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白国萍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白国萍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 通过归纳急危重症患者在抢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方法 针对我院在2016年1月至6接受抢救护理的200例急危重症病患者,对其开展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目前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急救知识缺乏、急诊科人力资源不足、抢救记录的不完善、抢救仪器操作的不规范性、抢救仪器完好程度不高、医护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性、患者家属的配合程度低。结论 相关的医院领导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与急救设备的整体水平,通过提高急救护理综合技术水平,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质量。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问题;对策

急诊护理的日常主要工作便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如何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抢救工作是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总结我院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整理收集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期间,急诊科室收治的200例急危重症患者。其中男性为132例,女性为68例,患者年龄在2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7.6)岁。主要急性病症为:肺部疾病导致呼吸障碍的有6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35例,急性心衰者20例,脑溢血20例,高血压危象者23例,外部创伤者28例,中暑休克者5例,心律失常者7例,高血糖危象者3例。

2问题分析

通过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在急危重症抢救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主要有护理人员缺乏急救知识、急诊科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工作任务要求、对病危患者的抢救记录亟待完善、抢救仪器的操作熟练度欠缺、抢救仪器的完好程度堪忧、医护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性、患者家属的配合程度低。针对上述这些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急救知识缺乏

缺乏全面的急救知识是目前急诊科面临的主要问题,急救科室的急救经验与知识来源于平时的急救实践,这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总结的过程,此外,还需要急救人员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1]。然而,急诊科室的人员流动性很大,需要处置的工作繁多而且复杂,许多针对急诊科室的培训流于形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使得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与日趋复杂繁重的任务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

2.2 人员配置不足

目前,护士人力资源的短缺导致的急诊科室的异常繁重的工作状态早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由于急诊科室的客观情况,使得护理人员参与急诊科室的积极性很低,导致该部门的人员配置短缺问题严重。此外,急诊科室对于急危病重患者的抢救往往需要多人员之间密切、默契的配合,而人力资源的不足,长期的高负荷劳动,使得急诊科护理人员配置显得更为捉襟见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抢救记录缺乏完善性

护理抢救记录是长期临床抢救过程中积累的重要资料,其主要问题是书写不够完善也。由于急诊科室的病人多,而且病情复杂多样,加之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技术。一旦抢救病过于繁忙,其往往疏忽了抢救记录的完成,从而导致抢救记录缺乏必要的完善性。

2.4 仪器操作熟练度不高

针对一些极少出现的急危重症,由于缺乏相关的使用经验,而且日常的培训环节也常常仅限于主要的抢救训练,使得护理人员在这些设备器械的操作上,缺乏足够的熟练度,导致在抢救重症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难免心慌紧张,使得相关的仪器操作熟练度不够,影响抢救的质量与效率。

2.5 仪器的完好性较差

我院急诊科室在一些不经常使用的仪器保管方面,一直是很棘手的问题。一者是仪器本身存在一个老化的状态,再者,长期的静止不用加速了其老化的过程。使得在遇有突发情况需要用到仪器室,仪器的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使得患者失去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是抢救护理中较为严重的问题。

2.6 患者家属不配合

在对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一些病人家属的过激情绪、行为,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过多的暴力干涉,既延误了患者的抢救时间,也使得医生采取了更为保守的救治手段,使得最终的抢救效果差强人意。

3 对策

3.1 全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综合能力

树立护理人员科学的急救观念,提高其在紧急救治下的快速应变能力,这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急救意识,从而时刻对于患者病情怀有高度的敏感性,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分秒必争。其一,预检的护士必须培养起敏锐的病情判断能力,做到正确分诊,避免救治的失误;期二,急诊护士必须做到分秒必争,跟时间赛跑,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时间。最后,护士除还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例如气管插管、电除颤、心肺复舒、创伤、中毒病人的急救,此外,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缺乏抢救行为原则上的科学性。

3.2医院管理层要足够重视

急诊护理发展科室的发展,关键是人的发展,院领导应在一切可能情况下,尽最大努力调动和保护急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考虑和解决急诊护理人员的进修、学习以及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使护理人员在超负荷压力情况下,以较为稳定的心态做好急危重症抢救的神圣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心无旁骛的做好急诊护理工作。

3.3完善各种记录,学习急救护理技术

项目护理文件是整个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详细记录了病人急救期间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急诊科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急诊护理的统一表格,尽力避免出现书写过程中的遗漏。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开展新项目。提高全员的业务水平和抢救技能。开展护理新技术新业务项目的学习,让新技术新项目尽早转化为临床生产力。

3.4转变急诊科现况,细化急诊护理任务

院科领导应根据当前急诊工作特点解决存在的诸多客观矛盾和困难,例如强调各科做好本科的急诊工作和科室间的协调,组织保卫人员参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急救秩序维护等。护士明确自己的任务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应以深厚的多科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护理于复杂多变的危重病人,提高急危重症生命救护的质量。此外,还要做到工作的细化与人员的配备达到良好的协调,稳步提高急危重症的抢救与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屈莉.3428例急诊住院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6,5(10C):2820-2821.

[2]姚晓旋,徐燕娇.急诊患者手术室护理的难点与应对策略[J].临床医学工程,2016,18(7):1067-1068.

论文作者:白国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白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