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电网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这就需要对电网安控一体化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建设,其中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是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第二道防线,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升故障抵御能力,这对电网运行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作用。由于传统安控装置在管理过程中处于离线状态,对全网安控装置运行效果无法进行有效掌握,这就需要对安控一体化管理系统实施有效的建设,以此在电网中有较好的应用。
关键词:电网;安控一体管理管理系统;建设;应用
前言:电力企业在发展中随着电网体系的不断建设,变电站的运行在较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运行模式,在进行安控装置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具有管理与监视功能。此外,国家相关文件指出,需要将安控装置监测功能应用到智能电网调度决策系统中,并且对一些高级应用实施有效的完善,以此保证对系统运行进行安全分析与校核。由此可以看出,电网安控一体化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安控装置管理与技术水平,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 系统总体框架
安控一体化管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以下功能与目标[1]:1,安控装置接入型号比较多样化;2,对安控装置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对一些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记录;3,功能完备且适应安控系统结构特点的可视化管理界面与数据分析工具;4,安控装置接入数量最小需要在200套,并且还需要有系统的支持。
2 系统基本功能
2.1 通信接入、信息交互
该安控装置管理系统主要使用了安控装置通信规约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各种型号装置进行有效的接入,由此可以看出,该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装置[2]。此外,数据采集软件的通信主要是以并行、实时等方式,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适应不同系统要求,并且支持网络通道,一般通过协议转换设备的加装来降低对安控装置产生的影响。在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与交互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常驻方式实施运行,并且在进行网络通信过程中以多线程方式和安控装置为主。
2.2 数据监视
安控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以递进引导式图形结构为主,在对安控数据信息实施分类展示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分层逐级、渐次展开的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人机界面工具来全面展示与浏览装置信息。此外,安控管理系统中的一些信息主要是以可视化方式来完成,比如通道状态、运行状态以及动作情况等,辅助工具主要是以列表方式对不同类别的数据信息实施有效的展示。
2.3 安控装置运行管理
该系统的装置管理一般是提供巡检、召唤以及浏览等功能,其中历史数据管理主要是对定值单、动作事件以及运行日志等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浏览、存储以及导出等操作,并且在此基础上采用故障录波分析工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装置出口情况以及波形进行有效的分析。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平台数据库结构的调用,以此实现安控装置对历史事件的有效查询,其中检索条件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安控装置、事件类型以及发生时间等实施有效查询。
3 系统应用
3.1 策略实用性评估
安控一体化管理系统在进行评估与识别的过程中应当构建安控模型,其中该模型需要采用通用化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安控组织形式以及控制量分配方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根据不同类别信息来有效描述安控系统总体结构[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搜索过程可以通过安控策略与特点提出安控策略通用的表述方法,此外该方法主要是建立在不同基本要素基础之上,其中包括运行方式、故障、潮流水平以及控制量等要素。通过控制策略通用建模方法、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不同安控系统与策略模拟进行有效的重构。在安控系统采集与重构的基础上,对当值安控策略、安控系统以及滚动搜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约束条件是否满足,若满足一定的约束他条件,能够实施有效的控制策略分析与分配,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得到满足控制要求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上实现安控装置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实用性评估。
3.2 策略空间控制量不足辅助决策
若系统在评估过程中,在线策略控制量评估不足时,将在策略表的基础上提出辅助决策建议,一般情况下是对控制量差值的一种有效统计,此种差值主要是指故障集,在此基础上可对控制量实施有效的增加,这就应当根据一些有效的数据信息对不同执行站的备用方法进行有效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投入。此外如果使用对断面功率降低的方法,需要通过离线策略模型在构建过程中的潮流限额,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可控量潮流限额,来有效提升调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电网运行模式进行有效的调整。
4 系统的建设以及扩展
4.1 系统建设
我国一些城市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加快了安控管理系统建设,在此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是省调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有较多区域稳控系统的有效接入,这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安控系统的有效管理与监视,以此可全面提高调度工作人员系统管理能力,从而完善了省调D5000平台的应用功能,大大满足了体系建设需求。
4.2 系统功能扩展
4.2.1 远方操作功能
为了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系统需要对安控装置进行有效的远程操作,但是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智能化发展与运维模式的不断更新,会在较大程度上对远程操作功能有较大的需求,并且会越来越高,这对软压板远程修改功能的实用价值实现了有效的增加。
4.2.2 安全事故评估功能
安控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好安全工作,这就需要该系统具备较高的安全事故评估功能,当安控系统在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应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在对电网实际运行安全评估期间出现了一些会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发生[4]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安控装置实控负荷大于整定值,使电网存在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对我国电网进行安控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建设,不但能够提高电网运行质量,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可提升对安控系统的管理水平,对无人值守变电站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以此为调度人员对安控系统情况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安控一体化管理系统具备安控模型自动建立与调整,并且还具有在线策略评测等功能,这在较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电网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特点。
参考文献:
[1]沈凤杰,张伟,张浩,等.适应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安控装置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与实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23):143-149.
[2]朱涛.云南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建设[J].云南电力技术,2016,44(6):111-114.
[3]康先果.县级调控一体化电网调度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J].工业c,2016(8):00224-00224.
[4]王文星.国家电网电力应用调控一体化建设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4):235-236.
论文作者:吕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电网论文; 装置论文; 系统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较大论文; 策略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