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建议论文_董泽华1,万月亚2

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建议论文_董泽华1,万月亚2

1.绿地集团南昌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2.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本文在经过对比目标成本与作业成本的特征、各自优缺性与融合的可行性后构建了此管理方法,并将其探索性的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在总结相关经验后提出了改进建议,使工程的责任划分更加明晰,成本比对数据的更加准确,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方法和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目标作业成本;成本管理;建筑工程;应用

随着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日渐成熟和在地产企业中的大量运用,二者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今已有人尝试将这两种成本方法结合起来,并已在很多工程中加以应用,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目标作业成本法下,可以在测算资源耗用成本的同时降低资源的供应,并且解决工程在预算后使用动因和作业的分析,使得成本达到在时间、空间的统一。此外,这种方法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结合,在使用目标成本降低单位级成本的同时,也能用各项作业做到间接成本的管理,最终运用成本动因率达成与成本效益的持平[1]。

1.目标作业成本管理

1.1 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的对比分析

截至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目标、作业这两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理论阐述与相关评价,除了要了解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我们更应该从外部去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共性与个性,以及结合后是否可以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作用,而避免弊端。从共性方面来说,这两种成本管理都以某一种成本方法为依托,并都不只局限于计算成本,而是都上升到参与管理的高度。此外,生产的出发点均从市场开始,秉持着节约成本、加强资源利用率的理念,使用“推定”核算的成本控制模式,将产品成本分割成若干具体环节。从区别方面来说,尽管它们都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产生的,但它们仍存在有别于其各自的特点,如对成本控制阶段的不同使它们更擅长于在特定阶段发挥作用,而计算方式与成本确定顺序的不同使它们倍具特色。

1.2 目标作业成本管理的优越性

(1)目标成本管理具有超前的特性,提前依据各方面条件确定总的目标成本,并据以调配规范各过程成本,作业成本则是将成本的确定放到最后,具有后置的特性。因而,将二者的优良特性结合、互为补充更能够对企业全方位管控。

(2)由于目标成本管理自身的局限性,在按照成本责任分解时很难做到界限划分清晰,因此,各项目层的管理并不能与各自的责任相配比,通常在项目层中出现“一层多责,多层一责”的现象,造成互相责任推诿,影响进度,此外,这种方法分配过程较为粗糙,很多时候难以满足需求,而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深入作业层核算的责任成本,将二者结合正好可以化解上述目标成本管理的不足[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目标成本管理是其对标准成本系统的继承与发展,它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正好弥补了作业成本管理由于工作量大,难度系数较高,对企业成员水平要求较高等各方面的不足,结合后的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将更加方便上手、易于实施。

综上,这二者的结合是具有理论支撑、技术可行性和流程配合性的,重新整合后的目标作业管理模型能够全方位兼顾,更具综合性,同时也更加能够有目的的深入作业层参与管理,减少消耗,提升效益。

2.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保障措施

2.1加强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该模式的推行需要全部员工的参与配合,根据市场确定目标成本是一件很考验管理人员战略眼光的事,再将目标成本每项作业分解到每个人是一件考验施工人员管理理念的事,在进行作业计算根据成本动因建立作业成本库时是一件考验管理人员职业技能的事,因此,在推行这种综合性的成本管理方法时很有必要进行全员培训,提升全体人员素质、加强全体人员参与度。

2.2 在项目内部建立特色成本库与定额标准

定额的建立是在结合外部行情与该类项目历史造价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工程费用、施工设计、标书制定等的指导,此外,根据剖析施工企业内部成本库确定的符合该项目的定额,为水利建设单位提供了成本数据与核算依据,并帮助推行了在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法下可以依照自身特点建立与分解目标成本[3]。

2.3 加强外界沟通、提升内部控制

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是种将开放性与封闭性结合起来的管理方法,在制定企业目标成本与确定相关费用的消耗量时,企业要加强外部沟通,充分结合部环境,在进行内部作业成本计算与对比分析时,要结合企业自身条件,提升内部成本控制,将内外结合起来,随时根据变动调整成本,进行更好的成本管理。

2.4 完善成本管理考核机制

建立与目标作业成本管理相适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明确各位员工的岗位职责,引导员工参与并支持目标作业成本管理的积极性、责任感和主动性,处理好员工与改革之间的关系,建立配套的业绩考核指标,设计相应的激励制度,采取货币奖励与非货币奖励相结合、正副项奖励相结合的奖励形式,提高员工参与的改革的积极性,引导员工的自我约束行为,保障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型的顺利实施。

2.5 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

地产企业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收集信息资料,及时掌握最新的成本资料,有利于加快成本信息反馈的速度,有效进行预测与决策,建议在模型应用的初级阶段,避免复杂的重复性工作,建立双轨制的成本会计模型,共享信息资源,采用 LINUX、WINDOWS NT 等系列操作系统,并通过 ERP 软件整合在一起。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镶嵌于现代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实践中,才能促进成本管理改革发展,满足管理人员对成本分析的需要,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结语

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法是极具全面性与高瞻性的,它在参与工程建设中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可以在最快时间内明晰工程内外价格情况与施工进度以及出现的问题,也便于及时做出改进措施进行调整,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该方法建筑工程成本连成了一个统一体,对其进行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与之前的方法相比,细致了核算范围,找到了改进措施,降低了消耗,提升了效益,明显提高了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狄为.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的比对、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12): 53-55

[2]谢小燕.试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 2014(36): 241-242

[3]杨兴林,张元元.基于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集成的船舶敏捷制造成本控制模型研究[J].造船技术, 2012(2): 1-6

作者简介:董泽华(1989-),男(汉族),江西省抚州市人,硕士,主要从事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万月亚(1990-),女(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董泽华1,万月亚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建议论文_董泽华1,万月亚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