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理开始论文_赵继东,李燕

沟通从心理开始论文_赵继东,李燕

哈尔滨市王岗中心小学校 150088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那么多年来,我觉得自己感受最深、领悟最深的,就是用心与学生交流,让沟通从“心”开始。只有在沟通的过程中,在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中,老师的爱才会真正温暖每一个学生稚嫩的心灵。

小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关注他们的内心生活是教育的重要开端。然而,要“读懂童心”却非常艰难,因为每一颗童心都是丰富、细腻,独特而又敏感的。怎样让学生打开“心结”,与老师畅通无阻地沟通与交流,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呢?只有教师以一种更宽容、更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用心打造一把把探询他们内心的“金钥匙”,让沟通从“心”开始,才能让这把“金钥匙”开启每个学生的心扉。

一、“市民”来信——鸿雁传“心”

生活中,我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见闻感受、成长中的困惑、学习中的烦恼等憋在心里,不敢或不愿与教师述说,于是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爱心小屋”,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困惑、烦恼等如实地写下来投进“小屋”。我把学生的“留言”尊称为“市民来信”。“爱心小屋”欢迎“走进”的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此,它成了我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秘密通道。粉红的“小屋”暖了学生的心,也暖了我的心。孩子们收到信后常常激动万分,手舞足蹈。我不知道我的书信带给学生多大的震撼,但我知道这一封封“贴心”的信已如丝丝春雨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二、网络“快车”——搭建“心”桥

网络具有开放性、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再加上其内容的多样性、形式的多变性、画面的多彩性,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让学生“一见钟情”,于是,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双刃剑”,扬长避短,让它在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学之余,我组织学生一起创建了本班的班级文化站,它成了我班数字化管理的新平台。班级文化站的内容更新容易,还具有网络留言和引用跟踪等功能,可以充当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而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班级网站中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设计和维护。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师生之间无角色隔阂,没有年龄差异,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师生之间看似自由聊天,实则是潜移默化。我把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记录在上面,用它记载快乐,和学生一起分享,用它记载感动,让感动持续长久,学生也在网站上用日志渲泄情感,使心态变得更加平和。这种交流方式使学生与我走得更近,手握得更牢,心连得更紧,从而彻底改变其人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网络为新型的师生心理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便于教师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而且能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温情“苹果”——释放真“心”

在课堂上,我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每一节课都带着良好的心境,把真诚的话语、信任的目光、和蔼的微笑送给全体学生,用真爱来赢得学生对我的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

只有教师释放真心,对学生充分地信任,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高度信任教师,从而让教师快乐工作,师生之间才能真正达到心理相容。

四、课堂点拨——敞开“心”扉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是一个孩子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以后的情况如何,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怎么看待和感受你对他心灵所做的合乎人性的触动。”当前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注意开展心理咨询、举办心理讲座,更要重视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周记、日记、作文,把握学生心理变化,以评语的方法,对学生激励与指导;数学教师可在学生的作业成绩格里打上几颗☆,在旁边写上“你的作业真棒,得到五颗星了!”等激励性评语;

五、校园文化——修身养“心”

学校文化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所以,每一处景都要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每一位教师都要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让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主导情绪,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境,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六、感恩”行动——“心”领神会

感恩意识离不开感恩教育。岁月悠悠,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谁个不曾施恩,谁个不曾受恩。“施恩勿念,受恩勿忘”,永远是我们的处世情怀。韩国小学生胸前都挂着一个“孝行牌”,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得怎么样,这种感恩教育让人钦佩,更促人深思。有位哲人说过:“只有善良的人才懂得感恩,也才能收获幸福。”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必须时常心存感激,用心去聆听彼此的诉说。在每年的三月,我都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比如:“我为妈妈洗脚”、“理解——感恩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深刻地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恩情和一生操劳的艰辛,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亲情,便于他们之间建立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桥梁。一笔“感恩帐”,触动学生的心灵。以往学生更多的是从电影电视里认识亲情真爱,算算“感恩帐”才知道,父母为我们的成长默默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付出了怎样无私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与此同时,我还触类旁通,及时教育学生“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感谢老师,教会我成长。”

一封“感恩信”,感动浓浓的亲情。学生在写感恩信时,首先触动的是自己的心灵。感恩教育,给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埋藏在学生心底的那份感情一触即发,引起共鸣。

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的确,学生是美丽的,只要你善于发现,因人而异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一定会惊喜连连;只要你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汇报你的将会是整个春天。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因此,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就必须躬下身来,多管齐下,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只有在与学生一次次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在点点滴滴的帮助引导下,学生心中爱的种子才会悄悄萌发,才能充满热切的希望,涌动着新的活力,也只有这种沟通,才会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论文作者:赵继东,李燕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沟通从心理开始论文_赵继东,李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