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文化产业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2)04-0021-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 ,它在带动经济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并被认为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时尚产业和主导产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国家,由于择取了以市场取向为目标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了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文化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 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和“左”的思想束缚,中国文化领域的改革 一直滞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 段。在新世纪,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扑面而来的经济、科技全球化大潮,迫切要求文化 产业的理论和对策研究向纵深迈进,以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
一、中国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 报,2001年底,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21个,文化馆2899个,公共图书馆2689个,博 物馆1394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2.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4.1%。全国有线电视用 户8803万户。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16亿份,各类杂志29亿册,图书63亿册(张)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概貌;然而,从文化产业的角 度讲,其特点却并不明显。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对其特点进行描述:
1.转型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以 来,中国的文化机构和单位正在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进行着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型。早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文化部门就深受文化的投入与产出和市场需求尖锐矛盾的困扰, 开始寻求文化的自助自救之路:从文化企业的完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到全额事业单位的逐步“断奶”,从“以文补文”、“多业助文”到文化产业的兴起, 文化部门和单位一直在试图探索一条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生存、发展和繁荣之路, 而这实际上就是一条文化的产业化之路。1998年7月,文化部正式成立了“文化产业司 ”,把文化产业的管理与发展纳入到了与文化事业其他职能部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该 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直带着转型性这一特点向前推进的。
2.复杂性。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期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的基础上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社会改革的新背景下,中国文化 产业从一开始就背负着一种双重要求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的矛盾。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它 被要求把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文化作为一种产业,作为一 种与现代经济社会共融共进的生产方式,又必然具备追求经济效益的本能。二是意识形 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矛盾。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都必须体现这个国家统治阶级 的根本利益和指导思想,因此它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文化产品只有进入流通领域才能 实现它的价值,故它又有市场上一般商品的属性。三是文化生产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 矛盾。一方面,文化生产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文化由于其质的规定性而具有追求文 化价值、提高文化品位的不断上升的主体性发展规律,否则就不是文化;另一方面,市 场经济社会又要求它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这三对矛盾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 ,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给予了文化产业双重的要求和期待,使之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 一种错综复杂的态势。这种复杂性在当前中国这样一个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市场经 济政策的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3.增长性。中国文化产业在中国政府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下,多年来呈现出一种全方 位的增长态势:
一是投入的增长。以1981年至1995年的15年发展为例,全国文化艺术基本建设和事业 费总投入累计达451.53亿元,年均递增16.16%;广播电影电视业总投入累计达615.83亿 元,年均递增23.87%;国家新闻出版署直属单位“八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4.15 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4.46%;“九五”期间的文化事业费比“八五”期间更是大幅度 增加。“九五”全国文化事业费累计达254.51亿元,比“八五”增加了133.38亿元,增 长109.9%。
二是消费的增长。以音像视听技术产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 的进步,中国居民目前拥有电视机3.5亿多台,收录机1亿多台,CD机1000多万台,VCD 机3000多万台,LD影碟机500多万台,多媒体电脑1500多万台,由此构成了巨大的音像 产品的消费需求。而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天文数字。
三是收入的增长。据文化部产业司提供的材料,1990至1998年,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 业的增加值由12.1亿元增加到83.7亿元,增长了6倍;文化产业机构由6.8万个增加到9.2万个,增长了35%;从业人员由49.5万人增加到72.1万人,增长了46%。据1997年的统 计,仅文化娱乐机构全国就有近18万个,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固定资产超过400亿元, 年增加值近130亿元。上海广播电视业1993年创收4亿元,1994年为6亿元,1995年为7亿 元,其固定资产约50个亿,是80年代末资产总值的25倍。浙江省199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 为7.525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5%。从广东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看,1997年 与1996年相比,艺术业由1.1718亿元增加到1.1783亿元,增长0.6%;图书馆业、群众文 化业和文物保护业的增长幅度都在17%以上。其他省市的文化产业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 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建立了近2万个网站,而且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1997年中国网络广告总收入不足100万美元,而到了1998年就超过了1000万美元,其 增长速度令人瞠目。
这种增长性雄辩地说明,文化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增值潜力的“黄金产业”,是中 国在21世纪应着力培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 方面:
1.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偏低,经济效益不高。据统计,1998年全国文化产 业增加值(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仅占GDP增加值的0.2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8% ;199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部分项目合计)仅占其经常性消费支出的 2.35%。1996年全国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艺术业增加值为211.8亿元人民币,在第三产业的 增加值中仅为1.04%,在GDP中所占比例就更小了。中国文化产业目前的总产值占GDP总 量不足1%,很多省份和地区连0.5%也达不到。而其中最大的娱乐业全国就业人数据估计 也不到200万,产值超不过200亿元。就是文化产业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上海市, 其文化产业总产值也不过占GDP的3%左右。中国1996年的图书出口仅为1700万美元,只 占世界图书市场0.1%的份额。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这个劣势就更加明显。据统计,美 国电影、音像、计算机、传媒等版权产业的出口额占所有行业的第一位,1996年产值达 425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7%。美国娱乐产业迪斯尼的产业规模和赢利已稳入世界超 大企业前十强,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就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价值,美国《读者文 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近3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据1998年第30号《中国音像》载, 美国的视听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从1985年的第11位迅速跃居1994年的第6位,并成 为仅次于飞机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40%。1999年8月6日《环球时报》 说,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其中美国控制了全 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影片产量占全球影片总产量的6%~7%,但却占据 了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1997~1998年度营业额为257亿马克,其中 图书出版业就达73亿马克。英国的艺术品经营业拥有17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与汽车工 业并驾齐驱,旅游业收入的27%来自艺术。在日本,文化产业也是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 第二大产业。近年来,澳大利亚文化产业的年均产值近200亿澳元,占GDP的2.5%,从业 人员比例占全国劳动力市场的10%,约220万人。即使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其 1992年的文化产业就占国民经济比重的4%,现在的比重还会更高。相比之下,中国文化 产业还属于弱质产业,其经济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都很低,支柱性地位远未确 立。
2.整体发展不均衡。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化繁荣程度,也体现着一个 地区文明进步的水平。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更需要 把握一种总体平衡。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一是地区发展不平 衡。中国文化产业的大部分生产能力或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如上 海、江苏、广东等地,而内陆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产业化程度非常低,有 的甚至还没有形成产业形态。从文化投入方面比较,1985年,沿海六省三市的文化艺术 事业费只占全国地方文化艺术事业费总量的1/3,而到1993年,已增加到1/2,基建投入 也从1/5增加到1/2。其他地区的文化投入增长明显低于这个数字。1997年,仅上海一个 市就出版报纸19.34亿份,各类杂志1.66亿册,图书2.7亿册,其出版物的总量就占了全 国的1/10强。二是门类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行业与新兴文化行业的发展差距拉大。以 文化艺术业和广播影视业为例,1991年,两个行业的总投入76.71亿元人民币,其中广 播影视业占54.93%,到1994年,两行业的总投入182.81亿元人民币,广播影视业所占比 重提高到64.07%。1991~1994年,文化艺术业总投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3.85%,广播影 视业则为40.60%,后者比前者高出16.75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 因,现有的文化产业大部分集中在全国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 文化产业很少。在边远和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很难开展文化活动,不少地区的农 民一年看不上一两次电影,有的地方至今还收听不到广播,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发展文化 产业了。
3.文化产业基础薄弱。中国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底子不厚,规模较小,基础十分薄 弱。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基本上处于求生存的阶段,开展文化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各 项收入常用于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根本就谈不上产业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美国商务部 1994年的报告显示,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420家大众传播业公司,其总收入为1525.2 8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中国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而许多中小型规模的公司还没有 计算在内。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到1999年底,刚刚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 集团只有20个左右,其中的佼佼者广州日报集团1999年的营业额才1亿多美元,只相当 于美国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型文化企业的营业额。从总体上说,中国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 文化产业大集团,缺乏有规模、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缺乏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文 化企业。中国的专业文化艺术团体,据1997年的统计有2600多个,年演出42万场,这个 数量并不低。但是,它们的大多数还属于事业型的文化单位,由于演出市场发育不够, 文艺院团的经营机制不完善,在转轨过程中它们还背着安排分流职工、负担离退休员工 等沉重包袱,目前还做不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4.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运行质量不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长期以来一直处于 盲目发展的状态,导致文化产业的总体运行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例如广东省文化 娱乐业,1997年其经营利润已由上年的523万元人民币减少到119万元人民币,上缴税金 也相应减少。但全省文化娱乐业的布局却没有进行相应调整,全年文化娱乐经营机构总 数量仍比上年增加了24.1%,其中效益滑坡较严重的歌舞厅数量增加了8.2%。从娱乐场 所的配置看,面向“大款”和收入较高阶层的很多大中城市的高档豪华歌舞厅随处可见 ,远远超过了这个阶层的需求总量,而面向广大工薪阶层的大众化娱乐场所却相对匮乏 ;从生产经营的方式看,目前以传统的文化生产模式为主的文化单位占了大多数,而以 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文化生产方式的文化企业数量很少;从文化经营的内容看,单一 性的文化经营单位较多,而综合性的文化经营单位较少。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仔细归纳起来,不外乎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思 想观念才开始逐步转变。在中国各个产业领域的思想观念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思想观 念的转变尤为艰难,其滞后的程度最为突出。思想观念的滞后和不适应主要表现在:首 先,不能正确认识文化和经济关系。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浪潮风起云涌,经 济中有文化,文化中也有经济,文化和科技一样都是生产力。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强调“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各地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建 设,经济和文化“两张皮”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次,文化产业观念淡漠 。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把文化当做一种事业来做,还没有认识到文化的经济属性,没有 把文化资源当做一种物质资源能量进而当做一种产业来对待,因此,对文化走向产业化 的路径看得不是很清楚。再次,市场观念没有跟上。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各行各业都在乘势向前推进,但文化领域却反应迟缓。面对市场,任何产业都要遵守投 入和产出、价值和价格、成本和收益等一系列规定性的生产规律,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产 业。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观念没有及时跟上,没有面向市场作出有效的调整,致使文化 产业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展示。
二是运行机制僵化,管理体制缺乏活力。长期以来,国家对文化的管理,是按照行政 事业的模式,实行统包统管。文化事业靠国家来办,国家无偿投入,社会无偿消费,国 家对文化事业只计投入,不计产出。这种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模式,突出了文化的公益性 和福利性,掩盖和抑制了它的经济属性,忽视了它的产业性质,没有把它作为文化产业 纳入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之中。同时,体制不顺,多头管理,部门分割,地方保护主义 严重,由此而形成的文化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僵化死板、不知所措。中国 很多已进入市场的文化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目标模糊,经营约束软化,现代企 业经营管理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容否认,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在宏观管理、产业 布局、人事财务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在投入产出、市场营销、扩大再生产等方面的运行 机制,与产业化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三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发挥作用不够。如果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文化产业的软 件,那么,文化基础设施就是文化产业的硬件。在硬件的建设上,中国是下了很大气力 的,投入了相当多财力。但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文化 设施建设滞后,水平不高。很多省份和地区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有的过度集中在少数 城市之中,造成功能重叠,有的又过度分散,不能建设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工程 ;另一方面,现有的文化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很多地方的文化设施由于经费紧缺走上了开餐馆、卖家具等与文化主业无关的路子, 造成了文化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是产业经营人才缺乏。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在于人才,尤其是需要经济和文化兼通 的人才。中国文化产业的大多数单位普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精业务、作风正的文化 产业人才。许多单位由于缺乏经营人才,产业项目很好但效益不佳,有的单位由于不懂 经营而使文化项目出现了众多漏洞,蒙受了不少损失。有专家估计,中国文化机构中的 文化专业人才众多,但文化产业人才却不足总量的1/50。应当说,产业经营人才的缺乏 是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是文化经济政策不配套,落实不完全。文化经济政策的含意在于,对不同种类的文 化生产,应有不同的资金投入和不同的税收标准,依此来扶持社会必需但又在市场挤压 下暂不景气的文化生产门类,以调整文化发展格局和结构,支持和引导文化产业向有利 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发展。中国已出台了不少文化经济政策,但缺乏一种连 续性,有的政策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有的政策由于种种原因虽然需 要但还没有出台。在许多地方,文化经济政策喊得很响,但落实不到位、不完全。这就 使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 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三、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和对策
当前的中国文化产业总体上还是一种弱质产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兴起和 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形势下,中国文化产业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 机遇。必须采取正确策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国文化产业才能在新一轮的世界经 济大潮中站稳脚跟,获取应有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其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特征。要立足基本国情,观照世界新的形势,走 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之路。
(一)总体战略
考虑总体战略,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基点:一是要有全局性,要能通过总体战略的实施 达到带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二是要有特殊性,要认清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 明史的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国,文化积淀深厚,国情特殊,不同于其他国家。三是要 有针对性,要从前文所述的中国文化产业状况的特点、问题及其原因出发,站在系统整 治的高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据此,笔者以为,在新的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应 实施以下三大主体战略:
1.特色优势战略。这个战略的实施建立在以下基本考虑之上: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文 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特色鲜明浓郁,风格独树一帜。 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立足之本。面对世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 国强势文化的大举入关,起点低、起步晚的中国文化产业无疑处于非常不利的弱势地位 。在这种情势之下,中国文化产业只有突出自身特色才能求得立足之地,这也是我们与 外国文化产业进行对抗和交流的最大资本和优势。近几年的文化发展实践表明,越是中 华民族文化的东西,就越能打开国际市场,这也正好验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的基本道理。
实施特色优势战略,就要对中国的现有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盘点 和梳理,对各个文化艺术门类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把握,依此确定各自的主 打品牌,并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以此作为突破口,来带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全面推进。
2.分类推进战略。根据中国的社会制度要求和现实的文化发展状况,文化产业大致可 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文化产品的商品价值与市场价格一致的文化生产单位,可以进行市
场化。这类文化单位的服务或产品大多是直接为广大群众所消费的,可以直接进入市场 流通领域,政府对它只需“管”不需“办”。二是文化产品的商品价值与市场价格有的 一致、有的高于市场价格的文化生产单位,只能半市场化。这类单位有一个“度”的问 题,如电视台,既有国家投入又有广告收入,不能仅靠市场杠杆来调节。三是文化产品 的商品价值高于市场价格的文化生产单位,不能市场化。这类文化单位如高雅艺术、学 术研究等,必须由国家来“办”。
对以上三类文化单位,要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政策进行管理。但无论是哪一类,都应 按照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来推进,对于半市场化和不能市场化的单位也要按照产业 的发展规律来进行配置和推动,用产业的规则和手段来调控与运作,实现国家和民族的 根本利益。
3.以东带西战略。目前,中国文化产业总体上看东强西弱,“东”主要是指中国东部 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主要是指中国西部和西南、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实 施以东带西战略,一方面,可以有效配合中国目前已经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另 一方面,可以实现东部产业优势(如资金、技术、人才等)与西部文化资源优势的互补, 便于东西部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要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便于开发的原则,对以 东带西战略制定可行性方案,实行对口帮扶,时机、条件成熟的可先行一步。国家要给 予相关的政策支持。
(二)具体对策
1.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掌握本地区本部门文化 产业的情况,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确定发展思路 、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制定出本地本部门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发展规划要 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突出重点和特色,特别是要将文化产业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协调各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形 成合力。在此基础上,国家要尽快形成一个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优化文化产业政策环境。文化产业政策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经济政策,它要解决的是 怎样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稳定、持续发展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文化进行宏观 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不仅仅是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问题。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 展尤其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政策环境的优化。制定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文化产业政策 ,特别是要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尽快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明确总体发展政策和保障 措施。
首先,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外部政策环境。尽快制定相应的文化资源占有使用政策、 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人才分配流动政策、投资融资鼓励政策,为文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 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包括产业结构 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市场政策在内的各项主导政策,通过文化产 业政策环境的优化来调控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他产业政策的制定也应注意向文化 产业倾斜。
3.建立法律保障体系。长期以来,我们对文化的管理主要靠行政手段为主,忽视了文 化方面的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就显得远远不够了。对于文化产业 而言,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少之又少,因此,加快文化立法进程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 通过法律来规范文化市场,重塑文化市场秩序,建立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法治游戏规则 ;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来加强文化管理,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保证文化 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减少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人 治”行为。
要把文化立法纳入到人大工作的重要日程中去,争取每年都有一批急需的文化法律法 规出台。要把条件成熟的行政法规尽快完善上升为法律。要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 的新问题进行统筹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尽可能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为文 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要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来有效履行检查监督职能,使文化产 业的管理尽快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4.构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僵化是发展 文化产业的两大“拦路虎”。必须下力解决这个问题。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加快推进文 化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职责。必须改变过 去由政府统包统管的办法,实现管理体制的彻底转变,形成多主体、多方面办文化的格 局,该下放的权力一定要下放,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在运行机制方面,要着力进行文化生产单位的企业化改造 。要按照市场的要求对文化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一系列 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再生产需要的生产、流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努力转变经营 机制,使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充满活力。要强化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意识,鼓励一切有 利于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制度探索和创新。
5.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中国科技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处于非常落后的地 位,这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制约。因此,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 量,是一项十分急迫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是要注重科技创新, 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加强艺术科技的研究和开发,使文化自身的科技水平不 断提高。二是要加强对其他领域新技术的研究,注意运用其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大文化 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合拍,改善 文化形象,以适应现代人不断提高的审美品位和心理期待。三是建立科技与文化的对应 沟通机制,文化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加强协调,加快进行全国文化产业科技管理信息网络 系统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6.加强文化产业的硬件建设。文化产业硬件的建设是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 基础。首先,要注意优化文化设施布局。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兴建文化设施。国家 和省要对导向性、标志性、基础性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各地方要对群众性、娱乐性、普 及性的文化设施进行重点建设,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其次,鼓励社会各种融资手段的 运用,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来投资建设文化设施,建立起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资机制 ,使文化产业的阵地建设也逐步走向产业化之路。最后,要注意文化设施的长期效益和 日常效益的发挥。文化设施建成后,不能长期闲置,更不能转作他用,而要真正用在发 展文化产业上。要加强文化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充分发挥其功能。
标签:炎黄文化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产业增加值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文化政策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