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空间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空间论文,视阈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今天所处的空间,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地理空间,而是复杂的社会空间;不再是固定的物质空间,而是包含有流动着的虚拟空间。社会空间、虚拟空间以地理空间、物质空间为载体,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关系、社会要素与社会含义,空间因此不仅提供着实践的场所,更具有了场所整合的力量。此时的空间与彼时的空间已不是完全相同的空间,在全球化、网络化的背景下,空间与地理邻近性之相关性似乎越来越少,但其空间的意义却越来越丰富,出现了个体的精神生活空间、沟通交往空间、网络虚拟空间、制度安排空间、社会生态空间等多重空间交错叠加、交互作用的局面。空间的烙印存在于并深深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社会交往等。显然,仅仅用传统的“时间—空间—运动”这一观点来解释多维空间下的实践活动或者活动实践已经行不通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是如此,多维空间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要性凸显。 一、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概念的引入 要把握多维空间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先了解空间、多维空间以及近年来对于空间、多维空间认识上的空间转向。在一般意义上,空间是由物体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的。也就是说,空间是物体存在的位置和场所,空间意味着物体之间的分布与联系。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把空间概括为事物“并存的秩序”①。马克思则进一步指出了空间的意义和价值:“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②马克思恩格斯对基于城市生产、空间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了深刻思考,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资本力求用时间消灭空间”之“时间换空间”思想。马克思说:“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征服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流通空间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③这些思想都为空间理论的深入研究、为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空间转向”发端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亨利·列斐伏尔、米歇尔·福柯、曼纽尔·卡斯特、詹姆逊、大卫·哈维、爱德华·W.苏贾等人(特别是其中的亨利·列斐伏尔与米歇尔·福柯)的研究与传播,突破了传统的以时间为主导而忽视空间的线性的、静态的、因果的、必然的历史决定论观念,以“社会、心理、文化和地域”的多维立体视角强调空间不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同时性与并置性,进而引发了思维方式、提问方式、言说方式与解释模式的变革,形成了诸如社会空间、政治空间、都市空间、女性空间、休闲空间、虚拟空间以及空间生产、空间实践、空间表征等新理论,以崭新的视角和解释框架图绘着当代学术思想的文化地图。 我们看到,空间概念是多维的、动态的、辩证的,这些都基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改变以及理论知识体系的发展需要。我们所探讨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空间问题也是如此。多维意味着立体、系统、全面。如果我们把变化发展着的事物以不同的维度视角来看并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话,那么,以“点”的角度来看,是“零维”(即没有长、宽、高);以“线”的角度来看是“一维”(即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高度);以“面”的角度来看是“二维”(即有长度、宽度,没有高度);以“静态空间”的角度来看是“三维”(即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以“动态空间”的角度来看是“四维”(即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三维空间再加上时间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孤立的点、线、面都无法独立成为空间,具备“空间”这一意义必须具有“三维”或者“三维”以上的视角构成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空间或者多维空间就意味着复杂、系统与全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或者多维空间亦是如此。尤其是在社会改革发展的时期,要完成好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任务与历史使命,要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认真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或者多维空间问题。那么,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属性又有哪些呢? 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内涵及其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践发生的场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义所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场域④与意义的结合体——秩序。关于秩序的自然含义,古人凭借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把天地运行之道也即秩序描述为“天圆地方”;关于秩序的社会含义,古往今来的政治哲学家们以及社会学家们一直在思考和追求社会秩序的建构及其有效实现。辞海中对秩序的解释为: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显然,秩序意味着一致性、稳定性、连续性和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便是在遵循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有条理地、有组织地或安排或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各构成要素并维持其构成因素的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在物质空间、精神生活空间、社会空间的互通协调中促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社会主流思想要求相统一的和谐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含义是多维的、动态的、可变的、辩证的。举例来说,维护受教育者人群思想的稳定、维护区域政治的稳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重要使命之一,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功能与发展如果仅限在“维稳”当下、现实的空间框架之中,受教育者就会缺少对现实空间的必要的超越之思考,这种缺少会使他们的精神生活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变得相对狭窄。事实上,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并非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鼓动”,而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内容”。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如果认为人民跟着布尔什维克走是因为布尔什维克的鼓动较为巧妙,那就可笑了。不是的,问题在于布尔什维克的鼓动内容是真实的。”⑤ 要更进一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属性,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关于教育空间的一般属性。关于教育空间的一般属性,美国教育思想家亨利·吉鲁指出以下几点:(1)教育空间不能被当成脱离于特定社会场合的制度来研究;(2)教育空间应被视作话语、意义和人的主题建构和控制的政治性场所;(3)指导教育空间的价值观和信仰不是先验的普遍性原则,而是规范和政治性力量的社会建构。由此,我们可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属性也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空间制约并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一定空间内的实践,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生的场域,空间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着载体与支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发展空间的拓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方向指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设置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育内容,营造一定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情感理性、思想认识、行为遵循等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人的更好发展。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培育目标是促进受教育者精神生活空间与行为空间的协调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在思想引导,重点在行为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遵循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体系而且做到思想政治观念的知行统一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属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也扩展了人们的思想政治认知的空间范围。我们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的精神生活空间、沟通交往空间、网络虚拟空间、制度安排空间、社会生态空间等相关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空间架构就需要在这些不同特点的空间中,把握规律性,找好结合点,具备话语权。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空间架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活动中,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除了要考虑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科学态度以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等基于发展规律之上的科学建构外,时间和空间因素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科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我们很难去想象脱离时间和空间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会是怎样的情形。我们看到,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深入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如主体论、过程论、方法论、课程论等的认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时间)的专门研究也即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也收获颇丰。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活动的空间以及活动所创造的空间给人的感觉仍然是狭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架构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空间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架构要有全面、立体、系统的视角。现从几个方面来着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多维空间架构。 1.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运行空间 不可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与学科建设的发展、课程体系与课程教材的完善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要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创新与更好发展,囿于现有的学校与教室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大思政观”⑥,开阔视野,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运行空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实践空间、日常生活空间和网络空间延伸等。 具体而言,通过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社团以及开展专题辩论会等形式,能够开阔受教育者的理论视野,拓宽受教育者的理论思考空间;通过举行诸如“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领悟,为受教育者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党情、了解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网络空间,能够使相对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变为受教育者畅谈人生的论坛和思想交流的精神家园,进而满足受教育者渴望沟通与交流的需要。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运行空间的延伸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状况,能够更近距离地熟悉受教育者的话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传授、宣传、引导工作。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精神生活空间 精神是人的基本属性。精神生活空间是与人的精神活动直接相关的空间形式,是具有主体意识、人性觉悟的人所特有的并且充满着复杂的感知、想象、隐喻、意念与情感,是作为社会性的人类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本质地体现着“人”的生存状态,既是人性不断生成与丰富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完整的人”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完整的人”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⑦。显然,人的精神生活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本身便是个体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而获得人性的丰满和完善的过程,同时,人的精神生活空间与物质技术空间的平衡是塑造“完整的人”的“一体两翼”。纵观人类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思想的变革落后于技术的变革往往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技术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这种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表现得很明显的时候,思想的发展若不能与技术的发展相协调或者滞后于技术的发展,这就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正是这种不符合和偏离的存在,会给人类文明、给人类自身带来许多不幸。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解放和开拓人的精神生活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之于人的精神生活空间的自由或者精神生活自由的空间,就是要合理地引导人不断超越当下物化的、异化的、对象化的束缚,趋向更为理想的、可能的、无限丰富的“精神庄园”。尽管人的精神生活空间无涯,但趋向理想的精神生活空间或者说精神生活空间的拓展要比理论课的讲授复杂得多、困难得多。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要尝试结合优秀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知识,虽然这些文化知识不等于精神,但精神却蕴含在这些文化知识中间。这些文化知识大都经过了历史的沉淀,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凝结。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对这些文化知识的体验、感悟,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信仰,进而丰富和拓展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空间。另外,价值观也可以沉淀到人的精神生活空间并作为新的精神力量引导精神生活空间开始新的拓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还应特别重视与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关联研究,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精神生活空间。 3.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群体的沟通交往空间 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⑧。德国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也曾经指出:“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个预先建立的进程,而大自然似乎只做一半就让他上路了。大自然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人可以并必须塑造自己。”⑨也就是说,人需要并且能够塑造自己的空间,但空间的塑造不是孤立的,原因在于人的本质不是诸如个体存在这样的孤立的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东西,而是在动态的诸如家庭、单位、团体、国家等的社会关系中生成和表现出来的“类存在”。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决定了其在社会生活中对情感慰藉的渴望、对相互尊重的追求。由此,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流以及人与社会的互动、融合的渠道,是人类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为。沟通交往的状况既反映着一个社会的人际心理氛围,也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既影响着人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实生活中,城市化产生了空间阻隔、快节奏带来了空间疏离,以交流、对话为纽带的沟通交往对于打破空间阻隔,缓解空间疏离具有积极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沟通交往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作为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族群认同与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沟通交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渠道,引导受教育者进行正常的沟通交往并促使他们在沟通交往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拓展受教育者的沟通交往空间并实现以“地缘、业缘、趣缘”为主的崭新的人际关系,帮助受教育者建立起平等、尊重、亲切、友好的沟通交往空间,这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拓展受教育者的沟通交往空间,需要多采取受教育者的视角,多以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融思想政治教育中诸如沟通交往的利益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等于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帮助受教育者克服不正确的交往心态,引导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主体的积极向上的交往行为。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扩大受教育者的沟通交往空间中的功用,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政治稳定、协调社会关系中的不可或缺的延伸作用。 4.积极引导网络社会下的虚拟环境空间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和宗教、形形色色的行业以及许许多多的个人已经实现了即时连线,与其他人广泛地交往互动,结交成“数字化”的邻居和朋友,这是网络社会下的虚拟环境空间中“城邦式”或“广场式”的“地球村”以及“地球村”的“村民们”相互交往的图景。虚拟环境空间又称为网络空间、赛博空间⑩,其与计算机、网络、高科技、组织机制相结合,又基于WEB技术、文件传输技术、即时通讯技术、移动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电子邮件、BBS、微博微信等信息技术,大大拓展了人类生存空间的维度,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信息流”的新领域。借助于虚拟环境空间,人类的交往空间正在由“集权式”、“阶梯式”向“分布式”、“拓扑式”转变。每一个交往主体都可以自由地同时以多种角度与多个对象进行交往,交往空间更具开放性;借助于虚拟环境空间,人类的认识空间突破了现实时空和物质条件的局限,通过将事物的多种可能性外化为对象性存在来探索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新的可能性;借助于虚拟环境空间,人类的民主愿望得以一定程度地实现,虚拟环境空间是一个主体高度自由的空间,时空以压缩化的状态存在,人与人之间没有职业、年龄、地域等的限制或者不平等。显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环境空间就像一个开放的实验室,把人性的丰富性与创造性、个性的多样性与局限性,都鲜活毕现地展示在公众面前。 然而,也正是在这个虚拟、自由、兼容而共享的空间中,极容易出现滥用自由、膨胀个性、无限张扬欲望的现象,从而导致意志薄弱者放弃伦理责任和道德约束。编造谎言、传播谣言、泄露隐私、恶意攻击、网络欺诈等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拒绝深度、抹平厚重、淡化意义、逃避崇高等的人情淡漠、价值偏离,成为网络社会虚拟环境空间里不可回避的现实。再有,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充分利用“没有围墙”的虚拟网络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企图实现“和平演变”、“西化”、“分化”等政治阴谋,给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认真思考虚拟环境空间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问题。其一,应加快建设性能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系统。性能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系统至少应包括完善的技术支持系统、完善的安全系统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11)。其二,应加快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这一概念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意见领袖”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主观见解和人格魅力,容易得到受教育者的信任,也因此能够较容易地说服受教育者,拥有较高的威望。思想政治教育有计划地培育自己的“意见领袖”,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社会虚拟环境空间中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作用,能够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的传播方向并提高受教育者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其三,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网络文化相比传统的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文化,其传播速度快而且交互性、开放性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把握网络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网络文化的价值引导,赋予网络文化更多的思想内涵,以增强网络文化的人文性、思想性、影响力和渗透力。 5.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安排空间 制度能够通过规范化、秩序化了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学习中的人们。人们在反复遵循制度安排、接受制度文化的同时,会在自觉与习惯中吸取、积累制度或制度文化所暗含的道德精神,并逐渐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的内化,又会反过来巩固制度的推行或者促进制度文化的传播(12)。可见,制度安排空间是指制度作用下所产生的空间网络。实践证明,制度安排空间的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安排空间的完善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工作,其中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奖励制度与惩罚制度的相结合;既包括对正式制度的强调,也包括对非正式制度的重视。在制定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时,要注意在可操作性上下工夫,有关联的单项制度之间应互相衔接与支撑,各项制度应符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实际。其次,要严格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执行相关的制度规定,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再次,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均衡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需要制度的均衡,均衡并非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处于暂时的相对统一之中或协调之中,均衡意味着稳定和协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通过保持制度的活力,使制度与人的发展、与事物的发展相统一,为人的发展、事物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行为空间。制度均衡与制度创新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制度空间环境。 另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安排空间,除了以上围绕着制度进行的路径选择外,还应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的基本核心是由历史演化产生或选择而形成的一套包括价值观念、习俗伦理等的传统观念。制度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空间。制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有趋同性,制度文化的隐性教育途径也有利于落实思政教育的主导价值观。 6.积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空间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面对的社会环境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互影响制约的生态存在,甚至从某种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也属于生态构造(13)。因此,梳理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空间是必需的。梳理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空间就是要以整体的视角来综合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人”三位一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空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是由众多的社会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动态系统。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空间大致是由基础性生态空间、政治性生态空间、社会心理性生态空间等生态链所组成的。其中基础性生态空间由生产力、物质基础等构成。政治性生态空间由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等因素构成。社会心理性生态空间的构成比较复杂,包含有社会风气、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是社会中的人们对社会生活状况的一种经验的感性的心理反应形式,表现为一定的情绪、习惯、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并且社会心理性生态空间也像其他事物那样存在着活动周期,存在着一个由激发、涌荡、高亢、激昂、低落、疲惫等过程环节所构成的心理周期。在社会心理这种多因素、多表现、多周期的复杂情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预计到教育效果的“折扣率”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输出”与受教育者的“输入”并非能达到线性的、无损的传播效果。 架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空间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圈(宏观的和特殊的)之间有无充分的交流,(2)生态系统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之间有无充分的交流,(3)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有无充分的交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空间的架构也是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寻求能量的、动力的支持与支撑。需要既把握和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生态空间、政治性生态空间、社会心理性生态空间等的外部协调工作,也要把握和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的人员素质、目标设定、制度安排、活动管理等的内部统筹工作,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能量供给关系,进而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空间能量的交换与平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生态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架构的几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排斥的,而是相互的、融合的并统一于“大思政”之多维空间之中。另外,基于“大思政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的架构还有待于其他更多的空间因素的考量及参与。 四、结语 一方面,空间的改造以及体验空间、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另一方面,我们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这就是空间带给我们的“一枚硬币的两面”。的确,我们看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空间越来越丰富,而我们的精神生活空间却似乎越来越贫困;我们的外在活动空间越来越广阔,而我们的内在自我空间却似乎越来越狭小。在这种“人与物”、“外与内”的矛盾纠结中,“焦虑”也似乎在所难免。基于此,理性的意义也随之悄悄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我们追求理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追求理性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走向理性的反方向,理性正在静悄悄地嬗变为物性的经济理性、科技理性与工具理性。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更加深入地研究受教育者在复杂的空间背景下思想成长的实际的客观需求,只有努力地从更立体的视角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多维空间问题,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及其多维空间范畴,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空间结构,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地推进“中国梦”的真正实现。 注释: ①《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 ④“场域”的概念及其理论源于19世纪中期的物理学。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场域”也即描述人类行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着的客观关系。相对独立性既是不同“场域”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不同“场域”得以存在的依据,是“场域”的重要属性。 ⑤《列宁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73页。 ⑥“大思政观”是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呼声较高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大思政观”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为指导,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为出发点,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视野”、“方法”、“管理”等的综合素质,形成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教育环节的有机整合和统一,进而达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受教育者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目标。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2页。 ⑨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7页。 ⑩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计算机和哲学领域中的一个抽象概念,由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使用,是控制论(cybernetics)和空间(space)两个词的组合,用来形容人类用知识所创造而且又被用于知识交流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里不同于现实中的虚拟空间。 (11)参见邱必震等:《浅谈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2)参见王学俭等:《制度教化与高校德育关系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3)参见张洪春等:《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多维空间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_多维空间论文
多维空间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_多维空间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