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警示与启示_阜新论文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警示与启示_阜新论文

资源枯竭城市的警示和教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训论文,城市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就矿产资源来说,经地质勘查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有161种,探明矿产储量潜在价值在全国总值中占了50.45%,其中45种主要矿产潜在价值占全国总值的50.8%,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探明潜在价值之和还多。我国水力资源大多数集中在西部。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逐步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西部的发展繁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将在开采中逐渐减少,并逐渐走向枯竭,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在自然资源开发中必须充分预见到这个问题,未雨绸缪,早作应对。这里,我国资源枯竭城市走过的弯路和补救的努力,可以给我们提供严重的警示和可贵的经验教训。

目前,全国有390个矿业城市(另说426个),其中50个城市的资源已面临枯竭。此外,还有伊春等森林资源枯竭的城市。这些城市因矿、林而兴,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资源的枯竭,遭遇到很大困难:企业生产下滑,亏损严重,面临破产;大批工人下岗(如阜新煤矿就将有17万多人下岗),生活困难;城市地面大面积沉陷,大批房屋损坏、倒塌,甚至发生行人和行驶中的汽车突然陷入地下被埋没的事故。

“建设—发展—萎缩—报废”:值得深思

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一旦资源枯竭,没有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就使企业面临破产、工人下岗。辽宁阜新煤矿,就是一个典型。这类企业多是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当时没有考虑综合发展,也没有考虑到资源枯竭的问题,只是一味沉醉在资源优势之中。较早看到这个问题的人,是原阜新市委书记马波。他在1985年12月2日给辽宁省委写了一封信,提出:“煤炭企业都有一个‘建设—发展—萎缩—报废’的过程,按照这一规律,阜新矿务局在20年后,就将进入萎缩期。在今后20年间,我们如果不能迅速地把其它工业发展起来,20年后,阜新将发生更严重的困难。前30年,阜新形成了单一的煤电工业城市,是我们工作上的第一次重大失误,如果在今后20年内不把其它工业发展起来,就将是我们的第二次重大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应当说,马波的话语重心长,足以振聋发聩。但不幸被他言中,在此后20年间,阜新始终没有把替代工业发展起来。

产业转型艰难、后续资金匮乏。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需要大量资金,但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阜新的负责人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阜新转产计划建设50个农业园区和200个以养殖为主的专业小区,仅50个园区就需要资金10亿元,还不包括200个专业小区,也不包括矿区沉陷治理、职工危房搬迁改造等。而这些企业过去产品实行低价调拨,背离价值,收益受损,难以积累必要的资金,更没有从产品收益中提取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替代产业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美国煤矿自建成投产开始就提取煤矿衰老报废资金,由煤矿公司集中掌握使用,积累资金用于煤矿衰老转产及煤矿关闭后职工安置、塌陷地补偿和恢复地貌等事宜。日本对衰退产业部门有产业援助资金予以扶持。我国没有这样做。尽管我国《煤炭法》规定:“国家建立煤矿企业积累煤矿衰老期转产资金的制度”,但未得到很好落实。

塌陷后果严重、治理进展缓慢。许多资源枯竭城市,因矿而兴,因矿而建,矿上建城,城下采矿。由于当年“先生产后生活”、“有水快流”思想的影响,城市规划严重滞后,城区在矿井周围自由发展,很多矿工及家属和街区就在矿井之上,地下采空了,就形成大面积的采空沉陷区。如阜新已形成100平方公里的沉陷区,沉陷区内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民房达2.7万座,其中1.52万座处于危房状态,涉及居民2.9万户、7.8万人。沉陷区给阜新造成直接、间接损失已超过15亿元。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4大煤城脚下已形成了一个近500平方公里的塌陷面积,直接受影响的群众达30万人,鹤岗最大的沉陷深度达30米,萍乡也塌陷严重。各级政府一直对沉陷努力治理,对沉陷区的民房进行搬迁改造。如阜新已安置沉陷区居民5966户,交付使用房屋27.4万平方米。但总体而言,塌陷规模大,资金紧张,治理进展缓慢。

企业负担沉重、包袱难以摆脱。资源枯竭城市,因资源开发而兴,一个企业就形成一个小社会,五脏俱全。以鞍钢为例,在最多的时候,有16家医院,20多个幼儿园,86个渡假村,32所中小学,还有托儿所、殡仪馆、公安局、消防队、农场、牧场,每年要5亿元以上非经营性开支。其它企业也大同小异。

西部大开发不应当再走这样的老路,应坚决实行企业与社会分离。在这方面,新疆3大油田的勘探和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在油田的勘探和建设会战中,油田不设后勤部门,员工不带家眷。油田的后勤服务、运输由当地民族自治地方承包,物资供应在同等条件下从当地采购。1991年新疆境内工商企业在为塔里木石油会战服务中收益9亿元。油田则避免了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

资源枯竭城市的教训触目惊心,我们应努力探索,寻求走出困境的出路。

转型、深加工、环境保护:走出困境

2001年12月28日,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地区,阜新根据当地土地、光热资源优势,选定了以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经济转型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它资源枯竭城市也在发展多种产业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不同的成效。如兖州煤矿在矿区建设和发展阶段,就实施煤与非煤并重的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淄博、萍乡等煤矿枯竭矿区,在国家发展多种经营贴息贷款政策扶持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逐步形成了替代产业,非煤产业收入已超过煤炭产品收入,虽然煤炭资源日益枯竭,但企业综合经营收入持续增长,逐步扭转了亏损局面,走上稳定发展的轨道;黑龙江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4大煤城,针对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生态旅游业。

1999年,焦作市开始实行第3次创业,做大做强铝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利用北靠太行山、南有黄河的区位优势,开发建设焦作山水峡谷极品景观,形成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4大景区和10大景点的旅游格局,据说其风景之优美不亚于九寨沟。为绿化城北太行山,关停并转30多家重污染企业,黑色煤城已逐步为绿色主题所取代。2001年和2002年焦作市的GDP分别增长11.4%和12.1%,在河南省城镇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中居第2位,煤炭工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已大大下降。

克拉玛依周围有200多万亩可成片开发的土地,当地政府利用日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条件,决定发展大农业作为主业的替代产业。核心是种高效林、生产高档纸,计划19年内培育100万亩工业用材林,建成年产能力100万吨的纸浆厂。

充分利用剩余资源。不同的企业,资源枯竭的情况不尽相同。只要资源没有完全枯竭,就要充分利用剩余资源,在尽力开发替代产业的同时,继续做强做大主业,尽可能延长开采年限。如大庆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83亿吨,已动用48.25亿吨,而且油田综合含水率已高达90%以上(从地下打出100吨液体中有90吨是水)。面对严峻形势,大庆在现有油田上努力达到高产稳产,同时运用新技术加强油气的勘探,取得重大的突破,近3年来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8452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83.81亿立方米。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裁陈耕说,经过精耕细作合理开发,大庆油田还可开发几十年。克拉玛依也加大石油勘探力度,这几年新的油田不断发现,几乎每年可以找到一亿吨的储量。克拉玛依还把眼光投向国外,在哈萨克斯坦买下一个油田60%的股份,从事联合勘探开采。

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资源枯竭城市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长期单纯靠出售资源产品,很少进行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不过,近几年来,已有一些资源城市注意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这既可以提高资源的附加值,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子。如枣庄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建成了水煤浆气化等一批依附于煤化工产业链的化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得以显著增强。大同、平顶山等市也注意发展煤炭的深加工。大庆把未来的发展选定在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争取新的大的石油化工项目在大庆建设投产,形成一个大型化工生产基地,逐步使大庆由石油天然气开采作为第一产业,转变为由化工产业作为第一产业,使石化产业成为大庆最大的替代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经济转型走市场化道路。阜新当时设想的转型之路是等、靠、要,认为阜新过去对国家作了重大贡献,国家应当给阜新投资建设新的大项目来实现转型。结果等、靠、要了十几年,写的材料大约有一米高,终于一事无成。2001年12月28日国务院决定将阜新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之后,阜新市委经过总结、反思过去十几年的历程,找到一条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转型之路,概括为“自力更生,龙头牵动,科技支撑,民营为主,市场运作”,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来解决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的问题,向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迈出了重要一步。两年来已启动19个农业园区和41个农业小区,招引台商刘宁诏来投资种植蝴蝶兰,宏大地产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来合作种植郁金香。河南双汇、上海大江、光明乳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落户阜新,带动了一大批农户致富。

在自然资源开发中发展智力资源。资源枯竭城市,自然资源逐渐衰减、枯竭,但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培育和造就了人才智力资源。如东北地区,许多城市都成为资源枯竭城市,但留下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包括科技专门人才和大批产业工人,还有一批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有学者提出,今后这些地区的竞争力将由以人才资源为主要构成的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逐步取代自然资源优势。这是有远见的。云南个旧以其得天独厚的锡矿资源,经过悠久的采、选、炼等过程,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多年来,个旧锡业公司取得了3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有国家级18项,省部级135项,研究开发和生产出了锡工业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不但创下了“YT”云南锡国际著名品牌,而且其中41种先进技术、相关装备及产品已出口到英国、荷兰、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玻利维亚、秘鲁等主要锡生产国。

重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资源枯竭留下的一个恶果,是生态环境的退化。阜新市委书记王琼指出,煤炭工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对煤炭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加剧了阜新生态环境的退化。所以,阜新在经济转型中,提出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行经济转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并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把治水、节水和发展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来抓,认为阜新绿起来才能富起来,没有阜新林业的发展,就没有阜新农业的发展,更没有阜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环保总局最近指出,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一些地区重开发轻保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一些部门和单位执法不严,致使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因此,要求各地在生态调查基础上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区”,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在生态环境敏感区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专题分析,资源枯竭后必须垦复或恢复植被,不得在生态功能重要的区域开发矿产资源。

资源枯竭城市的这些经验教训是用沉痛代价换来的,既是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和振兴的宝贵借鉴,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宝贵借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西部大开发,同样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西部资源开发中,充分借鉴资源枯竭城市的教训,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执行科学的发展观。

标签:;  ;  ;  ;  ;  ;  ;  ;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警示与启示_阜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