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探讨
范俊龙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摘 要: 脱贫攻坚是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战略实现和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必不可少。着重分析脱贫攻坚战中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重要作用及扶贫审计中面临的困难。同时,提出创新扶贫审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审计监督;扶贫审计;脱贫攻坚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当前,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政府不断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如此庞大的扶贫资金下拨,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出现资金闲置、贪污腐败等问题。对此,必须严格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进一步筑牢扶贫资金的“资金墙”,守护好农民的“钱袋子”。审计机关应护航脱贫攻坚战,进一步聚焦审计重点、靶向发力,在推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积极发挥作用。
1 脱贫攻坚战中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审计机关应坚持脱贫攻坚的政治站位和正确方向,把扶贫审计工作重点与政策脱贫、项目带动扶贫、产业脱贫、创业扶贫等重点脱贫举措深度融合,找准切入点,加大扶贫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审计力度,坚决揭露发生在贫困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积极推进扶贫审计全覆盖、推动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建立健全跟踪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1.1 加强对整合用于精准扶贫的各类民生资金的审计力度
重点关注财政、发改、农业、民政、教育、住建、扶贫办等重点部门,加强对用于贫困村(户)的扶贫救灾、退耕还林、农村医保、新型合作医疗、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计生补助、征地补偿、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饮水、交通设施、公共卫生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涉农资金的审计或审计调查;循着资金流向审查是否将整合资金安排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责任到项目,促进提升财政专项资金和扶贫资金整体使用效能和效益。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私分民生资金等违法行为,促进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关于扶贫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精准,促进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1.2 加强配套投入资金的审计力度
重点关注国家和地方对贫困村配套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否足额拨付到位,在使用上是否真正用于贫困村基础建设,是否存在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的现象,确保用于改善贫困村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精准脱贫。
1.3 加强农村改革专项的审计力度
重点关注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农村债务化解、县乡财政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村财务管理等,从宏观上、机制上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
2 脱贫攻坚战中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重点审计发改、交通、教育等行业部门和扶贫重点镇、扶贫重点村,关注重点领域、重点方面、重点资金项目,跟踪审计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管理、项目建设运营效益、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改厕工作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揭露和查处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虚假贫困、虚假脱贫、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贪污侵占、挥霍浪费、优亲厚友以及侵害贫困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问题。推动健全完善扶贫体制机制,维护扶贫资金安全,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2.1 推动扶贫政策贯彻落实
促进扶贫政策落实是扶贫审计的关键所在。沿着“政策、资金”两条主线,通过审计各级党委、政府是否承担主体责任,是否制定了相应的扶贫措施,是否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是否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是否促进了贫困户收入,村级发展是否增强了活力,扶贫帮困效果是否明显,从而,进一步促进扶贫资金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发挥实效;促进中央、省、市扶贫政策的具体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扶贫资金审计工作通常是在事后开展的,对扶贫地区和扶贫项目缺乏有效的前期评价和论证,注重查错纠错,没有进行事前防范和控制;审计模式不能满足监管需求,审计监督的事后介入,错过了调整扶贫资金流向的机会,错过了能够产生高效益的项目,使资金达不到优化分配。另外,由于地方审计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领导,独立性不够强,审计监督容易受到干扰,审计的质量和成果很难得以保证。部分审计项目结束后,所提出的审计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彻底整改执行,建设性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2.2 促进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规范
另一次是在天津街头,正是下班高峰时节,大家都步履匆匆。什么也没发生,我前方一个老人却突然缓缓倒下,无声无息,就像是倒在家里的床铺上。我一呆,没反应过来,已经有人扑上去探视,更多的人摸出手机,有人打110,有人打120。我一边继续走我的路,一边替这位不认识的老人忧心忡忡。
2.3 维护扶贫资金安全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的战略决策。《人民日报》刊发短评中提出:脱贫攻坚,审计要做助推器。脱贫攻坚审计工作使命特殊、任务艰巨,资金需精准聚焦,审计机关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2.4 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加大扶贫审计中发现问题案件线索的移送力度,及时发现、纠正和移送基层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建立案件线索移交督办机制,完善线索移交台账,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发现的问题线索,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在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的利剑作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
扶贫资金使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通过重点审计扶贫资金的增长机制是否整合;资金的分配是否符合政策;资金的拨付是否规范合理;资金的申报使用是否科学合规等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来促进各部门按照职责落实扶贫开发责任,严格落实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2.5 促进精准扶贫领域反腐倡廉建设
着力揭示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重点扶贫项目推进缓慢或损失浪费等影响扶贫资金绩效和脱贫效果的问题,推动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着力反映精准扶贫政策措施不衔接、不落地,以及脱贫攻坚中的不实不准问题,推动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维护和保障扶贫资金安全绩效。
3 脱贫攻坚战中审计工作的困难
3.1 扶贫审计范围难以做到全覆盖
扶贫属于多头管理,涉及到财政、扶贫、发改、民政、农业、林业等部门,有分散使用和交叉投入现象 ,资金拨付链条较长,从中央、省、市、县再到具体的乡、村、户,中间环节太多,资金下拨、层层审批,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扶贫资金还存在点多、面广、小而散,导致审计监督难度较大,监督成本较高,难以做到全覆盖。
3.2 扶贫资金绩效审计重视程度不够
从近几年来审计机关开展扶贫资金审计的情况来看,脱贫攻坚审计监督没有重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相应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也不健全。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扶贫资金审计更多关注扶贫资金收支和结余情况,很少把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项目来具体实施。尽管在常规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会涉及到绩效,但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的整体分析和科学评价都不够,审计监督功能也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班委,是班上的核心。选班干部,除了学习委员和课代表,其他的我一律用后进生。学习委员和课代表,代表班上的成绩,所以我用优生。最拽的学生,个子高的,当班长。他们在孩子中往往很有威信,在学生中一呼百应,有时他们说的话比老师说的话还管用。成绩不好但运动好的是体育委员。成绩不好又爱劳动的是劳动委员。这样做,主要是调动班上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3 扶贫审计监督的合力需进一步加强
研究A组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能力比对照组A组要优秀(P<0.05)。对照组B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6.7%,B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0%,两组护理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2) 将v1,v2代入式(8)完成速度粗补偿,并作IDFT处理得到距离粗估计值R01,R02,则真实距离R0∈(R01,R02);
4 创新扶贫审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4.1 创新审计理念,加大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力度
创新审计理念,树立科学审计思想,围绕扶贫开发重点,选取一定的比例项目进行审计和调查,重点突出揭露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挤占挪用等原因造成的投资失败、无经济效益等问题,把效益审计的关键放在如何促进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上。对审计中发现的弄虚作假、套取资金,项目选择失败等造成扶贫资金损失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建议。
4.2 创新技术方法,做到扶贫审计全覆盖
精准扶贫涉及的部门多、对象广、信息数据量大,且扶贫项目琐碎、资金分散、延伸审计工作量大。改变以往投入大量审计人员直接现场审计的传统模式,采用大数据审计进一步提升扶贫审计信息化水平,助力精准扶贫。利用现代专业技术,建立数字化审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所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找到审计疑点进行审计监督,揭露精准扶贫不精准,扶贫政策未惠及贫困人口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促纠正整改落实,切实提升扶贫审计质效,尽力做到全覆盖。
4.3 创新审计思路,精准监督助推精准扶贫
审计关口前移,把精准扶贫审计从目前的单纯“事后审计”,逐步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迈进,形成全程跟踪监控机制,防患于未然。创新“下审上”“交叉审计”“异地审计”的审计形式,切实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创新“1+N”审计模式,把扶贫审计与每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其他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涉及扶贫领域专项资金的流向,追踪溯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建立和健全与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的联合监督机制,从源头上加强监督,加大监督问责力度,从根本上杜绝截留、挥霍、挪用和贪污扶贫资金,从而真正实现通过精准监督助推精准扶贫的目的。
4.4 创新成果运用,确保扶贫审计出成效
通过审计发现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强化整改力度,确保审计出成效。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函告业务主管部门,督促立整立改;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请追究问责;将涉嫌违法违纪线索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推动被审计单位立即整改,促进规范运行,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兼顾各项指标的得失,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进行分析[3-4],以选出使各项指标都尽可能达到最优的组合。
参考文献
[1] 杜永红,史慧敏,石买红.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审计监督全覆盖研究[J].会计之友,2017,(20):106-109.
[2] 张哲浩杨永林 :扶贫审计促政策落实[N].光明日报,2018-11-08(10).
[3]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4-85
[4] 何菊莲,王善平.脱贫攻坚效能审计:监督困境与机制完善[J].湖湘论坛,2019,(2).
[5] 范社民.审计监督在脱贫攻坚中大有作为[J].理财,2016,(7).
[6] 吕云河.创新扶贫审计助力精准脱贫[J].中国审计,2018,(21):49-50.
[7] 陈勇.脱贫攻坚背景下深化扶贫审计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8-06-27(02).
[8] 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DB/OL].新华网,2018-02-16.
[9] 周湘军,李顺四.筑牢扶贫“资金墙” 护好农民“钱袋子”[J].审计观察,2018,(5).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1.058
标签:审计监督论文; 扶贫审计论文; 脱贫攻坚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论文;