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盛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施工中的问题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软土路基处理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路基的施工质量,甚至严重影响道路的施工水平。本文就对当前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来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
1道路工程软土路基
1.1概念
软土的主要类型有高压缩性土、杂填土以及淤泥质土等,一般存在于潮湿地区,因其土粒孔隙大、压缩性高、含水率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难以凝固、施工过后出现沉降等问题,不仅如此,软土极易造成路面路基损坏。道路面使用寿命长短和性能好坏是受市政道路的路基施工和处理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的。软土路基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基础以及道路施工中较难攻克的难题之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不良土质。
1.2特点
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软土路基具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项:
(1)承载力不足。软土路基承载力存在明显缺陷,难以承载道路工程项目上部结构的重量,进而容易造成道路工程项目失稳,对此必须进行恰当有效的处理,保障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可靠性。
(2)含水量较高。道路工程项目的软土路基结构中,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因而容易在受到相关压迫的情况下,出现显著的排水问题,且该排水问题必然会影响整体工程项目结构的稳定性效果,不利于道路工程项目的后续应用。
(3)孔隙率较大。软土路基之所以在道路工程项目中表现出不理想的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内部孔隙率较大,导致软土路基土壤结构的可压缩性较高,在相关外力作用下,会出现被压缩问题,出现形变问题,导致软土路基出现稳定性问题。
1.3软土路基危害
软土路基给市政道路造成的危害较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稳定性差。软弱路基承受路面或路堤荷载能力较差,引起局部剪切破坏,导致路堤失稳、塌方,给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另一方面,容易沉降变形。软土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时,会引起路面开裂,导致路面积水、桥头跳车情况的发生,道路工程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同时,增加事故发生率。另外,受车辆长期作用,容易出现路基震陷、液化等,给道路造成严重破坏。
2关于对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处理技术的分析
2.1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在某些施工环境中,比如邻近地表的软土层较薄,或者渗透性较好,且整个施工过程相对较长,则只需进行地面铺设砂垫层即可,无需设置竖向排水体。而一旦选用水平垫砂层与竖向排水体时,水平砂垫层所选用的有机质与含沙量应分别小于1%与5%,而铺设的厚度则多建议控制在0.5cm左右。另外,为了有效保证排水通畅,应根据实际情况,于路基两边分别预留出1.0m左右的宽度。当选用竖向排水体时,往往选用塑料排水板,或者袋装砂井;当以塑料排水板法进行竖向排水体设置时,通常选用插板机作为施工机具。排水固结法的排水系统应连通水平砂垫层与竖向排水体,然后再进行竖向排水体的施工。塑料排水板的应用与袋装砂井相比,不仅插板机械轻,对土扰动小,而且效率高,造价低,但是填土速率受限。
2.2换填技术的应用
换填技术又称为换土技术,由于软土路基的土壤不利于施工建设,因此需要将道路周围的好的土壤通过人工挖掘的办法和软土路基内部存在的不良土壤进行交换。达到改善改善土质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因为软土路基的土质问题给市政道路工程带来危害,避免因为土质问题引发道路沉降现象,从而提高该路段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相关工作人员注意的是,换填技术所选择的填土土质一定要是优质土,否则不仅不会改变现有问题,还会加重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问题,为以后的交通使用带来隐患。此外,为使路基的强度达到标准,保证市政道路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在遇到边坡路基处理时,要考虑道路所需的剪力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软土路基的施工处理效率。
2.3表层处理技术
软土路基表层处理技术主要应用在路基图纸松软的地方,通过排水、铺设以及填料的手段,提高地表的强度,减少地基的局部出现变形、沉降的现象。在施工中采保证机械作业的效率,尽量保证填土能够均匀分布。表层处理技术主要是对处理软土的表面,施工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土层状况,比如土壤的含水量、承载力等,初步对数据的参数进行整理和归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试验来确定土壤的真实情况,同时技术人员还要采取相关的技术方法和措施。但表层处理技术也有不足之处,尽管它可以有效提高软土表层的强度,但是并不能保证路基的使用期限,因此这在未来的软土路基施工中要重点改进。在道路完成施工后要做好维修和养护工作,同时要考虑在处理软土地基时路基的使用寿命。
2.4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
与其它技术相比,水泥搅拌桩具有十分独特的施工特点,其主要作用于软土路基的加固工作,以水泥固化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在市政道路的相关施工过程中,必须将水泥投入特定设备,在灌入软土前进行充分搅拌,这样水泥和软土二者可以进行反应,凝固软土路基,提高其承载能力。在实施应用过程中,必须首先进行妥善详实的计算检验,然后进行调试,确保搅拌机位于最佳位置,随后必须对未完全混合的水泥浆液进行继续搅拌的工作,在集料斗中填充已经完成搅拌工作的水泥。
2.5强夯法
关于强夯法,其就是指其能够夯锤起吊到的高度。让锤在自由中逐渐下落,从而使得地基土在受到强夯的冲击力和振击力的作用下进行振实和挤密。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从而减少了沉降出现的次数。施工人员在对经夯实后的道路土体中的孔隙进行压缩后,还要对夯点周围产生的裂缝提供了便利的通道。通过这种方式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处理后,不仅更好的加强了对市政道路路基的加固,而且进一步的的提高了路基的承载力。从而使得夯后路基的压缩变形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
2.6加筋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进行加筋处理,是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减少和控制软土路基的不均匀下沉,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软土路基加筋能够保证软土路基承载的均匀性。在强度方面,软土层的路基与合体层是有很大不同的,以柔性为主,建设软土路基固结排水面,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可使市政道路路面非常的平整,美观,并且提升它的稳定性,保证软土路基施工质量。
2.7砂石垫层法
这种方法是将沙砾,碎石等材料铺设在路堤底部,主要适用于路堤、软土层强度小的施工建设中,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加软土层的强度。必须注意的是在施工建设时要对填土的速度进行控制,遇到特殊的情况,可以利用沙井达到稳定地基的作用,从而达到保证施工建设的质量的目的。
3结束语
软土地基是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地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建设速度和道路建设完成后的使用寿命。通过相应的处理措施,改善加固软土地基的土质情况和地基的承载能力,是保证我国市政道路良好建设及运营的关键。对于软土地基引起的危害,道路工程建设人员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地基地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保证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出行安全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永杰.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6):244-245.
[2]张静.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 202.
[3]刘鑫.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7,3(09):158.
论文作者:龚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土路论文; 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土质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