岩磊

承德筑友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汽车普及日益提高。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以及公路网络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代公路需求,现代公路工程设计建设标准不断提高。首先,公路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现代汽车载重量的不断增加,以公路承载力的提高满足公路运输需求。同时,还要考虑现代公路建设、养护对公路行车的影响。以现代公路建设施工技术满足公路建设与养护的需求。在这样的需求下,我国加快了沥青混凝土、水泥砼公路结构与技术的应用。我国公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等对这一技术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因此,现代公路混凝土技术应用中,应注重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及配比。通过混凝土技术参数控制实现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目标。

关键词:市政工程;公路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1、公路混凝土技术应用探讨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脚步的加快促进了混凝土公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混凝土路面所具有的高强度、大刚度、高耐久性以及维护优势等特点使得其在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随着现代公路设计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车辆载重的不断加大,混凝土结构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实现公路耐久度、耐用性、高承载力等技术需求。受我国混凝土公路起步较晚、企业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等因素影响,我国公路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质量问题。在对相关质量问题的收集、整理、分类与解决措施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原材料要求控制以及混凝土配比是造成我国公路}昆凝土质量通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文中着重对道路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及配比控制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2、道路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及配比分析

2.1道路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分析

公路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根据公路设计等级的不同而不同。目前,我国道路混凝土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与城市市政道路两方面。而国道、省道公路中多以沥青路面为主。而乡村公路中多采用低等级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作为建设的主要方式。

根据公路设计等级要求,道路混凝土原材料也应根据设计等级要求进行划分。一般以高级、次高级、中级、低级等四个等级作为划分标准。根据所采用的混凝土技术条件,其还分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类。目前,我国道路混凝土中应用较多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不同技术要求以及等级要求,道路混凝土原材料应进行科学的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以硅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为基础材料,以沙石集料为骨料。根据道路施工需求掺人少量外加剂混合搅拌成混合料进行施工。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时,应以道路等级、施工季节条件等为基础,在确保设计强度与使用寿命前提下降低施工总成本,实现道路建设的经济性。在水泥原材料的选择时首要考虑设计等级对强度的需求,以此为基础选择强度对应的水泥材料。而沙石集料也应根据混凝土路面附着力、摩擦力要求进行试验后进行确定。从相关规范可以看出,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水泥原材料选择时应首先选择具有抗弯拉轻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好的水泥。同时水泥的各项指标也应符合国家标准。而集料的选择中应选择粗糙、多棱角的粗集料,且粒径不应大于40mm。而细集料应具有高密度、小比面特点,同时能够满足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与耐久性。以规范作为基础,确保道路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与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为保障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奠定基础。通过道路混凝土原材料要求的明确进行原材料选择与控制,为保障道路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实现道路建设施工目标奠定基础。

2.2道路混凝土原材料配比分析

道路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是决定路面设计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在混凝土公路建设过程中,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能够实现设计抗磨损能力目标、实现混凝土路面设计强度目标等。在进行道路混凝土原材料配比设计时,应从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经济性等方面人手进行计算与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注重水泥水化热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以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技术、水泥原材料选择等多方面工作保障道路混凝土工程质量。

3、公路混凝土施工管理

3.1重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策划贯穿于自设计审查至交工验收的施工全过程,补充与项目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技术规范、地方性补充技术条款、工程施工图设计等的执行方案,是一项根本的组织活动。其内容既包括制定质量目标体系、施工工艺流程审定、实施规则、中间交验、技术要求等预先策划,也包括原材料质量检测、质量认定、质量评定等动态策划。沥青砼路面结构:上面层为4cm改姓马蹄脂混合料,中面层为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8cm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柔性上基层:1Ocm沥青稳定碎石,下封层为改性乳化沥青防水下封层,基层为34c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16cm低剂量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质量验收由合格判定向优良等级判定转换,确立支付(或奖惩)与质量挂钩的按质支付原则,质量改进过程中取得的实效与技术进展,需要适时地予以认定,以制度方式延续,以支付和奖惩手段维持,建立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优良等级的标准体系。

3.2混凝土施工配比设计

由于配合比设计至少要提前35天,通常情况下,在实践中往往要至少提前两个多月,在配合比设计与实际施工中,显得配合比设计之初坍度的选择比较重要,有正确选择坍落度范围,才能满足正常施工时工作性要求。试配时要多做几组,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一般石子用量(或砂率)是影响坍落度的显著因素,配合设计时要尽量多考虑实际施工环境,多征求一线施工技术人员意见,考虑到了各种材料的体积在混凝土中的影响,试配计算时应采用绝对体积法进行试配。

3.3公路混凝土施工中控制

在混凝土正式施工前要复检一次原材料情况,看与配合设计时原材料是否吻合。对于制不小于C40以上混凝土时,最好对碎石进行冲洗,以减少石中粉尘较多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若有较大出入就要更换材料或调整比。一般砂细度模数超过0.2时,就必须调整施工配比。拌和前要对碎石、砂的含水量进行检测,以调整施工配比这就要求做到专人负责形成制度建立台账,要对拌合站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碎石进行冲洗后再用。

3.4高速公路混凝土质量的统计管理

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一个非常有用而且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质量控制图,从波动的数据中找出规律来,可以采用x—R图(平均值一极差控制图),可以将需统计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中,用电子表格可以很方便地将图表绘制出来,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减少次品或废品,通过分析图表,分析原因及时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因素,找出超出控制线的点,使生产处于正常状态。

4、结论

综上所述,道路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原材料要求的有效执行、道路混凝土原材料配比设计与执行等是关系到道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道路设计标准实现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公路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建设标准不断提高的今天,公路设计工作中应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选用的分析与论证。以道路混凝土强度、耐用性、公路技术指标为基础进行原材料的选择以及配合比的设计,以此为提高我国公路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网络的完善奠定基础。同时以混凝土质量控制减少后期养护工作量,减少养护工作对公路通行的影响,以此促进我国公路运输能力的提高,实现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对公路基础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雷.公路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施工管理分析[J]路桥建设信息资讯,2010,4.

[2]王嘉城.公路路面混凝土配比设计与配制管理[J]中国交通技术,2011.4.

论文作者:张岩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公路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张岩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