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快速增长论文,基础设施论文,经济持续论文,力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年初,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影响,作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大决策。几个月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扩大内需的各项措施已初见成效。但要实现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加倍努力,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今年经济增长8%。
一、中国经济必须也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
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快速发展,以摆脱短缺经济为标志,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科学技术、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完成这些历史性任务,要求我国必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
面对跨世纪的严峻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在致力于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要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强国之林,没有一个持续较长时间的、明显高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是难以做到的。我们没有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许多经济、社会问题都不好解决。我国人口多,又处在改革和结构调整时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非农产业提供125 万个新的就业岗位。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700多万,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的300多万,每年至少要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只有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基本满足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需要。面对东南亚及东亚金融危机,能否保持快速增长,事关人们对我国经济的信心。实现今年8%的增长目标, 并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综合分析各方面条件,我国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外部条件看,我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伙伴与友好合作关系,国际环境不断改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知识经济正在兴起,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国内条件看,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增加,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2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壮大,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已基本缓解,有能力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钢铁、水泥、煤炭等主要生产资料供给充裕,节能、节材、降耗潜力很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比较雄厚。40%左右的储蓄率能够支撑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居民对改善居住和出行条件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特别是,我们党确立起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具有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和艺术,能够及时果断处理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后发展国家在赶超阶段保持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不乏先例。我们国家大,各地发展不平衡,市场需求和增长空间都很大,快速增长持续的时间应当会更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化解不利因素,善于把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就一定能够把快速增长的势头保持到下个世纪初期以至更长的时间。
二、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扩大内需,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总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分析去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因素,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大体各占1/3。由于东南亚及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我国出口增长明显下降。1—5月,外贸出口仅增长8.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8个百分点。5 月份外贸出口出现了负增长,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了1.5%。最近受日元大幅度贬值的冲击, 东南亚及东亚金融市场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动荡,下半年我国出口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必须依靠扩大内需。
90年代以来,国内原有的一些消费热点逐渐平淡,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稳中趋降。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选择。目前,由于大量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已经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市场销售平淡,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再增加一般加工工业投资,势必造成重复建设,导致库存积压增加,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应当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正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佳时期。“八五”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的看,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与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还远未根本改变;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状况十分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问题愈益突出;在铁路密度、复线率、电气化率、行车速度和集装箱、冷藏等现代化运输手段方面,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至今还没有一条贯通南北或东西向的高等级公路。区域性高速公路建设刚刚起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当前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而且投资风险小,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能为闲散资金找到出路,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消费,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各有关方面根据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要求,围绕增加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力协作,扎实工作,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加大在建项目投资力度,积极组织新开工项目,加快项目审批进度,抓紧落实建设资金。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加大了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充实建设项目资本金。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1—5月,累计完成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2%。民用住宅投资比重达到59.2%,增加3.4 个百分点;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45.4%,商品房销售给个人的比重上升到63.7%。铁路建设投资同比增长50%;西安安康线、襄石复线等一批重点在建项目工程进度加快,已批准开工的项目全面启动。完成公路建设投资同比增长47.9%,“三纵两横”规划内的国道主干线的重点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根据一季度经济增长情况,为了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国务院在年初确定的投资重点基础上,又决定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提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国家选定97个在建的城市环保、供水和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预计年内可竣工投产45项。
从各方面情况看,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效应逐渐显现,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加快,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所增强,钢材、水泥、卡车等生产资料生产稳步增长,5 月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开始回升。这说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正确的,也是有成效的。
但是也应看到,目前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所取得的成绩只是初步的,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还很重。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提高银行资金到位率,落实地方资金,补足项目资本金,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尽快使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对不会形成重复建设、具有长远经济社会效益的领域,集中资金,加大投资力度
从现在的情况看,要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必须在继续加强农林水利、铁路、公路、电信、市政环保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集中力量,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拓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是全面开花,不能一哄而起,应选择那些急需的,能够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领域。国务院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决定加快粮库、农村电网、城镇经济适用房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一)加强国家直属粮库建设
我国粮食连续几年丰收,对于改善市场供求状况,抑制通货膨胀,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粮食仓容设施不足,影响了粮食的收储,有些地方不能及时把农民交售的粮食收上来,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少仓储设施条件差,甚至露天堆放,粮食易霉烂变质,造成浪费。当前,加快国家直属粮库建设,既可以有效缓解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也有利于形成布局合理、调控灵活的现代化粮食储运体系,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根据当前粮食购销情况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加快国家直属粮库建设,在明年夏收前建成仓容250 亿公斤的粮库。
为了优化粮库布局,改善仓储条件,国家直属粮库的建设,应以销区为主,兼顾产区,主要安排在铁路沿线、港口和粮食集散地,以利于及时、灵活地进行粮食吞吐。在项目安排上,应以扩建为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粮库进行建设。做到既经济实用,又符合粮食储运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粮库建设必须统筹规划,抓紧项目选点,及时启动。中央财政要保证所需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地方应在建设用地和配套条件上积极配合。
(二)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农村用电发展很快。到1997年底,县及县以下的用电量已占全国用电量的40%,农户通电率为95.9%。但是,目前农村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是:输变电设备陈旧,电能损耗高,平均变线损高,有些地区甚至高达35%;供电能力不足,保证率低,电压不稳。加之用电管理混乱,电价过高,农民用电负担重,既抑制了农民的用电消费,阻碍家电产品进入农村市场,也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是改善广大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的重大措施。这有利于节能降耗,降低农村电价和乡镇企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发展农村电气化事业,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加快农村脱贫和实现小康步伐;有利于改善农村用电条件,消除家电产品进入农村市场的障碍,拓展农村市场;也有利于带动输变电设备制造、家电工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国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将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出巨大的需求。抓快、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可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各地要尽快提出建设改造的总体方案,制定标准,做好规划。国家应纳入计划,银行应积极组织贷款,有关部门也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具备条件的,下半年要抓紧启动一批。
(三)大力发展城镇经济适用住房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总的来看,人们的居住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还有不少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迈进,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善住行条件,已成为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内容。居民收入的增加,也使实现这种需求有了可能。长期以来,住宅产业之所以未能有效带动经济增长,根本原因在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滞后和住房价格过高。随着城镇房改不断推进,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必将大大提高城镇居民对住房的有效需求。
加快城镇住房建设,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搞好产需衔接,避免增加新的空置房。要提高住房投资中用于经济适用房的比重。在用地、拆迁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切实采取措施,清理和取缔不合理收费,逐步实行以税代费,合理控制开发利润,降低住房售价。有步骤地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促进住房商品化。增加个人购房抵押贷款,适当放宽贷款期限。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向,主要应当用于职工个人购买、建造和大修理自住住房。
(四)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等生态环境建设
当前,我国环境和生态保护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扩大。水环境质量下降,森林草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趋势仍在发展,沙进人退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今年春天西北地区出现的大范围沙暴,并在京津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大面积浮尘和泥雨天气,表明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但可以促进今年的经济增长,而且会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功在当代,泽及千秋。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造林种树,因地制宜封山育林,增加植被。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用几代人的努力,再造山川秀美新河山,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抓好三北、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等十大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启动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快后备资源培育及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加强固沙和荒漠化治理。森工行业应变伐为育,大搞植树造林。今年要重点抓好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区的植树造林。
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国家基建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以及政策性贷款。国务院已决定,为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将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的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增加投入。除林业外,国家也应对生态农业、草地建设、水利水保等工程提高投入比例。继续实行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招投标承包、收益归承包者个人所有的政策,以调动广大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从事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四、上下共同努力,把中央提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今年年初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措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这些政策措施能否真正得到落实。目前,时间即将过半,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只争朝夕、狠抓落实。
统一认识,坚定信心。今年经济增长8%,是党中央、 国务院全面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考虑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确定的目标,是积极的,也是实事求是的。对于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能有丝毫动摇。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各项措施,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一决策的重大意义。据预测,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7 %左右,确保全年增长8%的目标,要求下半年经济增长必须明显回升。 实现这一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它的难度,也要看到有利条件。只要我们不失时机,尽一切可能,把政策落到实处,使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早地、充分地发挥出来,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积极主动,扎实工作。对于实现今年增长目标,要有强烈的紧迫感、高度的责任感,必须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做到尽快落实项目,尽快下达计划,尽快配置资金,尽快组织实施。首先应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这些项目不需再作评估,加大投入启动快,见效也快。要精心组织,保证质量。对拟开工项目,要积极落实资金,搞好各项配套,争取早日开工。要抓紧组织后续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评估论证。要遵循经济建设、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切忌一哄而起,盲目蛮干,更不要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质量、效益,促进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防止出现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损失和浪费。
通力协作,保证重点。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措施,需要部门、地方、企业及社会各个方面相互配合、通力协作。中央各部门之间应积极配合。投资主管部门制定计划要听取资金主管部门意见,充分考虑财力可能;银行系统应加快对项目的评估,保证承贷的资金及时拨付;财政部门在资金划拨和财税政策上应积极落实。地方应从全局出发,在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上,首先保证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同时配合项目做好征地、拆迁等各项配套服务工作。企业应按照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导向,把更多的资金集中到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做好项目的实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搞好协调。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时间紧、任务重。各地方、各部门应切实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考察干部政绩和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各级领导应到第一线去,亲临现场,亲自了解情况,亲自督促检查,亲自解决政策措施执行、落实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搞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提倡和推广部门间和部门内的联合办公,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纵观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有一个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时期。今后几年,我们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集中力量把基础设施搞上去,不仅会对近期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将大大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为更长时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要我们方向明确、齐心协力、千方百计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够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为加快经济的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标签:扩大内需论文; 经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项目目标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投资论文; 农村基础设施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