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关联分析论文

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关联分析论文

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关联分析

林克宇

(营口市博物馆,辽宁 营口 115000)

摘 要: 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考古工作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价值的发展。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建筑和文物展品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为当地政府带来了经济收入,连带考古行业也由冷门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考古工作与遗址博物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文章将系统地介绍考古工作和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基本要求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考古工作;遗址博物馆;遗址展示

引言

历史是人类重要的社会证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也逐步加大了对考古工作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在满足了生活需求之后,人们也开始寻求精神文化层面的满足感,作为历史大国,通过参观、研究文物及遗址能够极大提升民族荣誉感,并深刻学习我国的优秀历史。对于较大型的、不能完全搬迁的遗址开展考古工作,不再是只局限在对文物进行挖掘,而是选择在原址上修建遗址博物馆进行保护,这样既能够保留其原貌,也能方便参观者进行观摩和学习。

1 考古工作与遗址博物馆

1.1 考古工作

考古学是一门人文科学,通过对古代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痕迹、物件和建筑进行研究和复原,为历史研究提供基础材料。考古学有很长的渊源,但成为一门系统学科的时间并不长。面对成群的墓葬、宫殿和数以万计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需要严谨细心地进行挖掘和筛选工作,这些遗迹和文物的本体就是研究对象,后期的勘测和研究工作都要以其为根本。因此,需要做好遗址文物的保护工作。借助考古研究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人类需要从历史中不断汲取经验,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考古工作有着极强的人文价值。

1.2 遗址博物馆

在考古学中,不仅存在体积小、便于搬运的文物,还有占地面积较大或难以移动的建筑体,如土质结构和木质结构的建筑,不能将其开挖后搬运至历史博物馆进行保存,在原址上修建遗址博物馆就成了最优选择。遗址博物馆因为是在原址修建而成的博物馆保留了原有的人文特点和地域特点,这是搬运文物所不能带来的独特氛围,因此广泛受到参观者们的喜爱。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兴盛,遗址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城市文化的招牌,能够大力拉动城市经济发展。

1.3 研究意义

我国是历史大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存在的墓穴等考古遗址数量众多,其历史和人文价值不可估量。但由于环境与历史原因,许多遗址不能进行完整迁移而遭到了破坏,如何对历史遗址进行有效保护是考古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国家为此也加大了对考古研究和遗址建筑的资金投入。考古工作的开展是建立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先行者,二者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因此,研究考古与遗址博物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博物馆展出文物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和还原历史面貌,可以极大地增加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2 考古工作的要求

2.1 树立展出意识

考古发掘是一个带有筛选性的长期工作,在采集和研究的过程中不能对每个文物都花费大力气复原,而要对文物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进行分析和选择[1]。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考古工作者有相应的展出意识,知道什么样的文物适合陈列在博物馆发挥价值。由于遗址博物馆的建立是在考古工作基本完成后才开始设计规划的,因此需要考古工作者先树立展出和传播的意识,带着这种意识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研究,充分保护考古现场的发掘工作,发挥文物展品最大的价值。

2.2 加强保护

高校应用型教学的重要性是由它的职业性决定的,实践性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的重要性超过了理论教学。为符合旅游专业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适应社会需求和形成课程特色,我们应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旅游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为旅游产业的合理发展提供必要人才保证,才能促旅游业合理发展,带动区域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2.3 记录挖掘过程

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属于政府项目,为了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做好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工作。以西安兵马俑博物馆为例,每年为西安带来的游客吞吐量高达850万人次,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达10亿元[5]。尽管位置处于市区外,展览手段也不是最新技术,但其在国内外的高知名度为兵马俑博物馆带来了居高不下的人气。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遗址博物馆的重视,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不可估计。

遗址的展示并不只是搭建好供人观赏而已,还需要配备一定的展示设备。首先是展示遗址时可增加展示罩以保护展品,周边的照明设备亮度不能过高,阳光或是灯光会加快遗址内展品的氧化速度,空气中的水分和灰尘等也会对展品造成一定的破坏[3]。其次,可以在文物展厅之外配备教育展厅,将相关的历史人文知识制作成导图,方便参观者了解该遗址的历史知识,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的功能。最后,由于一般的遗址区域都距城市较远,因此需要在遗址博物馆的周边做好完善的配套设施,将原有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提升遗址博物馆的服务质量,能够有效拉动参观人次。

建立遗址博物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保护遗址,遗址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或人为破坏,需要通过修建一些建筑体,对原本的遗址主体进行保护,使其可以维持原貌。二是为了向人们展示遗址的原貌,经过考古学的复原手段,再现历史形貌。但是,不是所有的考古遗址都适合修建成遗址博物馆进行展示。首先,如果遗址地点过于偏远,人力到达较为困难,则不适合建立遗址博物馆。其次,因战争等不可控的历史环境因素,遗址受到了较大的破坏,复原相对困难,也不适合建立遗址博物馆。最后,当考古现场的面积过大,应该有选择性地建立遗址博物馆,将价值较高、容易恢复的部分先行建立,其他区域则以专业保护为主。

3 遗址博物馆展示要求

3.1 选址

197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为471.1亿元,到1980年已升至568亿元;随后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1995年达到4496.1亿元;1996年完成的第3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首次上升到第一位;而如今,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早已突破“万亿元”级别,2016年达到11.1万亿元(不含烟草)。

3.2 功能配置

钼矿石标准样品GBW07239(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研制):w(Re)=120ng/g;水系沉积物标准样品GBW07449(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制):w(Re)=2.10ng/g;水系沉积物标准样品GBW07453(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制):w(Re)=0.45ng/g;钨矿石标准样品GBW07241(地质矿产部湖北地质实验研究所研制):w(Re)=80.0ng/g。

3.3 展示与环境

建立遗址博物馆旨在原址上对文物进行充分保护,但随着参观者的增加和时间的洗礼,博物馆内的环境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时会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对文物展品的破坏主要来源是光线和水分的变化,因此对文物的保护应从这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应在保证博物馆内采光的前提下避免阳光直射展品,设置保护罩时应加贴防紫外线的保护膜或进行相应的遮光处理,还可以采用更先进的光纤照明等技术来保护文物[4]。另一方面,为了给参观者提供较舒适的环境,一般会给博物馆内加装中央空调等设备进行降温,细小的水分子和灰尘会积聚在文物的表面,加速其氧化。因此,在博物馆内应多通风换风,以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的湿气和有害物质,降低对文物的破坏。

3.4 运营与管理

考古工作者在接手一个考古现场后应该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对挖掘进度和挖掘过程做好规划。一方面,根据记录可以清楚看出每日工作进度,便于工作的开展,做到心中有数。由于考古工作的周期较长,文物发掘数量多,在编写工作报告时难免会记忆混淆,借助工作日志可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完成考古发掘工作后还会对文物进行后续的研究和展出,工作日志是这些历史文物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更全面的细节信息。

遗址博物馆的从业人员虽然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储备,但对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知事项不甚了解,此时需要考古工作者发挥作用。考古现场一般都在远离市区的野外,根据国家《中国文物遗迹保护准则》的相关要求,考古工作者应该选择合理的挖掘和采集方式,尽量保护文物的完整性,便于后续开展研究工作,也为遗址博物馆开展保护工作带来便利[2]。历史学对现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文物和遗址则是研究历史最好的载体,其保护工作还需要从考古工作者开始进行。

4 考古工作与遗址博物馆的关系

4.1 相辅相成

考古工作与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并不是割裂的。当有重大的文物考古现场时,一方面,可以将文物进行收集和研究,并将其陈列在已修建好的历史博物馆中供人们参观。另一方面,当文物物品较多,或考古现场的范围较大时,不能将这些文物进行挪移和搬运,为了保护文物减少破坏,在原址上建立遗址博物馆成了最优的选择。因此,不能将考古工作和文物展出工作做具体的分割,其工作内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应该培养考古工作者的展出宣传意识,又应该深化博物馆工作者的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知识。

4.2 考古先行

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一定是在考古挖掘工作完成之后进行的,因此考古先行的概念应该深入每一个从业者的心中。在面对较大规模的历史遗迹时,考古工作能够为后续博物馆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料,其挖掘对象也就是后期建筑保护的对象,考古中发现是文物亦是博物馆将陈列的展品,甚至博物馆的规模和结构设计都要根据考古工作的开发进度进行规划。因此考古工作的进行对建设遗址博物馆来说十分重要,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复原和研究,才能使封存千年的文物展现在参观者的面前。同时,借助遗址博物馆的平台,才能够进一步拉近历史文物与参观者的距离。因此,考古先行、遗址完善对整个考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4.3 避免遗址空洞

考古文物的挖掘工作一般工程量都比较大,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在土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合理规划一部分不开挖土地,这对测定古迹的年代和后期搭建遗址博物馆有重要帮助。但是这个规划过程十分考验考古工作者,首先需要对考古现场有一个全面性的评估,知道其范围和分布,避免遗址因规划不合理造成的空洞现象[6]。另外,在发掘文物时不能一挖到底,要留有一部分原址原貌进行展示,这也是修建遗址博物馆的基础,如果将有价值的文物全部搬离原址,也会导致博物馆出现空洞现象,丧失了修建的意义。

5 结束语

考古工作是一项会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发展的学科。它既是历史文化研究的来源,也肩负着向普通百姓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同时,通过兴建遗址博物馆等方式能够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所以,应加大对考古工作的重视,密切关注其与建设遗址之间的关联,博物馆工作者要充分学习相关知识,在展出和日常维护都能最大程度保护历史文物。考古工作者也应培养展出意识和传播意识,并将其应用到挖掘工作中,充分实现考古与展出的关联。

建立坑塘进排水分家系统,形成“长藤结瓜式”结构,引、蓄、提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将本地水和外调水通畅地蓄进坑塘,将处理后符合灌溉水质的坑塘污水通畅地灌溉农田。坑塘经过改造,清淤加深,扩建防渗,修整配套,做到废弃土地建新塘,小塘并大塘,旧塘扩新塘,村村建立当家塘,保障水能蓄得住。

参考文献

[1]周进.聚落考古研究对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启示[J].理论界,2012(05):37-38.

[2]夏晓伟.考古与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两个定位[J].遗产保护理论,2011(01):23-26.

[3]黄洋.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的关系[J].东南文化,2015(02):13-17.

[4]刘丽.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与考古工作关系的分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07):33-34.

[5]毕然,王树金.遗址博物馆陈列展示相关问题浅论[A].博物馆文学集9[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09):302-314.

[6]陈曦,霍炎.城址类考古遗址公园价值核心的阐释与展示设计手法[J].中华建设,2012(12):179-181.

【作者简介】 林克宇(1977—),男,辽宁营口人,本科,馆员。历任营口市西炮台遗址管理处馆员、副处长,营口市博物馆馆员、工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研究、近代史、考古、古遗址保护等。

标签:;  ;  ;  ;  

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关联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