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龙会镇中心学校 威远 642450)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可见,数学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该用什么方法,抑或是采取什么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学好数学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呢?新兴的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般悄悄地出现在我们的课堂。在各类优质课竞赛中无不使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甚至有的地方曾经规定,公开课必须使用课件进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确实带着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很多优势。
比如:它是集文字、声音、动画、图形于一体,图形清晰、动态感强、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传输质量高、互动性强,更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在教学中适当使用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为教学提供了直观性
教学由于可以使用大屏幕展示,因此可以将教学内容涉及的图片,统计图表,重点内容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就比老师简单的介绍,口述来得直观明了。比如我在进行角的初步认识时,要让学生体会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需要让学生先熟悉生活中的角。事先我安排了学生回家时找找身边哪些地方有角,学生也能说一些,但不具体,也说得不是很清楚。这时我就将我照相机拍的我们身边的一些有角的事物展示出来,并用红线突出这些地方的角。通过这样的处理,既不需要让学生亲自到野外去在观察,又切实感受到了课堂所学知识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这样既简单,又明了。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为教学带来了简洁性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只有短短的40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即要复习旧知识,还要学习新知识,并且还不能满堂灌,真正讲授时间大概只有20——30分钟。因此对于教学的内容就必须要精练,但有的内容讲得太简单了,部分学生有可能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课堂后半段还必须要有适量的练习,这些练习题如果都让老师现场在课堂上书写,肯定要耽误很多宝贵的时间,而且在老师书写的这段时间,有的学生可能就找不到事情做而捣蛋或者分心做别的事情而影响课堂的组织纪律,因此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者练习题,我们可以课前制作成课件,当讲到相关内容时,直接以幻灯的形式出示在屏幕上,只需要轻轻点一点。这样就不会耽误过多的时间,又能够监视学生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效率。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课时:先让学生分析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与其他图形的区别,总结出二者的特征时,直接在屏幕上出示小结内容,并用不同颜色突出其重要的词句。这样的效果是即简洁,又清晰,传统教学是很不容易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丰富了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手段的匮乏,数学让人看起来显得抽象、枯燥乏味而复杂,使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整堂课也会显得死气沉沉。如果在教学中引入,就会使课堂生动有趣、让课堂教学过程形象、直观而更有趣味。如在课堂初期需要引入课堂时,可把一些主题图,或者相关的生活情境制作成图片或视频动画,让学生在图片,声音和视频情境中不知不觉的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我在教学分数-“认识二分之一”的教学引入中,用一段西游记中的画面:唐僧师徒四人在烈日下走入一片树林休息,唐僧叫猪八戒去找点吃的,这时我让学生猜一猜会找到什么,找到多少,学生很容易想到可能会找到4各个,因为每人一个嘛;当然还会有学生说只有一个,因为不好找。这时老师都不给出答案,主要是活跃气氛,然后继续看画面,结果猪八戒找回了两个西瓜,猜到的学生当然会很高兴,这时我据此提出问题:两个西瓜四个人,怎么分呢?每人该分多少?怎样用数字来表示每人的份数,通过这样的环节,就一步步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我设计的教学中来了。学生在感到趣味性时,就能活跃思维,开动脑筋,真正融入到教学中。再比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新授课、练习或者是在总结阶段,适当的播放些与教学有联系的画面,也能够消除学生疲劳感,增强课堂的活跃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动手,动脑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教学有它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同,要让每节课都生搬硬套的使用课件,而忽视其它教学手段,也会适得其反,顾此失彼,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而失去原有目的。有的教学中可能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素材也同样能达到目的,就不需要再使用课件了。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只需要每个小组(或者每个人)拿一个纸做的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一剪,拼一拼,只要能拼出一个完整的长方形,也就达到了目的。当然事先用动画展示一下,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由于每个老师的条件限制,比如:制作技术不高、课余时间不多等局限,每堂课使用也很不现实,如果花过多时间到课件制作上去,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教学手段的使用,如作业批改,教案设计,学生辅导等。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是:有时间,有精力时尽量制作,使用课件,而不能一味强求。但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手段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先进,学生的学习会越来越有趣,生动,教学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论文作者:罗树品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时间论文; 我在论文; 课件论文; 教学手段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